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联合α_1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成本评价

雌激素联合α_1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成本评价

一、雌激素与α_1-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成本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蓝宜盛[1](2021)在《温针灸治疗瘀浊阻塞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瘀浊阻塞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龙岩中医院针灸科、皮肤科及中医内科门诊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病例患者共70例,将70例病例按简单随机分组,每组各35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予温针灸治疗,针刺取穴为阴陵泉、气海、三阴交、阴谷、大陵、次髎,其中阴陵泉、气海、三阴交采用温针灸,周一至周六每天治疗1次,周日休息,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对照组予每日睡前口服非那雄胺片1片,连续治疗28天,28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残余尿量(PRV)、前列腺体积(PV)。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的病例中试验组剔除1例,对照组剔除1例,最后完成病例为68例。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临床总有效率对比:4周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97.05%,其中显效率为67.64%;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到79.41%,其中显效率为47.05%。两组疗效对比有明显差异(P=0.039<0.05),试验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2.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比较:两组治疗后IPSS评分对比治疗前IPSS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955,P=0.00<0.01);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89,P=0.013<0.05)。说明两组对于改善IPSS评分均有疗效,且试验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3.膀胱残余尿量比较:两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对比治疗前膀胱残余尿量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955,P=0.00<0.01);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14,P=0.00<0.01)。说明两组对于改善膀胱残余尿量均有疗效,且试验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4.前列腺体积比较:两组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对比治疗前前列腺体积均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844,P=0.00<0.01);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69,P=0.023<0.05)。说明两组对于改善前列腺体积均有疗效,且试验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比较:课题观察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指标均在生理范围内,治疗后组间各安全性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温针灸治疗和口服非那雄胺片治疗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温针灸组在改善瘀浊阻塞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方面优于口服非那雄胺片组;3.观察过程中两组受试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瘀浊阻塞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陈明豪[2](2021)在《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和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07月~2021年01月期间就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泌尿外科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灸)与对照组(口服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各35例。治疗组予温针灸膀胱俞、中极穴辅以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水道穴,治疗1天1次,2周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每日1次,连续1月。记录患者接受治疗前1天及治疗结束后当天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运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I-PSS评分、QOL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I-PSS评分、QOL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I-PSS评分、QOL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S评分比较中,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OL评分比较中,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治疗组在减少I-PSS评分上优于对照组,在减少QOL评分上两组没有差异。3.残余尿、前列腺体积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残余尿量均较前下降,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减少残余尿量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前列腺体积较治疗组前无明显变化,组内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不能改善前列腺体积。4.中医症状积分评分比较:(1)总分:治疗后两组的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减少中医症状总积分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单项积分:治疗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在排尿困难、夜尿次数、尿线情况的症状评分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组间比较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28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3%(21例),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6.临床安全性分析:现有试验条件下,未发现治疗中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温针灸膀胱俞、中极穴辅以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水道穴能够减少I-PS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残余尿量,且疗效优于口服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但在减少QOL评分上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且两组均不能改善前列腺体积。2.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BPH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周欢[3](2021)在《基于COX-2/PGE2及相关通路探究益肾通癃胶囊治疗BPH的作用和机理》文中认为第一部分:雌/雄激素协同诱导制备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目的:采用雌/雄激素协同造模方法,复制BPH大鼠模型,研究不同造模方法对BPH大鼠的前列腺组织形态,前列腺体重、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b FGF及TGF-β1的表达影响,以分析其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组、假手术组、非去势T组、非去势T+E组、去势T组、去势T+E组,每组均为5只。