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负责

各级负责

一、层层负责 人人挑担(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娟[1](2018)在《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良民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吸取前人研究基础上,搜集和整理了大量关于华北沦陷区良民证相关问题的资料,有专着论文、报刊档案以及地方史志资料,在此基础上理清历史原委,结合历史现实,对此进行深入的探究。除“前言”和“结论”外,本文主体部分共四章,为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从良民证的简单概述、良民证的制作及使用规则、对沦陷区民众的控制、良民证控制下民众的生存之道和共产党对良民证的利用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本文通过分析良民证出现的必然性和良民证的设计样貌,对良民证做了基本的介绍,其中包括良民证出现的原因,良民证的材质、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日伪制作良民证及良民证的使用规则。其中包括良民证的制作步骤;良民证的发给对象,主要从年龄这一角度出发来论述;沦陷区个别地区没有良民证的原因。日军如何利用良民证对沦陷区民众进行控制掠夺。本章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介绍:利用良民证对沦陷区进行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利用良民证进行抓兵。良民证控制下民众的生存之道。本章主要介绍了良民证与沦陷区民众日常生活的联系,指出良民证对民众生活的重要性;良民证发放后民众态度转变的原因及民众利用良民证进行抗日活动。共产党与良民证也有密切的联系,包括共产党获取良民证的几种方式;共产党获取良民证后,利用它来保护沦陷区共产党员的安全,然后,利用良民证进行抗日活动。总体来说,华北沦陷区良民证的发放实质上是日寇推行强化治安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是清除共产党,清除八路军,防止共产党的地下活动,防止沦陷区民众暗中帮助共产党,强化其在华北的统治,维护殖民统治,以便集中更多的兵力和注意力进行其他军事活动。

胡平江[2](2017)在《分与合:血缘、利益与宗族治理 ——国家不在场背景下宗族共同体的自我调节之道》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是在“分”与“合”的二元矛盾中发展前进的。一方面,个体离不开群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体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另一方面,利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个体的发展是群体发展的基础。对此,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认为,个体的“分”必然导致利益分化甚至利益冲突,且只有国家的介入才能有效调节以维系社会的“合”。但是,本论文通过对一个宗族个案的调查发现,同样面对家户利益冲突,在国家介入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传统宗族通过自我治理也能够实现“分”与“合”的有效均衡。本论文主要采用“条件一形式”的研究范式,即通过对宗族社会形态与治理形式的关系考察,以此回答宗族依靠什么进行治理,治理的条件是什么。对此,本论文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宗族社会形态的研究。即通过对家户与宗族关系的考察,以此探究传统中国宗族社会的历史底色。二是对宗族治理形式的研究。即宗族是否存在利益分化,面对此分化宗族又是依靠什么进行治理的。简而言之,就是在宗族这一社会形态下,是否存在“分”,又是通过何种形式的治理维系“合”。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本论文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氏族社会向家户社会过渡是一个漫长甚至反复的过程,而非简单的炸毁和先后更替过程。在氏族解体之后,面对自然挑战与社会竞争,家户仍然面临“不合则不强”的选择。传统中国社会的宗族就是在氏族解体之后家户通过血缘、利益关系形成的“合”之一。其次,人类社会实现“分”与“合”的均衡关键在于治理的有效介入。家户是宗族社会的主体,因此“不分则不活”。而面对“分”导致的利益分化,则需要通过治理的调节将利益分化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此维系社会的“合”。再次,治理不仅包括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也包括社会自我治理。宗族之所以能够实现“分”与“合”的均衡,并非如经典理论所述依靠国家进行调节,而主要通过自我治理进行调节。最后,社会自我治理有效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如特定的单元范围和共同利益支撑,否则难以发挥其作用。通过对传统中国宗族社会形态及其治理的研究,本论文认为,社会自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功能的重要补充。传统宗族是家户建构的共同体形式之一,其核心是通过宗族的自我治理整合、协调家户利益,提升家户在社会中的整理竞争力。当前社会宗族底色日益淡化,但家户仍然是中国的本源制度。家户仍然以这种或那种形式进行自我整合,以此避免一盘散沙,被社会发展所抛弃。因此,在国家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合理划分治理单元,建构社会共同利益等形式,激活社会自我治理功能,以此维系社会的和谐稳定。

吴莹[3](2013)在《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 ——兼论其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1840-1941)》文中认为英属马来亚殖民地时代终结之前,大批华人侨居马来亚。早期英国殖民政府对华人的母语教育置之不理,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十九世纪中叶,马来亚华人自发组织兴办华侨教育,开办家塾、私塾,创设义学、书院等,其办学形式和教育内容基本是对中国本土旧式教育的移植与仿创。伴随国内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新式教育的变革,异域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在其带动下也逐步转型与发展。