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一、幽门螺杆菌与胃癌(论文文献综述)

于雅丽,李振华,牛学恩,李宾[1](2021)在《血清IL-8表达水平和IL-8-251A/T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IL-8-251A/T基因多态性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胃部内镜筛查以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胃癌患者167例(胃癌组),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104例、无幽门螺杆菌感染63例;正常对照者219例(对照组),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78例、无幽门螺杆菌感染141例。检测两组受试者胃液中IL-8水平以及IL-8-251A/T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癌组患者胃液中IL-8水平为(15.21±3.15)μmol/L,高于对照组(11.56±2.7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50,P=0.000)。胃癌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62.28%,显着高于对照组3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23,P=0.000),且胃癌组与对照组受试者IL-8-251A/T基因型分布以及IL-8-251A/T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组受试者中,HP感染阳性患者IL-8表达水平显着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A基因型IL-8表达水平显着高于AT基因型与TT基因型,AT基因型IL-8表达水平显着高于TT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IL-8-251A/T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IL-8-251AA基因型患者胃液中IL-8分泌显着增强,提示IL-8-251AA基因型且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可能发生胃癌的风险更高。

朱健康,帕力达·帕拉哈提,王义霞[2](2021)在《幽门螺杆菌及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与胃癌形成的关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及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与胃癌形成的关系。方法共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的消化道疾病患者150例组织参与研究,根据疾病分为3组,分别为:胃癌组:胃癌患者50例、非肿瘤消化道疾病组:胃炎50例、胃溃疡50例。每组维族、汉族患者各25例。比较胃癌、非胃癌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的关系,及根治幽门螺杆菌与降低胃癌发生的关系。结果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94.00%,明显高于胃炎的70.00%、胃溃疡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6、8.575,P=0.002、0.003),幽门螺杆菌抗体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阳性率为82.00%,明显高于非肿瘤消化道疾病组的6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维族HP感染率高,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汉族,非肿瘤消化道疾病组中维族感染率高于汉族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阳性患者中,胃癌组患者根除HP的有效率明显低于非肿瘤消化道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和胃癌的形成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0.105,P>0.05),而幽门螺杆菌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同时呈阳性,和胃癌形成之间呈现正相关(r=0.894,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细胞毒性相关蛋白A可增加患胃癌的风险,且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更有利于减少胃癌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郭佳[3](2021)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盐摄入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初步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盐摄入在胃癌发生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以及交互作用强弱,有助于发现重点人群,实现胃癌的精准防控。方法第一部分通过系统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6月17日发表的分析胃癌发生中幽门螺杆菌与高盐摄入交互作用的中英文文献,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信息,通过定性与定量系统评价对于二者交互作用进行初步判断。