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疏浚填海工程的注意事项

进行疏浚填海工程的注意事项

一、承接疏浚吹填工程时应注意的事项(论文文献综述)

许洪文[1](2016)在《疏浚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成本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二五”期间,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开始降温,给疏浚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企业生存环境变得严峻。同时,随着市场不断开放,疏浚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疏浚企业如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则必须改善企业内部陈旧的项目管理模式,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尤其是项目进度和成本控制水平,以此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国内多数疏浚企业,在项目进度和成本的控制过程中存在管理方法落后、重视程度不够、风险意识不足等多方面问题,并且忽视了进度和成本两者间的作用和联系。本文针对疏浚行业有别于建筑业的特殊性,分析了疏浚工程项目进度和成本控制的典型特点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列举了国内疏浚企业在进度和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铜鼓航道疏浚工程项目管理实例,详细地讲述了横道图法、S曲线法、网络计划技术等项目管理方法在疏浚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中的应用,理清了疏浚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从计划、实施、检查到分析和调整的全过程。将挣值法引入疏浚工程项目管理中,建立了项目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之间的联系,理清了从成本计划、数据归集到偏差计算和分析的成本控制流程,讨论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偏差计算方法,并分析了挣值法应用的关键环节和注意要点。在有效的项目管控下,工程提前15天竣工,节约成本38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将S曲线法、挣值法等项目管理方法引入疏浚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成本控制中,解决了疏浚企业在项目进度和成本控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疏浚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效,达到了缩短项目工期、节约项目成本的效果。

李天[2](2015)在《天津法租界城市发展研究(1861-1943)》文中研究指明天津法租界在近代中国开埠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天津九国租界中开设时间最早、城市建设最为成熟的租界之一,天津法租界的城市发展历程记录了法国殖民者在中国苦心经营,从物质文化殖民达到精神文化殖民的过程,是帝国主义耕耘中国完成其侵略目的一个缩影,也是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见证。论文选取天津法租界作为研究对象,尝试梳理天津法租界的城市发展过程并分析发展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与经济博弈关系,有助于完善近代天津城市研究理论体系,为今后的历史街区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研究以1861年4月24日中法两国签订《天津紫竹林法国租地条款》,正式设立天津法租界,至1943年2月法国维希政府宣布放弃在华租界为止的82年间,天津法租界的城市发展过程、发展特点与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因。论文通过文献归纳、实践调查、对比研究、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以法国南特外交史档案馆、比利时国家档案馆等海外档案馆的档案作为研究基础,梳理天津法租界的城市建设规划与建设过程,研究天津法租界的城市发展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天津法租界历史沿革、田野调查与建筑风格归纳等方面的空白。论文以天津法租界中的法国民族主义作为切入点,研究天津法租界发展过程中法国民族主义的倾向对城市管理方式与城市风貌的影响,梳理法国民族主义理念与中国文化相互影响的过程。论文分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说明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档案使用情况。第二章简述天津法租界的创立、扩展以及市政设施与建筑的建设过程。第三章介绍城市的管理机制,包括作为天津法租界城市决策者的法国驻津领事、市政管理机构以及市政法规,分析作为城市发展动力的房地产业在天津法租界的发展。第四章记述天津法租界历次城市规划及天津其他租界对法租界城市规划的影响。第五章整理天津法租界城市主流建筑风格的发展变化情况,阐述法国民族主义在建筑风格上的表现方式。第六章研究天津法租界法国民族符号的表达方式,以及天津法租界的城市空间从隔离到融合的过程。基于上述研究,论文得出以下三个结论:首先,天津法租界的发展过程即是法租界与天津其他租界及华人社会展开竞争的过程;其次,法租界管理者通过管理系统、城市法规与文化导向,强化了城市的法兰西民族特征;第三,以房地产业为城市发展引擎以及吸引华人资本的大量注入,是将法租界塑造成天津近代经济中心的关键因素。

耿科研[3](2014)在《空间、制度与社会:近代天津英租界研究(1860-1945)》文中研究说明“租界”是近代来华“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建立的特殊的居留、贸易区域”,“其特点是外人篡夺了当地行政、司法等主权,并主要由外国领事及外人选举的工部局或居留民团行使各种权力”。本文借鉴社会学研究中“概念操作化”的方法,将租界定义为一个由“空间”、“制度”与“社会”组合而成的完整的三维系统。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天津英租界,既是地理意义上一个区域空间,也是制度意义上的一套规则体系,同时还是具有近代中国典型通商口岸城市特征的华洋互动社会。利用社会人类学“个案深描”的研究方法,本文将天津英租界置于“空间—制度—社会”的三维系统中,辅以时间坐标,力求揭示其在空间、制度及社会层面的基本特征、变迁历程和体系性内涵。研究时段为1860至1945的85年时间,即天津英租界从划定到最终正式收回的整个存续时段。其中,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天津英租界为日本接管,考虑到个案研究中历史脉络的完整性,本文仍以1860至1945年为研究时限。就区域空间意义而言,天津英租界由“原订租界地”及三次扩张后获得的租界地(扩充界、南扩充界、墙子河外推广界)组成,即今天津东至海河,南沿马场道至佟楼,西至西康路,北至营口道与原法租界毗邻的6149亩的区域范围。从1860年划定初始范围,至20世纪初完成扩张,天津英租界市政建设力度逐年加大。