华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和学生数量剧增;从学前教育到中等教育,教育级别梯度延伸;新式教育逐步改良完善,女子教育全面展开;师范教育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受到重视,教育类型日趋多元化。在马来亚华校突飞猛进之时,英殖民当局对马来亚华侨教育从放任自流转为加强管制,蓄意限制并控制迅猛发展的华校。英属马来亚爱国侨胞团结起来,度掀起声势浩大的反抗运动。为争夺华侨势力,清政府对英属马来亚的华侨教育相当关注,遣派视学,褒奖兴学。民国政府基本沿承清末华侨教育的管理方式,同时又新增海外侨教专门管理机构、侨校调研、立案和立法等新元素,华侨教育管理逐步走向正轨。此外,近代驻外领事、华侨领袖绅商、帮派社群民众、华社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等也是马来亚华侨教育不断发展的推动力量。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是中国本土教育体制在异域的延伸,随国内教育变革而变更,以中国的教育制度为依归。其学制取自国内,教师大多来自内地,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管理方式上都仿照中国本土的模式。课程设置以祖国历史文化为主体,兼顾侨居地经济发展要求的实际情形,重视英语和自然科学、实用技术课程。教科书与国内基本保持一致,内容上呈现出宣扬中华民族爱国意识与注重对祖国文化认同两大特色。马来亚华校的运作凸显社群化特征,其载体主要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亲组织和以地缘为基础的帮派组织,创立并兴办以华校为主的华文教育。社群化运作的基本模式实质为华人社团组织、华校和华商三者间的互动,其对华校的发展张力与合力并存。如同追随国内教育,受国内教育思潮牵引,使马来亚华校具有中华内核一般,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对闽省侨乡教育的反哺与辐射也清晰可见。近代闽省侨办教育体系的建构与海外华侨的慷慨捐助密不可分。华侨学校的经费主要得益于华侨或侨属的捐助,依赖于个人或团体的捐款、学杂费与学校经营收入、校友捐赠,少量来自国内与侨居地政府的补助。就其来源内容及其筹措形式而言,经费来源的主体和地域广泛,华侨捐资的具体形式多样,社会筹措形式多元化。与经费来源密切相关,华侨学校的管理体制主要依据创办者或资助者与学校的关系,管理模式主要有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单一的校长负责制两种。宏观而言,英属马来亚华侨在本土侨乡营造了良好的捐资兴学氛围,促进了新式思想的传播,改善了闽省的教育面貌;微观来看,异域华侨教育的实践与经验为闽省侨办学校注入外向型与现代性因子,使其具有侨之特色。英属马来亚华侨身处异邦,备受欺凌,眼界又相对开阔,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教育功能在此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内涵。他们积极捐资兴学实质是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爱国意识的体现,也是其主动自觉地维护和传承中华历史传统的文化自觉的具体表达。陈嘉庚、林文庆等华侨在异域与本土倾资兴学、办学数十年,逐步形成富有远见的教育观和颇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对此深层探究,故乡情怀的归属感、兴国救国的责任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及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是促使他们在海内外兴办华侨教育的内在动力源泉。

徐爱新[4](201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研究》文中指出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女性被剥夺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权利,十九世纪末,女子学校产生,中国女性教育发起了向国家主流教育进军的革命运动,基于社会革命的政治目的和追求妇女解放的妇女工作宗旨,中国共产党成为这场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初步确立了女性教育基本思想,开展了一定女性教育实践。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制定了《党纲》、《党章》,明确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以及社会革命的政治目的,为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党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认识论,树立了“男女并重”的社会性别观,把女性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提出了“为所有被压迫的妇女们的利益而奋斗”的妇女工作宗旨。党把女性教育作为促进妇女解放的重要手段,作为获取革命人才的重要途径,初步树立了人人平等、教育人人的基本教育思想,拓展了教育对象的类别和范围,在不掌握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情况下,独立或与社会团体、国民党合作创办了适宜成年女性教育的平民女校、业余补习学校、短期训练班,使各种年龄、各种劳动性质、各种层次的女性均具备了接受形式化教育的可能,为执政后全面构建女性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以后,党构建了两性教育全面并轨的苏维埃教育体制,设立了教育管理机构,制定了一定的教育标准规范,搭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女性教育体系框架,将女性教育引入制度化教育发展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政权为党全面推行其政治纲领和执政纲领提供了前提,党以“男女共同发动、男女共同教育”为基本原则,在教育体制的构建中完全消除了性别界限,将女性教育与男性教育统一为苏维埃公民教育。党优先发展工农教育,建立了具有苏维埃教育特色的学校教育系统,在许多从未开展过正规学校教育的穷乡僻壤办起了小学,扶持贫苦家庭出身的女童入学,创新了女性成人教育形式,发展起灵活广泛的社会教育,使没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的成年女性和失学儿童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为了培养妇女干部,党积极发展中高等教育,为革命培养女性人才,农村革命根据地基本上形成了由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小学教育三部分构成,以教育政策法规为引导,由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妇女组织牵头,以教育结构体系为载体的女性教育体系的框架模型。