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棉花、菊苣,一年三熟

豌豆、棉花、菊苣,一年三熟

一、豌豆 棉花 菊苣一年三种三收(论文文献综述)

刘沛松[1](2008)在《宁南苜蓿草田轮作土壤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宁南旱区人工苜蓿草地为研究对象,在2004~2005年连续两年中,对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草地0~700cm和0~1000cm深层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测定;于2003~2005年期间,对10年生紫花苜蓿与春小麦、谷子和马铃薯进行了为期3年的田间定位草田轮作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轮作方式的作物水肥利用特征、总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降水生产效率、氮素利用效率以及不同草田轮作方式完成后的茬口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差异。研究结论对宁南旱区草地管理及草田轮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连续两年对宁南山区不同生长年限的苜蓿土壤深层水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苜蓿生长年限的增加,土壤整体上干燥化程度加剧。2004年测定的4、7和12年生苜蓿地0700cm土层平均含水率分别为5.30%、5.22%和5.01%,2005年测定的3、6和10年生苜蓿地0800cm平均含水率分别为6.26%、5.60%和5.27%。3年生以后,苜蓿根系已达300cm以下,对300cm800cm土层水分消耗强烈,而对300cm以上土层水分消耗减缓。(2)根据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土壤深层水分分布和动态分析,可将土壤剖面分为四个层次:降水蒸发易变层(0100cm)、降水继续扩散层(100300cm)、根系耗水干燥层(300800cm)和深层储水调节层(800cm1000cm以下)。(3)苜蓿在6年生前,耗水深度和干层厚度逐年迅速增加;6年生时耗水深度和干层厚度均超过1000cm,01000cm平均含水率仅5.73%,土壤水分亏缺严重;712年生苜蓿生长衰退,耗水深度和干层厚度有所减小,300700cm干层湿度仅维持在4.0%左右水平,而8001000cm水分有回升现象。2.草田轮作对恢复退化苜蓿草地土壤干层水分有可行性。以各类作物农田水分为对照,连续两年对宁南山区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深层土壤水分以及10年生紫花苜蓿地耕翻后轮作不同年份作物农田的水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苜蓿生长年限的增加,干层深度与厚度先增加后减小。3年生苜蓿干层深度为720cm,6年生干层最深可达1000cm以下,10年生干层深度为920cm,312年生苜蓿地0700cm土层基本上均属于土壤干层范围。苜蓿地0800cm土壤湿度随生长年限增加而降低,2004年测定的4、7和12年生苜蓿地0700cm土层平均含水率分别为5.30%、5.22%和5.01%;2005年测定的3、6和10年生苜蓿地0800cm土层湿度分别为6.26%、5.60%和5.27%;而8001000cm土层湿度在一定年限后有恢复趋势。300cm为苜蓿地降水下渗的最大临界深度,300cm以下土壤干层一旦形成,将长期存在,712年生苜蓿300700cm土层湿度仅维持在4.0%左右。苜蓿地和农田的土壤干层厚度与湿度有较大差异,草田轮作可使苜蓿土壤干层水分基本恢复到农田湿度,而且轮作年份越长,土壤各层次水分恢复效果越好,10年生苜蓿轮作18年后土壤水分基本恢复到农田状态。3. 20022004年对宁南旱区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土壤理化性状和紫花苜蓿-谷子轮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延长,土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紫花苜蓿322年生期间,0100cm土壤容重减小了0.213 g/cm3,孔隙度增加8.03%,饱和持水率增加14.17%,持水能力增强。622年生期间,060cm土层有机质和氮素平均含量分别增加1.60 g/kg和11.02 mg/kg,pH值降低了0.09,为轮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紫花苜蓿轮作年份越早,土壤水分恢复效果越好,轮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越高;反之,紫花苜蓿生长时间过长,轮作后不利于土壤水分的恢复。6、10和22年生紫花苜蓿地轮作谷子收获后,0200cm土壤水分恢复量分别为63.06 mm、55.22 mm和-42.55mm,轮作谷子产量分别为1725.95 kg/hm2、1485.80 kg/hm2和1560.7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2.0116 kg/mm.hm2、8.4325 kg/mm.hm2和5.8161 kg/mm.hm2,紫花苜蓿实行草田轮作的最适宜年限为56年生。4. 2003年2005年在黄土高原宁南旱区10年生退化苜蓿草地上进行了连续3年不同作物组合方式的轮作试验。结果表明,轮作地060cm土层易受降水和地面蒸发影响,轮作作物对土壤水分消耗主要集中在0~120cm土层;在120 cm 200cm土层范围内,随着轮作年限的增加,土壤水分表现出不断恢复趋势。5.经过在10年生退化苜蓿草地进行了连续3年的27种草田轮作方式的试验表明,轮作第一年对苜蓿土壤水分的恢复是主要的。轮作作物种类和组合方式不同,对土壤水分消耗的强度及深度不同,导致土壤含水量出现较大差异。在草田轮作的3种轮作作物中,无论在何种降水年型下,马铃薯都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降水生产效率,达到对有限降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适应宁南山区的气候条件,是草田轮作的首选作物。春小麦收获后休闲期有利于雨季降水在土壤的下渗,保持了农地水分的平衡。所以,苜蓿翻耕后轮作第一年以种植马铃薯为宜,当土壤水分过耗时种植春小麦可利用收获后的休闲期集纳雨季降水,以促进农田水分平衡。6.苜蓿草地耕翻轮作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尤其高产作物连作导致有机质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氮素受作物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变幅较大;轮作可提高磷的有效性,土壤水分也影响作物对磷素的吸收,马铃薯对磷素需求量较大;轮作后pH值先升高后降低,低于苜蓿草地,因此草田轮作可降低土壤盐碱化程度。7.不同轮作方式下的第三年春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pH值、酶活性各指标间差异性达到显着水平。060cm土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均下降,降幅分别为0.052.24 g/kg、0.0190.325 g/kg、0.11812.280mg/kg和8.87166.88 mg/kg,pH值下降0.030.31。前一、二年轮作作物对水肥料的消耗有叠加效应,且随耕作年限递减。轮作第一年作物对养分的消耗是主要的,而且作物种类不同,消耗量不同。第一年为春小麦的轮作方式对土壤氮素和磷素消耗最少,为谷子时次之,为马铃薯时最多。谷子是喜钾作物,前茬有谷子参与时对土壤速效钾消耗最多,有马铃薯时次之,有春小麦时最少。轮作方式中马铃薯和谷子产量高,耗水量大,导致土壤pH值保持较高水平。作物连作导致土壤脲酶活性降幅较大,马铃薯连作使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禾本科作物连作的土壤蔗糖酶活性较高。8. 10年生苜蓿草地翻耕后轮作的马铃薯-马铃薯-春小麦(PPW)方式为最佳的轮作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轮作结束后,土壤水分恢复效果较好,0200cm土壤含水量、作物总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降水生产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均较高,分别为254.58mm、5214.5 kg/hm2、9.3786 kg/hm2·mm-1、6.8711 kg/hm2·mm-1和19.612 kg/kg.hm-2,与其它轮作模式间差异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