1919年,原订租界与扩展各部分合并后,英租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扩展区域内遍布坑洼塘淀,工部局自1919年起即开始吹泥填地工程,直至1935年彻底完竣,从而将沼泽地带开发建设为城市区域。从1860年到1930年代,天津英租界逐步形成不同的城市功能分区,包括河坝码头区、经济金融区、工业用地区、高档居住区等。本文一方面从宏观的租界空间概念出发,对英租界市政开发和建设的历程进行纵向的考察,并且致力于将其放置在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中考量,以揭示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城市化发展的空间特征与模式;另一方面,也试图对微观的租界空间进行研究,即从具体而有形的物质空间入手,考察英租界内具有典型意义的公共空间个案,利顺德饭店和英租界工部局戈登堂。就制度层面而言,天津英租界是由包括辖界土地章程、土地制度、市政自治制度、司法制度,以及工部局为实施社会管理和控制而制定的工部局条例所构成的全套规则体系和制度框架。本研究考证和梳理了近代天津英租界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包括具有租界根本大法性质的《土地章程》,到租界内实行的土地制度、行政自治制度,以及工部局实施社会管理过程中制定的各项行政法规,即《工部局条例》。在横向展现租界制度体系构成的过程中,对该体系的每一项制度构成都进行纵向的梳理,从历史沿革的角度详细考察其发展演变的脉络。社会层面的天津英租界,则主要是指租界内外国侨民群体、华人群体的社会形态与组织结构,以及华洋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联接。本文对英租界内的外侨社会结构和华人社会结构进行了分别考察。外侨社会部分除从整体上概括梳理英租界人口变迁脉络、外侨人口规模与构成外,特别以英国侨民群体和美国侨民群体为个案进行深入考察,探究其构成与分布、侨民共同体与公共机构组织情况,以此勾勒出近代来华外国侨民群体的文化、心理和共同体特征。华人社会部分除考察英租界华人社会阶层的基本构成外,主要以1928年以后(因受1927年租界收回风波影响,英租界制度有较大调整)参与租界自治的中国选举人群体(包括向工部局登记的以及实际出席常年选举人大会的)为重点,深入研究英租界内华人精英群体的规模、构成、组织、参政意识及履职实践,从而揭示1930年代前后英租界华洋精英群体在租界市政管理层面的互动模式和特点。另外,华洋精英社团是天津英租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社会中,社团组织都是个人与社会联接的媒介和纽带,是构成完整社会的中层组织体系。近代中国租界社会中的社团组织在上述属性之外,还承担了华、洋群体互动平台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中外合组的天津扶轮社为个案,考察了其中华洋成员的互动模式和社团活动性质。总之,天津城市近代化的发展历程无法回避近百年间以英租界为代表的租界区域开发经营的历史。地处三岔河口、四门围城的旧天津正是由于各国租界沿河划定的缘故,得以较早突破城垣的局限,顺海河延伸,呈现出带状港城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在此过程中,租界区域内的近代化城市建设率先起步,商贸业集聚,人口规模扩大,租界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领域的变迁演化对天津整个城市的近代化发展起到了显着的推动与示范效应。

周彬[4](2011)在《大型疏浚工程委托代理的定价与激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疏浚工程是跨学科的交叉学科,涉及到海洋、河流、船舶技术、环保、经济、管理等众多复杂问题,疏浚工程的成本不仅关系到疏浚企业的利润和发展,更关系到业主开发的力度和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疏浚工程的成本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营成本。因此,疏浚工程一直是众多学者和企业界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分析疏浚工程的成本构成和影响疏浚工程成本与收益的因素,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疏浚工程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对作为项目经理的代理人进行了分类。利用动态博弈建立了大型疏浚工程的成本收益计算模型,求出了模型的均衡解。结合外部代理人的特点,提出了选择激励外部代理人的方法。由于外部代理人只有其良好的信誉作质押,在选择外部代理人作项目经理时,必须在代理人协议中规定控制成本、控制工期和检查的节点。为防止合谋行为的发生,委托人要派遣独立的测量人员进行监测。分包是疏浚工程外部代理的另一种方式。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大型疏浚工程的分包定价模型,求出了最佳分包工程量。通过模型的分析,提出了基于价格和小时产量双筛选的分包方选择程序,建立了工程量激励和价格、工程量双激励的分包方激励机制。工程分包可以降低总包方的工程成本、提高生产进度,并对内部代理人形成成本约束和竞争约束,从而改善疏浚企业的效益。分析了企业内部代理人特点,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和方法,建立了长期激励模型,通过增加长期激励约束、贴现率、收益增长率和退休金,求出了长期激励模型的解。在长期激励模型中,内部代理人的长期收益高于外部代理人的短期收益,给代理人提供了更强的激励;由于存在质押,代理人和委托人的目标更趋一致,进一步强化了对代理人的激励;内部代理人的长期激励模型降低了代理人达不到收益产量的风险,也因此降低了委托人的风险;内部代理人的长期激励模型中,代理人的收益仍然与代理人的小时产量相关。运用“公平偏好”理论对代理人的激励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公平的疏浚工程激励机制,讨论了船型、中标价格对激励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委托人管理多代理人建立激励机制时,要注意技术设备对代理人收益的影响,并要消除这些影响因素,否则会因激励不公平影响代理人的积极性。疏浚工程的中标价格对代理人的影响较大,必须要制定内部土方价格即定额,否则会导致转移支付或转嫁损失,即转嫁风险。提出了船型修正系数,通过修正部分消除了船型对代理人激励的影响。分析了疏浚工程的委托代理特点及其代理风险,对疏浚工程中委托代理风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对疏浚工程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杨勇[5](2008)在《阿联酋围海造地工程项目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对现代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及其模式进行学习和借鉴,可以极大地提升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与国际接轨。