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坝型选择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坝型选择

一、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大坝坝型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章鹏,潘定才,张晨敏[1](2022)在《南方电网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布置及建筑物技术特点》文中指出南方电网所辖区域目前已投运5座、在建2座抽水蓄能电站。针对南方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了一洞多机布置、高压水道及其岔管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的技术特点,水工建筑物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设计优化并有所创新,电站的技术经济指标优越,已投运电站均运行良好,本文拟对相关工程实践经验作一简要介绍。

孟云祥[2](2021)在《抚宁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水力特性优化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抚宁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采用了共用底流消力池的布置形式,不同于常规消力池,泄洪洞和溢洪道下泄的水流单独或同时进入消力池,如果设计、运行不当,将会出现流态紊乱、旋转、偏离等不利情形,同时下游河道内存在水流折冲以及冲刷问题。本论文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对抽水蓄能电站共用底流消力池和下游河道的水力特性进行研究和优化分析。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抚宁抽水蓄能电站原设计体型试验观测发现:泄洪洞与溢洪道枢纽整体布局合理,泄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原设计方案下游消能防冲工况基本满足,但需要增加防护措施,进行消能防冲的进一步优化试验。共用底流消力池在泄洪洞和溢洪道联合泄洪、单独泄洪时,消力池内的水流出现流态紊乱、偏离、旋转等不利情形。(2)鉴于原设计体型存在的问题,对消力池中墩、池深、分水墙、进口形式等不同方案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最终选择消力池底板高程154m,泄洪洞和溢洪道进口为曲面挑坎+折流坎的布置型式。推荐体型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体型能够解决泄洪洞和溢洪道单泄以及联合泄洪时水流的平面旋转问题,流态较好,顺利与下游河道进行衔接,减轻对下游的冲刷。(3)对原设计方案下游河道进行消能防冲的防护试验发现:抛石护底的深度不够,冲坑深度较大;边坡为动床模拟时,出现冲刷和拓宽现象,对右岸道路产生威胁。左岸水流深泓运动时,对下游防护段头部产生绕流冲刷。水流平顺通过大桥时,对左边桥墩下的动床地形进行了冲刷,在右岸大桥下游弯道顶冲点及下游段出现较深冲刷坑,对道路产生威胁。(4)鉴于原设计方案河道消能防冲存在的问题,采用河工动床模型试验,对下游河道进行防护研究,对防护长度、防护区域、动定边坡处理等因素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得到下游河道的水力特性以及冲刷结果,冲刷范围和深度都大为减小。

刘林军,郭建设,吴新平[3](2020)在《广东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东清远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内首个通过电力系统分区规划进行必要性论证的电站;结合站址地形条件,经综合比选,创造性提出1280MW的总装机规模;通过区域地质分析及前期精准的地质勘探,将地下洞室群及高压岔管布置在地质条件最好的花岗岩块体之中;工程设计过程中,研发了竖井旋流消能泄洪洞、断层裂隙带高压透水衬砌隧洞、长短叶片转轮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设计采用适用、安全、经济、可靠的新技术,明确提出将机组运行安全稳定作为首要要求,为世界首次抽水蓄能电站一管四机同时成功甩负荷奠定基础。电站工程选址正确,枢纽布置合理,设计理念领先,投资省效益优,经运行实践检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吴阳[4](2020)在《抽水蓄能电站输水隧洞经济洞径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抽水蓄能电站输水隧洞设计的初期阶段,隧洞半径是关键参数之一,其取值大小直接影响电站经济效益。传统引水发电隧洞经济洞径选取常采用经验公式法、工程类比法和费用现值最小法,《水工隧洞设计规范》(DL/T5195-2004)中提出根据经验公式初步拟定洞径数值,其中经济流速根据经验一般取值范围为4~5m/s,再进行动能经济比较选取最优值。但应当注意,抽水蓄能电站比引水式输水隧洞洞身长,上下游高差大,运行工况复杂,且单位时间隧洞流量更大,故单位过水面积条件下流速增加,水头损失变大导致经济效益减小,直接采用原水电站设计规范洞径范围理论依据不足,针对抽水蓄能电站洞径范围需进一步研究。针对现有计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经济流速法和最小年费用值法,建立洞径费用—效益损失现值模型。研究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洞径范围时,先在经济流速法计算洞径结果基础上扩大其范围,比较隧洞施工成本及水头损失引起的经济效益变化,对费用—效益损失现值公式求最优解,总结归纳多个工程案例经济洞径范围,研究结果如下:(1)洞径方案设计具有经验性,本文以经验公式为基础,结合力学、结构、材料等因素进行数理模型研究,建立洞径成本-效益损失现值模型。(2)计算结果输水隧洞总现值和洞径关系呈凹形连续函数,可直接采用函数求极值的办法计算隧洞经济洞径,有效简化经济洞径选取的评估过程,为输水隧洞洞径计算提供新的方法。(3)统计各围岩特性方案比选结果,可得经济流速集中于3.7~4.1m/s之间,比《水工隧洞设计规范》中经济流速取值范围4~5m/s范围进一步缩小,故对于大流量、高水头的抽水蓄能电站洞径设计方案,建议相关规范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减小经济流速,调整经济流速取值范围至3.7~4.1m/s之间以适应工程实际情况,为抽水蓄能电站经济流速取值范围提供参考。

