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乘佛教传入汉族看中印早期文化交流的特点

从大乘佛教传入汉族看中印早期文化交流的特点

一、从大乘佛教向汉地的传播看中印早期文化交流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冉令江[1](2021)在《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北朝艺术风格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丁良艳[2](2019)在《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梳理宋代以前西方净土思想及文学表现。在厘清西方净土思想在宋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文学性的表现内容及表现形态。作为汉地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净土思想一直是佛教研究当中所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净土思想作为佛教最具有宗教性特征的内容,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虽然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很多具体的层面上依然众说纷纭。从佛教思想的角度来看,西方净土思想依然有大量的内容值得更深一步的挖掘和探讨。尤其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以神话材料为基础的文学人类学等新学科的兴起,也给宗教诠释学带来了全新的方法论突破。佛教西方净土思想内容体系中所包含的宗教神话信息,其神话背后所关涉的原型心理特质,以及佛教净土思想传入汉地的思想史脉络,将是本论文所重点关注和探讨的内容。基于此,本论文以时间为线索,分章节探讨西方净土思想传入汉地之前的思想渊源,传入初期汉地的宗教思想环境,以及在宋代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不同传播情况。包括西方净土思想在汉魏两晋时期的阐释,在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以及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阐释。以思想义理层面的论述为基础,本论文关注的另一个重要论题是西方净土文学。佛教与文学的密切关系早已经成为当今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尤其是禅宗思想、佛教的变文、俗讲等形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等,都成为今天佛教文学研究当中的重点内容。以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为对象的文学研究,是佛教文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明清时期的净土诗歌等内容上,对晋唐佛教净土文学的关注并不明显。因此,在探讨晋唐时期的净土文学方面,本文选取了各个历史阶段最突出的净土文学内容,包括魏晋时期以“念佛三昧”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南北朝时期的净土僧传叙事作品,隋唐五代时期涉及西方净土意象的文人诗歌和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内容,从该四个方面契入对西方净土文学的研究,关注西方净土思想进入文学创作当中所表现出的诗学审美及叙事特征,并尝试把握西方净土文学创作当中所体现出的以象为本、注重虚静的诗学理念,创作者及信仰者针对死亡问题的深层心理焦虑及其象征化表达,以及作品中的受西方净土思想影响而产生的美轮美奂、崇高庄严的彼岸意象。

努力牙·克热木[3](2019)在《龟兹壁画中有关佛教故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城龟兹,是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的重镇。自古以来,这里民族众多,文化多元,是多民族共同创造了现有的丰富多彩的龟兹文化。在龟兹石窟中,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地理位置最西、开凿年代最早的大型石窟群,在石窟壁画中,须大拏故事壁画颇值得深入研究。回顾研究现状,不难发现国内外对克孜尔须大拏故事的研究较多,成果亦丰,但是对龟兹壁画中的佛本生故事“须大拏太子本生”研究较少,大部分研究仅专注于须大拏太子本生的图像分析,或者某一个窟的须大拏太子本生的图像分析。至于对须大拏太子本生在印度、龟兹、敦煌这一古丝绸之路上的传播过程、传播地对此故事的接受以及传播过程中该故事图像变化的研究,几乎很少有人探讨。《须大拏本生故事》是佛典中最着名的本生故事之一,在亚洲各地的壁画、塑像和口头文学作品中均有表现。在所有佛教流传的国家中,都流传着须大拏太子乐善好施的故事。国内外的专家虽然对龟兹窟须大拏本生画做过不少的研究,但是还未专门对龟兹壁画中的须大拏本生故事进行过细致的研究,尤其缺乏对龟兹和与敦煌两地石窟须大拏本生画的比较研究。通过对龟兹石窟中现存的壁画故事进行列表、排查,最后选定“乐善好施”主题的“须大拏”本生故事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研究,寻找故事文本渊源,并探讨该本生故事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情况。龟兹石窟壁画中的须大拏太子本生故事内容丰富,对龟兹壁画中须大拏太子本生故事研究以窥探其,由印度到龟兹的传播历史,进而探讨再敦煌须大拏本生图像与克孜尔石窟之异同,通过图像与文本研究找出不同地方的异同。