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执行者、实施者,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现阶段,对项目经理,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作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分析、介绍了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发展前景以及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通过对国外与国内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承包国际工程企业在海外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应对对策。其次,在对国内外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我国常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重点论述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不足,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作了深入分析,探讨了通过借鉴国际先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来加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若干对策。由于总承包模式有多方面的优越性,为促进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与国际接轨,总承包模式是现阶段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现状的项目管理模式。再次,从承包商的角度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项目经理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国际工程项目的各个基本目标之间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即对立又统一的一个有机整体,应当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的目标体系。片面地、过分地强调某一个目标(子目标)常常以牺牲或损害另一些目标为代价,会造成项目的缺陷,所以项目经理在进行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时要特别注意基本目标之间的平衡。最后,在上述理论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阿联酋围海造地工程的项目管理,阐述了该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的规划、实施和控制的具体过程,全面总结了该围海造地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果和经验。在对该国际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时,笔者注意到了各基本目标之间的平衡,并有所侧重。本项目在进行项目管理时,把管理重点集中在了项目的质量管理上,将其贯穿到该项目管理的各方面并很好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该围海造地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果和经验可以为其它国际工程项目的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傅俊元[6](2008)在《中国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研究》文中指出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建筑企业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而国家经济的繁荣和政策的支持,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国际市场的拓宽,为我国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如何使我国建筑企业获得健康、有序、持续地成长,成为建筑企业界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从现有的理论来看,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企业竞争战略理论、企业能力成长理论等都不能很好地解释建筑企业健康、有序、持续成长。本论文第2章从建筑企业成长的内涵和企业成长能力概念着手,提出了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概念,分析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本论文认为可将建筑企业成长能力分解成市场识拓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网络合作能力四种子能力;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本论文得出了四种子能力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进一步地,分析了四种子能力的内涵及特点。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形成本质上是一个将知识整合成流程的过程。本论文第3章指出,在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建筑企业沿着经验环和创新环,通过组织记忆以及企业层、项目层和企业间等三个层面的组织学习与互动,将知识整合成市场识拓流程、组织管理流程、技术创新流程和网络合作流程,这四种子流程的复合便形成了建筑企业成长能力。进一步地,本论文引用了生物学中的基因模型对上述四种子流程各自形成的子能力之间的复合进行了分析,从而诠释了建筑企业成长能力最终形成过程中的复合过程,并且还利用基因模型解释了建筑企业在各成长阶段中的特征。建筑企业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过程,包含成长方向和成长速度两个方面。其中,成长方向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有纵向一体化成长和横向一体化成长之分;成长速度则指建筑企业在某一方向上发展的快慢。但建筑企业的成长并不是一个直线式的上升过程,在其外部和内部不断地滋长某种力量,这种力量使其产生振荡,甚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成长的混沌状态之中,形成“成长上限”。本论文第4章通过建立动力模型、混沌模型和突破“成长上限”模型,解释了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内在作用机理,即成长能力决定了建筑企业的成长方向和速度,使其走出成长的混沌态、朝着有序的方向演化,并不断突破“成长上限”,同时通过对资源的识别、汲取和配置,使建筑企业最终获得持续、健康地成长。分析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形成过程,本论文认为,市场识拓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以及网络合作关系的构建,是培育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有效途径。本论文第5章提出,成长能力的演化若在同一基础上的能力提升,只需沿着原有的成长路径不断完善,在适当的外力扰动下,便可实现;若由当前的一种成长能力转变到另一成长能力时,则其四个子能力需要作出很大的调整才能实现,而合并、重组和整合正是使建筑企业成长能力达到提升与跃迁的有效途径。为了使建筑企业对其成长能力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本论文利用突变理论评价法设计了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并以原CH公司和原RB公司为例,分析并验证了上述成长能力评价体系、以及成长能力提升与跃迁的有效途径。