第二部分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对所有调查对象面对面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幽门螺杆菌检测和盐阈值测定。高盐摄入指标为盐阈值大于3、自述口味偏咸、经常食用腌制蔬菜和加工肉类。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出胃癌的危险因素。当不考虑其它危险因素的影响时,使用叉生分析表分析幽门螺杆菌与高盐摄入指标的交互作用并进行显着性检验。当考虑其它危险因素的影响时,先将幽门螺杆菌与高盐摄入指标的乘积项和其它危险因素纳入回归模型中分析相乘交互作用。然后计算出调整其它因素时幽门螺杆菌与高盐摄入指标的协方差和回归系数,将其代入Andersson等编制的Excel计算表中,求得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AP)和效应指数(S)的估计值及95%置信区间(95%CI)判断相加交互作用。结果第一部分共检索到文献3849篇,其中中文文献44篇,英文文献3805篇,剔除重复、内容不符、综述类等文献,共纳入英文文献8篇,包括7篇病例对照研究和1篇队列研究。纳入的文献都只利用回归模型分析相乘交互作用,未分析相加交互作用。其中5篇文献结果显示二者有交互作用,具体为2篇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只有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组中高盐摄入是胃癌的危险因素,2篇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与高盐摄入者患胃癌风险更高,1篇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在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与高盐摄入有协同作用。其他3篇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二者无交互作用。对其中给出具体分组信息的4篇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当幽门螺杆菌阴性时高盐摄入与胃癌的OR值为0.40(95%CI:0.08~1.95),当幽门螺杆菌阳性时高盐摄入与胃癌的OR值为3.01(95%CI:0.97~9.36)。第二部分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民族、城乡、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方面均衡可比。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OR=2.853)、经常食用腌制蔬菜(OR=4.003)、经常食用加工肉类(OR=2.983)、经常食用油炸食品(OR=5.486)、饮酒(OR=1.776)、癌症家族史(OR=2.991)和经常生气(OR=3.790)是宜昌市居民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不考虑其它危险因素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STST>3、口味偏咸、经常食用腌制蔬菜和加工肉类这4个高盐摄入指标均无交互作用(P>0.05)。调整其它危险因素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与经常食用腌制蔬菜、加工肉类无相乘交互作用(PHP*腌制蔬菜=0.467;PHP*加工肉类=0.329)。Excel计算表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经常食用腌制蔬菜无相加交互作用(RERI:3.086,95%CI:-7.493~6.537;AP:0.277,95%CI:-0.435~0.989;S:1.437,95%CI:0.484~4.269),与经常食用加工肉类无相加交互作用(RERI:1.239,95%CI:-2.959~5.437;AP:0.155,95%CI:-0.370~0.680;S:1.215,95%CI:0.586~2.519)。结论第一部分系统评价:分析幽门螺杆菌与高盐摄入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的文献较少,由于变量测量方法不同以及对于“高盐”的判断标准不同,文献间异质性较大。纳入文献的分析结果有些显示二者有交互作用,有些显示二者无交互作用,无法下定论。第二部分病例对照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经常食用腌制蔬菜、经常食用加工肉类、经常食用油炸食品、饮酒、癌症家族史和经常生气是宜昌市居民胃癌的危险因素。不论是否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盐摄入指标既无相乘交互作用也无相加交互作用。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小且难以避免回忆偏倚,只能对幽门螺杆菌与高盐摄入的交互作用进行初步探索,确切证据仍需寻找能综合判断“高盐摄入”的指标,并进行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论证。

田媛媛[4](2021)在《二吲哚甲烷通过上调KLF4的表达及负调控PD-L1增强胃癌的免疫治疗效果》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胃癌,在我们身边已经无处不在,作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每年有超过100万的死亡病例。近年来,尽管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并在流行病学,病理学,分子机制,治疗方案和策略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整体来看胃癌的治疗负担仍然很重。在北美和大多数西欧国家,胃癌已经不是一种常见癌症,特别是美国,胃癌的发病率已经逐年降低。这种发病率降低的变化可能与这些国家长期以来幽门螺杆菌处于低而稳定的水平有关。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呈螺旋形,对人类胃黏膜上皮细胞有特定的粘附作用,另外它还有鞭毛,适应性酶和适应性蛋白,这使得它能够在胃内酸性条件定植和生存。