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印度“士兵”

走近印度“士兵”

一、走近印度“土兵”(论文文献综述)

刘瑶瑶[1](2021)在《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异名同实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吴戈[2](2021)在《伊朗当代艺术中的当代性与民族性问题研究》文中认为

阮功成(NGUYEN CONG THANH)[3](2021)在《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文中认为明清两代,中国与越南有密切的关系,越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继续受到中国深刻的影响。对本论文研究的越南平定省来说,从中国受到的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17—19世纪平定省的经济和社会被视为越南经济和社会的典型缩影,这段时间平定省的许多历史事件也是越南国史典型的事件。因此,17—19世纪平定省的经济与社会研究,不但能多认识平定省的地方历史,而且能多认识越南国的变化和发展。根据现有的资料,本文力图全面地提示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的真实面貌。关于自然与人文,论文分析平定省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自然条件和交通优势、17世纪前平定省经济与社会及17—19世纪越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关于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机构及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主要论述平定历代行政机关系统和军队组织;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管理在许多方面体现,集中分析了平定省政府对平定山区少数民族、山区与平原的贸易关系、海岸管理及防守、贸易活动管理及船只、人流出入港口的管理等问题。关于17—19世纪平定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论文深入分析了农业生产状况、土地的各部分及公共土地与私人土地之间的“斗争”、1839年平定省的均田政策,从而理清平定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特点与作用、它和平定省农民生活和起义的关系。关于17—19世纪平定省的商业与非农业各经济行业状况:国内贸易,主要研究集市体系、“市肆”、商港和都市的形成、活动与发展,研究平定省内各个地方之间的贸易关系、商人力量、商品供应资源、货物的价格与运输方式;国外贸易主要研究与华商①的贸易活动;非农业经济包括手工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商业与非农业经济发展使得平定省成为越南的商品和商业中心,进一步改善了平定省居民的物质生活。对于17—19世纪平定省居民的构成、运动与生活,深入研究了平定农民与人民阶层对阮氏封建制度的斗争运动的爆发原因、演变及特点,包括18世纪西山起义及19世纪赫耶族的起义,重点分析在平定省的西山事业、西山力量与阮映力量的大战以及西山时期、阮朝时期的人民生活等问题。论文还研究并阐明17—19世纪平定省的社会文化,比如:思想和宗教、儒学的教育与科举、平定居民的文化物质和文化精神、平定省对形成越南语字母的作用、平定省华人共同体。17—19世纪平定社会与经济的特点和作用:在17—19世纪平定省是越南着名的贸易与商品中心之一;平定是暴动的地方,即西山起义的基地,也是阮岳皇帝中央政府的京都,在那里,西山军与阮映军之间发生过许多激烈的战斗;平定是阮朝政府于1839年唯一允许实施均田政策的地区,因此在19世纪平定是越南唯一有两集地簿(1815年和1839年);在17—19世纪平定经济和社会中,华人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平定是塘中临济佛教的起源地;平定是天主教早期传入和迅速发展的地方,为越南语字母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赵雅辞[4](2020)在《飞来峰造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飞来峰造像毗邻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佛教造像遗存,其开凿年代为五代至明代,其中以元代造像最具特色。飞来峰造像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初,多年来,学界对飞来峰元代造像的粉本来源争议颇多,尤以21世纪初开始的西夏说与西天梵相说最具影响力。通过造像宝冠、发髻、服装、璎珞、台座等的具体分析,可以得出观点——飞来峰元代造像的粉本来源不隶属与西夏和西天梵相,它有自身的特色,分别是:空间塑造中的中国园林美感;避免过多的细节刻画;雕凿边界线的模糊性。概言之,飞来峰元代造像并未沿袭前代风格,它更多是具有自身的特色,创造了一种新风格,并对明代永宣造像产生影响。在飞来峰元代造像创造出一个新的时代风格的同时,毋宁说也是一个新时代造就了飞来峰元代造像的独特风格。飞来峰元代造像独特的风格并非横空出世,它背后隐含着君主忽必烈的意志和有元一代的政策。包括:民族一统的政治局面;推崇汉法治国;兼容并包、莫不崇奉的宗教政策。元代君主对长寿的渴求和对下一代君主的期许,也在造像题记中有所展现。又,一直困扰学界的第99龛造像独特组合形式的问题,也可以结合当时的背景和造像题记来解释。与此同时,《大元至元辨伪录》所记载的佛道之争,与飞来峰开凿的时间接近,从中可以窥见飞来峰造像汉藏并存式布局的意义。无论是从造像风格,还是从造像背后的历史情境来看,飞来峰造像均体现出佛教的中国化。正是宋代以来佛教的本土化逐渐完成、忽必烈对汉法的重视与海纳百川的胸怀、西藏自元代以来的归附促成了汉藏民族的交流与融合等原因,促成了中国化的飞来峰造像的形成。指出飞来峰造像中国化的特色,对飞来峰造像的整体认识,以及佛教中国化进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个案价值。