其中空白组、非去势T组及T+E组均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游离但不摘除双侧睾丸,去势T组及T+E组均进行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一周给予药物行背腰部皮下注射,其中空白组、假手术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5 mg·kg-1),非去势T组及去势T组予丙酸睾丸酮注射液(5 mg·kg-1),非去势T+E组及去势T+E组予丙酸睾丸酮溶液(5mg·kg-1)联合β-雌二醇溶液(0.05mg·kg-1),连续给药4周。完成上述操作后,通过颈椎脱臼法处死全部大鼠,取大鼠前列腺组织,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的变化,以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前列腺增生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b FGF、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的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前列腺指数、b FGF及TGF-β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4组大鼠的前列腺体积、湿重、前列腺指数及b FGF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即去势T+E组>去势T组>非去势T组=非去势T+E组>假手术组=空白组,以去势T+E组升高最显着;TGF-β1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即去势T+E组<去势T组<非去势T组=非去势T+E组<假手术组=空白组,以去势T+E组降低最显着。结论:去势和非去势造模方法均可诱导大鼠成功复制BPH动物模型,尤以去势T+E组大鼠最符合BPH大鼠的病理特征,且在此过程中伴随前列腺组织血管异常新生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表现,据此可推测b FGF和TGF-β1调控失衡是引起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之一。第二部分:益肾通癃胶囊对BPH大鼠COX-2/PGE2及相关通路的影响目的:以去势T+E协同造模法,构建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观察益肾通癃胶囊对BPH大鼠的体重、前列腺体积、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及前列腺组织形态,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VEGF、MVD、细胞增殖(Ki67)、环氧合酶-2(COX-2)及前列腺素E2(PGE2)受体的表达,以探究益肾通癃胶囊干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模型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益肾通癃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游离但不摘除双侧睾丸,其余各组采用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经背腰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及β-雌二醇复制BPH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ml/Kg/d灌胃,癃闭舒组予癃闭舒溶液0.24g/Kg/d灌胃,塞来昔布组予塞来昔布溶液0.02g/Kg/d灌胃,益肾通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益肾通癃溶液0.24、0.48、0.96g/Kg/d灌胃。各组大鼠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的变化,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及VEGF、Ki67的表达情况,Weindner法计算前列腺组织石蜡切片中微血管密度(MVD),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前列腺组织COX-2及PGE2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组织中COX-2及PGE2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通癃低、中、高剂量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可显着改善BPH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性增生。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VEGF、MVD、Ki67、COX-2、PGE2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VEGF、MVD、Ki67、COX-2、PGE2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COX-2、PGE2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尤以塞来昔布组及益肾通癃中剂量组降低最显着(P<0.05),疗效最优;各药物治疗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VEGF、MVD、Ki67均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尤以癃闭舒组及益肾通癃中剂量组降低最显着(P<0.05),疗效最优。结论:1.前列腺增生症大鼠动物模型复制成功。2.益肾通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均可降低BPH大鼠的前列腺体积、湿重、前列腺指数,改善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形态,其疗效排序为中药中剂量组=塞来昔布组>中药高剂量组=癃闭舒组>中药低剂量组,以益肾通癃中剂量组及塞来昔布组疗效最优。3.益肾通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均可降低BPH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O、COX-2和PGE2的mRNA及蛋白表达,其疗效排序为中药中剂量组=塞来昔布组>中药高剂量组=癃闭舒组>中药低剂量组,以益肾通癃中剂量组及塞来昔布组疗效最优,表明益肾通癃胶囊及塞来昔布胶囊均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治疗BPH的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炎症细胞及COX-2和PGE2的表达。4.益肾通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癃闭舒组均可降低BPH大鼠前列腺组织内MVD、VEGF、Ki76的表达,塞来昔布对此暂无明显改善作用,其疗效排序为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癃闭舒组>中药低剂量组>塞来昔布组,以中药中剂量组疗效最佳,表明益肾通癃胶囊及癃闭舒胶囊均有较好的抑制血管新生及组织增殖的作用。

刘毅[4](2021)在《基于提壶揭盖法应用宣通方治疗肺气郁闭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宣通方治疗肺气郁闭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研究对象设定为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外科门诊及全院住院的且符合纳入标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疗组给予宣通方治疗,对照组1给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2给予盐酸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片治疗。疗效观察的治疗周期为2个月。结果本研究一共入组85例,研究周期为2个月。治疗组入组35例采用宣通方治疗,对照组1入组25例采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2入组25例采用盐酸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片治疗。