李莹[7](2006)在《广东省航道管养体制研究》文中认为广东省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中央赋予的政策优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对外贸易最发达、投资环境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在广东经济发展过程中,基础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广东航道功不可抹。航道管理养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技术性强、牵涉面广,还兼有准公共产品的特点。对其进行深入的制度分析比较研究,对于推进航道系统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为广东省航道部门寻求更科学合理的管理与养护体制,解决内河航道建设、管理与养护中的相关问题,节约社会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以安全、便捷的航运物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本文由航道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入手,对广东省航道系统作全面深入的研究,认为管养体制存在改革的必要性;然后从比较制度分析的角度探讨国外典型国家的航道管养体制的特色,为广东省航道系统体制的演变发展提供历史的、科学的借鉴;在针对改革的目标提出两种可能的改革方案之后,尝试用博弈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利益相关者博弈下的制度变迁,通过定性评价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建立数理模型定量比较两者的实施成本,得到了现阶段广东省航道体制应该选择管理与养护内部分离的结论。

徐明[8](2001)在《承接疏浚吹填工程时应注意的事项》文中研究表明阐述了挖泥船在吹填施工过程中 ,必须注意吹填区的地质条件 ;吹填工程的规模 ;吹填区的水文气象条件 ,排泥场的围堰及排水。这样才能在施工中规避风险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二、承接疏浚吹填工程时应注意的事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承接疏浚吹填工程时应注意的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疏浚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1.2.1 研究的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疏浚工程项目进度和成本控制的特点
    2.1 疏浚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2.1.1 项目进度控制的基本概念
        2.1.2 疏浚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原则
        2.1.3 疏浚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典型特点
        2.1.4 影响疏浚工程项目进度的主要因素
        2.1.5 国内疏浚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2 疏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2.2.1 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
        2.2.2 疏浚工程项目成本的构成
        2.2.3 疏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2.2.4 疏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典型特点
        2.2.5 影响疏浚工程项目成本的主要因素
        2.2.6 国内疏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3 进度和成本控制方法
        2.3.1 进度控制的主要几种方法
        2.3.2 进度控制的主要措施
        2.3.3 价值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法
        2.3.4 挣得值项目成本与进度联合控制法
第三章 疏浚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实例分析
    3.1 工程总体概述
        3.1.1 工程内容
        3.1.2 施工方案
    3.2 项目管理组织
        3.2.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3.2.2 项目管理责任分配
        3.2.3 项目进度控制管理流程
    3.3 项目进度计划
        3.3.1 项目目标
        3.3.2 项目里程碑计划
        3.3.3 项目进度计划
    3.4 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与检查
        3.4.1 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
        3.4.2 项目进度计划的检查
    3.5 项目进度的分析和调整
        3.5.1 进度与计划比较
        3.5.2 进度偏差的原因分析
        3.5.3 进度计划的调整
第四章 疏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实例分析
    4.1 项目成本控制的挣值分析
        4.1.1 编制项目基准计划
        4.1.2 挣值计算和偏差分析
        4.1.3 完工成本和工期预测
        4.1.4 应用挣值法的优势
    4.2 铜鼓航道疏浚工程成本控制
        4.2.1 项目成本控制计划
        4.2.2 成本控制总体思路
        4.2.3 挣值法的实施
        4.2.4 偏差分析
        4.2.5 项目第二阶段的挣值法控制
    4.3 挣值法控制效果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天津法租界城市发展研究(1861-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近代天津——一座超殖民地城市
    1.2 “超殖民地”天津概述
        1.2.1 从居留地到租界
        1.2.2 租界、租界地与殖民地城市
        1.2.3 天津的九国租界
    1.3 研究内容
        1.3.1 称谓界定
        1.3.2 时空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天津租界与城市史研究