张哲[4](2018)在《佛教净土变图式的形成与审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净土变壁画是所有佛教绘画中场面最欢乐的一种,它展示了众生得到救度后所享受的极乐生活。相比之下,佛教的本生故事画表现的是佛陀在历历前世所遭受的种种苦难,诉说着因缘关系下业报轮回的真义;佛传故事以佛陀一生的艰苦历程表现出释迦牟尼佛为救度众生,堪忍娑婆世界一切苦难,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士精神,兼怀无限的悲悯之心,为娑婆世界众生创造了脱苦得度的机会;其他的经变画,如莫高窟为数较多的维摩诘经变,佛经内容强调的是在家居士亦能深入世间,解救众生,同样可以超凡入圣,达到涅盘解脱的境界,说明佛国与世间无二无别,如来种存在于烦恼之中。维摩诘经变以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相向而坐为经典画面构图,表现了二人针锋相对的论辩场景,并无什么欢乐可言。还有观音经变、法华经变、报恩经变等,也都在展示着人生凄苦,福祸无常。总之,多数佛教绘画都是以“苦”“集”谛世间法为主要宣传内容,而净土变是以“灭”“道”谛出世间法为主要宣传对象,为众生指明了灭苦之道,刻画出了灭苦后的极乐生活状态。这样欢乐的净土变,尤其是极乐净土的代表——西方净土变,在盛世唐朝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欢迎。西方极乐净土正与大唐盛世王朝相暗合,绘制西方变一方面是为供养者往生净土积攒功德;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安定,人民富足的侧面反映。西方净土变融合了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审美特质,从它的基础构图就可以看出明显区别。本文将早期西方变构图分为“偶像式西方变”和“胜境式西方变”两种构图模式,认为它们分属于古代印度“圣物崇拜”和古代中国“建筑礼制”两类图像体系,并针对这两类图像体系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展开了深入的探索分析,分别提出了“对称式围绕”和“礼仪规制”,以及“平行直交”透视空间法的发展应用,对两种构图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也以此试图说明盛唐时期西方净土变的图像形成之根源。两种构图模式经历了各自的发展历程,最终在盛唐完美合璧。这既是中印文化融合的表现,也是佛教美术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种典型图像样式,对之后佛教绘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西方净土变除了构图上的中印融合以外,在画面元素上也饱含着佛、儒、道文化的象征性特征,本文对西方变中的行树、罗网、栏循、七宝、华盖、斗拱、阙楼等图像元素所蕴含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做了逐个分析说明,并尽可能展示出它们在不同的西方净土变中的表现效果。这些画面元素的象征寓意是中印文化各自审美观念的体现,亦可将西方净土变的审美欣赏提高到一个更为专业的程度。净土变将中印两个民族的艺术审美与净土信仰相结合,创造出了经典的、影响深远的佛教绘画样式,也为我们呈现出唐代劳动人民积极、乐观、向善的审美态度。其中所蕴含的更多的审美意象,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发掘研究。

保泽[5](2018)在《《太平广记》轮回类小说审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取《太平广记》轮回类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观念和方法上,采用古人写作诗论、词论的理念,审美主体既是欣赏者也是研究者。在对宋前轮回观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太平广记》轮回类小说审美意蕴和艺术特征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在审美意蕴方面,其一,轮回类小说因轮回观中所带的“原苦意识”而形成悲剧意蕴,但是这种原苦意识又不是一悲到底,从小说发展和佛教理论来看,这种悲剧性被佛教超脱轮回所需的慈悲意识化解,这两种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悲剧走向“大团圆”结局。其二,轮回类小说中存在怪诞审美,理论上来自轮回观在传播和接受上与中原文化融合产生的怪诞感,而且在怪诞的审美效应上它不同于西方怪诞理论,其主要是通过怪诞来追求“德教”。其三,轮回类小说在韵味方面表现出以情为韵的旨趣,其来源与轮回观中的“万物有情”和我国文学上的情味审美有关,情实际上是一种韵所表现出的超越,同时借用刘勰、司空图关于情味的理论对小说中以情为韵的审美意蕴进行一定解读。在艺术特征方面,主要讨论轮回观对写作手法的影响,其一,轮回类小说在结构上得益于转世论中的逻辑模式,这种逻辑适用于组合不同类型的情节,扩大小说的容量,而且轮回观中圆融的思维也使得小说在情节推进上畅通无阻,最终形成连环兜锁、回环若圆的结构特征。其二,轮回类小说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历史事件和虚构情节相结合的手法,从佛家色空、境两个范畴来看,这种观念使得小说在写作上以实中藏虚,虚中藏实的手法创造虚实并生的境。其三,轮回观中的形神关系对小说意象产生层级方面的影响,因为神不灭,可以附着在不同形体,表现出不同形体所具备的特征,才使得小说意逾象外,形神兼得。

陈茜楠[6](2018)在《太虚法师判教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虚法师,法号唯心,字太虚,号昧庵,俗名姓吕,乳名为淦森,学名沛林,出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90年),于公元1947年圆寂,祖籍是在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在浙江海宁出生,太虚法师是近代时期有名的高僧。在中国佛教近代历史上,太虚法师不仅是佛教的领袖人物,同时也是佛教界的巨擘。太虚法师的佛学思想,是因法师好钻研各宗的教法和经典佛学而起,但是对于佛学的见解,却是来自亲身的体验。太虚法师的判教思想,是伴随着他的佛教改革的实践而产生、发展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期为太虚法师判教思想的初期即发轫期,形成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民国三年(1914年)1。这一阶段太虚法师主要从事禅宗的参究以及经教的听习,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佛法的整体认识。他认为“佛法不外宗下与教下二种”。离语言文字、直契本心者谓之宗,建立于语言文字之上解行则谓之教。禅宗即是宗下;讲、律、净、教这四门都可摄归于教下。第二期为太虚法师判教思想的发展阶段,即民国四年(1915年)普陀山闭关后。第二期判教思想的观念与他初期的判教思想大有不同,这期他提出了“摄小归大而八宗平等”的观念。太虚法师把中国佛教分作十三宗的传统说法重新归纳为八宗,并且分别阐述了“小乘”和“大乘”之间的关系,认为佛法的根本宗旨唯在大乘。第三期为太虚法师判教思想的成熟期,即民国十二三年后(1923年)。这个时期的判教思想已经比较成熟了,由于改革僧制的愿望难以实现,所以太虚法师兴建了许多佛学院。在僧制教育事业不断开展和发展的过程中,其对于佛法判摄的理念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在第三期的判教思想中,太虚法师把判摄佛法的理念共分为“教”、“理”、“行”三个方面。本文是以太虚法师判教思想与人生佛教关系为线索,引出了太虚法师的判教思想,旨在对法师判摄一切佛法的思想进行梳理。