治疗前,三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数据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应用宣通方治疗在改善患者IPSS评分上优于对照组1盐酸坦索罗辛组(P<0.05),其疗效与对照组2应用盐酸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片相近(P>0.05);在改善患者QOL评分上,治疗组应用宣通方治疗优于对照组1盐酸坦索罗辛组(P<0.05),其疗效与对照组2应用盐酸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片相近(P>0.05);在改善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病情评分参考表分值方面,治疗组应用宣通方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1盐酸坦索罗辛组以及对照组2盐酸坦索罗辛联合非那雄胺片组(P<0.05);但在改善彩超下前列腺体积大小方面,尚未发现治疗组应用宣通方治疗2个月后,体积大小有明显变化(P>0.05)。在安全性评估方面,治疗组应用宣通方治疗安全性更高,其治疗有效率可达88.6%(P<0.05)。结论宣通方治疗肺气郁闭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在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生活质量评分表、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以及病情评分参考表分值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王淼[5](2021)在《“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使用“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使用“金钩钓鱼”针法治疗本病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使用“金钩钓鱼”针法治疗,连续治疗1周,休息1天,一共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0.2mg/次,一日1次,连续服用4周。治疗前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NIH-CPSI)、前列腺液常规(EPS)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以观察“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H-CPSI各项积分相较于本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EPS中卵磷脂小体(SPL)数量在10×40倍显微镜下相较于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进行临床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的NIH-CPSI中疼痛不适积分、排尿症状积分、NI H-CPSI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EPS中S PL数量在10×40倍显微镜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0.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钩钓鱼”针法和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对ⅢB型前列腺炎均有良好的临床治疗作用,但“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李乾斌[6](2021)在《黑番茄浓缩浆对不同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治疗机制探讨》文中认为目的:对黑番茄浓缩浆治疗不同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特点以及安全性分进行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其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可能作用靶点,探讨黑番茄浓缩浆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科学阐述黑番茄浓缩浆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分子机制,研究黑番茄浓缩浆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实验,采用三臂,平行组设计;以安慰剂和阳性药物作为对照,纳入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门诊且符合入排标准的BPH患者180名,将患者随机分配到黑番茄浓缩浆组(70例,服用黑番茄浓缩浆)、安慰剂组(55例,服用和黑番茄浓缩浆性状、包装相同的安慰剂)和阳性药物组(55例,前列腺体积<30ml者服用盐酸坦索罗辛,前列腺体积≥30ml者,联用盐酸坦索罗辛和非那雄胺),三组患者均服药3个月,然后将3组病人按前列腺体积分为前列腺体积≥40ml组(60例)和前列腺体积<40ml组(120例)两个大组,分别观察前列腺体积≥40ml患者中黑番茄浓缩浆组、安慰剂组、阳性药物组这三组患者服药前和服药3月后IPSS、Qo L评分、前列腺体积、残余尿、尿流率、t PSA值、睾酮的变化,同样分析前列腺体积<40ml病人中黑番茄浓缩浆组、安慰剂组、阳性药物组这三组患者服药前和服药后各指标变化,然后分别对比黑番茄浓缩浆和阳性药物对前列腺体积<40ml患者和前列腺体积≥40ml患者疗效的不同之处。以评价黑番茄浓缩浆对不同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不同前列腺体积之间的疗效特点,并观察其安全性。然后使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通过文献获取黑番茄主要有效成分9种,通过Pub Chem、Pharm Mapper、TCMSP、Uni Prot、Gene Cards等数据库,采用网络药理学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对黑番茄浓缩浆作用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最后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预测黑番茄浓缩浆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结果:前列腺体积≥40ml大组中,黑番茄浓缩浆组IPSS治疗前后分别为18.70±6.75和9.25±4.48,(P<0.05);阳性药物组治疗前后IPSS分别为17.38±5.66和9.50±4.86,(P<0.05);黑番茄浓缩浆组Qo L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4.00(3.25,5.00)和2.00(2.00,3.00),(P<0.05);阳性药物组Qo L评分治疗前后分为3.00(3.00,4.00)和2.00(1.25,3.00),(P<0.05);黑番茄浓缩浆组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分别为7.54±3.00ml/s和11.12±4.59ml/s,(P<0.05);阳性药物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分别为65.30(54.40,74.68)ml和49.80(43.95,66.90)ml,(P<0.05)。IPSS变化值Δ三组间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然后进行两两比较,黑番茄浓缩浆组和阳性药物组对比安慰剂组IPSS变化值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Qo L评分变化值Δ三组间比较均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然后进行两两比较,黑番茄浓缩浆组和阳性药物组对比安慰剂组Qo L评分变化值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前列腺体积<40ml大组中,黑番茄浓缩浆组IPSS治疗前后分别为15.00(11.50,21.50)和7.00(4.00,15.00),(P<0.05);阳性药物组IPSS治疗前后分别为18.00(15.00,23.00)和11.00(7.00,15.00),(P<0.05);黑番茄浓缩浆组治疗前后Qo L评分分别为4.00(3.00,4.00)和2.00(1.50,3.00),(P<0.05);阳性药物组治疗前后Qo L评分分别为4.00(3.00,5.00)和2.00(2.00,3.00),(P<0.05);黑番茄浓缩浆组最大尿流率治疗前后分别为8.91±2.81ml/s和12.00±5.44ml/s,(P<0.05);阳性药物组最大尿流率治疗前后分别为8.90±3.26ml/s和10.67±3.51ml/s,(P<0.05);安慰剂组前列腺体积治疗前后分别为26.75(23.18,33.03)ml和32.15(23.85,38.02)ml,(P<0.05)。组间分析,IPSS变化值Δ三组间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然后进行两两比较,黑番茄浓缩浆组和阳性药物组对比安慰剂组IPSS变化值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Qo L评分变化值Δ三组间比较均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然后进行两两比较,黑番茄浓缩浆组和阳性药物组对比安慰剂组Qo L评分变化值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黑番茄浓缩浆组患者中前列腺体积<40ml患者治疗前后IPSS变化值Δ为—7.24±4.34,体积≥40ml患者IPSS评分变化值Δ为—9.85±5.34,两组比较(P<0.05),有明显差异。