        1.4.2 天津法租界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
        1.5.2 系统分析
        1.5.3 案例分析
    1.6 创新点
    1.7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天津法租界的空间扩展与市政建设
    2.1 开埠前的天津
        2.1.1 天子渡口
        2.1.2 京畿门户
    2.2 天津法租界的开辟
        2.2.1 签约
        2.2.2 选址
        2.2.3 划界
    2.3 从十年沉寂到终有起色(1861-1900)
        2.3.1 十年沉寂(1861-1870)
        2.3.2 望海楼契机
        2.3.3 发展起步(1871-1900)
    2.4 从蓄势待发到有序开发(1900-1914)
        2.4.1 从庚子事变到租界扩张
        2.4.2 从环境治理到市政建设
    2.5 从平稳过渡到高速发展(1914-1941)
        2.5.1 完善基础设施
        2.5.2 增加建筑数量
        2.5.3 老西开扩张
        2.5.4 维持租界繁荣
    2.6 小结
第三章 天津法租界的城市管理机制与发展动力
    3.1 城市决策者——法国驻津领事
        3.1.1 葛罗
        3.1.2 布尔布隆
        3.1.3 狄隆
        3.1.4 杜士兰
        3.1.5 克洛岱尔
        3.1.6 甘司东
        3.1.7 布儒瓦
        3.1.8 苏馨
    3.2 城市管理者——市政管理机构
        3.2.1 天津法租界董事会
        3.2.2 天津法租界工部局
        3.2.3 天津法租界财政委员会
    3.3 城市控制者——市政法规
        3.3.1 天津法租界市政法规的产生与借鉴
        3.3.2 租界法规的特色与反向输出
        3.3.3 市政法规主要内容
        3.3.4 市政法规对城市环境控制的意义
    3.4 城市发展动力——房地产业
        3.4.1 天津租界的房地产业发展模式
        3.4.2 天津法租界房地产业
    3.5 小结
第四章 天津法租界的城市规划与功能定位
    4.1 天津法租界历次城市规划
        4.1.1 1861年规划
        4.1.2 1900年规划
        4.1.3 1903年规划
        4.1.4 1914年规划
        4.1.5 老西开规划
    4.2 环境对法租界规划的影响
        4.2.1 来自英租界的影响
        4.2.2 来自日租界的影响
        4.2.3 来自意租界的影响
    4.3 天津法租界的城市定位
        4.3.1 街区面积
        4.3.2 路网密度
        4.3.3 城市功能
    4.4 法国规划思潮在法租界
        4.4.1 奥斯曼与资产阶级的胜利
        4.4.2 古典美学的现代展示
        4.4.3 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
    4.5 小结
第五章 天津法租界的主流建筑风格与审美取向
    5.1 近代天津建筑行业发展概况
        5.1.1 从工程师到建筑师
        5.1.2 建筑师的工作状态
        5.1.3 建筑技术的发展
    5.2 法租界外廊式殖民地建筑
        5.2.1 产生背景
        5.2.2 代表建筑
    5.3 法租界历史主义风格建筑
        5.3.1 产生背景
        5.3.2 代表建筑
    5.4 法租界现代主义风格建筑
        5.4.1 产生背景
        5.4.2 代表建筑
    5.5 天津法租界的法国民族风格
        5.5.1 法国民族风格在法租界盛行的原因
        5.5.2 法国民族风格在法租界的表现
    5.6 小结
第六章 天津法租界的民族主义与文化表达
    6.1 法国民族主义倾向在法租界的表达
        6.1.1 法兰西建筑风格的应用
        6.1.2 公共空间的法国氛围营造
        6.1.3 城市道路名称的法国意象
        6.1.4 节日与仪典的法国风范
    6.2 法租界文化差异与城市空间隔离
        6.2.1 中法对租界的认识差异
        6.2.2 城市空间中的社会隔离
        6.2.3 法租界城市马赛克现象
        6.2.4 法租界的社区入侵趋势
    6.3 租界的围墙与文化突围
        6.3.1 围墙内的居民
        6.3.2 围墙与里弄住宅
        6.3.3 突破围墙
    6.4 小结
结语:具有法兰西面孔的超殖民地空间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空间、制度与社会:近代天津英租界研究(1860-1945)(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佩洛开疋
    三、学术史回顾
    四、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资料概况
    六、论文结构框架
第一章 天津英租界历史脉络
    第一节 英国在华租界之缘起
        一、英国对华贸易的早期探索
        二、英商广州商馆与英使来华
        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英商居留问题
    第二节 天津开埠与租界划定
        一、天津概况与历史沿革
        二、《北京条约》与天津开埠
        三、英租界划定与扩张
    小结
第二章 租界基本法:土地章程
    第一节 原订租界地章程
        一、1866年《天津英租界土地章程》
        二、1866年《天津英国领事区章程》
        三、1866年章程修订情况
    第二节 英租界扩充及推广界土地章程
        一、1898年天津英租界扩充界土地章程
        二、英租界南扩充界及推广界章程
    第三节 租界合并与1918年章程
        一、1918年章程背景:英租界合并
        二、天津英国工部局1918年章程
    第四节 1918年章程的修订
        一、1927年收回风波
        二、1918年章程修正案
    小结
第三章 租界土地制度
    第一节 租地方式
        一、原订租界租地方式
        二、展拓界及租界外租地方式
        三、华人租购地问题
    第二节 土地管理与契证
        一、土地管理
        二、契证类型
    第三节 皇家租契纷争
        一、皇冕契格式
        二、续租纷争
    小结
第四章 自治机构与运作模式
    第一节 自治机构演变历程
        一、原订租界工部局
        二、扩充界工部局
        三、1919年合并后
    第二节 选举人大会
        一、选举人登记及公示
        二、常年大会权限及程序
        三、特别大会
    第三节 董事会
        一、资格与选举程序
        二、董事会议制度
        三、董事会与驻津总领事
    第四节 工部局职能部门
        一、总务处
        二、工程处
        三、巡务处
        四、卫生处
        五、电务处
        六、水道处
        七、保管团
    小结