潘国艳,欧阳竹,李鹏[2](2007)在《华北平原主要优质牧草的种植模式与产业发展方向》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华北平原农区畜牧业发展迅速,但优质青绿饲草的不足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在农区发展优质青绿饲草是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牧草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都比秸秆等传统饲料高,一般禾本科干草的蛋白质含量为13%15%,豆科牧草为18%24%,并且牧草中所含的蛋白质更容易被家畜消化吸收。本文试验研究了几种适宜华北平原种植的优质牧草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华北平原牧草种植与利用现状,提出了适宜华北平原的8种牧草和种植模式。并对平原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畜牧业产业发展方向作出了规划设想,即建设山前平原青绿饲草产业带,促进奶牛业发展;建立海河低平原和黄河三角洲两个饲草业出口基地,以大城市和亚洲市场为对象,发展外向型草业经济;建立山前平原、沿黄地区、淮北平原三个精饲料生产、加工基地,生产优质高产饲用玉米,发展精饲料加工业和秸秆加工业。

李秀敏,王俊花,刘会平[3](2004)在《豌豆 棉花 菊苣一年三种三收》文中认为

二、豌豆 棉花 菊苣一年三种三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豌豆 棉花 菊苣一年三种三收(论文提纲范文)

(1)宁南苜蓿草田轮作土壤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草田轮作效应研究综述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1.1 草田轮作效应
        1.1.1 后茬作物产量
        1.1.2 后茬作物品质
        1.1.3 土壤水分效应
        1.1.4 土壤培肥效应
        1.1.5 土壤酶活性
        1.1.6 土壤微生物量
        1.1.7 水土保持效应
        1.1.8 土壤物理性状
        1.1.9 土壤水肥利用效应
        1.1.10 病虫草害防治
    1.2 国外旱作农业中草田轮作的发展现状
        1.2.1 国外草田轮作发展历史
        1.2.2 澳大利亚的草田轮作制
        1.2.3 阿根廷的草田轮作
        1.2.4 其它国家的草田轮作
    1.3 我国草田轮作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1.3.1 草田轮作在我国的历史发展
        1.3.2 草田轮作在我国北方旱区的研究现状
        1.3.3 我国各地草田轮作的不同模式和效果
    1.4 宁南旱区研究草田轮作的目的和意义
        1.4.1 区域背景及自然概况
        1.4.2 宁南旱区适宜发展以紫花苜蓿为主的草产业
        1.4.3 问题的提出—草地衰退,生态环境恶化
第二章 宁南苜蓿草田轮作试验设计及研究内容
    2.1 试验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试验区降水特征分析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设计一
        2.2.2 试验设计二
        2.2.3 试验设计三
    2.3 数据测定
        2.3.1 产量测定
        2.3.2 土壤水分测定
        2.3.3 降雨量测定
        2.3.4 土壤物理性状测定
        2.3.5 养分和pH 值的测定
        2.3.6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2.4.1 土壤贮水量
        2.4.2 水分利用效率(WUE)
        2.4.3 养分利用效率(NUE)
        2.4.4 分析方法
    2.5 研究内容
第三章 宁南紫花苜蓿土壤干层水分时空动态规律
    3.1 苜蓿地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特征
    3.2 苜蓿土壤剖面水分时空动态规律
    3.3 苜蓿地干层特征及土壤剖面水文层次的划分
        3.3.1 苜蓿土壤干层
        3.3.2 土壤剖面水文层次的划分
    3.4 小结
    3.5 讨论
第四章 草田轮作对苜蓿土壤干层水分恢复的可行性分析
    4.1 紫花苜蓿土壤干层特征
    4.2 苜蓿土壤干层水分恢复标准
    4.3 草田轮作对土壤干层水分的恢复效果
    4.4 苜蓿土壤干层水分变化趋势及草田轮作恢复速度
    4.5 小结
    4.6 讨论
第五章 宁南旱区草田轮作系统中紫花苜蓿适宜利用年限研究
    5.1 苜蓿生长期间土壤环境的改善
        5.1.1 苜蓿生长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5.1.2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地0~200cm 土壤水分动态趋势