文章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太虚法师三期判教思想的三个阶段与人生佛教从发轫到发展直至成熟过程的关系。从第二部分到四部分则是梳理太虚法师三期判教思想的变化和判摄佛法的观念。第五部分深入剖析太虚法师理论思想为佛教事业做出的贡献,和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太虚法师是当代中国佛教新观念、新思想的开拓者,他所提倡的人生佛教和判摄佛法的理念推进了佛教改革运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佛教事业未来的发展轨迹。太虚法师对一切佛法的看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法师又始终保持着坚定大乘佛教的信念,并且又决定竭力为佛法事业奉献一生,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弘扬和学习。可以说,近百年来,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以及佛教的现代化进程,是同太虚法师的思想、实践和影响分不开的。

赵辉[7](2017)在《汉魏西晋来华僧人考述》文中提出僧人作为佛教“三宝”之一,是佛教活动的主体,佛陀的教法需要依靠僧人来实践和传布。汉魏西晋时期,有部分来自印度、中亚、西域各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僧侣和信徒居士,或沿陆路、或沿海路,怀揣宗教热忱,不辞辛苦履险犯难远赴中土译经传法。这些来华僧人活跃在当时中土的主要城市和地区,洛阳、长安、建业等逐渐成为这一时期来华僧人活动地理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及佛教传播中心。在佛经汉译的早期阶段,佛经翻译尚未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还是以来华僧人为核心的民间私人译经为主,来华僧人的译经活动在汉人沙门和居士的辅助下分散进行。从汉魏西晋时期来华僧人译经的方法和风格来看,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从译经的方式来看,转译的译经现象普遍存在,合译是佛经汉译早期阶段的主要译经方式。这一时期来华僧人的译经,一方面依赖胡僧之间译经的互助,另一方面则需借助于中国本土信教人士的辅助来翻译佛典。佛教初传中土时,首先面对的就是印度佛教文化在与中国本土文化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碰撞与摩擦。为了扩大佛教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减少在华传教的阻力,基于传法的现实需要,许多早期来华僧人不得不调整传教策略,主动向中国本土传统文化适应性迎合。一些拥有“神异”手段的来华僧人将佛教依附于中土的黄老方术之中,借助于神仙方术色彩的传教方式吸引信徒。部分具有儒道知识背景的外来僧人,在翻译佛经时常借用中国本土固有之概念,将本土术语掺杂在其译文之中,用儒家或道家思想学说比附、解释佛经教义,不断融儒入佛、融道入佛。本文拟以汉魏西晋时期来华僧人为学术研究视角,通过对其在华传法活动进行考述,探讨来华僧人与早期中国佛教发展的关系。

范氏瑞庄[8](2017)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汉—越佛教词语分析及其文化语言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越佛教词语是越南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源于印度并传播到中国、日本、越南、朝鲜等亚洲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佛教的文化、语言与宗教给这些国家留下很深的影响。佛教词语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被中越两国人民有选择性地吸收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越南佛教不仅源于印度佛教的传播而且还受到中国佛教的影响,其中中国佛教对越南民族的影响最为深刻,其特点集中体现在汉越佛教词汇系统中。本文以《地藏菩萨本愿经》中的汉越佛教词语作为研究对象,并从翻译的角度与语义的视角去研究该经中的汉越佛教词汇;此外,本文根据语言与文化之关系考察该经所传达的文化内涵。首先,本文以越译本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为基础,同时也参考丁福保的《佛学大辞典》与阮如意主编的《越南语大词典》,从中找出汉越佛教词语,之后考察其词语的来源、内部结构及其文化内涵。从而,阐述该经对越南民族所产生的语言和文化价值。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简单地介绍《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版本(以下简称《地藏经》),该经的分卷以及主要内容。其次,深入探讨与分析《地藏经》的汉越佛教词语,从中,找出佛教人物词语、佛教教义词语以及跟诸佛菩萨有关的词语。再次,对该经的汉越佛教词语的来源和构造进行分类,找出越南佛教词语独具特色的内容。最后,阐述《地藏经》的佛教词语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韩文慧[9](2016)在《佛教文化视域下的西域戏生成研究》文中提出自古以来,人类文明就是在相互交流与影响的基础上不断向前推进的,世界上从来没有一种孤立的文化形态。同样,西域戏的发展也不例外,西域位于中国和西方交流的中间地带,从孕育初期的歌舞小戏直至后世元杂剧角色的形成,其在生成过程中的各戏剧要素都带着佛教文化的烙印。为说明两种异质文化之间的交往所具备的不同点,分析佛教因素在西域戏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从西域戏的形成、发展、繁荣三个阶段入手,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包含三方面内容,分别是西域与西域戏的界定、西域戏的内涵与生成以及本文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西域戏的时空界限,笔者主要将其地区限定在新疆与敦煌两个地区,时间设定在秦汉一直到元代之前这一历史时期。西域戏剧的内涵即产生在该地区、该时期所有的前戏剧形态,包括戏剧孕育期的歌舞小戏,戏剧形成发展期的讲唱艺术,也包括西域戏剧繁荣期的典型剧本《释迦因缘剧本》与《弥勒会见记》。本文的研究现状,笔者也自三方面展开:分别是西域戏与外来文化关系的研究、西域讲唱艺术中戏剧要素的研究以及西域剧本的考证评定。关于本文的研究思路,笔者自西域戏生成的孕育期、形成期、繁荣期三个阶段展开,进而分析佛教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影响。