在与人类宿主共同进化了60000多年的过程中,这种细菌为了适应在这种极端环境中长期生存,进化出了很多适应性功能,其中包括能够缓冲极端酸性环境的功能,干扰细胞的信号通路,逃避人类的免疫反应,以及对宿主细胞的强粘附性等等一系列适应性功能。与健康的胃上皮组织相比,人胃中感染的组织被幽门螺杆菌破坏,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毒素和有毒性作用的酶共同作用,胃黏膜屏障进而被侵袭攻击,胃泌素也被促进,发展到末期引起各种胃部炎症及症状的发生。来自蔬菜的天然产品因其可能作为化学预防剂的作用而得到广泛认可,3,3’-二吲哚甲烷(Bio DIM)是在十字科蔬菜中发现的一种有效抗肿瘤成分,并且也是血浆中的主要生物活性化合物,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DIM在各类型癌症的体内和体外模型都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我们在观察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中发现,Bio DIM处理肿瘤细胞可有效刺激KLF4的表达。KLF4是一种含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从生理学上讲,它主要在器官的终末分化上皮细胞中表达,如在终末分化的胃肠黏膜上皮细胞高表达。临床上发现,各种肿瘤中KLF4表达降低甚至完全不表达。然而,在胃癌中KLF4的特征性改变和相关机制尚未有更深入的研究结果,因此,KLF4是否参与胃癌分化的调控以及KLF4是否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Cag A是一种细菌癌蛋白,在幽门螺杆菌诱导的胃癌中起关键作用,致癌信号通路的激活和抑癌信号通路的失活是胃癌发生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Cag A通过直接结合或者相互作用,重要信号蛋白的磷酸化和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等多种分子机制,能够影响致癌或抑癌信号通路中重要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因此,Cag A能持续失调这些信号通路并最终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逃避免疫系统是癌症的一个重要标志,它能使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癌细胞可表达多种免疫抑制信号抑制蛋白,引起免疫系统的功能障碍和凋亡,其中一种抑制分子是程序性死亡配体1即PD-L1,它能与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结合,而PD-1正是T细胞B细胞等免疫淋巴细胞所表达的一种蛋白分子,结合后作用从而起到抑制抗癌免疫的作用。免疫检查点治疗目前是一种新颖而重要的胃癌治疗策略,他的基础原理则是能够形成负性调节机制和定点靶向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虽然针对胃癌的免疫检查点疗法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出有效的疗效,但其疗效远低于人们的预期,这可能与胃癌特定的病因学因素有关。活化或上调KLF4表达的药物可望通过KLF4的直接抗肿瘤和间接改善肿瘤免疫抑制状态,达到提高胃癌综合免疫治疗的效果。利用胃癌实验动物模型将能够有效活化KLF4表达的药物Bio DIM与免疫检查点阻断剂(PD-1抗体)联合应用观察协同抗肿瘤效应,为探索胃癌综合免疫治疗的新方法新途径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那么Bio DIM能否通过激活KLF4的表达后进一步抑制PD-L1的表达,最终实现增强胃癌免疫治疗效果?于是我们进行了以下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方法】1.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药物Bio DIM刺激处理GES-1细胞和胃癌细胞AGS,MGC-803细胞12小时,用WB检测KLF4与PD-L1的基础表达水平。2.用50μmol/LBio DIM分别在0h,2h,4h,6h,12h,24h处理GES-1,AGS,MGC-803细胞,用WB在蛋白水平检测KLF4与PD-L1的基础表达情况。3.用Bio DIM刺激处理MGC-803细胞12小时,Transwell检测胃癌细胞的恶性行为学改变。4.用幽门螺杆菌感染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AGS,MGC-803,按照50:1,100:1的感染复数共培养一定时间后,再加Bio DIM处理,最后用WB方法检测KLF4以及随即是否影响到的PD-L1的蛋白水平表达情况,来验证Bio DIM能否逆转幽门螺杆菌对KLF4的下调作用及探索对PD-L1的调控情况。5.分别用GES-1,AGS,MGC-803细胞转染KLF4 Si RNA,保证细胞转染成功并状态健康活跃后用Bio DIM处理,WB检测KLF4及PD-L1表达,进一步验证Bio DIM对GES-1,AGS,MGC-803沉默KLF4(KLF4-Si RNA)的逆转作用。6.建立裸鼠成瘤模型:我们选择了MGC-803细胞和雌性裸鼠,接种肿瘤细胞数量为1*106,用803细胞皮下注射入裸鼠腹股沟区,约一周后肿瘤实质化稍明显随即进行Bio DIM给药治疗处理组及Bio DIM与PD-1抗体联合用药组,用药大约4周后具体时长可看小鼠肿瘤生长情况稍作调整,处死裸鼠收集肿瘤组织标本并测量称重肿瘤。(1)实时对裸鼠肿瘤大小进行测量记录,绘制肿瘤生长曲线。(2)用福尔马林固定部分肿瘤组织剩下的组织可保存好待用,制作石蜡切片,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研究结果】1.随着Bio DIM刺激浓度的升高,KLF4的表达也持续升高,处理时间12小时浓度在100μmol/L时,KLF4的表达较高,PD-L1的表达较低。2.Bio DIM处理不同时间发现随着时间延长效果逐渐显着,在12h时KLF4升高明显,PD-L1的表达也被显着抑制。3.不同浓度的Bio DIM刺激处理AGS细胞,随着浓度的提高,细胞迁移能力显着降低,恶性行为学发生明显改变。