查询得到黑番茄浓缩浆主要有效成分9种,共得到药物靶点488个,获得良性前列腺增生靶点3762个,得到黑番茄浓缩浆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靶点177个,得到黑番茄浓缩浆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关键靶点EGF、CCND1、IL10、AR、CAT等,通过富集分析得到可能通路为Fox O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结论:(1)黑番茄浓缩浆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在前列腺体积≥40ml组和前列腺体积<40ml组中都有明显效果,能够显着降低IPSS和Qo L评分,增加最大尿流率,但对前列腺体积无明显改善。前列腺体积≥40ml的患者服用黑番茄浓缩浆在下尿路症状的改善方面获益更多。(2)网络药理学分析可得出EGF、CCND1、IL10、AR、CAT等靶点是黑番茄浓缩浆治疗BPH的关键靶点,黑番茄浓缩浆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腺体发育、生长调控、细胞分化负调控、对生长因子反应等多方面的生物学过程发挥治疗作用,可能通过Fox O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来调控前列腺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达到治疗效果。

胡展豪[7](2020)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前一周口服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评估》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118名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在围术期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前一周予口服非那雄胺对患者一般情况及围手术期情况的疗效评估,给广大泌尿外科医生在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上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手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将118名患者围术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是否口服非那雄胺、口服不同剂量规格的非那雄胺而分成3组:常规剂量组40例(术前一周每天按时口服非那雄胺5mg)、大剂量组40例(术前一周每天按时口服非那雄胺10mg)、对照组38例(术前一周无口服非那雄胺)。三组患者均给予TUPKP治疗。统计并分析三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资料:年龄、体重指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前列腺体积大小、残余尿测定;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出血量,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将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判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前一周口服非那雄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三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资料及术后围术期资料进行分析,三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PSA)、前列腺体积大小、残余尿测定、切除前列腺重量分别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与对照组,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常规剂量组,大剂量组在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PKP术前短期口服非那雄胺治疗,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减减少手术时间,并在术后尽早停止膀胱冲洗,尽早拔除尿管方面有优势,总体上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并获得更好的预后。

王立民[8](2020)在《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观察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UCBD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实际临床疗效,总结其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性功能情况,为TUCBDP的实际临床应用推广提供相关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行TUCBDP治疗的265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筛查标准,住院相关检验、检查资料完整,明确BPH诊断。记录住院期间、围手术期相关情况。分别记录术前与术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RUV)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性功能等情况并进行总结。结果1 2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4.67±7.60)min,手术出血量(26.50±21.43)m 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0.40±3.22)h,术后留置尿管时间(6.11±1.50)d,术后住院时间(6.90±2.28)d。术后定期随访,术后1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IPSS评分、QOL评分、Qmax、RUV等各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其中45例存在性生活的术前与术后国际勃起功能障碍评分(IIEF-5)、阴茎勃起硬度评分(EHS)、射精功能评分(CIP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射精发生率4.44%(2/45),总体性生活满意率为95.56%。3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20%(53/265),其中短暂性尿失禁10.56%(28/265),出血1.13%(3/265),尿路感染4.15%(11/265),尿道狭窄0.37%(1/265),急性尿潴留3.01%(8/265),上述并发症经过有效治疗均好转,无真性尿失禁发生。结论1 TUCBDP可明显改善BPH患者的下尿路梗阻症状,近期观察临床疗效显着,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2 TUCBDP对性功能影响小,术后总体性生活满意率高。3 TUCBDP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总体安全性高。图5幅;表8个;参175篇。

董朋霞[9](2020)在《芒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型)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之一,给其生活造成了严重困扰。本研究通过对比芒针(秩边透水道)与常规针刺对BPH患者(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症状改善作用,总结、分析芒针对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型)症状的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BPH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BPH患者(肾虚血瘀型),总共66例。按照SPSS25.0随机生成的随机数表,将患者随机划入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治疗为常规针刺疗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秩边透水道针法,配以补泻手法,每日进行1次治疗,6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对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如年龄、病程、BMI、前列腺体积,以及治疗前两组的IPSS评分、QOL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进行比较。