姜晓文[5](2018)在《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系统开挖施工组织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辽宁电网为火主电网,电源结构不合理,系统十分缺乏调峰电源,随着辽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用电结构的调整,未来辽宁电网负荷将迅速增加,峰谷差逐渐增大。据预测,2025年辽宁电网最大负荷63800MW,日最大峰谷差达到24000MW,电网对调峰电源的需求十分迫切。为满足辽宁电网调峰需求,维护辽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改善电源结构,配合核电、风电等新能源电源,提高供电质量,优化辽宁电网蓄能电站的布局,辽宁电网迫切需要兴建一定规模调节性能好的抽水蓄能电站。清原抽水蓄能电站临近沈阳负荷中心,地理位置优越,装机规模大,利用水头适中,开发建设条件良好,无水库移民和环境保护等制约性因素,工程技术经济条件较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本设计为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系统施工组织设计,地下厂房系统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工程的管理目标。本电站地下厂房属于特大洞室,工程量大且洞室布置错综复杂,施工难度大,同时其施工工期要求又非常紧张。本文结合现场实际地质环境,类比其他大型水电站,根据施工原则,从其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支洞布置等方面进行地下厂房的开挖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地下厂房开挖施工按照"分层分区"的原则进行开挖,同时注重上游边墙支护、厂房III层的岩锚梁和高边墙上开洞口等施工重点。施工坚持“小洞进大洞”“先洞后墙”的原则,采用控制性爆破设置,双预裂面预留,保护层控制,爆破单项要量等技术措施来保证开挖质量。在编制中还提出了开挖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控制措施以此来保证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目标的有效实现。

吴新平[6](2018)在《广东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文中指出惠州抽水蓄能电站是广东省第二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能源战略的重要配套工程和国家重点工程。自1997年工程规划选点开始,至2011年电站8台机组全部投产,历经14年。项目首次利用电力系统电源扩展优化方法提出一次性建成2400MW惠州抽水蓄能电站方案;通过开发电力系统电站运行模拟模型,在国内第一次提出"周调节"抽水蓄能电站概念;通过电站枢纽整体规划布置,优化了附属洞室、开关站和厂内公用系统配置,节省了投资、降低了工程造价;顺利完成了国家"统一招标、技贸结合"的抽水蓄能机组设计和制造技术国产化战略任务。