庞红蕾[5](2019)在《我国退役士兵安置制度中就业及教育培训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对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的贡献以及因退役导致的环境变化对生活造成的影响,给予资金和服务的保障。完善、合理的退役士兵保障制度事关国家安全、军队建设和社会稳定。我国退役士兵安置制度经过建国至今近7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仍有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空间:士兵服役期间保障了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但现行安置政策下,政府承担了绝大部分安置工作,其他组织、群体的参与几乎没有,无法带动社会整体对退役士兵群体的关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与发展,可转业士官的安置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包办的做法,较少考虑转业士官就业能力及用人单位实际需求。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群体,年龄整体偏小、生存技能不足,退役后,短时间内接受补助金及教育培训后,集中进入社会,社会所需的就业能力很少有实质性的提高,对国家、社会而言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本文对我国退役安置制度中就业和教育培训政策进行梳理,借用相关理论,结合实际访谈结果,研究退役士兵在就业及教育培训方面存在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提出本文观点,即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切实提升退役士兵就业能力: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各组织、经济体合力,建立退役士兵群体专属的就业平台,为退役士兵和用人单位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及渠道;二是政府“兜底”,取消直接安排工作的做法,而是为经过培训及提供就业渠道后仍不能顺利就业的转业士官提供公益性岗位;三是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以切实提升退役士兵就业能力为妥善安置的核心目标。希望上述方法可一定程度上解决现行政策中转业士官与用人单位之间需求不匹配,退役士兵整体社会技能不足、就业渠道受限带来的就业难问题,进而提升退役士兵整体的就业能力,促进其个人及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

李军锋[6](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提出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罗超[7](2017)在《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内战后,南部经历了短暂温和的“约翰逊重建”,它实质上是林肯重建政策的延续。在“林肯之死”与“孟菲斯骚乱”后,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激进重建随之而来。作为“去南部邦联化”的国会重建,它加剧了南部民众对代表黑人利益的共和党政权的抵制,使得本在襁褓中的“失去事业”(Lost Cause)迅速发展,为建立种族隔离制度铺平道路。南部的集体记忆形成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865年到1898年。其中,第一阶段又可以划分成两时期,第一时期从1865至1884年,称为南部内战记忆的分裂期,从“南部重葬运动”的兴起到罗伯特·李塑像在新奥尔良的落成。第二时期从1884至1898年,称为实现南部内战记忆统一的时期,以“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与“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的建立为终点。第二阶段是从1898年到1914年,即是“失去事业”要义被北方民众广泛接受的阶段。南部白人社会精英虽在1877年完成了“政治救赎”,但至1884年前,他们的集体记忆依旧是分裂的。南部城镇的纪念与扫墓活动虽繁多,但在组织过程中,均存在各自为政,领导不统一且目标混乱的问题。为募集活动经费,满足会员的诉求,扩大其影响力,纪念组织、妇女团体与老兵协会常常口诛笔伐,内讧不断。至1870年代末,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依旧凌乱,具有低调悲伤、去政治化的特征。不同于1860年代的“仇恨记忆期”,1870年代是老兵记忆的“休眠期”,很多老兵忙于生计,无暇内战记忆的讨论,尽管存在少数前高级军官整理战地记忆的情况。从1880年代开始,随着商业文化与煽情思想在美国流行,南北老兵开始举行各种战场旧址重聚活动。同时,在《世纪》等期刊的推动下,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内战记忆民主化与商业化的浪潮。此外,南部在战后废除了奴隶制,但无法改变单一农作物的经济模式。这种情况使南部更依赖于北方的工业资本主义。在“新南部建设”中的很多问题就是这种经济矛盾性的缩影。然而,这种地区差异却有利于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朝着继往开来,服务全美工业建设大局的方向转变。直至美西战争前,南部勉强实现了集体记忆的统一,但在与北部老兵在实现“文化和解”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尽管北方年轻一代已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失去事业”的要义。随着美西战争的爆发,参军潮与爱国主义思想加速了和解进程。1913年,为共同纪念葛底斯堡战役爆发50周年,南北老兵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内战纪念活动,通过威尔逊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说”将南北和解的进程推向顶峰。随着《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上映,北方老兵从文化上最终承认了南部奋斗已久的“失去事业”。这一切的实现都是以抹去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为代价。随着一战的爆发,非裔美国人再次获得千载难逢的觉醒契机。通过与法属非洲士兵的并肩作战与思想交流,非裔美国人渐渐恢复了自我认知与被抹去的战争集体记忆。一战后,非裔美国人走向了民权斗争的国际化之路。当然,这条国际化道路是漫长而艰险的。