第五章 工部局市政职能
    第一节 平衡预决算
        一、财政预决算制度
        二、主要收支及平衡情况
    第二节 市政开发与建设
        一、空间拓展与建筑规划
        二、低洼填垫与道路建设
        三、城市布局与功能分区
    第三节 社会管理与控制
        一、公共卫生管理
        二、社会治安管理
    小结
第六章 外侨群体与社会结构
    第一节 英租界人口变迁脉络
        一、人口汇聚与英租界变迁
        二、外国侨民人口规模
    第二节 英国侨民群体
        一、群体构成
        二、侨民共同体与公共机构
    第三节 美国侨民群体
        一、侨民群体构成与分布
        二、侨民共同体与公共机构
    小结
第七章 华人群体与社会阶层
    第一节 租界华人社会阶层
        一、政军要员
        二、洋行买办
        三、华商、实业家及银行家
        四、专业技术人才
        五、生活服务阶层
    第二节 租界华人阶层个案:买办群体
        一、规模与地域构成
        二、多元化的社会形象
        三、买办阶层的自我认知
    第三节 华选举人群体与华人参政
        一、中国纳税人公会
        二、华人选举人
        三、华人董事
    小结
第八章 公共空间与社团组织
    第一节 英租界公共空间
        一、公共空间概念分析
        二、利顺德与戈登堂
    第二节 社团个案:天津扶轮社
        一、国际扶轮社组织
        二、天津扶轮社沿革
        三、成员聚会与社内活动
        四、社会服务目标与实践
    小结
第九章 落幕时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驻津英国工部局1918年章程暨修正条文
    附录2:天津英租界董事会沿革及组成情况
    附录3:1930-1937年天津英租界工部局登记中国选举人名单及票权
    附录4:1930-1937年天津英租界选举人常年大会中国选举人参会名单及票权
    附录5:1932年天津英租界选举人常年大会外国选举人名单及票权
后记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大型疏浚工程委托代理的定价与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疏浚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1.3 疏浚工程定价的流程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文献回顾
    2.1 工程成本管理问题
    2.2 定价问题
    2.3 代理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聘用外部代理人的疏浚工程成本定价与激励
    3.1 疏浚工程的委托代理特征
    3.2 疏浚工程成本与收益
    3.3 动态博弈的疏浚工程成本定价与收益模型
    3.4 计算程序及实例
    3.5 本章小结
4 大型疏浚工程分包定价与激励
    4.1 疏浚工程分包的特点
    4.2 分包定价模型
    4.3 疏浚工程的分包决策和控制
    4.4 本章小结
5 聘用内部代理人的疏浚工程成本定价与长期激励
    5.1 疏浚工程内部代理人特点
    5.2 疏浚工程的成本定价与收益模型
    5.3 疏浚工程的工期、成本和收益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公平偏好的大型疏浚工程的激励机制
    6.1 疏浚工程代理人激励的特点
    6.2 公平激励模型
    6.3 影响公平激励的因素及对策
    6.4 计算实例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疏浚工程代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7.1 疏浚工程的管理特点
    7.2 疏浚工程的代理风险及特点
    7.3 代理风险的现状及其危害分析
    7.4 代理风险防范措施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阿联酋围海造地工程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国际工程承包前景
        1.1.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1.2.1 存在的问题
        1.1.2.2 面临的挑战
    1.2 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1.2.1 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1.2.2 国内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其不足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2.1 项目管理及其发展
    2.2 国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及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2.2.1 国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及评价
        2.2.2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2.3 国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及其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2.3.1 国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及评价
        2.3.2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2.4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不足
    2.5 国际模式对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借鉴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分析
    3.1 概述
    3.2 项目三大目标管理
        3.2.1 项目进度(时间)管理
        3.2.2 项目质量管理
        3.2.3 项目费用管理
    3.3 项目整体管理与范围管理
        3.3.1 项目整体管理
        3.3.2 项目范围管理
    3.4 国际工程项目沟通管理与采购管理
        3.4.1 项目沟通管理
        3.4.1.1 项目冲突
        3.4.1.2 项目各阶段冲突及其应对
        3.4.1.3 项目冲突预控
        3.4.2 项目采购管理
        3.4.2.1 项目采购的投标
        3.4.2.2 项目采购的招标
    3.5 项目风险管理
        3.5.1 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
        3.5.2 项目风险及其管理过程
        3.5.3 境外工程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6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3.6.1 人员的选择和培训