陈浩[7](2017)在《基于水沙模拟的抽水蓄能电站泥沙防治措施及优化布置研究》文中提出基于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担当的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等独特作用和显着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成为我国电力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常规水电站相比,抽水蓄能电站的库容相对较小,上、下库循环抽放水运行,机组频繁进行启动与停机过程。因此,河流上修建抽水蓄能电站时,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必须对泥沙问题进行充分研究。本文针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区频率洪水过程的泥沙问题进行模拟和优化研究。首先,本文针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专用临时水文站实测水沙资料较少的实际问题,利用相邻李青店水文站和白土岗水文站位作为水沙设计的参考站,基于三个流域范围同属于一个侵蚀模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在同一等值区、产汇流条件相近等特点,采用水文比拟法对下水库长系列年和频率洪水来水来沙进行分析设计。其次,利用河工模型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区进行了特征洪水过程及电站运行的联合模拟试验。试验表明在输沙槽与拦沙潜堰共同作用下,比较好的调控了主流输沙,但是底部浑水会逆行至电站进出水口附近,导致过机含沙量较高。20年频率洪水期抽水蓄能工况运行时,实测含沙量在0.251.1kg/m3之间,高于抽水蓄能电站安全运行过机含沙量值。同时,发现由于泄洪排沙洞进流不畅、泄流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其拉沙、排沙效果不是很好。针对物理模型试验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增设非封闭式拦沙潜丁坝和加高拦沙潜坝的优化方案一与改变泄洪排沙洞进口位置和扩大进口尺寸,变动原设计方案围堰位置的优化方案二,并基于MIKE21 FM系列软件,对其原设计方案和优化方案进行不同运行工况的二维水沙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与原设计方案相比,优化方案一对于减小下库区泥沙淤积总量的效果并不突出,但是明显降低了电站进/出水口前的泥沙淤积厚度。优化方案二在电站不运行工况下,泥沙淤积量减少了3.563万m3,排沙比增加22.52%;在电站发电运行工况下,泥沙淤积量减少了2.006万m3,排沙比增加12.77%,极大的降低了库区泥沙淤积总量,同时对于电站进/出水口前泥沙淤积厚度的减小幅度与优化方案一基本保持一致。

娄剑永,章鹏[8](2016)在《土基重力坝在惠州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重力坝多数在岩基上建造,但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副坝一却因受限于地形地质等原因,采用了土基重力坝的形式。设计时为了解决变形协调问题,对防渗体与坝体的结合采取了特殊处理方案,充分利用了坝址处的地形地质条件,节省了工程投资,加快了施工进度。运行实践表明设计合理,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杨泽艳,赵全胜,方光达[9](2013)在《我国水工技术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对国内外水工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将我国水工技术发展大致划分为"艰难起步、曲折发展、借鉴发展、突破发展"等四个阶段。我国水工专业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已建成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拱坝、碾压混凝土坝和面板堆石坝,水电站装机容量和建筑物泄洪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超商筑坝、大流量泄洪、超大洞室、复杂地基及超高边坡处理等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水工技术将向特高筑坝技术与标准,高坝泄洪消能关键技术,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评价与控制标准,深埋长大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及地质超前预报,超大深厚复杂地基处理,超高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与安全评价体系及风险分析与防范等方向发展。

杨泽艳,赵全胜,方光达[10](2012)在《我国水工技术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对国内外水工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将我国水工技术发展大致划分为"艰难起步、曲折发展、借鉴发展、突破发展"等四个阶段。我国水工专业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已建成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拱坝、碾压混凝土坝和面板堆石坝,水电站装机容量和建筑物泄洪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超高筑坝、大流量泄洪、超大洞室、复杂地基及超高边坡处理等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水工技术将向特高筑坝技术与标准,高坝泄洪消能关键技术,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评价与控制标准,深埋长大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及地质超前预报,超大深厚复杂地基处理,超高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与安全评价体系及风险分析与防范等方向发展。