第一章概括讲了西域戏生成的发生背景。笔者自三方面展开:首先是宗教仪式与戏剧艺术两种形态的依赖与共生关系;其次,西域位于东方和西部地区交往的中间地带西域地区受印度文明的影响,印度舞蹈、音乐广泛传入西域;最后,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西域佛教文化异常繁盛。大致体现于两方面:首先是借助佛经翻译,佛教在西域回鹘民族中广泛传播,二是寻迹丝绸之路路线,自西域到中原的远古交通线上出现许多佛教石窟遗址。第二章是西域戏的孕育,主要讲音乐歌舞在戏剧产生前的准备。笔者以四种早期表演形态、戏剧角色、戏剧中的音乐与器乐以及一种初期的西域戏剧傀儡戏为主要内容来谋篇布局。四种与佛教相关的早期表演形态分别为苏幕遮、钵头、弄婆罗门、伎乐。对于西域戏剧角色中的参军与苍鹘,笔者分析后发现了其源头上的佛教文化因素。西域戏中的音乐大多为佛教音乐,主要包括佛教大曲、胡乐大曲、摩柯兜勒等。西域戏的器乐主要包括羯鼓、七弦琴、火不思三种佛教器乐。西域初期戏剧傀儡戏从最早的记载来看,它在形成初期与佛教的关系可以想见。第三章为西域戏的形成,主要从敦煌地区讲唱艺术中的部分代言体形式出发,分析其对戏剧形成所作的形式上的准备。关于讲唱艺术的表演手段,笔者自俗讲、转变、唱词与诸宫调四种形式展开分析。讲唱的道具即指图画,图画分立铺与横铺两种。音乐主要指讲唱音乐到戏曲音乐的过渡。曲辞方面笔者主要考察了敦煌讲唱艺术中的《苏幕遮五台山曲子》和《小小黄宫养赞》两首曲辞。西域戏的形成期较孕育期而言,戏剧艺术在代言体和故事性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讲唱艺术成为了西域戏最终形成的踏板。第四章是西域戏剧剧本个案研究。从故事情节的完整性来看,剧本是戏剧艺术中重要要素之一。笔者从西域地区保存完整、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剧本《释迦因缘剧本》与《弥勒会见记》出发,对剧本的演变过程、戏剧史意义、剧本的情节、对话、独白所表现出的戏剧性作了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释迦因缘》与《会见记》两个剧本的被探明,一方面为我国戏剧史增添了新的戏剧形式,从另一点说上,我国戏剧艺术的完成或依赖于它,具有极大的戏剧史意义。第五章是途经西域的佛教文化对后世戏剧的影响。笔者也自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佛教在体例上对元杂剧的影响,此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脚色和曲调的形成上。二是佛教对后世戏剧剧场的影响。“勾栏”、“瓦舍”等表演场所,从源头上看,都或与佛教文化相关。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对文章归纳后笔者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一是西域戏孕育期的歌舞小戏推进了戏剧形态的形成;二是西域戏形成与发展期的讲唱文学生成了代言体的表演手段;三是西域戏剧的繁荣期呈现出经典佛戏;四是西域戏从整个方面影对后来戏剧的发展有所借鉴。文化的发展是在交流互鉴中展开的,在我国西域戏的生成历程中,佛教体现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西域戏考证只是在起步时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西域戏研究会呈现出一个光明的前景。

刘建华[10](2015)在《阿育王信仰的形成与演变》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信仰"的角度切入到阿育王研究。这里所谓的“信仰”指的是信仰者通过具体的实践方法表达自己对某种主张、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具体到阿育王信仰就是阿育王信仰的信仰者通过各种实践方法表达自己对阿育王信仰的信服和尊崇。本文认为阿育王信仰可以分为阿育王正法信仰与佛教阿育王信仰,二者关系如下:前者是阿育王认可并遵行的主张与主义,信仰者包括阿育王与其统治下臣民,属政治信仰;后者是佛教在阿育王身上附着的主张与主义,信仰者主要是佛教信徒,属宗教信仰。二者的联系性在于:阿育王正法信仰是佛教阿育王信仰得以建立的历史基础,佛教阿育王信仰是阿育王正法信仰的延伸与衍变。佛教阿育王信仰在印度形成与初步发展后随佛教向外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形成北传、南传与藏传三种不同阿育王信仰叙述体系。由于典籍的浩瀚,在完成对印度本土早期南传与北传佛教阿育王信仰的考察后,本文主要以传至中国的佛教阿育王信仰为考察对象。佛教阿育王信仰在中国的传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隋唐以后时期。魏晋南北朝首先是佛教阿育王信仰理论全面传入的时期,其次是实践全面展开时期,第三还是佛教阿育王信仰初步中国化时期。佛教阿育王信仰这一阶段能够传入中国首要原因在于儒家与君权在超自然世界控制权上的争执。争执的存在为佛教阿育王信仰传入提供了机会。中国帝王利用佛教阿育王信仰构建了自己在超自然世界的神圣性,获得佛教徒的支持,由此稳固了自己的统治秩序。佛教则利用阿育王信仰为自己在中国帝王处获得各种物质与政策的支持,使自己在中国站稳脚跟,并获得发展。这一时期佛教阿育王信仰在中国的展开特点是:理论以传入、吸收为主,实践以帝王引导下大众参与的造寺建塔、供养舍利等方式为主。隋唐是佛教阿育王信仰在中国深化发展与遭遇危机的时期。这一时期佛教阿育王信仰各种理论被费长房、道宣等中国护教高僧在中国文化中进一步体系化表述,信仰实践则从造像崇拜为主转向舍利崇拜为主,其中对法门寺佛骨舍利的崇拜尤为突出。佛教阿育王信仰在隋唐时期迎来了继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另一个高峰。高峰的到来亦意味着危机即将出现。危机的制造者首先是道教。经过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佛教思想与实践的吸收与借鉴,对中国传统黄老思想、神仙方术等的糅合,对反政权思想的调整与改革,道教在隋唐进一步成熟。发展成熟的道教在隋末借用李唐统治者与道教创始者老子同姓之机缘,借用宗法制建构老子信仰。通过老子信仰,道教从佛教阿育王信仰中夺得一定信仰市场,并在唐代基本保持了对佛教的优势。危机的制造者其次是儒家。继魏晋南北朝时期从道德伦理角度批判佛教之外,唐代儒家从佛教寺院经济拥有大量社会财富入手,指责佛教缺乏宗教性、贪于敛财。道教与儒家的结合促成了会昌法难的发生。会昌法难既是中国佛教发展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佛教阿育王信仰的转折点。此后虽然晚唐诸帝弘法、供僧、崇拜舍利之举措,但是佛教阿育王信仰的发展高潮已过。隋唐之后是中国佛教阿育王信仰的衰败期。衰败的原因来自于理学的挑战。隋唐以后的儒学思想家借鉴佛、道两教理念,建构自己统摄自然世界与超自然世界的理学体系。