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牌活性干酵母在ALKO连续发酵工艺中的应用

安琪牌活性干酵母在ALKO连续发酵工艺中的应用

一、安琪牌活性干酵母在ALKO连续发酵工艺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安[1](2020)在《原料特性对小米黄酒风味影响及其工艺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酒主要是以稻米为原料,经浸米、蒸煮、糖化发酵等等工艺酿造而成的一种酒精度较低、浓郁醇香且营养价值极高的低度酒,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提倡重点发展的饮料酒之一。谷子(Setaria itatica),属禾本科狗尾草属,是我国古老栽培作物之一,具有生育期短、耐干旱、耐贫瘠、耐储存、价格低廉等优点。小米为谷子碾米后的产物,营养丰富、齐全,且各种营养组分比例适宜、消化利用率高,是优质的营养来源。除碳水化合物外,小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均高于大米和玉米,是同类粮食作物中的佼佼者。小米黄色素是小米特有的活性成分,不仅具有保护视觉与上皮细胞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淬灭体内过多自由基,防治多种癌症,同时,对口腔溃疡、皮肤病等都有很好的疗效。采用小米为原料酿制黄酒不仅能提升黄酒营养价值改善其观感,同时合理利用小米资源,可增加其附加值。本文以小米为原料,对不同品种小米营养成分及其酿酒特性进行探究,通过响应面试验及感官评价对发酵前小米的浸米与糖化条件、小米黄酒发酵菌种以及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不同品种小米所酿黄酒的基本理化性质、挥发性风味成分以及氨基甲酸乙酯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为研发出一款品质优良、营养健康的小米黄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10个品种小米的基本营养成分及酿酒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小米黄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得出黄金1号、晋谷21、红谷、小香谷及大金苗的成分及特性较适合小米黄酒的酿造,但是红谷小米黄色素含量太低,不符合期望,而东方亮虽脂肪含量较高,但小米黄色素含量显着高于其它品种。因此综合分析,可选取黄金1号、晋谷21、小香谷、大金苗及东方亮作为小米黄酒原料进行进一步发酵试验。(2)为解决作为黄酒酿造原料,小米脂肪和蛋白含量较高的问题,参考日本清酒相关研究,对加工精度对小米基本营养成分和小米黄色素含量的影响探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小米的加工精度(DOM约为15%)能显着提高小米中淀粉所占比例,改善小米原料品质,但是同时会造成小米黄色素的大量损失,不符合研究期望,因此此种小米原料优化方法不适用于本研究。(3)研究根据传统黄酒酿造工艺,对小米黄酒的酿造进行研制及优化。以小米黄酒的基本理化指标及感官评分为依据筛选出最适酵母为安琪黄酒高活性干酵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较优的浸米条件:加水量150%、20℃浸米36 h;糖化条件:酒曲添加量0.6%、30℃糖化60 h。并在通过响应面试验进一步优化发酵工艺条件:安琪黄酒高活性干酵母、酵母添加量0.22%、32℃发酵5 d,酒精度达11.3%vol。在最优的工艺条件下酿造的小米黄酒各阶段相应指标与响应面所预测结果基本一致,为获得高品质小米黄酒及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4)通过HP-SPME和GC-MS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统计得出,5个品种小米所酿黄酒共检测出222种风味物质,其中黄金1号、小香谷、大金苗、晋谷21及东方亮所酿小米黄酒分别检测出56、92、98、81、74种,其中酯类和醇类化合物为小米黄酒的主要风味物质。不同品种小米黄酒所含风味物质种类差异较大,仅有5种风味成分在所有品种小米黄酒中均有检出,分别为辛酸乙酯、己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乙酸乙酯及β-苯乙醇。不同品种小米黄酒共有风味成分含量差异也较大,除辛酸乙酯外,其余几种成分含量在不同品种小米黄酒间均存在显着差异。(5)在相同发酵条件下,不同品种小米所酿小米黄酒的主要理化指标差异较大。其中小香谷所酿小米黄酒酒精度较高,达12.73%vol,出糟率低,并且感官评分最高。不同品种小米所酿黄酒中小米黄色素含量存在差异,但整体转化率不高,其中东方亮含量最高,达51.73μg/L,晋谷21次之,而其它三个品种差异不大,含量均在3236μg/L之间。不同品种小米所酿黄酒间EC含量存在差异,但整体偏高,其中晋谷21的EC含量显着高于其它品种,达到269.88μg/L,黄金1号EC含量最低。因此综合分析,小香谷所酿成品酒发酵彻底,风味物质丰富,且小米黄色素含量较高,为较优小米黄酒产品。

曹中琦[2](2019)在《基于活性催化膜反应器技术的乙醇发酵过程研究》文中认为化石燃料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而且其燃烧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燃料乙醇等新型绿色可再生能源因其综合碳排放为零,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目前全球95%的乙醇在工业上是利用发酵法进行生产的,其中70%以上以分批发酵的方式进行,但是此过程中乙醇产率通常只有1.0-2.5g-L-1.h-1,而研究者所提出的连续发酵过程尽管可以提高发酵效率,但存在高稀释率下细胞洗出的问题,且受到底物流失以及产物抑制作用等限制。通过将固定化细胞技术和渗透汽化技术同时用于上述过程中,不仅解决了细胞洗出的问题,还能够达到缓解产物抑制的效果。然而对于传统的乙醇发酵-渗透汽化耦合过程,胞内抑制性产物乙醇首先进入料液主体,之后扩散到渗透汽化膜表面进行分离,存在传质步骤多,传质距离长、传质阻力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真正对酵母产生抑制作用的是胞内的乙醇而并非料液主体中的乙醇,传统耦合过程通过移除料液主体的乙醇使胞内乙醇的逐渐向胞外扩散,但因受到传质阻力的限制,胞内抑制性产物乙醇难以快速扩散出细胞,残留的乙醇仍会对酵母的活性以及酵母繁殖的过程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乙醇连续发酵-渗透汽化耦合过程乙醇的瞬时产率逐渐下降,甚至发酵过程无法继续进行。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活性催化膜反应器技术提高细胞乙醇浓度梯度,从而促进胞内抑制性乙醇快速扩散,缓解产物抑制的方法。上述过程主要是基于固定化细胞技术将酵母固定于分离膜表面实现的,即制备包覆有活性酵母的复合催化膜,并在此基础上构筑活性催化膜反应器用于乙醇发酵过程。并且通过本技术有助于缓解发酵过程中的产物抑制,可有效提高酵母的生长繁殖与活性,促进乙醇连续发酵过程的高效稳定运行。本研究首先对乙醇发酵过程中的发酵参数以及操作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稀释率以及初始葡萄糖浓度的增加会提高乙醇产率,但是存在最大比生长速率对稀释率的限制作用,而且会带来产物抑制以及底物抑制的问题。针对产物抑制问题,通过对底物、产物以及细胞自身对酵母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行系统的研究,建立了综合考虑底物、产物以及细胞对乙醇发酵过程产物抑制影响的动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物料衡算建立了关于乙醇连续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其次,针对上述乙醇连续发酵过程中的产物抑制问题,通过外加乙醇的方法研究乙醇对酵母活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乙醇对酵母活性影响规律的模型。