二、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大坝坝型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大坝坝型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2)抚宁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水力特性优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水力特性研究
        1.2.2 共用底流消力池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模型试验的理论和方法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简介
        2.1.2 泄洪建筑物
        2.1.3 水库运行方式
        2.1.4 特征水位及泄洪建筑物泄量
    2.2 模型设计与制作
    2.3 压强测点布置
    2.4 试验工况
第三章 共用底流消力池试验研究
    3.1 共用底流消力池原设计体型试验测量与分析
        3.1.1 泄流能力测试
        3.1.2 水流流态
        3.1.3 沿程压强分布及空化数
        3.1.4 流速分布
        3.1.5 下游消能防冲
        3.1.6 小结
    3.2 共用底流消力池体型修改试验
        3.2.1 高底板消力池(159m)
        3.2.2 中底板消力池(157m)
        3.2.3 低底板消力池(154m)
    3.3 共用底流消力池推荐体型测试分析
        3.3.1 水流流态
        3.3.2 压强分布
        3.3.3 流速分布
        3.3.4 水面线
        3.3.5 小结
第四章 下游河道试验研究
    4.1 冲刷试验(一)序言
    4.2 原设计方案河道试验
    4.3 下游河道修改试验1
    4.4 下游河道修改试验2
    4.5 下游河道修改试验3
    4.6 四组方案消能防冲试验特性
    4.7 冲刷试验(一)小结
    4.8 冲刷试验(二)序言
    4.9 消能防冲工况试验
        4.9.1 消能防冲工况1、2、3 简介
        4.9.2 消能防冲工况1、2、3 水流流态及流速
        4.9.3 消能防冲工况1、2、3 沿程水面线
        4.9.4 消能防冲工况1、2、3 冲刷地形
        4.9.5 消能防冲工况1、2、3 试验小结
    4.10 各个工况下下游河道冲刷试验
        4.10.1 各个工况下的水流流态及流速
        4.10.2 各个工况下的河道水面线
        4.10.3 各个工况下的河道冲刷地形
    4.11 冲刷试验(二)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压强测点布置图
附录 B 推荐体型各工况压强分布图
附录 C 推荐体型各工况流速分布图
附录 D 推荐体型各工况水面线分布图
附录 E 河道修改试验流速分布图
附录 F 河道修改试验下游冲刷地形图
附录 G 三组消能防冲流速分布图
附录 H 三组消能防冲冲刷地形图
附录 I 小流量工况下河道流速分布图
附录 J 小流量工况下河道冲刷地形图
致谢
作者简介