理学的出现使两汉之后帝王与儒家在超自然世界的紧张消失。帝王与儒家的融洽使佛道两教被从政治领域清理出去,佛教阿育王信仰也随之彻底淡出统治者视野,其存在被紧紧束缚在宗教文化领域。此后中国佛教阿育王信仰主要依附于禅、净二宗以及其他佛教信仰而存在:或被用来为文殊菩萨信仰做注脚;或被用来为禅宗法系传承做注脚;或被用来为净土信仰做注脚。中国佛教阿育王信仰由此进入政治与宗教领域的衰败发展期。阿育王信仰如何从阿育王正法信仰发展为印度佛教阿育王信仰,印度佛教阿育王信仰有何特征,如何传入中国,在中国不同阶段有何理论与实践上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我们在叙述阿育王信仰演进首要关注目标。其次我们关注的是佛教阿育王信仰在异质文化中传播特点认知。佛教阿育王信仰在中国的传播给我们明确的表现出信仰在异质文化中的先理论传播,再实践检验,三理论修正,最后再投入到实践中去的传播特点。第三,研究阿育王信仰的演进可以使我们明确信仰的存在与传播必须适应所传播社会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要求。即只有满足所传播社会的要求,信仰才会拥有越来越多的信仰者,否则就会被社会存在淘汰。佛教阿育王信仰在中国传播的失败为我们思考其他信仰在现代中国传播与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提供了借鉴。

二、从大乘佛教向汉地的传播看中印早期文化交流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大乘佛教向汉地的传播看中印早期文化交流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2)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一、论文题目释义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三、研究动机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思路及论文创新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思路及论文创新
第二章 西方净土思想及其向中土的传播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内容
        一、净土与佛国土、极乐世界
        二、本愿思想与他力法门
        三、生天理想与轮回解脱
        四、净土法门与念佛修持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渊源
        一、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起源问题
        二、佛教净土思想的思想史探源:基于经验实践的伦理转向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传入
        一、西方净土思想传入前汉地的宗教思想环境
        二、净土经典的传译及本土着述
第三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汉魏两晋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念佛三昧提出的思想背景
        一、佛法东流,禅数先行
        二、玄学思潮与黄老之术
        三、从神通方术转向佛教义学
    第二节 念佛三昧的提出
        一、《般舟三昧经》中的“念佛三昧”
        二、《坐禅三昧经》中的“念佛三昧”
        三、慧远的《念佛三昧诗集序》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两种不同阐释路径:名相化和般若化
        一、名相化和般若化
        二、慧远僧团与鸠摩罗什僧团所传“念佛三昧”之比较
    第四节 念佛经验的诗学表现:僧团文人笔下的“念佛三昧”
        一、以象为本的审美创作
        二、注重虚静的审美意趣
第四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传播情况
        一、经典的译入:《观无量寿经》和《无量寿经优婆提舍》
        二、南北方的不同传播情况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涅盘学转向
        一、西方净土思想的地论学渊源
        二、《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的华严倾向与唯识倾向
        三、《大智度论》中般若化的净土思想
        四、昙鸾的“安乐净土义”:信愿持名,往生极乐
        五、净影慧远的“净土义”:法身为本,身土相应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与南北朝文学:僧传叙事中净土高僧的形象塑造
        一、情节要素的初步形成
        二、往生异相的三时表现
        三、感梦神话及其深层内涵
第五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五代时期的传播情况
        一、念佛风气的盛行
        二、造像、绘画艺术的发达
        三、抄经的普及
        四、净土社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时期的成熟
        一、隋唐五代时期传入的涉及西方净土的经典及思想内容
        二、西方净土思想的成熟及理论体系的确立
    第三节 唐代文人诗中的西方净土意象及情感表达
        一、唐诗净土意象指向的往生主题
        二、唐诗净土意象赞咏的光明情境
        三、唐诗净土意象表达的景慕之情
        四、唐诗净土意象蕴含的出尘之思
    第四节 净土史实和文学想象: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
        一、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内容及特征
        二、史实与创作:对比唐代净土僧传叙事与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
        三、作意好奇:叙事学角度分析西方净土叙事中的文学笔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经籍与古籍
    二、中文论着及译着
    三、学术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