通过调控发酵过程底物的浓度以得到不同浓度发酵生成的乙醇,从而更深入的讨论生成的乙醇对酵母活性的影响情况。此外,研究了发酵主要的副产物对酵母活性的影响,系统探讨了在发酵过程中影响酵母活性的主要物质及机理。酵母活性随着乙醇浓度的提高呈下降的趋势,乙醇浓度与酵母比死亡率之间呈指数关系,发酵产物中的酸性物质主要通过H+的作用影响酵母活性,而酵母活性并不受甘油的影响。之后,针对在发酵过程中乙醇对酵母活性以及酵母繁殖的影响,本研究在传统发酵-渗透汽化耦合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将发酵过程生成的乙醇即时移除的方法,解决了传统耦合技术中胞内生成的乙醇需经过料液主体传递到膜表面进行分离的传质距离长以及阻力大的问题,强化了胞内抑制性乙醇扩散出酵母的过程,从而进一步缓解了乙醇对酵母活性以及繁殖过程的影响。制备固定化酵母的PES/PDMS活性催化膜,并对膜结构进行表征,评价其发酵性能以及分离能力。通过优化设计,使催化层的孔隙率高达79.1%,保证了固定化酵母的发酵性能与游离酵母相当,并且在高浓度底物的条件下表现出更优的发酵能力。所制备的活性催化膜分离层的渗透汽化性能与传统PDMS膜相当。针对在乙醇发酵-渗透汽化耦合过程中分离膜的渗透汽化性能随发酵过程进行出现劣化的问题,通过长达8000 h的间断性渗透汽化实验测试了发酵液中的主要物质对膜性能的影响程度,表明所制备的PDMS膜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活性催化膜的耦合性能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对比于其他发酵过程,如分批发酵以及传统发酵-渗透汽化耦合过程,在活性催化膜反应器中进行的乙醇发酵过程具有最低的乙醇残留浓度,其乙醇产率(3.05 g.L-1.h-1)与分批发酵(2.26 g.L-1.h-1)相比提高35%。表明活性催化膜反应器技术可以有效移除酵母附近的乙醇,有利于生成的乙醇从酵母中扩散,从而更进一步缓解产物抑制,达到提高乙醇产率的目的。最后,基于上述关于活性催化膜反应器技术在乙醇发酵-渗透汽化耦合过程中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缓解乙醇发酵过程中因乙醇对酵母生长及活性的影响导致乙醇产率逐渐下降的方法。探讨在活性催化膜反应器中乙醇连续发酵过程参数的变化规律。在活性催化膜反应器中酵母浓度及活性均高于传统发酵-渗透汽化耦合过程,乙醇瞬时产率并无明显下降,乙醇体积产率与传统耦合过程相比提高了 21%。并且基于对乙醇连续发酵动力学以及产物抑制的研究,结合物料衡算建立了乙醇连续发酵-渗透汽化耦合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验的结果比较一致,进一步说明活性催化膜反应器在用于乙醇连续发酵过程中的优势。

周小辛[3](2017)在《面包酵母发酵工艺优化与放大及新型半连续发酵工艺探索》文中认为酵母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被广泛应用在食品、能源和医药等领域。人们的日常生活与酵母息息相关,因此,研究酵母发酵过程的生理特性,提高生产效率,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面包酵母是酵母菌种属(Saccharomyces)中的一个分支,它作为食品领域的一种重要微生物被人们广泛应用在面团发酵过程中。面包酵母能够利用面团中的糖类物质,从而进行呼吸代谢产气,使面团变得膨松。而目前的面包酵母生产工艺面临着酵母细胞得率低、活性不足以及抗逆性较差等问题。本课题主要通过研究营养补加策略和过程溶氧控制策略来寻找到面包酵母发酵过程中提高细胞得率和活性的关键点,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面包酵母发酵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极易产生乙醇。目前的生产工艺是每隔一小时取样,然后利用重铬酸钾滴定方法来监测乙醇的含量,这在工业生产上耗时耗力。本研究通过实验证明:利用在线采集参数RQ的检测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出发酵液中乙醇含量变化,当RQ在1.0~1.2范围时,发酵液中基本不含乙醇。2、发酵过程N和P的限制会使菌体生长变缓,从而触发面包酵母胞内开始累积海藻糖。目前的补料工艺在发酵前期的N和P的补加速率是偏低的,调整N和P的补加速率之后能够快速累积菌量,让菌体提前进入海藻糖的积累阶段,从而缩短发酵周期。实验证明调整N和P的补加速率之后,发酵周期可以从15h进一步缩短到13h。3、发酵前期对菌体进行碳源限制并不会引起海藻糖的提前积累;发酵后期降低搅拌转速,减小通气量,进行溶氧限制能够降低菌体呼吸强度,从而提高菌体得率。发酵后期进行溶氧限制创造了胁迫环境有利于海藻糖的大量累积。4、研究发现,整个发酵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菌体生长阶段和海藻糖积累阶段。在菌体生长阶段,维持高供氧状态,保证N和P的充足,能够使菌量快速累积;在海藻糖积累阶段,溶氧进行限制,在不积累乙醇的前提下提高糖蜜的补加量有助于海藻糖的大量积累。基于此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酵工艺:两阶段半连续发酵工艺。平均生产效率提高到3.7g/(L罐·h),比原始工艺提高了 60.8%,为高效生产高活性酵母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刘玉露[4](2016)在《山楂酒发酵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以山楂为原料,研究发酵型山楂酒的加工工艺。首先以四种酵母的生长曲线、耐酒精能力以及山楂酒中的还原糖含量、酒精度、黄酮含量、花色苷含量、总酸为指标对酵母菌种进行了筛选。其次以还原糖含量、酒精度为指标对发酵温度、酵母添加量、二氧化硫添加量的主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再者以固定化载体固定细胞个数、反复分批发酵、电镜检查为指标对甘蔗渣和面筋两种天然固定化载体进行了比较。最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分别萃取山楂果和山楂酒中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分离鉴定。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对安琪葡萄酒果酒专用酵母RW、安琪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RV171、法国Laffort Actiflore F33、法国Laffort Zymaflore FX10四种活性干酵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安琪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RV171在接种后10 h进入对数生长期,并在接种25 h后进入稳定期,生长能力最强,在15%vol的酒精浓度内耐酒精能力良好,同时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安琪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RV171进行发酵,得到的山楂酒发酵周期最短(12 d),酒精度(7.6%vol)最高,因此安琪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RV171是酿造山楂酒最适酵母菌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山楂酒的主发酵条件:发酵温度25℃,酵母添加量2.5 g/L,二氧化硫添加量60 mg/L,发酵得到的山楂酒酒精度数为7.8%vol。以甘蔗渣和发酵面筋为两种固定化载体,经预处理方式优化,制备所得固定化酵母发酵性能优良,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均可以使大量酵母固定于材料内部空腔和表面。甘蔗渣固定化酵母菌的重复使用次数在4次以内为佳,机械强度较好,面筋球固定化酵母菌的重复使用次数在3次以内为佳,机械强度较差。因此,两种固定化载体均可用于山楂酒发酵,其中甘蔗渣更加适用于山楂酒的发酵。山楂果由HS-SPME萃取物经GC-MS分析,共检测到2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10种,烃类5种,醇类3种、醚类1种、杂环类化合物1种。鉴定出含量较高的(相对峰面积>1)的化合物有乙酸叶醇酯、乙酸糠酯、右旋柠烯、乙酸己酯、己酸甲酯、甲氧基-正己烷、丁酸己酯、辛酸甲酯、αα-松油醇、甲氧基乙酸戊酯、2-己烯-1-醇乙酸酯。山楂酒由HS-SPME萃取物经GC-MS分析,共检测到11种挥发性成分,醇类6种、酯类3种、醚类1种、酸类1种。鉴定出醇类有异丁醇、丁醇、戊醇、3-甲基丁醇、2,3-丁二醇、苯乙醇;酯类有癸酸乙酯、辛酸乙酯、月桂酸乙酯;以及乙酸、二甲醚。