马从祥[8](2014)在《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研究》文中指出从十五世纪末开始,随着海上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等西方列强纷纷入主印度次大陆。到了十八世纪,英国通过长期的殖民争霸战,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功地排挤掉了其他欧洲列强,树立自己在印度的霸主地位。从1757年普拉西战役开始到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长达近200年。这期间,受欧洲殖民者尤其是英国的影响,印度境内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这些建筑代表了宗主国的实力,成为了其权力与荣耀的象征。本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对殖民建筑的实地考察,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从历史发展角度探讨了印度殖民城市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殖民建筑的各种风格类型。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中提出总体设想,包括课题来源、课题背景、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结构;第二章以印度近代殖民史为主线,探讨了欧洲列强尤其是英国势力在印度的发展过程;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殖民时期印度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其中分为早期葡萄牙的宗教城市发展、中期沿海口岸贸易商馆的发展及末期帝都新德里的建设;第四章以印度的铁路建设与发展来探讨英国人如何将其势力从沿海扩张到印度半岛内陆腹地;第五章用宗教建筑、行政办公建筑、交通运输建筑、文化教育建筑、商业建筑及纪念性建筑等各类型的建筑实例来分析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第六章从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立面细部特点及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三个方面来剖析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的特色;第七章分析了殖民时期建筑的意义及其影响。

高岩松[9](2013)在《英国现代政党的起源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英国是近代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发祥地。早在13世纪中叶,英国就出现了在英王御前会议基础上演变而成的“议会”。经过14至16世纪封建农奴制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逐步成长,新兴阶级的代表以“平民”身份而参与议会,日益显示了自己的政治力量。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此后长期的复辟与反复辟、王权与反王权的斗争,以及各种政治势力的分化组合,使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增强,为政治派别的产生与强化奠定了基础。代表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了的新贵族的利益一派将对方称之为“辉格党”(whig,原意“强盗”,是苏格兰人的责骂语),而代表旧贵族利益的一派则被对方称之为“托利党”(Tory,原意“歹徒”,是爱尔兰人的责骂语)。虽然,这两个党当时都还局限于议会中的活动,没有全国性的公开组织和系统,故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党,但是,他们是英国政党的前身或最早起源。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至19世纪30-40年代完成。这期间,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日益壮大。资产阶级内部不断发生变动,工业资产阶级集团同土地贵族、金融资本家以及大商人的利益冲突日益明显。各阶级、阶层和集团为了自身利益,需要组织自己的政治力量。适应这个要求,托利党变成了大土地占有者、金融贵族及大商人的政治代表者,于1833年改组为保守党;而辉格党则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于1839年改称自由党。他们为了争取选民,获得议会的多数,都突破了议会狭小的范围,在全国竞相发展自己的组织,建立了各自的选区协会等机构。到19世纪中叶,两党都建立了全国性的党的组织机构,形成了自己的组织系统,拥有各自的社会基础,也更能影响国家政权和社会政治生活。这样,具有近现代意义的英国两大政党便正式形成了。本篇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英国宗教改革所催生的政治派别是如何转变为现代政党制度的。整个论文具体可以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论述了从1660年到1789年这一时期英国现代政党起源的党派产生。英国政党产生的前提是英国宗教改革。英国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的权威地位,便得英国产生了诸多教派。这些教派在英国革命时期转变为政治派别。英国复辟之后,这些派别在议会中进行斗争,逐渐演变为几个主要政治派别。这几个主要派别轮流取得议会领导权。随着这些派别的斗争,在1679年出现了辉格党和托利党。托利党和辉格党对光荣革命的发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促生了政治派别两极化形势的出现。这一切为现代政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第二章论述了两极化期现代政党起源状况。1689年到1760年这一时期是英国现代政党形成的两极化时期。在1689年到1714年内,刚刚出现的辉格党和托利党成为了争夺议会领导权的主要斗争对象。在这一过程中两极化的趋势出现了。当然,这也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到了 1714年,辉格党取得了领导地位,而托利党变为了在野党。这样一来,托利党以反对党的意识与辉格党进行斗争。这就促成了政治派别两极化的形成。1750年以后,乔治三世登基的到来又使得两极化程度加深。政治派别两极化的出现是英国现代政党发生的先决条件。这一时期英国政党的发展为未来现代政党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第三章论述了扩展期现代政党的深入发展。1760年到1832年是英国现代政党发生的扩展期。在这一时期内,随着工业革命、美国革命以及法国大革命的发生,英国的自由主义和民主化浪潮不断高涨,因此英国政党的两极化得到巩固和发展。这就使得派别政治转向政党政治。同时,政党斗争日益激烈。两个领导集团带头领导政治斗争的模式出现了。这两个领导集团是由小皮特派转化而来的托利党和由福克斯派转化而来的辉格派。这两派有着自己的组织和主张。他们的政治主张分别是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些政党的发展状况使得托利党和辉格党转化为现代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成为了可能。第四章讲述制度化时期现代政党的完善。1832年到1868年是英国现代政党的制度化时期。首先是两大新型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的出现。其次是政党对下院依赖性增强以及虚君政治。再次是责任内阁制的完备化。这些使得现代政党得以在英国最终出现。最终完成了由政治派别向现代政党的转变。