        3.6.2 人员的激励与管理
        3.6.2.1 人员激励
        3.6.2.2 人员管理
        3.6.2.3 外籍人员聘用与管理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项目经理主要职责
    4.1 项目经理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定位
    4.2 国际工程项目经理的选择
    4.3 项目经理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工作内容
        4.3.1 计划
        4.3.2 团队建设和人员管理
        4.3.3 控制管理
        4.3.4 组织指挥与沟通
        4.3.5 材料与机械设备采购、使用管理
        4.3.6 风险管理
        4.3.7 变更与索赔管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阿联酋围海造地工程
    5.1 工程概况
        5.1.1 基本情况
        5.1.2 主要工程内容
        5.1.3 施工总平面和防波堤典型断面图
        5.1.4 项目获取
        5.1.5 项目部的组建
    5.2 管理成果及经验
        5.2.1 项目成功的战略意义
        5.2.2 实施成果
        5.2.3 实施过程及总结
        5.2.3.1 整体规划与范围管理
        5.2.3.2 质量、进度与费用管理
        5.2.3.3 采购管理和合同控制
        5.2.3.4 沟通管理与团队建设
        5.2.3.5 风险管理
        5.2.3.6 环境保护
        5.2.3.7 变更与索赔管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中国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我国建筑企业发展历程回顾
        1.1.2 我国建筑企业面临成长困境
    1.2 相关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1.2.1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1.2.2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及评述
        1.2.3 企业竞争战略成长理论及评述
        1.2.4 企业能力成长理论及评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2.1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基本内涵
        2.1.1 企业成长能力概念
        2.1.2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内涵
    2.2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因素分析
        2.2.1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因素
        2.2.2 建筑企业四个成长子能力的提出
    2.3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影响因素的验证—基于结构方程模型
        2.3.1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衡量指标选取
        2.3.2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概述
        2.3.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筑企业成长能力影响因素验证
        2.3.4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分析
    2.4 建筑企业四种子能力分析
        2.4.1 建筑企业市场识拓能力
        2.4.2 建筑企业组织管理能力
        2.4.3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4.4 建筑企业网络合作能力
    2.5 小结
第3章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形成机理
    3.1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形成的资源基础
        3.1.1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与资源
        3.1.2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资源支持
    3.2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形成的路径依赖
        3.2.1 建筑企业成长中的路径依赖
        3.2.2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形成的三种路径依赖
    3.3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形成的过程
        3.3.1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形成的流程图
        3.3.2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形成中的三个核心环节
    3.4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复合
        3.4.1 建筑企业的一个基因模型
        3.4.2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复合机理
        3.4.3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阶段特征
    3.5 小结
第4章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作用机理
    4.1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几个作用模型
        4.1.1 动力模型
        4.1.2 混沌模型
        4.1.3 突破“成长上限”模型
    4.2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对其资源的整合
        4.2.1 建筑企业资源的内容与分类
        4.2.2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对资源的整合
    4.3 小结
第5章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5.1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培育
        5.1.1 建筑企业市场识拓能力的培育—注重营销策略