抗日战争时期,党进一步完善了女性教育制度,推动女性教育走向人民大众,成为服务于绝大多数女性并得到人民群众广泛认可的教育,女性教育率先在中国的局部区域上升到主流教育地位。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为女性教育事业明确了性质、内容和方向,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紧迫的抗战任务对女性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各根据地进一步完善了教育部门与妇女组织联动的女性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推动办学体制改革,尊重“群众的自愿与需要”,试行“公办民助”的教育政策,初步形成了公办、民办、社会团体办学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女性教育进入旺盛发展时期,小学校的数量和学生人数迅速扩张,部分地区小学入学率达到90%以上,中高等院校的数量增长,专业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社会教育起到了普及教育的作用,教育对象几乎覆盖到了根据地内每个人,成千上万的女性摆脱了文盲状态,女性教育真正走入女性的生产生活。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由局部农村走向全国。伴随着党对全国军事行动的节节胜利,不同地域的女性相继纳入党政权覆盖范围,女性教育对象由少变多,由局部区域的农村女性拓展到全国各个地域、各个阶层、各个类别、各个民族的女性群体,由于党在城镇女性教育中缺乏经验,城镇女性教育问题得到党的高度重视,教育重心逐渐由农村女性教育向城镇女性教育转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由地方教育上升为国家教育,在原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党对全国的女性教育重新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大众化,使女性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通过立法确立了女性的受教育权,通过学制改革、制定教育政策法规、完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规范教育管理和教学行为,建立了两性教育全面并轨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互为补充的现代教育体系,为女性接受教育提供了保障,通过政策引导和大力宣传,建立了男女平等的社会文化,极力消除制约女性接受教育的消极因素,大力提高女童入学率和成人教育普及率,使中国女性的整体素质发生了根本改观。历经建党初期的尝试、土地革命时期的奠基、抗日战争时期的繁盛以及建国后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由党纲中的政治理想上升到受《宪法》保护,办学主体由一党之力演变到政府、社会团体、工矿企业、社会人士多元化办学,教育主体由少数女性扩充到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覆盖全中国的整个女性群体,与男性教育的关系由两性教育分立到两性教育全面统一,女性与男性共同享受无差别的公民教育,女性教育成为顺应女性发展规律,陪伴、呵护女性成长的日常社会活动,绝大多数女性能够享受到与男性无差别的现代教育,并借助于现代教育追求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统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既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史,也是一部由少数贵族女性教育到以劳动妇女为主体的人民大众教育的受教育权变革史,还是一部中国教育史由以男性为主的教育到男女平等受教育的革命史,更是一部领导中国女性推翻封建压迫,追求妇女解放的一部百年妇女解放运动史,不仅圆满完成了中国女性教育主流化的历史使命,奠定了当代中国女性教育的底基,而且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启示。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告诉我们,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教育者的教育思想理念及决心、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受教育者自身的学习需求是推动女性教育发展的四大积极因素,贫穷和封建思想是制约中国女性教育的两大消极因素,当今时代,女性承担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女性教育将继续肩负起教育女性、培养女性、发展女性的时代使命,促进女性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用时代的新思路、新观点深刻解读妇女解放的内涵,科学建构现代女性的成才标准和人才规格,用先进的社会性别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女性对现代教育的内在需求,建立政府、社会、教育或教学机构、个人步调一致协调发展的教育运行机制,针对女性的身心特点科学施教、因性施教,才能顺应女性的成长规律,培养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的现代女性,使女性在国家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黄志明[5](2010)在《论集体战略领导力及其培养 ——以长三角中小沿海城市主官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主管城市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的集体战略领导力,是目前及可见未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点领域之一。对此,如何提供相应的领导教育及培训,是领导教育学面临的学科基本问题。围绕这一问题,通过以长三角中小沿海城市主官为例的研究,力求对领导教育学做出深度探究,就是本文的学术使命。关于党政干部的能力培养,现行最主要的指导文件是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颁布实施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06.1,下称《干教条例》)。各地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系统1的干部培训工作,基本上也都是在《干教条例》的指引下结合本地情况展开的。本文立足对十六届四中全会(2004.9)《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关于五种执政能力的阐述2,十七届四中全会(2009.