(3)龟兹壁画中有关佛教故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方法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第一章 龟兹石窟概说
    第一节 关于佛教传入西域的路线
    第二节 龟兹的地理特点
    第三节 龟兹石窟壁画
第二章 克孜尔石窟须大拏本生故事画与文本特点
    第一节 本生故事及其内涵
    第二节 克孜尔石窟须大拏本生故事构图及其特征
    第三节 克孜尔石窟须大拏本生的文本比较
    第四节 须大拏太子本生之印度起源
第三章 须大拏太子本生的特点
    第一节 龟兹、敦煌所见须大拏太子本生之异同
    第二节 克孜尔81窟与其他文献与石窟所见文本之比较
    第三节 须大拏本生在回鹘与粟特中的传播
    第四节 从“须大拏本生故事”看中国与印度佛教文化的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4)佛教净土变图式的形成与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净土变造像的图式特征
    二、净土变造像的艺术审美
    三、材料来源与材料处理
    四、研究方法及历史回顾
第一章 净土思想与早期净土变图式
    第一节 净土思想的崛起与净土世界
        一、净土思想的崛起
        二、弥勒菩萨与药师佛的净土世界
        三、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世界
    第二节 早期的西方净土信仰与造像类型
        一、阿弥陀三尊像类型
        二、偶像式西方变造像
        三、胜境式西方变造像
第二章 偶像式西方变的图式形成
    第一节 古印度无像时期—“对称式围绕”的产生
        一、古印度造像的象征性和完整性思维
        二、佛经中的“围绕”描述与完整性思维下“围绕”表现
        三、从完整式围绕到对称式围绕
    第二节 犍陀罗风格时期——“对称式围绕”的发展
        一、无像时期与犍陀罗时期造像风格对比
        二、完整性思维产生原因分析
        三、对称式围绕在犍陀罗造像中的发展
    第三节 从印度对称式围绕到中国偶像式净土变
        一、三尊像图式的由来
        二、“一佛二胁侍”造像形式产生
        三、从三尊像到偶像式净土变
第三章 胜境式西方变的图式形成
    第一节 建筑礼制对胜境式西方变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建筑礼制与佛教建筑
        二、北魏佛寺与西方胜境
        三、建筑礼制在早期西方变中的表现
    第二节 胜境式西方变纵深空间的形成
        一、中轴线与平行直交透视法
        二、平行直交透视空间的对称排布
第四章 西方变图式融合及其审美特征
    第一节 西方变图式新发展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偶像式与胜境式的发展融合
        一、偶像式西方变在唐初的发展
        二、胜境式西方变在唐初的发展
        三、偶像式与胜境式的融合
    第三节 西方净土变的象征性审美
        一、佛教文化象征物——行树、罗网、栏循
        二、印度尚七传统与“七宝”“四宝”
        三、中国文化象征物——华盖、斗拱、阙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太平广记》轮回类小说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所用版本与研究范围
    二、《太平广记》及轮回类小说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宋前轮回观发展及其哲学元素
    第一节 宋前轮回观念的发展概况
        一、印度佛教轮回观概况
        二、轮回观在中国流传概况
    第二节 宋前轮回观的哲学元素
        一、十二因缘
        二、三世论
        三、六道
        四、业
        五、形神
        六、涅盘
第二章 《太平广记》轮回类小说审美意蕴
    第一节 生死皆苦慈悲为怀
        一、原苦意识的悲剧意蕴
        二、慈悲意识对悲剧的推动
    第二节 诡谲六道意生怪诞
        一、轮回观传播中产生的怪诞
        二、怪诞的构成及其审美效应
    第三节 情味悠悠余韵绵长
        一、轮回观与情味审美
        二、情味与余味
第三章 《太平广记》轮回类小说艺术特征
    第一节 连环兜锁回环若圆
        一、连环兜锁的逻辑结构
        二、回环若圆的形式结构
    第二节 史幻相合虚实并生
        一、史幻结合的表现
        二、虚实并生的特征
    第三节 意逾于象兼得形神
        一、形神论争与意象关系
        二、小说中意象的特色构造
结语
余论
附录 《太平广记》轮回类小说分类表
参考文献
致谢

(6)太虚法师判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佛教判教与太虚思想
    1.1 佛教判教略述
        1.1.1 什么是判教
        1.1.2 佛教判教史略
    1.2 太虚判教之缘起
        1.2.1 社会背景
        1.2.2 思想背景
    1.3 太虚判教与人生佛教
        1.3.1 太虚判教思想
        1.3.2 人生佛教思想
第二章 宗下与教下:太虚法师初期判教思想
    2.1 初期判教思想之渊源
    2.2 二门:宗下与教下
    2.3 二分与明政五门相摄
第三章 八宗平等:太虚法师第二期判教思想
    3.1 第二期判教思想之因缘
    3.2 第二期判教思想
    3.3 八宗平等所依之教法
    3.4 八宗宗义与四门
        3.4.1 宗义
        3.4.2 四门
第四章 教、理、行:太虚法师第三期判教思想
    4.1 依教之三期三系
        4.1.1 教之佛本
        4.1.2 印度佛教之三期
        4.1.3 佛教流行之三系
    4.2 依理之三级三宗
        4.2.1 教法三级
        4.2.2 大乘三宗
    4.3 依行之三依三趣
        4.3.1 正法时期:依声闻乘行果趣发起大乘心
        4.3.2 像法时期:依天乘行果趣获得大乘果
        4.3.3 末法时期:依人乘行果趣进修大乘行
第五章 结语
    5.1 总判
    5.2 教理实践
    5.3 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7)汉魏西晋来华僧人考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主旨