李秀清[10](2008)在《帝国意识与吉卜林的文学写作》文中研究指明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1865-1936)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1907年)。他的诗歌盛极一时,极受大众吹捧,他的小说如《丛林之书》、《基姆》等历久不衰,至今仍受到读者的喜爱;因为他对英国殖民地印度风情的描写而成为重要的殖民作家,也正因为他对帝国的魂牵梦绕给他带来了“帝国主义吹鼓手”的称号。他的作品出现伊始,就有两种强烈不同的声音在对抗:赞扬和贬抑。这种褒贬对峙的情形一直持续到现在。作为一个殖民时期的作家,有人从他的作品中找到了东方主义的例证,有人找到了他影响后殖民写作乃至理论的种种议题。可以说,他是在后殖民理论大潮中被重新推上岸边、接受审视的一位复杂作家。由于种种原因,吉卜林研究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这与他在国外受到的重视形成鲜明对比。本文拟运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在后殖民理论的观照下,全面、深入考察帝国意识和吉卜林的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而试图展现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和文学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论文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考察了吉卜林作品中的女性(包括白人和有色人种)在殖民地所处的位置以及她们与帝国的关系。作者对白人女性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她们是伟大而富有献身精神的,另一方面她们对男人来说基本上是一种累赘和妨碍。对于艰苦的帝国建设来说,毫无疑问,她们只能以传统的妻母角色参与,而且这种参与并没有获得多少肯定。被殖民者女性承受着多重压迫,她们在和白人相遇中或以美丽天使或以妖艳女郎的形象出现,但是不管以何面目出现,她们在白人那里都不会有好结果,或是遭受被弃的伤心,或是注定早夭,或是因跨越界限而受到惩罚。异族女性的命运充分展示了当时殖民者的心态和两族间的关系。吉卜林对女性的关注在殖民文学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第二章把位于帝国前哨的特殊群体——普通士兵作为论述中心。自古以来士兵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在古典文学恢弘、高尚的气氛中难得一见。而吉卜林的士兵虽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他们都是性格鲜明、有着自己喜怒哀乐的鲜活个体。他们需要人们特别是英国国内人们的尊重,不仅因为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个性的普通人,更因为是他们保证了大家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吉卜林刻画这一群体最基本的冲动。第三章则是帝国的中坚力量——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他们承受着巨大的负担,为帝国的运转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他们面对的并不是俯首称臣的驯服大地,而是时时有危险的黑暗力量。对于这片土地来说,他们既是先进、现代、民主的施惠者,同时又是脆弱的外来移居者,他们带来了火车、“公平”,却被印度古老的传统所威压。模拟人也是本章论述的另一中心。模拟人在吉卜林这里分为两种:白人模拟人和被殖民者模拟人。同是模拟人,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却大相径庭,一种在异族的环境中如鱼得水,能够轻松掌控局面,而且能够自由行动;另一种在自己的土地上则显得矛盾、彷徨甚至可笑,扮演了一个有些尴尬难堪的角色。作者对模拟人的探讨可以说预示了后殖民理论中的一些重要议题,对我们深入探讨这一领域很有帮助。第四章围绕吉卜林作品中的少年展开讨论。少年在他的多部小说中充当主角,是理解吉卜林思想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群体。最有代表性的少年是斯特基“三人帮”、狼孩毛格利、以及《基姆》中的基姆。斯特基故事系列隐含的作者的教育理念与当时流行的教育观念既有相同也有相异之处。在毛格利和基姆身上则重点突出了作者对文化身份的思考,这一点对当前的文化身份、混杂性等讨论热点有很大启发意义,也表明了作者在两种文化相遇时所做的超前探索。第五章以吉卜林后期作品帕克系列故事为中心,探讨了他的帝国意识在后期创作中的体现。本文认为,他的帝国意识不仅体现在前期的英印写作中,在作者渐趋沉静的历史故事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帝国情怀。因此,帝国意识贯穿吉卜林创作始终。由于吉卜林作品中透露出的浓厚的帝国意识和一些明显的政治表达,在文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这一对关系在他身上有极大的阐释空间,对这一主题的探讨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文学这一特殊的人文领域。