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凝聚力、团结、干部培训的阐述3,对现行领导干部教育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思考。通过学术回顾、哲学思考、综合考察、战略聚焦、力的合成(指“集体战略领导力”的合成)、学科视角六个步骤(即本文的核心六章)的调查与研究,本文认为现行的领导干部教育较为单一地聚焦于干部个体的领导能力培养;而在班子领导力(特别是集体战略领导力)培养方面,却迫切需要干教理论加以深化研究、政策法规做出新的指引。为此,本文提出了关于集体战略领导力的学术假说和培养设想,构成本文在学术和实践两方面的价值诉求。什么是集体领导,什么又是集体战略领导?它需要怎样的能力,如何培养这种能力?这是古今中外一切执政集团从中央到地方孜孜不倦的历史追求。在这种努力中,对领导干部的个人能力培养,是起点;对领导班子的集体能力培养,是目标。本文还认为,在我国,领导教育首先应该是以党政干部为培养对象,其中,对城市集体战略领导力的关注应极具现实的意义。这样,领导教育学就能够以其特有的学术内涵,对历史经验做合理传承、对学术成果做兼容并蓄、对现实需求做精准把握、对时代走势做正确判断,并成为某种专项的、极具可持续操作性的学科实践领域。通过本文展开的论证,一个现实急需并且前景广阔的培训领域展现在我们眼前——不断造就在建构集体战略领导力方面具有专业本领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这个培训领域的进一步延伸,乃是一个更为广义的“高端集体领导者人力资源开发”大领域。耕耘这个领域,能够使得《干教条例》更加贴近真实、贴近现实、贴近务实,也使得领导教育更具生命力。

常书红[6](2003)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满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辛亥鼎革,从两个方面显着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其一,在民主精神的导引下,中国颠覆专制,走向共和,从而突破了近代化的瓶颈;其二,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观照下,“五族共和”、民族平等成为国内民族关系的新模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主题空前凸显。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满族的遭际与嬗蜕,无疑是值得特别关注的焦点。本文对辛亥革命前后(1898-1924年)满族历史嬗变轨迹的考察,主要遵循上述两条脉络,以满族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变化和八旗制度的变通、废除作为切入点。满族挥师入关,定鼎中原之后,采取了与拓跋鲜卑和蒙元统治者均有所不同,而更见高明的统治策略。满族贵族在沿袭明代内外文武官制,参用汉臣,借助汉人认同的儒学文化传统确立其统治合法性的同时,通过对国家政权结构和军事网络的精心构筑,以满汉分缺的官僚体系和“八旗子弟,人尽为兵”的八旗制度为依托,强化了满族“文膺心膂”、“武寄干城”的根本地位与独特角色。但随着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骤然加剧和近代民族主义的勃然兴起,这一统治策略遭遇强有力的挑战,变革旗制与满汉平权势在必行。清末满汉权力格局的调整和八旗制度的变通,发轫于戊戌维新,至1907年慈禧太后颁谕“平满汉畛域”而趋于高潮。在资产阶级立宪派和赞同立宪官僚的吁请和擘画下,清政府一则从变革官制入手,渐次删除满汉分缺,划一满汉升途,以塞众口“畸轻畸重”之指责;一则从变通旗制出发,逐步消除满汉之间在居住、交产、婚姻、司法、职业、教育、姓氏称谓、风尚习俗及社会控制体系诸方面的藩篱和经界,以敦情好而泯嫌隙。这些措施,在促动政治转轨和满族社会转型方面的确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清政府注定无法负载政治整合和民族关系整合的双重历史使命,在其踯躅与徘徊中,辛亥革命爆发,满族贵族对于中国近三百年的统治灰飞烟灭。辛亥革命缘“排满”风潮而起,故此,伴随民军的攻城拔寨,满汉冲突在所难免。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革命期间满汉之间的冲突和对立,绝不应盲目地加以放大和渲染。综观各地独立的过程,在倾向和平之各种因素和各支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和平解决成为主流,大部分旗营并未经历长时间激烈的战斗,死伤的满族人数也远远低于某些传闻透露

姜增伟[7](1999)在《努力开创商办工业发展的新局面》文中研究表明1998年12月19日~21日全国商办工业座谈会在南京召开;1998年12月24日~27日全国供销合作社工业会议在海口召开。在上述两个会议上,国家国内贸易局副局长姜增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教育与工业部巡视员罗梦传都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本刊摘要刊登他们的讲话,以指导企业工作。

二、层层负责 人人挑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层层负责 人人挑担(论文提纲范文)

(1)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良民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 华北沦陷区良民证概述
    2.1 良民证的出现
    2.2 良民证的设计样貌
    2.3 日伪政府制作良民证的步骤
    2.4 日伪政府制作良民证的发给对象
    2.5 华北沦陷区个别地区没有良民证的原因
第三章 良民证对沦陷区民众的控制掠夺
    3.1 日伪政府利用良民证对沦陷区进行政治控制
    3.2 日伪政府利用良民证对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
    3.3 日伪政府利用良民证在沦陷区抓兵
第四章 良民证控制下的民众生存之道
    4.1 艰难条件下的生存
    4.2 良民证与日常生活
    4.3 良民证发放初期民众的态度及其态度转变的原因
    4.4 民众利用良民证进行抗日活动
第五章 共产党对良民证的利用
    5.1 共产党获取良民证的方式
    5.2 保护隐藏在沦陷区的共产党员的安全
    5.3 共产党利用良民证进行抗日活动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2)分与合:血缘、利益与宗族治理 ——国家不在场背景下宗族共同体的自我调节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学界已有研究梳理
        (一) 利益调节方案之一:国家治理
        (二) 利益调节方案之二:社会治理
        (三) 利益调节方案之三:自我治理
    三、问题意识与研究假设