    二、本研究所涉及之时代
    三、“来华僧人”群体之界定
    四、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汉魏西晋来华僧人概况
    第一节 东汉时期的来华僧人
    第二节 三国时期的来华僧人
    第三节 西晋时期的来华僧人
第二章 汉魏西晋来华僧人在华活动空间地理分布
    第一节 东汉时期来华僧人在华活动地理分布
    第二节 三国时期来华僧人在华活动地理分布
    第三节 西晋时期来华僧人在华活动地理分布
    小结
第三章 汉魏西晋来华僧人的佛经合译活动
    第一节 来华僧人之间的合作译经
    第二节 来华僧人与中国本土人士的合作译经
第四章 汉魏西晋来华僧人的传法策略
    第一节 来华僧人的神异传教手段
    第二节 来华僧人译经思想与儒道融合
        一、涉儒涉道的来华僧人
        二、来华僧人佛经翻译中的儒道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8)《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汉—越佛教词语分析及其文化语言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以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中国研究现状
        (二) 越南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地藏经》的简介
    第一节 《地藏经》的版本说明
        一、关于汉文本
        二、关于越文本
    第二节 《地藏经》的分卷及主要内容
        一、《地藏经》的分卷情况
        二、《地藏经》的简要内容
第二章 《地藏经》汉-越佛教词语的考察
    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汉越词的特征与佛教词语的界定
        一、佛教在越南的传播
        二、汉越词的特点
        三、佛教词语的界定
    第二节 《地藏经》中的佛教词语之考察
        一、《地藏经》的佛教人物词语
        二、《地藏经》的佛教教义词语
        三、《地藏经》的诸佛、菩萨、鬼神的词语
        四、《地藏经》的佛教礼仪、活动的词语
第三章 《地藏经》汉越佛教词语的构造分类及其来源
    第一节 按照词语构造分类
        一、来源于整体借用的汉语佛教词语
        (一) 汉语词
        (二) 音译词
        (三) 梵-汉合璧词
        二、来源于越造的佛教词语
        (一) 越造的汉越词语
        (二) 越造的汉-越合璧词
        (三) 纯越南语佛教词语
    第二节 按照来源分类的汉越佛教词语
        一、来自借用汉文的佛教词语
        二、来自越造的佛教词语
    第三节 佛教词语越化的情况
第四章 《地藏经》的文化语言学考察
    第一节 《地藏经》与因果报应有关的词语及其思想阐述
    第二节 《地藏经》跟超度有关的词语及其内容阐述
    第三节 《地藏经》的孝道之观念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佛教文化视域下的西域戏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西域与西域戏的界定
    二、西域戏的内涵与生成
    三、本文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西域戏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宗教仪式与戏剧艺术的同质诉求
        一、宗教仪式与戏剧艺术的普遍联系
        二、“扮演”在二者关系中的同质诉求
    第二节 西域戏的丝路文化背景
        一、“汉代西域”与中原的文化交流
        二、“汉代西域”与印度的文化交流
    第三节 西域戏的佛教文化背景
        一、佛经在回鹘民族中的翻译
        二、丝路交通线上的佛教遗址
第二章 西域戏的孕育
    第一节 西域戏的早期表演形态
        一、西域早期的歌舞小戏
        二、西域戏早期的角色
    第二节 西域早期表演中的音乐与器乐
        一、西域戏剧音乐
        二、西域戏剧器乐
    第三节 西域傀儡戏
        一、西域出土初唐傀儡戏墓俑
        二、佛教文化对西域傀儡戏的影响
第三章 西域戏的形成
    第一节 西域敦煌讲唱艺术中的演出方式
        一、俗讲与转变
        二、唱词与诸宫调
    第二节 西域敦煌讲唱形式的道具
        一、西域敦煌讲唱艺术的工具、演出形式
        二、佛教讲唱音乐与戏曲的生成
        三、敦煌讲唱艺术的曲辞
    第三节 西域敦煌讲唱艺术的戏剧性
        一、敦煌讲唱艺术与戏曲
        二、敦煌讲唱艺术的戏剧性因素
第四章 西域戏剧本个案研究
    第一节 《释迦因缘剧本》分析
        一、《释迦因缘剧本》文本探析
        二、《释迦因缘剧本》的演变及意义
    第二节 西域剧本《弥勒会见记》
        一、《弥勒会见记》的戏剧性
        二、《弥勒会见记》剧本研究
第五章 途经西域的佛教对后世戏曲的影响
    第一节 佛教对后世戏曲体例上的影响
        一、佛教对元杂剧脚色的影响
        二、西域佛教对戏曲曲调的影响
    第二节 佛教对后世戏剧剧场的影响
        一、戏场的佛教源头
        二、勾栏、瓦舍与佛教
结语
参考文献
    专着
    期刊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专着
    期刊

(10)阿育王信仰的形成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阿育王信仰研究的意义、现状
    第一节 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一、阿育王的名称
        二、信仰
        三、阿育王信仰的内涵
        四、阿育王信仰的外延
        五、佛教阿育王信仰的分类
        六、佛教阿育王信仰与佛教其他子信仰的差异与共性
        七、研究范围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第三节 学界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界阿育王研究
        二、国内学界阿育王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阿育王正法信仰
    第一节 阿育王正法信仰展开的历史背景