李林洁[5](2016)在《苹果醋原料及其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苹果醋是以苹果(汁)经两步发酵得到的一种集苹果及醋二者风味于一身的健康饮品,不仅风味良好,还具有一定保健功能,近年来以苹果醋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果醋饮料消费量快速增加。苹果醋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常使用浓缩苹果汁为发酵原料,其质量对产品品质特别是风味品质有重要影响,而目前尚无统一客观的苹果汁风味品质评价标准,极易导致产品风味品质波动,同时,由于国内果醋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对于苹果醋发酵过程中各类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的认识仍不清晰。本论文利用GC-MS、HPLC等分析方法对浓缩苹果汁不同类型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筛选影响苹果汁风味品质的主要风味物质,进一步建立客观、有效的浓缩苹果汁风味品质判别方法,为原料选购提供依据,同时对苹果醋发酵过程的风味物质组成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为阐明苹果醋的风味物质演替规律及特征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感官评定认为风味品质较好和较差的两组共12批次浓缩苹果汁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可溶性固形物、总酸、pH、还原糖等理化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两组果汁无显着差异。采用HSPME-GC-MS和HPLC分析方法分别对两组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有机酸、氨基酸、糖类进行了全面分析,共检测到63种风味物质。采用主成分综合打分筛选出对苹果汁风味影响较大的13种主要风味物质,包括6种挥发性物质、2种有机酸、3种氨基酸及2种糖类物质。通过这13种化合物的多轮聚类分析,比较其类内相似性值,最终建立以天冬氨酸、丝氨酸、蛋氨酸、果糖及葡萄糖5种化合物为基础的浓缩苹果汁风味品质判别方法。随机选取8个浓缩苹果汁样品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对风味品质较好和较差的浓缩苹果汁进行归类,与感官评定结果一致,能够为苹果醋发酵原料的选购提供客观依据。对苹果醋发酵全过程中风味物质组成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酒精发酵阶段共检测到105种风味物质,醋酸发酵阶段共检测到38种风味物质。采用主成分综合打分方法筛选出苹果醋发酵过程中9种主要风味物质,4种特征风味物质。分析各类风味物质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发现:挥发性风味物质按其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可分为5类且酒精发酵阶段是其大量形成的重要阶段;有机酸主要是在酒精发酵中后期和醋酸发酵后期生成,酒石酸、醋酸分别是酒精发酵及醋酸发酵阶段的特征有机酸;氨基酸按其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可分为4类,大部分氨基酸在酒精、醋酸发酵前期较为丰富,而后开始下降;主要糖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的演变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规律。在对苹果醋原料及发酵过程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基础上,总结得到苹果酸、乳酸、蛋氨酸三种成分不仅对苹果醋原料风味品质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发酵过程中的主要风味物质并最终影响到苹果醋品质,对其演变规律及机理进行初步探究。

黎贞崇[6](2015)在《木薯酒精发酵酿酒酵母菌株的选育、中试和产业化试验》文中指出受木薯原料价格上涨和行业竞争的影响,广西的大部分木薯酒精生产企业都经历了停工待产的艰难阶段。寻求具有高酒份、低残糖、快速发酵性能的酿酒酵母,以及配套发酵工艺,是企业的首要任务。本研究从高糖的工厂、农田和水果销售场所中采样200份,放入10%(V/V)酒精中自然存放60 d,初步淘汰低酒精耐受的菌株,然后对剩余菌株进行快速繁殖性能、快速发酵性能、高糖发酵复筛、快速发酵性能复筛等试验,最后筛选得到2株出发菌株。为了降低出发菌株的残糖,本文采用紫外(UV)和亚硝酸胍(NTG)复合诱变法、60Co诱变法,对2株酵母的原生质体分别进行诱变。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线与亚硝基胍复合诱变比60Co诱变的效果好。经过初筛和复筛,选育出1株高产酒精突变菌株,其产酒精浓度最高可达16.39%(V/V),残糖指标下降。50L发酵罐5个批次和500L发酵罐3个批次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模拟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条件下,突变菌株在50L发酵罐发酵48 h酒份达到16.7%(V/V);在500 L中试发酵罐发酵40 h达到14.98%(V/V),残总糖仅为0.72g/100 mL,达到产业化试验的所有特性。本研究将突变菌株在广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10万t酒精生产线上试验3个批次,酵母的各项指标稳定,现有工艺条件下,单罐发酵酒份最高为14.7%(V/V),残还原糖为0.69 g/100 mL,残总糖为1.46g/100 mL。产业化试验证明:突变菌株的生产性能已达到企业生产的要求,其发酵时间比普通酵母缩短12 h,具有快速发酵的优良特性。为了方便对供试菌株的优良特性进行评价,本文对企业的发酵考核指标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将发酵效率作为发酵的主要考核指标的建议。

刘宵[7](2012)在《四种酵母在酒精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酿酒活性干酵母是现代高新技术融合发展的一种生物活性制品,具有发酵性能优良、细胞耐性强、絮凝性好、保存期长等特点。随着石化燃料的日趋紧张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开发利用新型能源燃料乙醇已变的极其普遍。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淀粉质原料的利用率,对于酿酒活性干酵母的优良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本次试验研究,在以玉米为原料发酵生产酒精的过程中,以发酵时间长短差异,来验证A、B、C、D四种不同酵母的发酵性能,根据数据计算并得出两次出酒率平均值分别为30.91%和31.24%,最终选取出酵母C和D,进而进行大生产试运行。在工艺流程稳定的基础上,对大生产试验数据比较并得出:C和D活性干酵母发酵的终了尾罐还原糖、残总糖指标基本相同,相对都较低,适合用于大生产。