4.不同感染复数的幽门螺杆菌与GES-1,AGS,MGC-803共培养,再加Bio DIM处理一定时间后发现不管感染复数怎样改变,加药处理组KLF4表达都升高,而PD-L1的表达均降低。5.将GES-1,AGS及MGC-803细胞转染KLF4 Si RNA后,再加Bio DIM处理,刺激后KLF4在蛋白水平的表达被激活抬高,而PD-L1表达明显被下调,进一步验证Bio DIM能逆转幽门螺杆菌对KLF4的下调作用及探索对PD-L1的调控情况。6.绘制裸鼠肿瘤生长曲线图,结果显示Bio DIM用药组及Bio DIM与PD-1抗体联合用药组裸鼠肿瘤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证明用药组肿瘤生长明显被抑制。【结论】1.Bio DIM能有效激活KLF4的表达,抑制PD-L1的表达2.Bio DIM能显着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行为学改变3.在体内实验中,有效活化KLF4表达的药物DIM与免疫检查点阻断剂(PD-1抗体)联合应用,协同抗肿瘤作用明显。

杨露[5](2020)在《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我国儿童Hp感染率高,且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急剧增长。Hp感染除了会引起胃部疾病外,还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生长发育迟缓,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多数医学领域学者主张儿童Hp感染需进行治疗。目前抗Hp治疗主要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剂结合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治疗2周,然而大量长期广谱抗生素的治疗会产生胃肠道菌群失调等副反应,反复根除治疗还容易引起抗生素耐药问题;同时,由于儿童对药物依从性差等原因,儿童Hp感染根除率偏低。儿童Hp临床特点与成人不同,大多数表现为不同程度消化不良症状,极少出现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不良后果。目前对于哪个年龄段对儿童进行Hp根除治疗仍无定论。欧洲流行病学数据也表明,Hp感染可使肥胖、胃食管反流病及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获益,且与炎症性肠病呈负相关。因此,在临床中急需寻找更有利于儿童Hp治疗的方案。目前关于Hp感染与肠道菌群方面研究越来越多,国外有动物试验研究已经证实发现Hp感染可引起未发炎的胃肠道远端肠道菌群明显变化。而Hp感染与人粪便肠道菌群研究也发现与Hp阴性相比,Hp感染样本中α-多样性显着增高、梭状芽孢杆菌及厌氧菌丰度下降、乳杆菌的丰度增加等。成人Hp感染与肠道菌群关系或动物科研试验比较多,而儿童研究尚少,本研究分析儿童抗Hp根除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及Hp感染家庭肠道菌群特征,以期发现儿童Hp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及特征菌,指导抗Hp益生菌治疗方案,协助提高儿童Hp根除率,改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减少根除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研究目的:1.探讨儿童Hp感染及胃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分析特征菌标志物;2.进一步在肠道菌群层面上了解儿童Hp家族易感性及与其关联的特征菌群;3.解析Hp根除治疗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及其特征,以期指导益生菌治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4至14岁消化不良儿童及其父母粪便标本,纳入消化不良儿童进行13C呼气试验、腹部彩超、快速尿素酶检测试验、胃镜及组织病理等检查,初次以病理结果及快速尿素酶检测试验阳性确诊Hp相关性胃炎的病例,纳入幽门螺杆菌胃炎组(HPG),而病理及快速尿素酶检测试验均提示Hp阴性,且胃镜下确诊胃炎的儿童病例纳入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炎组(HNG),患儿父母依据13C或14C呼气试验判断Hp情况,同时采集患儿基本信息、病史、家庭信息等。患儿及其父母Hp检测均阳性纳入幽门螺杆菌阳性家系(HP-P家系),反之Hp检测均阴性纳入幽门螺杆菌阴性家系(HP-N家系)。并对Hp胃炎儿童进行一线三联疗法根除治疗,治疗药物及剂量为奥美拉唑(0.6-1.0mg/(kg.d),2次/d)、克拉霉素(15-20 mg/(kg·d),2次/d)、阿莫西林(50 mg/(kg·d),2次/d)或甲硝唑(20 mg/(kg·d),2次/d),对青霉素过敏的儿童需换用甲硝唑,总疗程为2周。随访Hp胃炎患儿治疗后2周、6周粪便标本,并评估根除效果,记录不良反应。同期留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G)儿童粪便标本,健康对照儿童应用13C呼气试验判断Hp检测情况。该研究已由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QLCH-ET-2017-06,并且参加项目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纳入儿童及其父母大便标本收集并保存在-80℃冰箱并提取DNA,后期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并做以下对比分析:1)将HPG、HNG与HCG肠道菌群两两比较;2)对Hp阳性儿童与Hp阴性儿童、Hp阳性父母与Hp阴性父母、Hp家系与Hp阴性家系肠道菌群进行对比。