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两组均能降低IPSS评分(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试验组IPSS评分降低更加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比两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中各亚项,两组均能降低IPSS各亚项评分(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在IPSS-2(尿频)、IPSS-7(夜尿增多)两亚项上,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五个亚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比两组治疗前后QOL评分,两组QOL评分均有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试验组的QOL评分下降更加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疗效评价比较,西医临床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0.6%)高于对照组(71.0%)。两组对比,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明试验组西医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更显着;中医临床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74.2%)。两组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明试验组中医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未有明显差异。结论:1芒针组(秩边透水道)和常规针刺组对BPH患者(肾虚血瘀型)的相关下尿路症状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IPSS、QOL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2芒针(秩边透水道)对改善BPH患者(肾虚血瘀型)的相关下尿路症状疗效更好,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陈琦玲[10](2020)在《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文中研究指明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在我国发病人数高达2.45亿,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远不尽如人意。就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和分布而言,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应当在基层,而特殊情况下的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是我国一线医生棘手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配合国家推进高血压诊断治疗落实到基层,使基层医生更好地掌握特殊情况下高血压的精准治疗,编写了《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Framingham心脏研究表明,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有明显相关性。由于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导致全身血管及脏器的损伤,同时脏器疾病又可加重或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需要多学科联合作战。该专家建议共18个章节,从高血压的特殊类型、特殊人群、特殊背景等方面,对各种特殊类型高血压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浅出、全面详实的阐述。具有以下特点:(1)详实阐述了围术期高血压、药物与高血压、肿瘤与高血压等继发性高血压及女性高血压、老年高血压、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卧位高血压与立位低血压,以及合并了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理障碍、免疫系统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部疾病等不同合并症的高血压;(2)简明扼要探讨了不同临床背景下的病因机制、病理生理改变、诊治思路、特殊用药原则等;(3)阐述了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规范化诊治新思路和具体策略;(4)探讨了相关疾病防治的最新进展,如中心动脉压、左右心功能在特殊类型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该专家建议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高血压防控工作的规范化,敬请关注。

二、雌激素与α_1-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成本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雌激素与α_1-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成本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温针灸治疗瘀浊阻塞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剔除、脱落病例处理
        1.7 不良事件
        1.8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估算
        2.3 随机分组
        2.4 操作方法
        2.5 注意事项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资料
        3.2 安全性指标
        3.3 疗效观测指标
        3.4 疗效评定标准
        3.5 评定时间
    4 质量控制
    5 统计方法
    6 伦理学要求
结果
    1 基础资料可比性分析
    2 疗效分析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IPSS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情况的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情况的比较
    3 剔除、脱落病例以及安全性分析
        3.1 剔除、脱落病例
        3.2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祖国医学中的BPH
        1.1 中医病名
        1.2 癃闭的病因病机
        1.3 瘀浊阻塞型癃闭
        1.4 历代医家对癃闭的认识
    2 西医对BPH的认识
        2.1 疾病病因的认识
        2.2 疾病病机的认识
    3 BPH治疗概况
        3.1 中医治疗
        3.2 西医治疗
        3.3 治疗概况总结
    4 课题设计思路
        4.1 立题依据
        4.2 试验组设置依据
        4.3 对照组药物选择依据
    5 临床疗效评价与研究结果分析
        5.1 评价指标分析
        5.2 临床疗效评价
        5.3 研究结果分析
    6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样本量估算
        1.2 病例来源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脱落与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不良反应预案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资料
        3.2 疗效指标
        3.3 观察时间
        3.4 疗效评定标准
    4 数据分析与处理
    5 伦理学审批及受试者权益保护
    6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研究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分析
    3 观察指标比较
        3.1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比较
        3.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3 残余尿量比较
        3.4 前列腺体积比较
    4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4.1 两组症状单项积分比较
        4.2 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
    5 临床疗效评价
分析与讨论
    1 现代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认识
        1.1 概念
        1.2 发病机制
        1.3 西医治疗
    2 祖国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认识
        2.1 概念及病因病机
        2.2 辨证分型
        2.3 中医治疗