田玉峰[8](2011)在《橡实淀粉生料发酵产酒精的研究》文中认为燃料乙醇具有清洁、可再生等特点,是我国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传统用粮食生产酒精的巨额成本限制了燃料酒精的推广使用,而且以玉米等粮食为原料生产酒精,必然引发粮食价格上涨。因此,寻求廉价易得的酒精生物质原料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我国橡实资源非常丰富,年产橡实估计在60-70亿kg,其种仁中淀粉高达40-85%。橡实种仁中由于单宁含量高,味涩苦,不能直接食用,实际利用较少。因此,以橡实为原料生产酒精是条切实可行的利用途径。本文根据橡实特点,分别对橡实品种、发酵菌株、生料发酵工艺和成本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对湖南南岳采集的12种橡实品种的营养成分和发酵性能(包括酒精度、醪液残还原糖含量以及淀粉利用率),以及5种酵母菌对茅栗淀粉发酵的适应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2种橡实品种中以茅栗、栓皮栎、多脉青冈和锥栗等4个品种的淀粉含量和产量均较高,而单宁含量较低;锥栗和茅栗发酵后的醪液酒精体积分数和淀粉利用率显着高于栓皮栎和多脉青冈(P<0.05),而还原糖含量却相反(P>0.05);安琪耐高温高活性干酵母和南阳混合酵母(1308)与丹宝利高活性干酵母、K字酵母和南阳五号酵母(1300)相比,发酵后茅栗醪液酒精体积分数和醪液残还原糖含量方面具有显着优势(P<0.05),是橡实淀粉生料发酵的最优菌种。通过控制不同的发酵条件,运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原料粉碎度、α-淀粉酶用量、糖化酶用量、料水比、酸性蛋白酶添加量以及发酵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发酵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确定生料发酵法制备酒精的最优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粉碎度为100目、α-淀粉酶添加量为9U/g、糖化酶添加量为201U/g、料水比为1:2.8、酸性蛋白酶添加量为36U/g、发酵温度为36℃、发酵时间为72h等工艺条件下,可获得最高的橡实淀粉酒精转化率。降低成本是生产酒精的关键。本文对橡实淀粉生料发酵和传统发酵工艺流程、热能消耗以及发酵醪液成分做了比对,并运用HPLC及GC-MS分别对生料发酵醪液和传统发酵醪液的组分及挥发性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发酵与生料发酵之间醪液的酒精度没有显着差异,同时生料发酵省去了蒸煮、液化和糖化三个工序,节约了能耗和设备、人力的投入,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HPLC、GC-MS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发酵相比,生料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少,杂质含量低,酒精质量高。

董昭[9](2010)在《木薯酒精连续发酵生产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开采,能源危机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巨大问题。寻找新型可替代能源,已成为这些年来能源战略的重点。酒精不仅是一种能通过可再生资源转化而得的绿色能源,而且它可以任何比例与汽油混合使用,从而缓解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的压力,因而,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以木薯为发酵原料,采用海藻酸铝共固定酵母菌和糖化酶进行酒精发酵研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能源与民争粮的问题,而且可以变传统的间歇操作为连续操作。首先对酵母菌和糖化酶的固定化用量与所固定的糖化酶性质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共固定化颗粒的最佳组成:每100mL、2%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添加5mL酵母活化液及2mL糖化酶;固定化糖化酶的性质:酶活力为1265u/g、米氏常数为13.72mg/mL、相对酶活力为87.5%、活力回收率达61.6%、最适反应的温度比游离酶的提高了5℃、半衰期延长了10.7天。然后进行了静态酒精发酵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得到静态发酵木薯淀粉液化的最佳条件为:液化温度95℃,液化时间90 min,α-淀粉酶用量15 u/g。在此条件下液化,得到的葡萄糖DE值为7.23%。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36℃,固液比1:3.5,硫酸铵、磷酸二氢钾及硫酸镁的添加量分别为:0.5g/L、0.1g/L、0.1g/L。最后,结合静态发酵所提供的参数,进行了连续发酵试验研究,得到木薯酒精连续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6℃、流加速率10 ml/h、固定化颗粒填装量40%、固液比1:3.5,硫酸铵、磷酸二氢钾及硫酸镁的添加量分别为:0.5g/L、0.1g/L、0.1g/L,所得到的酒精产量达11.60%(体积比)。

赵小锋,季彬,曾杨,杨鑫,魏甲乾,王治业,周剑平[10](2009)在《固定化酵母在山西老陈醋全固态发酵工艺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总结了固定化酵母在山西老陈醋全固态发酵工艺中的应用情况,对固定化酵母的使用情况与活性干酵母发酵工艺作了对比,结果显示,固定化酵母应用于山西老陈醋生产中具有显着的特点和明显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固定化酵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安琪牌活性干酵母在ALKO连续发酵工艺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琪牌活性干酵母在ALKO连续发酵工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原料特性对小米黄酒风味影响及其工艺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小米概述
        1.1.1 小米概念
        1.1.2 小米的营养价值
        1.1.3 小米的开发现状
    1.2 黄酒概述
        1.2.1 黄酒的概念及分类
        1.2.2 黄酒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1.2.3 黄酒酿造工艺概述
    1.3 挥发性风味成分鉴定
        1.3.1 风味物质的提取分离
        1.3.2 风味物质的分析鉴定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小米黄酒原料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试剂
        2.2.3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小米理化指标的测定
        2.3.2 小米酿酒特性的测定
        2.3.3 小米黄色素含量测定
        2.3.4 不同加工精度小米的制备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品种小米基本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2.4.2 不同品种小米酿酒特性分析
        2.4.3 不同品种小米黄色素含量差异分析
        2.4.4 不同加工精度小米外观及营养成分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米黄酿造工艺探究及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试剂