        (一) 家户并非简单替代氏族而是漫长过渡过程,宗族具有两者的双重特性
        (二) 社会发展既需要“分”也需要“合”,关键在于有效的治理调节
        (三) 治理不仅包括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也包括社会的自我治理
        (四) 利益分化不一定需要国家进行治理,大量利益分化可以由社会自我治理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
    五、个案介绍与背景交代
        (一) 村庄的由来与历史
        (二) 村庄自然条件与环境
        (三) 社会变迁中的村庄底色
    六、关键词的界定
        (一) 共同体
        (二) 宗族
        (三) 利益
        (四) 治理
第二章 不合不强:利益建构与宗族形成
    一、宗族由来与缘起
        (一) 谢氏宗族的由来
        (二) 村庄里的“后来者
        (三) 宗族的合作与竞争
    二、血缘纽带的建构
        (一) 对远祖的尊重
        (二) 祠堂祭祀
        (三) “祖赋人权”
        (四) 宗族的边界
    三、利益联结的建构
        (一) 共同地缘
        (二) 共同财产
        (三) 共同安全
    四、小结
第三章 不分不活:利益激励与宗族发展
    一、“不分不勤”:宗族分化的动力
        (一) 家户地位
        (二) 分家
        (三) 分房
    二、“以分促活”:宗族分化的功能
        (一) 资源垦殖
        (二) 财富追求
        (三) 共同财产经营
    三、“分中有合”:宗族分化的限度
        (一) 宅与祠的分配
        (二) 产权的安排
        (三) 认同的维系
    四、“合中有分”:宗族分化的结果
        (一) 个体利益的分化与冲突
        (二) 房支利益的分化与冲突
    五、小结
第四章 分合均衡:利益整合与宗族崛起
    一、基于政权关系的国家治理
        (一)“带路人”:宗族中的保甲组织
        (二) “收税派丁”:国家的治理功能
        (三) “当一个桶”:国家调节的局限性
    二、基于血缘关系的祖权治理
        (一) 世系与辈份规则
        (二) 权威及其资格
        (三) 等级性权力
        (四) 祖权调节的限度
    三、基于利益关系的公权治理
        (一) 共同利益的供给
        (二) 个体利益的整合
        (三) 秩序的协调
        (四) 社会利益的建构
    四、小结
第五章 社会自我治理的价值与条件
    一、研究假设的回应与理论发现
        (一) 氏族裂变为家户是一个漫长甚至反复的过程,宗族具有“分”与“合”两重性
        (二) 社会发展中“分”与“合”难两全其美,关键在于通过治理寻求两者均衡
        (三) 治理不仅包括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也包括社会的自我治理
        (四) 社会自我治理能否有效实现还取决于一定的社会条件
    二、社会自我治理有效实现的机制
        (一) 共同性机制
        (二) 差异性机制
        (三) 保护性机制
        (四) 约束性机制
    三、社会自我治理的历史延续与限度
    四、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日记
后记

(3)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 ——兼论其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1840-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近代华侨教育研究概述
        (二) 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的相关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的整体评价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主要研究方法
    四、相关的概念厘定与研究背景
        (一) 华侨与华侨教育
        (二) 侨乡
        (三) 英属马来亚的地域和研究时间界定
        (四) 英属马来亚早期华人移民与华人社会的建构
第一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历程
    第一节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在仿创国内旧教育模式中发展(1840-1904)
        一、英属马来亚旧式华侨教育的发展
        二、国内旧式教育在英属马来亚的仿创
    第二节 英属马来亚新式华侨教育的序幕(1904-1911)
        一、清政府对华侨教育态度的转向及其参与
        二、保皇派与革命派对华侨教育的推波助浪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在外压下的不断前行(1911-1941)
        一、民国政府和殖民政府对侨校的介入
        二、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
    第一节 中国驻外领事对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的推动
        一、劝学兴教,鼓励倡导
        二、视学巡查,反馈引导
        三、介入管理,兼管指导
    第二节 英属马来亚华社侨领绅商的带动
        一、华社侨领身先士卒,促进华侨教育发展
        二、华社富商慷慨解囊,推动华侨学校建设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校知识分子的驱动
        一、王佐邦:毕生从事华侨教育事业
        二、刘韵仙:四十年南洋女子中学校长
    第四节 英属马来亚华社帮派社群与民众的参与
第三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之课程、教科书与国语教学
    第一节 英属马来亚华校的学制与课程
        一、英属马来亚华校的学制
        二、英属马来亚华校的课程
        三、英属马来亚华校课程的特色与不足
    第二节 英属马来亚华校教科书之发展
        一、清末英属马来亚华校新式教科书的勃兴
        二、民国时期英属马来亚华校教科书的改革
        三、英属马来亚华校教科书与殖民政府的查禁
        四、英属马来亚华校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校的国语教育与教科书