二、走近印度“土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近印度“土兵”(论文提纲范文)

(3)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
    四、研究范围、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五、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越南平定省生态环境与历史背景
    第一节 平定省生态环境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二、自然条件
        三、交通优势
    第二节 17世纪以前的平定省经济与社会
        一、沙黄时期之平定省(公元前2000年纪到公元2世纪)
        二、占婆王国时期之平定省(1世纪到1471年)
        三、黎朝时期之平定省(1471—1600年)
    第三节 17—19世纪越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概况
        一、17—18世纪之越南概况
        二、1802—1885年之越南概况
第二章 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机构及对经济、社会的管理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
        一、阮主时期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17—18世纪)
        二、阮朝时期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1799—1885年)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
        一、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对山区少数民族同胞管理
        二、17—19世纪平定省海岸管理、防守及确保平定海域安全
第三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
    第一节 阮主时期平定省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17—18世纪)
    第二节 阮朝时期平定省土地制度和农业经济(1802—1885年)
        一、平定省土地现状和1839年均田政策
        二、平定省的农业生产状况
第四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的商业和各非农经济行业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商业经济
        一、17—19世纪平定省的国内贸易
        二、17—19世纪平定省对外贸易与华商的贸易活动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各非农经济行业
        一、手工业
        二、林业、渔业、畜牧业
第五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居民的构成、运动与生活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居民的构成
    第二节 17—18世纪平定省居民的生活与西山起义
        一、西山起义的爆发原因
        二、西山起义的准备
        三、在平定省西山起义的发展过程(1773—1786年)
        四、泰德王朝与在平定省西山军和阮映军之间的战争(1786—1802年)
        五、西山时期平定省居民的生活(1773—1802年)
    第三节 平定省居民的生活与各阶层反抗阮朝封建制度的斗争运动(1802—1885年)
第六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的社会文化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思想与宗教
        一、儒教
        二、佛教
        三、天主教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的儒学教育与科举
    第三节 17—19世纪平定居民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一、饮食、居住、服装和来往工具
        二、武术
        三、民间文化与风俗习惯
        四、17—19世纪平定山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第四节 17—19世纪平定省对越南语字母形成的过程所起的作用
    第五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华人共同体
        一、17—19世纪平定省华人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二、17—19世纪华人在平定省的经济活动
        三、17—19世纪华人在平定省的社会贡献
结论
参考文献
笔者发表相关论文
附录