        3.2.3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小米黄酒发酵酵母的筛选
        3.3.2 小米黄酒浸米工艺条件的确定
        3.3.3 小米黄酒糖化工艺条件的确定
        3.3.4 小米黄酒发酵工艺的单因素试验
        3.3.5 小米黄酒发酵工艺优化响应面试验
        3.3.6 小米黄酒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3.3.7 小米黄酒感官评价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小米黄酒发酵酵母的筛选
        3.4.2 小米黄酒浸米工艺条件的确定
        3.4.3 小米黄酒糖化工艺条件的确定
        3.4.4 小米黄酒发酵工艺单因素试验
        3.4.5 响应面优化小米黄酒发酵工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品种小米酿造黄酒差异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试剂
        4.2.3 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不同品种小米黄酒的酿制
        4.3.2 不同品种小米酿造黄酒基本理化指标测定及感官评价
        4.3.3 不同品种小米酿造黄酒挥发性风味成分测定
        4.3.4 不同品种小米酿造黄酒小米黄色素含量测定
        4.3.5 不同品种小米酿造黄酒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品种小米酿造黄酒的理化指标分析
        4.4.2 不同品种小米酿造黄酒小米黄色素含量比较分析
        4.4.3 不同品种小米酿造黄酒挥发性风味成分比较分析
        4.4.4 不同品种小米酿造黄酒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2)基于活性催化膜反应器技术的乙醇发酵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燃料乙醇概述
        1.1.1 燃料乙醇生产的重要意义
        1.1.2 乙醇发酵的发展概况
    1.2 乙醇连续发酵
        1.2.1 连续发酵简介
        1.2.2 连续发酵动力学
    1.3 固定化细胞技术
        1.3.1 固定化细胞技术简介
        1.3.2 固定化方法与材料
        1.3.3 固定化细胞连续发酵技术
    1.4 产物抑制
        1.4.1 产物抑制简介
        1.4.2 乙醇发酵过程中产物抑制的机理
        1.4.3 缓解产物抑制的方法
    1.5 乙醇发酵-渗透汽化耦合技术
        1.5.1 渗透汽化技术
        1.5.2 乙醇发酵-渗透汽化耦合技术的研究
    1.6 论文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乙醇发酵动力学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设备及试剂
        2.2.2 乙醇发酵实验
        2.2.3 实验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乙醇发酵过程条件优化研究
        2.3.2 乙醇发酵动力学模型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乙醇发酵过程中的产物抑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设备与试剂
        3.2.2 实验条件及步骤
        3.2.3 实验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外加物质对酵母活性影响的研究
        3.3.2 发酵过程中生成的乙醇对酵母活性影响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活性催化膜的制备及其发酵与渗透汽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设备及试剂
        4.2.2 复合活性催化膜的制备及表征
        4.2.3 复合活性催化膜的发酵性能测试
        4.2.4 渗透汽化实验
        4.2.5 膜劣化实验
        4.2.6 实验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复合活性催化膜的表征
        4.3.2 复合活性催化膜的发酵性能研究
        4.3.3 复合活性催化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研究
        4.3.4 发酵-渗透汽化耦合过程中的膜劣化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活性催化膜在分批发酵-PV过程中的耦合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设备及试剂
        5.2.2 复合活性催化膜的制备
        5.2.3 乙醇分批发酵-渗透汽化耦合实验
        5.2.4 实验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乙醇分批发酵-PV耦合实验研究
        5.3.2 活性催化膜的长时间使用性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活性催化膜反应器在乙醇连续发酵过程中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设备及试剂
        6.2.2 复合活性催化膜的制备
        6.2.3 乙醇连续发酵-渗透汽化耦合实验
        6.2.4 实验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乙醇连续发酵-PV耦合过程的动力学实验研究
        6.3.2 乙醇连续发酵-PV耦合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3)面包酵母发酵工艺优化与放大及新型半连续发酵工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酵母菌
    1.2 面包酵母
    1.3 海藻糖
        1.3.1 海藻糖的发现
        1.3.2 海藻糖的理化性质
        1.3.3 海藻糖的生物学功能
        1.3.4 海藻糖的合成
        1.3.5 海藻糖的分析检测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出发菌株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试剂
    2.4 试剂配制
    2.5 培养基配方
    2.6 培养方法
        2.6.1 无糖面包酵母平板培养
        2.6.2 无糖面包酵母摇瓶培养
        2.6.3 无糖面包酵母种子培养
    2.7 测定方法
        2.7.1 菌体浓度(g/L)测定
        2.7.2 酵母干物质百分含量测定
        2.7.3 蛋白质含量测定
        2.7.4 发酵液中乙醇含量测定
        2.7.5 海藻糖含量测定
        2.7.6 发酵液总糖含量测定
第三章 影响面包酵母得率及活性的主要因素考察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对照组设计
        3.2.2 N源对海藻糖积累的影响
        3.2.3 P源对海藻糖积累的影响
        3.2.4 发酵前期碳源限制实验考察
        3.2.5 后期溶氧限制实验考察
    3.3 实验结果