        一、英属马来亚华社开展国语运动的前奏
        二、英属马来亚华社国语教学的全面发展
        三、华校国语教科书科学化的积极探索
第四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之办学特色
    第一节 马来亚华校的社群化运作及其管理机制
        一、英属马来亚华校的社群化运作
        二、英属马来亚华校的自主化管理
    第二节 会馆办学与华校办学之个案研究
        一、会馆兴学:以新加坡福建会馆为例
        二、侨校办学:以马来亚槟城钟灵中学为例
    第三节 “华”之特质:马来亚华校的中华内核
        一、对国内教育追随与认同
        二、受国内教育思潮的牵引
第五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
    第一节 迁移与交往:近代华侨对闽省侨乡教育的反哺
        一、闽省传统人文地理生态及其近代侨乡的形成
        二、闽省侨教体系的建构与英属马来亚华侨的推动
    第二节 经费与行政:闽省与英属马来亚华侨学校的运作机制
        一、华侨学校的经费筹措与使用管理
        二、华侨学校的组织行政与校务管理
    第三节 “侨”之特色:闽省侨办学校的外向型与现代性因子
        一、办学基础的外向型与开放性
        二、办学理念与教育取向现代性
        三、办学手段的灵活性与务实性
第六章 英属马来亚华侨办学的爱国意识和文化自觉
    第一节 英属马来亚华侨的教育功能观
        一、社会价值:从文化传承到强国兴邦
        二、育人功能:从单一到复合
    第二节 近代华侨教育家陈嘉庚和林文庆的行与思
        一、“华侨旗帜”陈嘉庚的兴学活动与理念
        二、峇峇学者林文庆的华教实践与思想
    第三节 英属马来亚华侨办学之内在动因
        一、故乡情怀的归属感
        二、宗亲意识乡土情结
        三、兴国救国的责任感
        四、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
第1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的萌芽(1921.07—1927.09)
    1.1 党积极推动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的思想基础
        1.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重新定义了女性的社会属性
        1.1.2 党的宗旨和任务为女性教育主流化提供了动力源泉
    1.2 党开展女性教育的社会基础
        1.2.1 中国现代女性教育的初期发展扭转了女性对教育的认识
        1.2.2 中国妇女运动的初期发展为女性教育准备了人才
    1.3 党的早期女性教育实践
        1.3.1 创办平民女校进行平民教育
        1.3.2 开办短期训练班培养妇女运动骨干
        1.3.3 广泛开展社会宣传
    1.4 党在建党初期女性教育工作的特点
        1.4.1 初步确立了“人人平等,教育人人”的基本教育思想
        1.4.2 拓展了中国现代女性教育的形式
        1.4.3 为女性教育添加了浓重的政治色彩
        1.4.4 教育权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女性教育活动止于尝试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的制度化(1927.10—1935.09)
    2.1 女性教育制度化的基础
        2.1.1 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女性教育制度化创造了条件
        2.1.2 革命形势的发展加速了女性教育制度化的进程
        2.1.3 党的人才标准对女性教育制度化提出了要求
    2.2 女性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2.2.1 女性教育制度化建设的原则
        2.2.2 设立女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2.2.3 搭建女性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2.2.4 制定女性教育规范
    2.3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妇女干部教育
        2.3.1 委托中高等院校培养妇女干部
        2.3.2 开办短期速成训练班培养妇女干部
        2.3.3 在日常工作中引导督促妇女干部成长
    2.4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女性民众教育
        2.4.1 引导女性破除封建思想积极投身革命
        2.4.2 发动扫盲运动提高女性的文化水平
        2.4.3 利用生产技术教育提高女性的生产能力
    2.5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学龄女童教育
        2.5.1 广泛设立小学推行义务教育
        2.5.2 积极推进学龄女童入学
        2.5.3 学龄女童教育概况
    2.6 农村革命根据地女性教育的成效
        2.6.1 女性对学习的态度由冷淡转为热衷
        2.6.2 改变了女性的生存观念和生活质量
        2.6.3 为革命培养了一支有生力量
        2.6.4 对国民党统治区的女性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2.7 农村革命根据地女性教育的特点
        2.7.1 中国现代女性教育进入全新发展时期
        2.7.2 奠定了现代女性教育体系的底基
        2.7.3 完成了女性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2.7.4 教育发展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不完全性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的大众化(1935.10—1945.08)
    3.1 女性教育大众化的背景
        3.1.1 抗日战争对女性教育大众化提出了迫切要求
        3.1.2 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为女性教育大众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3.1.3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民主建设为女性教育大众化创造了条件