(4)抽水蓄能电站输水隧洞经济洞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输水隧洞洞径发展现状及研究目的
        1.2.1 隧洞洞径研究进展
        1.2.2 洞径研究现存问题
        1.2.3 洞径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线路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线路图
2 抽水蓄能电站输水隧洞洞径设计原理及方法研究
    2.1 输水隧洞洞径设计原理
        2.1.1 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及水力特征
        2.1.2 输水隧洞洞径设计特征
    2.2 输水隧洞洞径设计方法研究
        2.2.1 动态年费用理论
        2.2.2 输水隧洞洞径方案比选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输水隧洞经济洞径评估现值模型
    3.1 洞径费用-效益损失现值集合
    3.2 输水隧洞洞径评估现值模型
        3.2.1 洞径设计影响因素
        3.2.2 建设成本费用模型
        3.2.3 水头损失费用模型
    3.3 输水隧洞总费用模型现值
        3.3.1 现值经济理论
        3.3.2 总费用现值模型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总费用现值模型优化
    4.1 围岩条件对总费用现值模型影响
        4.1.1 我国电站选址地质条件概况
        4.1.2 不同围岩类型的建设费用
        4.1.3 不同洞径方案建设费用分析
    4.2 电站运行工况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2.1 运行时间的水头损失效益计算
        4.2.2 水泵水轮机流量对经济效益损失影响
    4.3 总费用现值模型综合优化分析
        4.3.1 电站费用-效益损失现值
        4.3.2 洞径方案比选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镇安抽水蓄能电站输水隧洞洞径的总费用模型应用
    5.1 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概况
    5.2 镇安总费用现值模型构建
    5.3 经济洞径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系统开挖施工组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项目工程简介及主要施工内容
    2.1 项目工程简介
        2.1.1 工程概况
        2.1.2 工程地质条件
        2.1.3 水文条件
        2.1.4 气象特征
        2.1.5 交通条件
    2.2 主要施工内容
        2.2.1 工作内容
        2.2.2 主要工程量
第三章 地下厂房系统开挖施工方案与措施
    3.1 主要技术要求
        3.1.1 地下洞室暗挖
        3.1.2 特殊部位及特殊地段开挖
        3.1.3 爆破振动控制
    3.2 施工布置
        3.2.1 施工交通
        3.2.2 施工风水电
        3.2.3 施工通风
        3.2.4 施工排水
    3.3 施工程序
        3.3.1 施工程序安排的原则
        3.3.2 施工程序
    3.4 施工方案与措施
        3.4.1 主厂房开挖施工
        3.4.2 主变洞开挖施工
        3.4.3 母线洞开挖施工
        3.4.4 主变运输洞及交通电缆洞开挖施工
        3.4.5 出线洞开挖施工
第四章 主要建筑物开挖施工进度安排及资源配置
    4.1 主厂房开挖施工进度安排
        4.1.1 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4.1.2 施工强度分析
    4.2 主变洞开挖施工进度安排
        4.2.1 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4.2.2 施工强度分析
    4.3 主要设备配置
    4.4 劳动力配置
第五章 重点部位施工风险控制措施
    5.1 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风险控制
    5.2 爆破作业风险控制措施
    5.3 高处作业风险控制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水沙模拟的抽水蓄能电站泥沙防治措施及优化布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概况及前景
        1.1.1 发展概况
        1.1.2 发展前景
    1.2 抽水蓄能电站存在的泥沙问题
        1.2.1 抽水蓄能电站原理作用及平面布置
        1.2.2 抽水蓄能电站泥沙问题
    1.3 抽水蓄能电站泥沙防治措施分析
        1.3.1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泥沙防治措施
        1.3.2 回龙抽水蓄能电站泥沙防治措施
        1.3.3 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泥沙防治措施
    1.4 抽水蓄能电站泥沙问题的研究方法
        1.4.1 物理模型试验
        1.4.2 数值模拟研究
    1.5 研究对象与技术路线
2 典型工程概况
    2.1 典型工程简介
    2.2 下水库枢纽布置
    2.3 下水库设计拦排沙工程措施
3 物理模型试验
    3.1 研究所需水沙系列的确定
        3.1.1 径流
        3.1.2 泥沙
    3.2 模型设计与制作
        3.2.1 模型相似准则
        3.2.2 模型沙选择
        3.2.3 模型比尺汇总
        3.2.4 模型制作
    3.3 模型验证
    3.4 实验成果及分析
        3.4.1 模型试验条件
        3.4.2 下库区洪水期水沙运动特性
        3.4.3 下库区洪水期过机含沙量
        3.4.4 下库区泥沙淤积量及分布
    3.5 存在的问题
4 MIKE21水沙数值模拟基础理论及模型建立
    4.1 MIKE21水沙数学模型理论基础
        4.1.1 控制方程
        4.1.2 数值求解
        4.1.3 定解条件
    4.2 二维水沙数值模型建立
        4.2.1 模型范围
        4.2.2 生成地形
        4.2.3 模型验证
    4.3 二维水沙数值模型参数设置
5 二维水沙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5.1 原设计方案
        5.1.1 边界条件
        5.1.2 原设计方案下库区水沙运行特性
        5.1.3 原设计方案下库区泥沙淤积量及分布
    5.2 优化方案一
        5.2.1 优化方案一工程措施
        5.2.2 优化方案一下库区水沙运行特性
        5.2.3 优化方案一下库区泥沙淤积量及分布
    5.3 优化方案二
        5.3.1 优化方案二工程措施
        5.3.2 优化方案二下库区水沙运行特性
        5.3.3 优化方案二下库区泥沙淤积量及分布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8)土基重力坝在惠州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简介
2 副坝一地形地质条件
3 坝型选择及设计
4 大坝防渗结构设计
5 坝址处上下游边坡稳定分析
6 结语

四、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大坝坝型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方电网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布置及建筑物技术特点[A]. 章鹏,潘定才,张晨敏. 水库大坝和水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新进展, 2022
  • [2]抚宁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水力特性优化试验研究[D]. 孟云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广东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工程[A]. 刘林军,郭建设,吴新平.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新技术应用——2019年度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奖获奖项目、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BIM应用大赛获奖项目, 2020
  • [4]抽水蓄能电站输水隧洞经济洞径优化[D]. 吴阳.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系统开挖施工组织设计[D]. 姜晓文.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6]广东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A]. 吴新平.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新技术应用, 2018
  • [7]基于水沙模拟的抽水蓄能电站泥沙防治措施及优化布置研究[D]. 陈浩.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7(03)
  • [8]土基重力坝在惠州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实践[J]. 娄剑永,章鹏. 广东水利水电, 2016(10)
  • [9]我国水工技术发展与展望[A]. 杨泽艳,赵全胜,方光达. 大坝安全与新技术应用, 2013
  • [10]我国水工技术发展与展望[A]. 杨泽艳,赵全胜,方光达. 水库大坝建设与管理中的技术进展——中国大坝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

标签:;  ;  ;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坝型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