    3 研究所选治疗方法、穴位的机理探讨
        3.1 温针灸的渊源与近现代发展
        3.2 温针灸疗法选择依据
    4 证型选择依据
    5 选穴依据
    6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7 药物选择依据
    8 研究结果及疗效分析
        8.1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8.2 I-PSS评分、QOL评分结果分析
        8.3 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结果分析
        8.4 中医症状积分结果分析
    9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9.1 治疗疗程短
        9.2 观察指标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基于COX-2/PGE2及相关通路探究益肾通癃胶囊治疗BPH的作用和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雌/雄激素协同诱导制备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分组及造模方法
        1.4 标本采集
        1.5 指标观测
        1.6 统计学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
        2.2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2.3 各组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
        2.4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bFGF表达
        2.5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TGF-β1表达
    3.讨论
第二部分 益肾通癃胶囊对BPH大鼠COX-2/PGE_2及相关通路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模型建立及分组给药
        2.2 标本采集
        2.3 指标观测
        2.4 统计学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各组大鼠的表观学改变
        3.2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3.3 各组大鼠的体重、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比较
        3.4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 表达
        3.5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MVD及VEGF值
        3.6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细胞增殖Ki67表达
        3.7 各组RT-PCR测定COX2-mRNA、PEG_2mRNA基因表达
        3.8 各组Western blot测定COX-2、PFG_2的蛋白表达
    4.讨论
        4.1 炎症是BPH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4.2 血管新生及细胞增殖是BPH的主要病理表现
        4.3 COX-2/PGE_2及相关通路在BPH发病中的作用
综合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研究
    参考文献

(4)基于提壶揭盖法应用宣通方治疗肺气郁闭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历代古籍文献对提壶揭盖法及癃闭(BPH)的认识和源流总结及当代中医研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5)“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案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观察
        2.4 安全性指标
        2.5 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 病例纳入情况
        3.2 一般资料比较
        3.3 治疗结果
        3.4 安全性分析
    4 讨论
        4.1 中医学对ⅢB型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ⅢB型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4.3 针刺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机理探讨
        4.4 郑氏“金钩钓鱼”针法
        4.5 结果分析
        4.6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结语
    1.结论
    2.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研究
    ⅢB型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

(6)黑番茄浓缩浆对不同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治疗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黑番茄浓缩浆对不同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观察
    第一章 前言
        1.1 背景
        1.1.1 良性前列腺增生概述
        1.1.2 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1.1.3 黑番茄在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
        1.1.4 黑番茄浓缩浆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
        1.2 研究内容
        1.2.1 黑番茄浓缩浆对不同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病例资料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剔除标准
        2.2 治疗及观察方法
        2.2.1 随机分组的实施
        2.2.2 评价指标和观测时间节点
        2.2.3 治疗方法
        2.2.4 观测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试验结果
        3.1 基线资料分析
        3.1.1 PV≥40ml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40ml 患者疗效分析'>3.2 PV>40ml 患者疗效分析
        3.2.1 主要评价指标分析
        3.2.2 次要评价指标分析
        3.3.1 主要评价指标分析
        3.3.2 次要评价指标分析
        3.5 安全性评价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设计讨论
        4.2 疗效及安全性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二部分 网络药理学探讨黑番茄浓缩浆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机制
    第一章 前言
        1.1 网络药理学概述
        1.2 黑番茄浓缩浆应用网络药理学的合理性
    第二章 材料料与方法
        2.1 药物活性成分筛选
        2.2 药物潜在作用靶点的预测
        2.3 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靶点的收集
        2.4 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
        2.5 基因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黑番茄浓缩浆主要活性成分筛选
        3.2 前列腺增生与黑番茄浓缩浆共同靶点筛选
        3.3 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互作网络构建
        3.4 关键蛋白的蛋白互作网络
        3.5 GO功能分析
        3.6 KEGG通路富集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伦理审批表
附录二 综述良性前列腺增生病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前一周口服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2 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
        1.2.1 术前检查
        1.2.2 术前准备