    3.2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妇女干部教育
        3.2.1 完善在职妇女干部教育制度
        3.2.2 委托学校培养多层次、多类别女性人才
        3.2.3 创办妇女干部学校
    3.3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女性民众教育
        3.3.1 激发全体女性的抗战热情
        3.3.2 提高女性整体文化素质
        3.3.3 面向女性普及劳动生产技术
    3.4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学龄女童教育
        3.4.1 开展办学体制改革
        3.4.2 大力扶持学龄女童入学
        3.4.3 把抗战教育辐射到日伪占领区和近敌区
    3.5 抗日民主根据地女性教育的成效
        3.5.1 提高了女性的教育化程度
        3.5.2 改变了女性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
        3.5.3 为抗战培养了一支重要力量
    3.6 抗日民主根据地女性教育的特点
        3.6.1 党对女性教育的领导能力显着增强
        3.6.2 上升到主流教育地位
        3.6.3 具有鲜明的战时教育特征
第4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的拓展(1945.09—1949.09)
    4.1 女性教育的拓展及其产生的影响
        4.1.1 解放战争使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由局部农村拓展到全国
        4.1.2 教育对象的结构变化引发教育重心的转移
        4.1.3 教育基础的差距催生分级教育
    4.2 解放区的妇女干部教育
        4.2.1 利用学校和训练班大量培养妇女干部
        4.2.2 恢复建立在职干部教育制度
    4.3 解放区的女性民众教育
        4.3.1 在农村推广老根据地的女性教育
        4.3.2 在城镇建立起女性教育的基础框架
    4.4 解放区的学龄女童教育
        4.4.1 接收改造旧学校
        4.4.2 继续扶持贫困女童入学
    4.5 解放区女性教育的成效
        4.5.1 提升了女性的生活品质
        4.5.2 激发了女性的巨大潜能
    4.6 解放区女性教育的特点
        4.6.1 教育对象由局部群体扩充到女性整体
        4.6.2 完成了由战时教育向常规教育的过渡
        4.6.3 女性教育受到政治高度约束
第5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的正常化(1949.10—1956.12)
    5.1 女性教育正常化的前提与保障
        5.1.1 新中国法制建设为女性教育正常化提供了前提
        5.1.2 新中国教育制度建设为女性教育正常化构筑了保障
    5.2 新中国的妇女干部教育
        5.2.1 由速成教育向正常化教育转变
        5.2.2 妇女干部教育融入国家干部教育体系
    5.3 新中国的女性学校教育
        5.3.1 着力提高女性群体的受教育率
        5.3.2 利用中高等教育培养女性专业人才
    5.4 新中国的女性社会教育
        5.4.1 在思想和身体上解放妇女
        5.4.2 深入开展女性扫盲运动
        5.4.3 在女性中推广使用生产服务新技术
    5.5 新中国女性教育的成效
        5.5.1 提升了女性的受教育率
        5.5.2 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支主体力量
    5.6 新中国女性教育的特点
        5.6.1 中国女性教育全面上升到国家主流教育地位
        5.6.2 全面服务于女性的生产生活
        5.6.3 与男性教育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结论
    一、中国共产党女性教育的主要成就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的总体特征
    三、中国共产党开展女性教育的经验与教训
    四、关于现阶段我国女性教育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论集体战略领导力及其培养 ——以长三角中小沿海城市主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视角选择
    二、选题定位
    三、学术假说
    四、历史经验
    五、技术路线
    六、研究价值
    七、各章简述
第一章 学术回顾
    第一节 集体
        一、解词释义
        二、集体的起源
        三、领导班子
        四、关于领导班子的目前研究
        五、关于"主官"
    第二节 战略
        一、本意战略—近现代的战略思想
        二、本意战略—毛泽东战略思想
        三、泛在战略
    第三节 领导力与集体战略领导力
        一、关于领导力
        二、关于战略领导力
        三、关于执政能力建设
        四、关于集体战略领导力
    第四节 城市的执政视角探究
        一、城市人口规模的执政意义
        二、作为执政实务的城市运行
        三、长三角中小沿海城市
        四、样本的选择理由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哲学思考
    第一节 两种默认
        一、亚哲学的默认
        二、哲学政治化的默认
        三、默认的透视
    第二节 存在与思维
        一、关于存在的形态
        二、关于思维的形态
        三、存在与思维的关系
        四、"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的细化
    第三节 范畴
        一、亚氏范畴观简介
        二、几点摘译
        三、最初存在的东西
        四、范畴的界定
    第四节 运动
        一、几点回顾
        二、运动现象的再思考
    第五节 领导力的解放
        一、S.鲁斯《领导与解放》
        二、解放:以基质的运动为抓手
        三、能力解放与干教培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综合考察
    第一节 古今县域
        一、县域概念的界定
        二、县的由来
        三、县域执政
        四、沿海县域
        五、长三角沿海县域
        六、县委书记
    第二节 问卷调查
        一、选择题的反馈
        二、问答题的响应