        5.1.2 建筑企业组织管理能力的培育—创建学习型组织
        5.1.3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重视技术创新管理
        5.1.4 建筑企业网络合作能力的培育—网络合作关系的构建
        5.1.5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培育逻辑分析
    5.2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提升与跃迁
        5.2.1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演化
        5.2.2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提升与跃迁途径
    5.3 小结
第6章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的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想及原则
        6.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想
        6.1.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6.2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评价方法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突变理论评价法
    6.3 建筑企业成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6.3.1 市场识拓能力评价指标说明
        6.3.2 组织管理能力评价指标说明
        6.3.3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说明
        6.3.4 网络合作能力评价指标说明
    6.4 小结
第7章 实证研究
    7.1 案例分析:成长能力在两个建筑企业的应用分析
        7.1.1 CH集团成长能力分析
        7.1.2 RB集团成长能力分析
        7.1.3 CH集团和RB集团成长能力的提升与跃迁
    7.2 评价模型验证:建筑企业成长能力评价—以CC集团为例
        7.2.1 建模背景分析
        7.2.2 样本计算过程及结果
        7.2.3 实证结果说明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广东省航道管养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及研究内容
    1.2 本文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
        1.2.1 航道
        1.2.2 广东省航道
        1.2.3 航道管养体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3.2 本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
        1.3.3 本文所用的资料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2 广东省航道管养体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2.1 广东省航道局管理体制回顾
        2.1.1 干支分管体制(1962年到1997年)
        2.1.2 干支合并体制(1997年至今)
    2.2 现有体制模式分析
        2.2.1 现有体制的优点
        2.2.2 现有体制的弊端
        2.2.3 产生弊端的原因
    2.3 航道管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要求
        2.3.2 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
        2.3.3 广东省航道系统自我完善的要求
3 管养体制的比较研究
    3.1 国外代表性国家航道管养体制研究
        3.1.1 美国
        3.1.2 德国
    3.2 国内代表性地区航道管养体制研究
        3.2.1 长江航道模式
        3.2.2 山东模式
    3.3 国内可比性行业管养体制研究
        3.3.1 公路体制改革
        3.3.2 广东省水利体制改革
4 广东省航道管养体制改革的方案选择
    4.1 广东省航道管养体制的改革目标
    4.2 航道管养体制改革的备选方案
        4.2.1 方案一:管理与养护彻底分离
        4.2.2 方案二:管理与养护内部分离
    4.3 对改革方案的利弊分析(定性)
        4.3.1 方案一:管理与养护彻底分离
        4.3.2 方案二:管理与养护内部分离
        4.3.3 方案的定性选择
    4.4 改革方案的决策模型(定量)
        4.4.1 基本数据
        4.4.2 基本假定
        4.4.3 财务预算表
    4.5 管养内部分离体制的可行性
5 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5.1 改革可能遇到的阻力
        5.1.1 现有制度环境的局限:路径依赖
        5.1.2 现存技术的时滞:工具落后
        5.1.3 利益相关者的斗争:复杂激烈
    5.2 如何克服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冲突
        5.2.1 改革的代价
        5.2.2 引导航道职工面对改革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广东省航道部门职责
附录二:最优化模型推导
致谢

四、承接疏浚吹填工程时应注意的事项(论文参考文献)

  • [1]疏浚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成本控制研究[D]. 许洪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2]天津法租界城市发展研究(1861-1943)[D]. 李天. 天津大学, 2015(08)
  • [3]空间、制度与社会:近代天津英租界研究(1860-1945)[D]. 耿科研. 南开大学, 2014(04)
  • [4]大型疏浚工程委托代理的定价与激励研究[D]. 周彬.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5)
  • [5]阿联酋围海造地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 杨勇. 清华大学, 2008(08)
  • [6]中国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研究[D]. 傅俊元.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9)
  • [7]广东省航道管养体制研究[D]. 李莹. 暨南大学, 2006(06)
  • [8]承接疏浚吹填工程时应注意的事项[J]. 徐明. 矿产与地质, 2001(S1)

标签:;  ;  ;  ;  ;  

进行疏浚填海工程的注意事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