    1.3 手术器械和材料
    1.4 手术方法
    1.5 术后常规处理
    1.6 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三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资料的比较
    2.2 三组患者围术期观察资料的比较
    2.3 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8)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主要手术设备及材料
        1.1.5 术前准备
        1.1.6 TUCBDP导管的选择标准
        1.1.7 手术方法
        1.1.8 观察指标及标准
        1.1.9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手术及术后住院情况
        1.2.2 术前、术后主要观察指标比较
        1.2.3 术前、术后性功能比较
        1.2.4 术后并发症情况
    1.3 讨论
    1.4 不足与展望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进展
    2.1 观察等待
    2.2 药物治疗
    2.3 外科手术治疗
        2.3.1 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
        2.3.2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2.3.3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2.3.4 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
        2.3.5 激光技术应用
        2.3.6 新兴微创手术
    2.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要评分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9)芒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BPH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BPH的认识
    3 芒针理论依据
    4 疗效评价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西医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1 西医治疗
    2 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殊类型高血压概述
    1.1 高血压的历史
    1.2 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概念
2 老年高血压
    2.1 流行病学特点
    2.2 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
    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2.3.1 临床诊断
        2.3.2 临床特点
        2.3.3 鉴别点
    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2.4.1 治疗原则
        2.4.2 常规治疗
        2.4.2. 1 非药物治疗
        2.4.2. 2 药物治疗
        2.4.3 特殊情况下的治疗
        2.4.4 老年高血压合并异常血压波动
        2.4.4. 1 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血压波动
        2.4.4. 2 餐后低血压
        2.5新进展
3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3.1 流行病学特点
    3.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定义
    3.3儿童青少年血压测量
    3.4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原发和继发病因
    3.5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
    3.6 儿童青少年血压管理
    3.7总结
4 女性高血压
    4.1 女性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4.1.1 月经周期
        4.1.2 避孕药
        4.1.3 妊娠高血压
        4.1.4 更年期及绝经期
    4.2 各个时期降压药物应用有何异同及注意事项
        4.2.1 青春期
        4.2.2 育龄期
        4.2.3 妊娠期
        4.2.4 哺乳期
        4.2.5更年期
    4.3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高血压
        4.3.1 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高血压机制
        4.3.2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5 围术期高血压
    5.1 围术期高血压定义
    5.2 围术期血压波动的病理生理机制
    5.3高血压患者术前评估及准备
    5.4围术期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静脉药与口服药的转换应用原则
        5.4.1 血压控制目标
        5.4.2 治疗原则
    5.5 特殊临床疾病围术期血压管理
        5.5.1 心脏手术围术期高血压管理
        5.5.2 主动脉夹层围术期血压管理
        5.5.3 妊娠期高血压围术期血压管理
        5.5.4 颅内病变围术期血压管理
        5.5.5 嗜铬细胞瘤围术期血压管理
6 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
    6.1 流行病学特点
    6.2 病理生理特点
    6.3 临床诊断要点
    6.4 常规治疗及特殊治疗
        6.4.1 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
        6.4.1. 1 室上性期前收缩
        6.4.1.2心房颤动
        6.4.1. 3 其他类型室上性心律失常
        6.4.2 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7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
    7.1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7.1.1 流行病学特点
        7.1.2 病理生理特点
        7.1.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7.1.3. 1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
        7.1.3. 2 鉴别诊断
        7.1.4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7.1.4. 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推荐
        7.1.4.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推荐
    7.2 高血压合并心肌病
        7.2.1 流行病学特点
        7.2.2病理生理特点
        7.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7.2.4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治疗要点
    7.3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7.3.1 流行病学特点
        7.3.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7.3.3. 1 临床诊断要点
        7.3.3. 2 高血压性心脏病鉴别诊断
        7.3.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8 泌尿系统疾病与高血压
    8.1 肾实质性疾病
        8.1.1 流行病学特点
        8.1.2 病理生理特点
        8.1.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8.1.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8.2 肾血管性疾病
        8.2.1 流行病学特点
        8.2.2 病理生理特点
        8.2.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8.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8.3 肾上腺疾病