    5.2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轮作后土壤水分恢复效果及产量效应
        5.2.1 草田轮作下的土壤水分恢复
        5.2.2 轮作谷子地水分-产量效应
    5.3 草田轮作中苜蓿耕翻轮作年限的确定
        5.3.1 宁南山区1~12 年生紫花苜蓿产草量动态特征
        5.3.2 苜蓿地0~500cm 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5.4 小结
    5.5 讨论
第六章 不同草田轮作方式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及水分恢复效应
    6.1 草田轮作农地与对照苜蓿草地、撂荒地土壤水分状况比较
    6.2 不同草田轮作模式对土壤不同深度层次水分的影响
        6.2.1 第三年为春小麦的草田轮作方式对苜蓿地不同土层水分影响
        6.2.2 第三年为马铃薯的草田轮作方式对苜蓿地不同深度层次水分影响
        6.2.3 第三年为谷子的草田轮作方式对苜蓿地不同深度层次水分影响
    6.3 不同草田轮作模式0~200CM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动态
    6.4 不同轮作模式土壤水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动态变化及比较
        6.4.1 不同草田轮作方式各年份作物收获地土壤水分比较
        6.4.2 不同草田轮作方式各年份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比较
        6.4.3 轮作期间作物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动态变化
    6.5 小结
    6.6 讨论
第七章 不同草田轮作方式土壤养分动态及氮素利用效率比较
    7.1 土壤养分动态
        7.1.1 有机质
        7.1.2 全氮
        7.1.3 碱解氮
        7.1.4 全磷
        7.1.5 速效磷
        7.1.6 pH 值
    7.2 不同轮作方式的作物氮素利用效率
    7.3 小结
    7.4 讨论
第八章 不同草田轮作方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8.1 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养分和PH 值的影响
        8.1.1 有机质
        8.1.2 全氮
        8.1.3 碱解氮
        8.1.4 全磷
        8.1.5 速效磷
        8.1.6 速效钾
        8.1.7 pH 值
    8.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8.2.1 脲酶
        8.2.2 碱性磷酸酶
        8.2.3 过氧化氢酶
        8.2.4 蔗糖酶
    8.3 小结
    8.4 讨论
第九章 最佳草田轮作模式的确定
    9.1 不同草田轮作模式对苜蓿土壤水分的恢复效应
    9.2 不同草田轮作模式的作物产量效应
        9.2.1 轮作总产量
        9.2.2 水分利用效率
        9.2.3 降水生产效率
    9.3 最佳草田轮作模式的确定
    9.4 小结
    9.5 讨论
第十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参与的国家科研课题
致谢
作者简介

(2)华北平原主要优质牧草的种植模式与产业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北平原牧草试验研究与利用现状
    1.1 适宜于华北平原种植的主要牧草种类
    1.2 华北平原牧草种植模式
    1.3 华北平原牧草种植发展现状
2 几种优质牧草的光合作用与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研究
    2.1 禹城试验站自然条件的代表性
    2.2 禹城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典型示范意义
    2.3 试验布置
    2.4 试验结果与讨论
3 不同类型区牧草产业发展方向
4 结论

四、豌豆 棉花 菊苣一年三种三收(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南苜蓿草田轮作土壤环境效应研究[D]. 刘沛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2]华北平原主要优质牧草的种植模式与产业发展方向[J]. 潘国艳,欧阳竹,李鹏. 资源科学, 2007(02)
  • [3]豌豆 棉花 菊苣一年三种三收[J]. 李秀敏,王俊花,刘会平. 河北农业科技, 2004(01)

标签:;  ;  ;  ;  ;  

豌豆、棉花、菊苣,一年三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