(4)飞来峰造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张岱笔下的飞来峰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梳理
    第三节 形式分析与图像学结合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飞来峰五代至宋代造像
    第一节 五代时期造像
    第二节 两宋时期造像
第三章 飞来峰元代造像
    第一节 造像背景
    第二节 佛部造像
    第三节 菩萨部造像
    第四节 其它造像
    第五节 个案研究:飞来峰摩利支天像浅析
第四章 飞来峰元代造像风格来源问题
    第一节 飞来峰元代造像与西夏佛教艺术
    第二节 飞来峰元代造像与“西天梵相”——以菩萨造像为例
    第三节 飞来峰元代造像风格
    第四节 个案研究:飞来峰第93龛四臂观音像分析
第五章 飞来峰元代造像的政治意蕴
    第一节 民族一统的政治局面
    第二节 推崇汉法治国
    第三节 兼容并包、莫不崇奉的宗教政策
    第四节 从《大元至元辨伪录》看飞来峰元代造像的开凿意义
    第五节 附议:造像题记隐含的政治问题
第六章 飞来峰元代造像与永宣造像
    第一节 飞来峰造像与永宣造像的对比
    第二节 永宣造像继承飞来峰造像的历史渊源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5)我国退役士兵安置制度中就业及教育培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退役士兵就业及教育培训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概念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第四节 理论依据及应用
        一、理论依据
        二、理论应用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我国退役士兵就业及教育培训历史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退役士兵就业与教育培训历史
        一、初步形成1950 年-1958 年
        二、曲折发展1958 年-1980 年
        三、步入正轨1980 年-1998 年
        四、矛盾凸显1998 年-2010 年
        五、日趋合理2011 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退役士兵就业及教育培训现状
        一、转业士官安置情况
        二、转业士官工作情况调查
        三、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情况调查
    第三节 我国退役士兵就业及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安置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二、安置相关方责任承担不平衡
        三、影响就业的不匹配因素增强
第三章 国外退役军人就业与教育培训措施
    第一节 美国措施
        一、历史背景
        二、主要措施
        三、经验借鉴
    第二节 其他国家措施
        一、英国措施:专业的社会资源承担就业服务
        二、俄罗斯措施:有教育机构专门负责培训
        三、德国措施:部队及地方教育经历互认
    第三节 国外措施的对比分析及借鉴
        一、系统完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体系
        二、政府机构、社会各经济体共同参与
        三、灵活多样的技能及教育培训内容
第四章 我国退役士兵就业及教育培训建议
    第一节 政府主导、社会合力,共同促进就业
        一、保存军事人力资本,拓宽就业渠道
        二、提供公益性岗位,为就业“兜底”
        三、创建专属就业平台,完善运行机制
    第二节 加强教育意识,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一、提升教育培训地位,加强教育意识
        二、开展多种教育形式,完善培训体系
        三、校企联合、定向培养,培训与就业相结合
    第三节 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建立完善的补偿制度
        一、经济补助金基本标准与经济指标挂钩
        二、制定合理的取消安排工作的补偿机制
    第四节 完善法律制度,强化就业管理与配套服务
        一、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的安置制度
        二、制定专门的就业及教育培训法律条例
第五章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转业士官工作情况调查问卷
附件

(6)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着作一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7)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1. 国内学术研究状况
        2. 美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资料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战争死亡与扫墓日(1865-1869)
    第一节 战争形态与士兵死伤
        一、北方的军事制度缺陷
        二、武器装备因素
        三、宗教复兴运动
        四、现代性、内战与伤亡感知
    第二节 北方的国家公墓与纪念仪式
        一、国家阵亡将士日的缘起
        二、“国家重葬”
        三、战俘问题的政治化
        四、北方的纪念内战仪式
    第三节 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与纪念亡灵
        一、战败与海外逃亡
        二、忠诚奉献的南部妇女
        三、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
    小结
第二章 “第一次失去事业”与南部救赎(1870-1884)
    第一节 第一次“失去事业”运动与“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
        一、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建立
        二、“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自辩体系
        三、“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缺陷
    第二节 70年代的内战记忆与遗忘
        一、1874年的杰克逊塑像落成典礼
        二、普莱尔演说与记忆较量
        三、“霍尔姆斯记忆模式”与“士兵至上”
    第三节 内战记忆与南部政治救赎
        一、“自由派共和党运动”与1873年经济危机
        二、独立战争100周年纪念与1877年政治妥协案
    第四节 战争经历与70年代的老兵记忆
        一、内战士兵记忆的多样性
        二、白人老兵集体记忆的初步形成
    小结
第三章 新民族身份在南北地区的确立
    第一节 罗伯特·李纪念碑与南部记忆统一的开始
    第二节 内战记忆的民主化与碎片化
    第三节 内战记忆的商品化与南北老兵的重聚
    第四节 跨越代际的记忆产物—19世纪晚期的美国内战文学
        一、南部煽情内战文学流派
        二、内战写实文学流派
        三、进步叙事内战文学流派
    小结
第四章 未实现和解的民族重聚与黑人内战记忆的分裂
    第一节 南部内战纪念组织的平民化
        一、“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United Confederate Veterans)
        二、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United Daughters of the Confederacy)
    第二节 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及其大众化
        一、“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
        二、“第二次失去事业”的大众化
    第三节 南北事业的对立与地区和解的局限性
        一、南部圣贤:罗伯特·李与“石墙杰克逊”
        二、戴维斯的葬礼与“查塔诺加国家军事公园”的揭幕式
        三、“记忆消毒”的产物:普通的阵亡士兵塑像
        四、针锋相对的“纯洁教科书运动”
        五、“女士纪念协会”的偏执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
        一、路易斯维尔非裔美国人大会
        二、未完成的非裔美国人之集体内战记忆
    小结
第五章 大众文化、美西战争与南北和解的实现(1898-1915)
    第一节 南北和解的外在推力---美西战争
    第二节 南北和解的内部拉力---1913年内战纪念活动
    第三节 南北和解的伤痕---黑人他者化形象的确立
    第四节 关于美国内战记忆建构的思考
    小结
第六章 一战与恢复自我认知的非裔美国人(1917-1918)
    第一节 黑人族群的参战之争
    第二节 民主幻象—法兰西
    第三节 战场交流与自我认知的复苏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一战遗产与战争记忆
    小结
第七章 纳粹士兵与二战记忆
    第一节 未完成的去纳粹化
    第二节 战俘经历、社会保障和去集体罪责化
        一、纳粹战俘的经历
        二、纳粹老兵与救济金法案
        三、50年代的精神创伤评价机制
    第三节 西德的“克服过去”与东德的“消毒记忆”
    小结
结语 两种集体记忆的对比与跨时空影响
    1. 对比可行性
    2. 集体记忆路径与主体性的差异
    3. 集体记忆文化差异性与相似性
    4. 美国南部老兵与纳粹老兵之集体记忆比较
    5. 两种非同时代集体记忆的产物:非裔美国人公民权运动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后记