        三、关于二手问卷资料的参考
    第三节 干部访谈
        一、访谈策划
        二、访谈汇总
        三、访谈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略聚焦
    第一节 泛在战略的基本内涵
        一、泛在战略与本意战略的基本矛盾
        二、泛在战略汲取本意战略基本精神
        三、党中央的泛在战略经典案例
    第二节 泛在战略研究的现状反思
        一、泛在战略所需的人才素质
        二、管理学中的泛在战略表现
        三、泛在战略探索的严肃性
        四、泛在战略有待深化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三节 泛在战略的信息保障
        一、实用视角的简单回顾
        二、从情报侦察到信息保障
        三、孙武的"五间论"
        四、信息保障的几点事项
        五、常态信息需求及渠道渗透力建设
    第四节 当前城市主官的战略情结
        一、战略情结的解构探析
        二、城市主官的一般作法
        三、基本问题和解决设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力的合成
    第一节 战略领导力:从个体走向集体
        一、个体战略领导力的静态解析
        二、集体战略领导力的动态建构
        三、领导班子凝聚力的矢量原理(LVC)
    第二节 实践中的团结图景
        一、领袖们如是说
        二、省级领导如是说
        三、地市领导如是说
        四、县级领导如是说
        五、组织部门领导如是说
    第三节 商洛案例的启示
        一、《商洛决定》摘录
        二、《商洛决定》透视
        三、《商洛决定》的LVC视角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学科视角
    第一节 集体战略领导力培养的定位
        一、学科定位
        二、实践定位
    第二节 集体战略领导力的培养与学科关系
        一、与政治学的学科关系
        二、与行政学的学科关系
        三、与管理学的学科关系
        四、与城市学的关系
    第三节 集体战略领导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源自哲学的理论基础
        二、源自党史的理论基础
        三、源自战略学的理论基础
        四、源自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五、源自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集体战略领导力的培养策略
        一、总体考虑
        二、施教对象
        三、核心教程
        四、教学方法
        五、培训合作
    第五节 集体战略领导者的资政服务
        一、解词释义
        二、欧美mentor
        三、中国mentor
        四、mentor的领导学视角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总体归纳
    二、关于绪论
    三、关于学术回顾
    四、关于哲学思考
    五、关于综合考察
    六、关于战略聚焦
    七、关于力的合成
    八、关于学科视角
    九、未来展望
参考资料
后记——新的开始
致谢

(6)辛亥革命前后的满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
    三、资料概况
    四、基本思路及框架设计
第一章 清代满族的地位与角色
    一、满族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根本地位
    二、八旗制度与满族社会
    三、八旗制度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内在危机
第二章 清末变通旗制与满族社会体系的调整
    一、清政府变通八旗制度的原因
    二、从松动旗籍到变通旗制
    三、变通旗制的推行及其主要内容
    四、变通旗制对满族社会的影响
第三章 满族与辛亥革命
    一、“平满汉畛域”
    二、革命期间的满汉关系
    三、满族人民对于辛亥革命的推动和参与
    四、清帝逊位与清室优待
第四章 满族与清末民族认同
    一、近代民族主义文本的二元化:“革命排满”与“满汉一体”
    二、文本的对立与趋同
    三、历史创造的新文本:“五族共和”
第五章 满族在辛亥革命后的平民化历程
    一、满族社会的瓦解
    二、走向平民化
    三、民初的八旗团体与集会
    四、平民化概观:满族职业、生活、人口、风俗及其心理变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努力开创商办工业发展的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化企业改革,抓好制度创新
二、推行品牌战略,培育和发展企业集团,走规范经营的道路
三、抓好扭亏增盈,努力开拓市场
    1. 建立健全扭亏增盈责任制。
    2. 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3. 切实加强企业管理。
四、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五、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

四、层层负责 人人挑担(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战时期华北沦陷区良民证问题研究[D]. 王小娟. 天津商业大学, 2018(11)
  • [2]分与合:血缘、利益与宗族治理 ——国家不在场背景下宗族共同体的自我调节之道[D]. 胡平江.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3]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 ——兼论其对闽省侨乡教育的辐射(1840-1941)[D]. 吴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研究[D]. 徐爱新. 河北大学, 2013(12)
  • [5]论集体战略领导力及其培养 ——以长三角中小沿海城市主官为例[D]. 黄志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6]辛亥革命前后的满族研究[D]. 常书红. 北京师范大学, 2003(02)
  • [7]努力开创商办工业发展的新局面[J]. 姜增伟. 中国商办工业, 1999(03)

标签:;  ;  ;  ;  

各级负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