    8.4 透析患者降压药物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8.4.1 流行病学特点
        8.4.2 病理生理特点
        8.4.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8.4.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8.5 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后高血压的处理
        8.5.1 流行病学特点
        8.5.2 病理生理特点
        8.5.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8.5.4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9 脑部疾病与高血压
    9.1 与高血压相关导致的脑部动脉硬化性疾患的处理原则9.1.1
        9.1.2 急性脑出血的血压管理
        9.1.3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管理
    9.2脑实质疾病引起的血压变化
1 0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
    1 0.1 流行病学特点
    1 0.2 病理生理特点
    1 0.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1 0.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1 1 心理障碍与高血压
    1 1.1 高血压合并心理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
    1 1.2 高血压与心理障碍共病的发病机制
    1 1.3 高血压患者心理障碍的特性
    1 1.4 高血压患者心理障碍的识别
    1 1.5 高血压患者的双心治疗
        1 1.5.1 抗高血压治疗
        1 1.5.2 心理治疗及抗焦虑抑郁药物的应用
1 2 内分泌疾病与高血压
    1 2.1 糖尿病与高血压
        12.1.1流行病学特点
        12.1.2病理生理特点
        1 2.1.3 临床诊断要点
        1 2.1.4 治疗要点
        1 2.1.5 高血压的管理
    1 2.2 甲亢与高血压
        1 2.2.1 流行病学特点
        1 2.2.2 病理生理特点
        1 2.2.3 临床诊断要点
        1 2.2.4 鉴别诊断
        1 2.2.5 治疗方法
    1 2.3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高血压
        1 2.3.1 流行病学特点
        1 2.3.2 病理生理特点
        1 2.3.3 临床诊断要点
        1 2.3.4 治疗方法
    1 2.4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与高血压
        1 2.4.1 流行病学特点
        1 2.4.2 病理生理特点
        1 2.4.3 临床诊断要点
        1 2.4.4 治疗方法
1 3 大血管疾病与高血压
    1 3.1 动脉夹层
        1 3.1.1 流行病学特点
        1 3.1.2 病理生理特点
        13.1.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1 3.1.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1 3.1.5 最新进展
    1 3.2 间歇性跛行/外周动脉疾病
        1 3.2.1 流行病学特点
        13.2.2病理生理特点
        1 3.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1 3.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1 4 免疫系统疾病与高血压
    1 4.1 流行病学特点
    1 4.2 病理生理特点
    14.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1 4.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1 5 肿瘤与高血压
    1 5.1 流行病学特点
    1 5.2 合并肿瘤患者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1 5.3 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肿瘤的诊治
    1 5.4 抗肿瘤药物与高血压的相关研究进展
    1 5.5 降压药物与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1 5.5.1 利尿剂
        1 5.5.2 β-受体阻滞剂
        1 5.5.3 CCB
        1 5.5.4 ACEI
        1 5.5.5 ARB
16卧位性高血压与直立性低血压
    16.1卧位高血压[119]定义:
    16.2直立性低血压/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119]
        16.2.1定义
        16.2.2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和体征
        16.2.3筛查
        16.2.4治疗。
17药物性高血压
    17.1呼吸系统药物
    17.2抗菌药物
    17.3肝胆疾病药物
    17.4内分泌系统药物
    17.5肾内科药物
    17.6化疗药物
    17.7神经精神药物
    17.8麻醉药物
    17.9耳鼻喉科药物
    17.10非甾体消炎药
    17.11生殖相关药物
    17.12减肥药
18无创中心动脉压(CAP)及左右心功能测定在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地位
    18.1无创中心动脉压
        18.1.1无创中心动脉压测定原理
        18.1.2中心动脉压与血压的相关性
        18.1.3中心动脉压测定在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地位
        18.1.3.1反映靶器官损害和预测心血管事件
        18.1.3.2指导降压药物应用
    18.2无创左右心功能测定
        18.2.1左右心功能测定原理
        18.2.2左右心功能在高血压分型及精准治疗中的作用

四、雌激素与α_1-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成本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温针灸治疗瘀浊阻塞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蓝宜盛.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温针灸治疗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明豪.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基于COX-2/PGE2及相关通路探究益肾通癃胶囊治疗BPH的作用和机理[D]. 周欢.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基于提壶揭盖法应用宣通方治疗肺气郁闭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毅.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5]“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对照研究[D]. 王淼.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黑番茄浓缩浆对不同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观察及网络药理学治疗机制探讨[D]. 李乾斌. 兰州大学, 2021(12)
  • [7]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前一周口服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评估[D]. 胡展豪.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8]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D]. 王立民.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芒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型)临床研究[D]. 董朋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J]. 陈琦玲. 中国全科医学, 2020(10)

标签:;  ;  ;  ;  ;  

雌激素联合α_1受体阻滞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成本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