(8)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
        1.2.1 印度发展概况
        1.2.2 人文地理环境
    1.3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方法与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结构
第2章 印度近代殖民史的发展概况
    2.1 西方列强在印度的早期殖民活动
        2.1.1 葡萄牙及荷兰人早期殖民活动
        2.1.2 英国东印度公司早期殖民活动
        2.1.3 法国东印度公司早期殖民活动
        2.1.4 英法殖民者的角逐
    2.2 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
        2.2.1 普拉西战役——英国征服印度的开始
        2.2.2 征服印度全境
        2.2.3 印度沦为殖民地的原因
    2.3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2.3.1 印度民族起义与英国女王接管印度
        2.3.2 印度的民族独立斗争
        2.3.3 蒙巴顿方案的提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殖民时期印度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3.1 早期拉丁十字的扩张
        3.1.1 果阿城的发展
    3.2 中期沿海棋盘式贸易商馆
        3.2.1 法国殖民地本地治里
    3.3 中期沿海萨拉丁式贸易商馆
        3.3.1 英国殖民地马德拉斯、孟买及加尔各答
        3.3.2 萨拉丁样式商馆的空间模型
        3.3.3 马德拉斯的城市形态演变
        3.3.4 孟买的城市形态演变
        3.3.5 加尔各答的城市形态演变
        3.3.6 萨拉丁式历史街区
    3.4 后期帝国的首都建设
        3.4.1 从加尔各答迁都至新德里
        3.4.2 显示威严的首都规划
        3.4.3 首都的建设者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殖民时期印度铁路的发展
    4.1 英国修筑铁路的原因
        4.1.1 加强商业掠夺
        4.1.2 巩固军事实力
        4.1.3 缔造亚洲海上航母
    4.2 殖民时期的铁路建设
        4.2.1 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
        4.2.2 英国直接统治时期
        4.2.3 铁路系统的形成
    4.3 铁路建设的影响
        4.3.1 铁路建设带来的问题
        4.3.2 铁路建设的积极意义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印度殖民时期的建筑概况及实例分析
    5.1 宗教建筑
        5.1.1 旧果阿的教堂
        5.1.2 孟买圣托马斯大教堂(St. Thomas' Cathedral)
        5.1.3 加尔各答圣安德鲁教堂(St.Andrew’s Kirk)
        5.1.4 加尔各答圣约翰教堂(St. John’s Church)
        5.1.5 加尔各答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
        5.1.6 马德拉斯圣托马教堂(San Thome Basilica)
        5.1.7 西姆拉基督教堂(Christ Church)
    5.2 行政办公建筑
        5.2.1 孟买市议会大楼(Bombay Municipal Corporation Building)
        5.2.2 孟巴及印中铁路总部(BB&CI Offices)
        5.2.3 加尔各答邮政总局(General Post Office of Calcutta)
        5.2.4 加尔各答高等法院(High Count of Calcutta)
        5.2.5 加尔各答作家大厦(The Writers’Building of Calcutta)
        5.2.6 马德拉斯高等法院(High Count of Madras)
        5.2.7 新德里总统府(Rashtrapati Bhavan )
        5.2.8 新德里秘书处大楼(Secretariats)
        5.2.9 西姆拉总督府(Viceregal Lodge)
    5.3 交通运输建筑
        5.3.1 孟买维多利亚火车站 (Victoria Terminus)
        5.3.2 金奈中央火车站(Central Station)
        5.3.3 金奈伊格摩火车站(Egmore Railway Station)
        5.3.4 加尔各答豪拉火车站(Howrah Station)
    5.4 文化教育建筑
        5.4.1 孟买大学(University of Bombay)
        5.4.2 大卫·沙逊图书馆(David Sassoon Library)
        5.4.3 加尔各答大学(University of Calcutta)
        5.4.4 马德拉斯大学(University of Madras)
        5.4.5 卡尔萨学院(Khalsa College)
    5.5 商业建筑
        5.5.1 孟买克劳福德市场(Crawford Market)
        5.5.2 孟买泰姬玛哈酒店(Taj Mahal Palace & Tower)
        5.5.3 新德里康诺特广场(Connaught Place)
        5.5.4 加尔各答大都会大厦(Metropolitan Building)
    5.6 纪念建筑
        5.6.1 维多利亚纪念堂(Victoria Memorial Hall)
        5.6.2 孟买印度门(Gateway of India)
        5.6.3 新德里印度门(India Gate)
    5.7 园林
        5.7.1 新德里莫卧儿花园(Mughal Gardens)
        5.7.2 加尔各答麦丹广场(Maidan)
        5.7.3 孟买霍尼曼街心花园(Horniman Circle Gardens)
        5.7.4 孟买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s)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的特色
    6.1 殖民时期建筑的风格
        6.1.1 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6.1.2 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
        6.1.3 印度-撒拉逊建筑风格
        6.1.4 外廊式建筑风格
    6.2 殖民时期建筑的立面细部特点
        6.2.1 建筑门窗特点
        6.2.2 建筑墙身特点
        6.2.3 建筑屋面特点
    6.3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
        6.3.1 钢铁、玻璃和混凝土的普遍运用
        6.3.2 电力照明系统
        6.3.3 电梯技术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的意义及影响
    7.1 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的意义
    7.2 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的影响
结语
中英文对照
图表出处
参考文献
成果
致谢