    3.4 结果分析
        3.4.1 发酵过程残糖变化分析
        3.4.2 发酵过程发酵液中PO_4~(-3)和NH_4~+变化分析
        3.4.3 菌体生长规律
        3.4.4 胞内海藻糖、蛋白和干物质变化规律
        3.4.5 细胞得率变化规律
        3.4.6 面包酵母发酵活力与抗逆性关系
        3.4.7 发酵过程乙醇的含量与RQ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氮磷补入方式对面包酵母发酵过程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工艺控制
        4.2.2 检测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均匀环境对面包酵母发酵过程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STR-STR反应器系统
        5.2.2 STR-PFR反应器系统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两阶段半连续新型发酵工艺
    6.1 引言
    6.2 两阶段半连续发酵实验设计
    6.3 工艺控制与测定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山楂酒发酵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山楂概述
        1.1.1 山楂营养价值
        1.1.2 山楂食品的加工现状
    1.2 果酒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1.2.1 果酒的发展
        1.2.2 酵母菌种在果酒发酵中影响的研究
        1.2.3 果酒发酵工艺的研究
    1.3 酵母菌的固定化技术
        1.3.1 固定化方法
        1.3.2 发酵固定化载体的选择
        1.3.3 天然材料在固定化载体中的应用
        1.3.4 采用固定化载体技术对发酵的意义
    1.4 果酒挥发性成分的鉴定
        1.4.1 果酒香气的重要组分
        1.4.2 鉴定挥发性成分的方法
        1.4.3 山楂酒香气成分的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6.2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活性干酵母的筛选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原料
        2.2.2 活性干酵母菌种
        2.2.3 主要试剂
        2.2.4 主要仪器
    2.3 山楂酒的制备工艺
        2.3.1 70%糖溶液的配置
        2.3.2 糖度的调整
        2.3.3 山楂原料的分选、清洗、榨汁、成分调整
        2.3.4 山楂酒的发酵
    2.4 试验方法
        2.4.1 生长曲线的测定
        2.4.2 耐酒精能力测定
        2.4.3 黄酮的测定
        2.4.4 花色苷的测定
        2.4.5 数据处理方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生长曲线的测定
        2.5.2 耐酒精能力测定
        2.5.3 还原糖的测定和主发酵时间的确定
        2.5.4 酒精度的测定
        2.5.5 黄酮的测定
        2.5.6 花色苷的测定
        2.5.7 总酸的测定
    2.6 小结
第三章 山楂酒主发酵工艺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原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山楂酒的制备
        3.3.2 不同发酵温度对山楂酒发酵工艺的影响研究
        3.3.3 不同酵母接种量对山楂酒发酵工艺的影响研究
        3.3.4 不同二氧化硫添加量对山楂酒发酵工艺的影响研究
        3.3.5 发酵条件的正交优化试验设计
        3.3.6 测定方法
        3.3.7 数据处理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发酵温度对山楂酒发酵工艺的影响研究
        3.4.2 不同酵母添加量对山楂酒发酵工艺的影响研究
        3.4.3 不同二氧化硫添加量对山楂酒发酵工艺的影响研究
        3.4.4 发酵工艺正交优化试验
    3.5 小结
第四章 固定化载体的选择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原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山楂酒的制备
        4.3.2 酒精度、还原糖的测定
        4.3.3 固定化载体的预处理
        4.3.4 固定化酵母载体的制备
        4.3.5 酵母细胞数的测定
        4.3.6 固定化酵母细胞数的测定
        4.3.7 游离酵母发酵对比试验
        4.3.8 反复分批发酵
        4.3.9 酵母固定化情况电镜检查
        4.3.10 数据处理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固定化载体的预处理
        4.4.2 预处理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4.4.3 游离酵母发酵对比试验
        4.4.4 反复分批发酵试验
        4.3.5 酵母固定化情况电镜检查
    4.5 小结
第五章 山楂与山楂酒挥发性成分的鉴定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仪器
        5.2.1 原料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
    5.3 试验方法
        5.3.1 山楂果固相微萃取条件
        5.3.2 山楂酒固相微萃取条件
        5.3.3 挥发性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山楂果挥发性成分分析
        5.4.2 山楂酒挥发性成分分析
    5.5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苹果醋原料及其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苹果醋概述
        1.1.1 苹果醋简介
        1.1.2 苹果醋功能特性
    1.2 苹果醋生产工艺
        1.2.1 苹果醋原料概述
        1.2.2 苹果醋酿造菌种
        1.2.3 苹果醋加工工艺
    1.3 苹果醋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1.3.1 风味物质分析方法
        1.3.2 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取样
        2.1.2 实验菌种
        2.1.3 培养基
        2.1.4 实验试剂
        2.1.5 试剂配制
        2.1.6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浓缩苹果汁样品理化指标分析
        2.2.2 浓缩苹果汁样品风味物质组成分析及主要风味物质的筛选
        2.2.3 浓缩苹果汁风味品质判别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2.2.4 苹果醋发酵
        2.2.5 苹果醋发酵过程风味物质变化规律分析
    2.3 分析方法
        2.3.1 理化指标分析方法
        2.3.2 风味物质分析方法