        一、正法信仰展开的经济背景
        二、正法信仰展开的宗教背景
        三、正法信仰展开的政治背景
        四、正法信仰展开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阿育王铭文:还原阿育王正法信仰的基本文献
        一、铭文的颁布
        二、阿育王铭文的特征
    第三节 阿育王的信仰:正法世界
        一、正法概念辨析
        二、正法世界的主要内容
        三、正法世界的实践
        四、正法世界的最终目标
    第四节 阿育王正法信仰的特征分析
        一、阿育王正法信仰的正统性
        二、阿育王正法信仰的救赎性
        三、阿育王正法信仰的人文性
第二章 佛教阿育王信仰在印度的形成与传播
    第一节 佛教阿育王信仰的形成
        一、后阿育王的次大陆
        二、印度佛教阿育王信仰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印度佛教阿育王信仰基本内容
        一、《阿育王经》中的阿育王信仰
        二、《善见律毗婆沙》中的阿育王信仰
        三、其他佛教典籍中的阿育王信仰
        四、北传阿育王信仰与南传阿育王信仰差异比较
    第三节 阿育王正法信仰与佛教阿育王信仰差异比较
        一、主线差异
        二、内容差异
        三、为何而变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佛教阿育王信仰的传入与初步中国化发展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与中国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与佛教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儒家文化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塔建造与崇拜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阿育王信仰之文献
        一、佛教汉本阿育王典籍的出现
        二、法显《高僧法显传》之记载
        三、僧佑《释迦谱》与《弘明集》之记载
        四、慧皎《高僧传》之记载
        五、小结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阿育王信仰特征分析
        一、概述
        二、传入
        三、吸收
        四、变革
        五、小结
第四章 隋唐:持续发展但孕育危机的佛教阿育王信仰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统治者与佛教
        一、隋代统治者与佛教
        二、唐代统治者与佛教
        三、隋唐佛教与中国儒家文化
    第二节 隋唐佛教阿育王信仰之文献
        一、费长房《历代三宝记》之记载
        二、《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之记载
        三、道宣之记载
        四、法琳、慧超、慧详、神清等之记载
        五、小结
    第三节 隋唐佛教阿育王信仰特征分析
        一、信仰主题的本土化迁移
        二、信仰内容叙述体系化、详细化
        三、阿育王信仰实践的全面展开
第五章 隋唐之后:衰败的佛教阿育王信仰
    第一节 隋唐以后的佛教
        一、隋唐以后统治者与佛教
        二、隋唐以后佛教与中国儒家文化
        三、隋唐以后的塔建造与崇拜
    第二节 隋唐以后阿育王信仰之文献体现
        一、会昌法难以后阿育王信仰之文献简介
        二、宋代佛教典籍之记载
        三、元代佛教典籍之记载
        四、明代佛教典籍之记载
        五、小结
    第三节 明代之后中国阿育王信仰
        一、清代、民国时期中国阿育王信仰
        二、1949年以来的阿育王信仰
    第四节 隋唐以后中国阿育王信仰的衰落
        一、护教转轮王的离场
        二、护教民众的离开
结论:阿育王信仰在中国传播衰减原因之探析
    第一节 阿育王信仰从印度到中国的简要回顾
    第二节 阿育王信仰在中国文化中遇到的阻碍
        一、信仰者的局限性
        二、实践法门的局限性
        三、实现功能的可替代性
    第三节 阿育王信仰在中国的衰落
附录:藏传佛教史中的阿育王信仰
参考文献
    A.英文论文
    B.英文着作
    C.中文论文
    D.佛教经典
        D-1.汉传佛教经典
        D-2.南传佛教经典
        D-3.藏传佛教经典
    E.其他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从大乘佛教向汉地的传播看中印早期文化交流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北朝艺术风格演变研究[D]. 冉令江. 东南大学, 2021
  • [2]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D]. 丁良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龟兹壁画中有关佛教故事的研究[D]. 努力牙·克热木.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4]佛教净土变图式的形成与审美研究[D]. 张哲. 西北大学, 2018(12)
  • [5]《太平广记》轮回类小说审美研究[D]. 保泽. 云南大学, 2018(01)
  • [6]太虚法师判教思想研究[D]. 陈茜楠. 西南大学, 2018(01)
  • [7]汉魏西晋来华僧人考述[D]. 赵辉. 兰州大学, 2017(04)
  • [8]《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汉—越佛教词语分析及其文化语言学考察[D]. 范氏瑞庄.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9]佛教文化视域下的西域戏生成研究[D]. 韩文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16(11)
  • [10]阿育王信仰的形成与演变[D]. 刘建华. 西北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从大乘佛教传入汉族看中印早期文化交流的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