(9)英国现代政党的起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政治派别的萌芽阶段(1660-1689)
    第一节政治派别产生的前提:从宗教改革到王朝复辟
    第二节 各派之间的斗争
    第三节 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形成
第二章 两大政治营垒的形成(1689-1760)
    第一节 政治派别两极化趋势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两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三节 两党对立局面的形成
第三章 掌权的尝试(1760-1832)
    第一节 政党的分化与重组
    第二节 党派争夺斗争的新方式
    第三节 建立现代政党的尝试
第四章 现代政党体制逐步完善(1832-1868)
    第一节 两大现代政党的出现
    第二节 现代政党的制度化
结论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资料

(10)帝国意识与吉卜林的文学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帝国边缘的他者:吉卜林小说中的东西方女性
    第一节 单纯美丽的印度女性:殖民遭遇中的堙灭者
    第二节 机智、泼辣、敢于行动的女性——殖民相遇中的行动者
    第三节 殖民地的白人女性:传统的妻母角色
    第四节 “新女性”——印度白人女性中的另类女性
第二章 帝国的岗哨:军营生活
    第一节 阶级性——若隐若现的制约
    第二节 普通士兵——普通人:兵哉,人哉
    第三节 土着兵:服从还是反抗
第三章 帝国的管理:各级行政管理人员
    第一节 文明使命vs帝国寓言——黑暗的吞噬力量
    第二节 “白人的负担”
    第三节 理想的帝国管理者
    第四节 “模拟人”和民族精英
第四章 帝国接班人:少年儿童
    第一节 公立学校精神
    第二节 帝国中心的教育:《斯特基公司》
    第三节 帝国边缘——殖民地的教育
    第四节 基姆的身份
    第五节 “丛林法则”
第五章 跨越时空的帝国理想
    第一节 帝国的概念
    第二节 罗马帝国和英帝国:历史的循环
    第三节 英国性与历史的连续性
结语:艺术和政治的争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走近印度“土兵”(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异名同实词研究[D]. 刘瑶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伊朗当代艺术中的当代性与民族性问题研究[D]. 吴戈. 上海大学, 2021
  • [3]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D]. 阮功成(NGUYEN CONG THANH).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飞来峰造像研究[D]. 赵雅辞.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5]我国退役士兵安置制度中就业及教育培训问题研究[D]. 庞红蕾. 外交学院, 2019(01)
  • [6]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D]. 罗超. 厦门大学, 2017(02)
  • [8]印度殖民时期建筑研究[D]. 马从祥. 南京工业大学, 2014(04)
  • [9]英国现代政党的起源与发展[D]. 高岩松. 南京大学, 2013(05)
  • [10]帝国意识与吉卜林的文学写作[D]. 李秀清. 北京语言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走近印度“士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