        2.3.3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苹果醋原料风味品质判别的研究
        3.1.1 浓缩苹果汁理化指标分析
        3.1.2 浓缩苹果汁风味物质分析及主要风味物质的确定
        3.1.3 浓缩苹果汁风味品质判别方法的优化及建立
        3.1.4 浓缩苹果汁风味品质判别方法的验证
    3.2 苹果醋发酵过程风味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3.2.1 苹果醋发酵过程理化指标分析
        3.2.2 苹果醋发酵过程主要风味物质的确定及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
        3.2.3 苹果醋关键风味物质的分析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附录

(6)木薯酒精发酵酿酒酵母菌株的选育、中试和产业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发展木薯酒精产业的意义
        1.1.1 木薯产业
        1.1.2 酒精产业和技术水平
        1.1.3 发展木薯酒精产业的意义
    1.2 酿酒酵母及其发酵机理
        1.2.1 酵母菌株
        1.2.2 发酵机理
        1.2.3 酵母的耐受性
    1.3 木薯酒精产业存在的工程技术问题
        1.3.1 发酵时间长,压低了企业的产能
        1.3.2 低酒份发酵导致能耗高,企业用水量大
        1.3.3 高残糖发酵导致企业排污量大
    1.4 木薯酒精酿酒酵母选育现状
        1.4.1 定向选育
        1.4.2 原生质体融合选育
        1.4.3 诱变选育
        1.4.4 基因重组选育
        1.4.5 生料发酵酵母的选育
        1.4.6 絮凝酵母的选育
        1.4.7 酵母载体
        1.4.8 酵母的其它相关研究
    1.5 酵母选育的技术需求
    1.6 酵母选育的思路和方向
    1.7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选育
        2.1.2 诱变试验
        2.1.3 中试
        2.1.4 产业化试验
    2.2 主要仪器设备
        2.2.1 实验仪器设备
        2.2.2 中试设备
        2.2.3 产业化设备
    2.3 方法
        2.3.1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2.3.2 野生菌株的初筛
        2.3.3 野生菌株的复筛
        2.3.4 菌种的分离和纯化
        2.3.5 诱变选育
        2.3.6 中试试验
        2.3.7 产业化试验
        2.3.8 检测方法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3.1 酿酒酵母的筛选和分离纯化
        3.1.1 样品的初步处理
        3.1.2 具有快速繁殖特性的酵母初筛
        3.1.3 具有快速发酵性能的酵母初筛
        3.1.4 初筛酵母的分离和纯化
        3.1.5 初筛后的糖蜜发酵试验
        3.1.6 菌种的耐酒复筛
        3.1.7 木薯酒精发酵测试
    3.2 诱变育种
        3.2.1 (60)~Co诱变
        3.2.2 紫外(UV)和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
    3.3 中试放大试验
        3.3.1 50L中试放大试验
        3.3.2 500L中试放大试验
    3.4 产业化放大实验
        3.4.1 菌株单罐发酵
        3.4.2 菌种在酒母罐的对比试验
        3.4.3 10万t木薯酒精生产线放大试验
        3.4.4 单罐高浓度酒精发酵试验
        3.4.5 生产检测数据修正
第四章 讨论
    4.1 快速发酵性能酵母的筛选
    4.2 快速发酵、低残糖、高酒份酵母的诱变
    4.3 50L和500L的中试放大试验
    4.4 10万T规模的产业化试验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四种酵母在酒精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 酵母菌
        1.1 酵母菌的性质
        1.2 酒精生产中常用的酵母菌分类
        1.3 酒精生产对酵母菌的要求
        1.4 酵母菌生长条件
        1.5 酵母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1.6 酵母菌营养物的来源
        1.7 酵母可菌利用的可发酵性糖
        1.8 本试验用酵母的特点
    2 酒精发酵
        2.1 酒精
        2.2 酒精发酵的目的和要求
        2.3 酒精发酵机理
    3 影响酒精发酵的因素
        3.1 糖化醪的浓度
        3.2 发酵温度
        3.3 发酵醪酸度
        3.4 酵母接种量和发酵时间
    4 某企业大生产酒精发酵的工艺流程
第二章 四种酵母的对比实验
    1 仪器与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实验材料
        1.3 溶液的配制与仪器的校准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工艺流程
        2.2 原料粉碎
        2.3 醪液的液化
        2.4 醪液的糖化
        2.5 醪液的发酵
        2.6 试验方案与分析方法
        2.7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两种酵母在大生产中的应用
    1 试用目的
    2 试用前做的准备工作
    3 实验材料
        3.1 酵母菌种
        3.2 淀粉质原料
    4 使用方案
    5 试用期的生产数据
        5.1 抽取使用 C、D 酵母的参数
        5.2 抽取两批用 C、D 酵母进行活化,满罐前的还原糖参数
        5.4 投用 C、D 酵母的发酵醪发酵尾罐还原糖、残总糖参数趋势图
    6 试用后的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橡实淀粉生料发酵产酒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橡实概况
        1.1.1 我国橡实资源概况
        1.1.2 橡实种仁的化学组成
    1.2 国内外橡实资源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对橡实资源的研究现状
        1.2.2 橡实淀粉发酵技术研究现状
        1.2.3 我国橡实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
        1.2.3.1 存在的问题
        1.2.3.2 开发利用的对策
        1.2.3.3 橡实淀粉的制备
    1.3 国内外淀粉发酵酒精研究现状
        1.3.1 国外淀粉发酵酒精研究现状
        1.3.2 国内淀粉发酵酒精研究现状
    1.4 淀粉发酵酒精工艺研究现状
        1.4.1 传统高温蒸煮发酵工艺
        1.4.2 传统低温蒸煮发酵工艺
        1.4.3 生料发酵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1 项目研究的背景
        1.5.2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
2 橡实淀粉生料发酵适宜品种和菌种的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12种橡实营养化学成分含量
        2.2.2 四种橡实品种发酵情况的比较
        2.2.2.1 四种橡实发酵后醪液酒精度的比较
        2.2.2.2 四种橡实发酵后醪液残还原糖的比较
        2.2.2.3 四种橡实发酵后淀粉利用率的比较
        2.2.3 不同菌种对锥栗发酵性能的比较
        2.2.3.1 五种酒精酵母发酵后醪液酒度的比较
        2.2.3.2 五种酒精酵母发酵后醪液残还原糖的比较
    2.3 结论
3 橡实淀粉生料发酵最优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菌种
        3.1.3 实验试剂
        3.1.3.1 酶制剂
        3.1.3.2 主要试剂
        3.1.4 酒精发酵实验
        3.1.5 酵母的活化
        3.1.6 酒精度测定
        3.1.7 酒精转化率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原料粉碎度对橡实淀粉酒精转化率的影响
        3.2.2 α-淀粉酶添加量对橡实淀粉酒精转化率的影响
        3.2.3 糖化酶添加量对橡实淀粉酒精转化率的影响
        3.2.4 酸性蛋白酶对橡实淀粉酒精转化率的影响
        3.2.5 料水比对橡实淀粉酒精转化率的影响
        3.2.6 发酵温度和时间对橡实淀粉酒精转化率的影响
        3.2.7 橡实淀粉生料发酵酒精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3.2.8 验证实验
    3.3 小结
4 橡实淀粉生料发酵与传统发酵的对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1.1 菌种
        4.1.1.2 原料
        4.1.1.3 酶制剂
        4.1.1.4 标样
        4.1.1.5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4.1.2 发酵方法
        4.1.2.1 生料发酵
        4.1.2.2 传统发酵
        4.1.3 分析方法
        4.1.3.1 酒精浓度的测定
        4.1.3.2 发酵液组分的测定
        4.1.3.3 发酵液挥发性组成的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生料发酵与传统发酵的工艺对橡实淀粉出酒率的影响
        4.2.2 生料发酵与传统发酵实验室研究阶段热能消耗对比
        4.2.3 生料发酵与传统蒸煮工艺发酵醪液组分的比较
        4.2.4 生料发酵与传统蒸煮工艺发酵醪液挥发性组分的比较
    4.3 结论
5 结果与展望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5.2 展望
    5.3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木薯酒精连续发酵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酒精发酵生产工艺
        1.2.1 酒精发酵生产原理
        1.2.2 酒精发酵工艺
    1.3 固定化技术
        1.3.1 固定化酶
        1.3.2 酶固定化的方法
        1.3.3 固定化细胞
        1.3.4 共固定化技术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2 试验材料及仪器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仪器
3 酵母菌与糖化酶的共固定
    3.1 固定化方法的选择
        3.1.1 常用固定化酶方法优缺点比较
        3.1.2 常用固定化细胞载体性能比较
    3.2 固定化步骤
        3.2.1 固定化流程
        3.2.2 活性干酵母的复水活化
        3.2.3 酵母细胞数的测定
        3.2.4 固定化颗粒的制备
        3.2.5 固定化颗粒的增殖培养
    3.3 固定化酶的性质
        3.3.1 酶活测定原理
        3.3.2 测定步骤
        3.3.3 酶性质研究
    3.4 固定化方法的评估
        3.4.1 相对酶活力
        3.4.2 酶的活力回收率
        3.4.3 固定化酶的半衰期
    3.5 小结
4 静态发酵
    4.1 木薯淀粉的液化
        4.1.1 液化步骤
        4.1.2 葡萄糖DE 值的测定
        4.1.3 液化条件的选择
    4.2 静态发酵生产酒精
        4.2.1 发酵步骤
        4.2.2 含量测定
    4.3 结果及讨论
        4.3.1 发酵温度的影响
        4.3.3 固液比的影响
        4.3.4 无机盐的影响
    4.4 小结
5 连续发酵
    5.1 连续发酵流程图
    5.2 发酵结果及讨论
        5.2.1 颗粒填装量的影响
        5.2.2 流加速率的影响
    5.3 正交设计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固定化酵母在山西老陈醋全固态发酵工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种及数据
    1.2 检测仪器
    1.3 检测方法
    1.4 固定化酵母的增殖和连续使用
    1.5 工艺流程
2 结果与讨论
    2.1 固定化酵母与活性干酵母发酵速率的比较
    2.2 固定化酵母应用于食醋发酵中的特点
        2.2.1 酒精发酵原料适应性强
        2.2.2 食醋产品增香效果明显
        2.2.3 耐高酒精度、提高食醋出品率
        2.2.4 使用寿命长、抗杂菌能力强
3 小结

四、安琪牌活性干酵母在ALKO连续发酵工艺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原料特性对小米黄酒风味影响及其工艺优化的研究[D]. 李安. 西南大学, 2020(01)
  • [2]基于活性催化膜反应器技术的乙醇发酵过程研究[D]. 曹中琦.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1)
  • [3]面包酵母发酵工艺优化与放大及新型半连续发酵工艺探索[D]. 周小辛.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5)
  • [4]山楂酒发酵关键技术的研究[D]. 刘玉露.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5]苹果醋原料及其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的研究[D]. 李林洁.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5)
  • [6]木薯酒精发酵酿酒酵母菌株的选育、中试和产业化试验[D]. 黎贞崇. 广西大学, 2015(03)
  • [7]四种酵母在酒精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刘宵. 吉林大学, 2012(10)
  • [8]橡实淀粉生料发酵产酒精的研究[D]. 田玉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05)
  • [9]木薯酒精连续发酵生产工艺研究[D]. 董昭. 重庆大学, 2010(03)
  • [10]固定化酵母在山西老陈醋全固态发酵工艺中的应用[J]. 赵小锋,季彬,曾杨,杨鑫,魏甲乾,王治业,周剑平. 中国酿造, 2009(10)

标签:;  ;  ;  ;  ;  

安琪牌活性干酵母在ALKO连续发酵工艺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