3)将根除治疗前(W0)、治疗后2周(W2)、治疗后6周(W6)粪便及健康对照(HC)肠道菌群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纳入第一部分研究的患儿病例数154例,包括50例HPG患儿、42例HNG患儿及62例HCG儿童,结果显示(1)这三组,尤其是HPG,HNG和HCG中的β多样性分析存在显着差异;(2)与HCG对比,HPG和HNG中的F/B(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均显着降低,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丰度相对较高,而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丰度相对较低;(3)与HNG相比,HPG中β变形杆菌纲(Betaproteobacteria)、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柯林斯菌属(Collinsella)的丰度较高,而α变形杆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的丰度较低。(4)通过肠道微生物功能预测分析发现,HPG和HNG中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和β-内酰胺药物耐药性等代谢途径增加。2.第二部分研究纳入78例家系研究对象,其中包括40例HP-P家系,38例HP-N家系。(1)HP-P与HP-N家系组中父母、儿童肠道菌群构成差异显着,HP-P家系父母、儿童均可见乳酸杆菌目(Lactobacillales)丰度增高、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巨单胞菌属(Megamonas)或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丰度减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父母标志菌主要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奈瑟氏菌属(Neisseria)及巨单胞菌属(Megamonas),而在儿童肠道菌群变化以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丰度差异为主;(2)本研究同样进行两组家系间对比,发现HP-P组家系中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副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 parainfluenzae)丰度增高,巨单胞菌属(Megamonas)、假单胞菌(Pseudomonas)、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丰度降低。3.第三部分研究Hp儿童根除治疗后随访2周、6周肠道菌群变化,该研究留取W0 25例粪便标本,治疗2周后W2 23例粪便标本,治疗后6周W6标本留取16例粪便标本。发现根除治疗后2周肠道菌群变化显着,以拟杆菌门、梭状芽孢杆菌下降,变形菌门升高为主,且在停药4周发现,F/B值较前提高,拟杆菌属(Bacteroides)持续下降,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变形菌门中的奈瑟菌属(Neisseria)、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副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假单孢杆菌目(Pseudomonadales)仍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研究结论:1.儿童Hp感染及胃炎可引起显着肠道菌群变化,儿童胃炎主要引起肠杆菌科、拟杆菌科丰度改变,而Hp感染引起肠道菌群中链球菌和巨球形菌属丰度差异。Hp感染可加重胃炎引起的肠道菌群改变。而这些肠道菌群改变与机体抗生素耐药、药物及营养物质代谢有关,有可能影响Hp感染和胃炎临床治疗效果,这提示了抗Hp感染中应用益生菌辅助治疗的重要性,且为开展更大范围的临床验证和开发益生菌治疗策略打下了基础。2.Hp感染导致家系内肠道菌群显着变化,且HP-P家系中父母、儿童肠道菌群各有特点。该研究表明Hp不仅引起家族各成员感染也同样引起各成员肠道菌群紊乱,因此在对儿童进行抗Hp感染治疗的同时,应提倡全家一起根除治疗策略,降低Hp感染率。3.儿童Hp根除治疗可短期显着改变肠道菌群构成,主要以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下降及变形菌升高为主,且在短时间未恢复至治疗前。对于临床益生菌种类及治疗疗程提供了客观依据。

熊攀[6](2020)在《贲门H.pylori感染与单个核细胞亚群、53BP1和MDC1的关联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探究H.pylori感染的贲门组织中单个核细胞(CD3、CD8、CD20和CD68)的浸润以及DNA双链损伤修复蛋白53BP1和MDC1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贲门组织中H.pylori感染、单个核细胞亚群和DNA双链损伤修复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材料和方法1.标本:贲门内镜组织标本共57个,其中18个标本(18例病人)来自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内镜室和39个标本(27例病人)来自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室。GES-1细胞购于BNCC公司,H.pylori菌株来自于课题组分离培养。2.HE染色,免疫组化和PCR:对贲门内镜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和炎症等级,免疫组化(HP)和PCR用来筛选H.pylori阳性和阴性的贲门组织。使用抗体LCA/CD3/CD8/CD20/CD68分别检测炎细胞、总T细胞、CD8+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评估H.pylori感染的贲门组织中单个核细胞浸润的情况;检测53BP1和MDC1蛋白在H.pylori感染的贲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3.免疫荧光:检测感染H.pylori的GES-1细胞中53BP1和MDC1的表达情况。4.统计: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Graphpad6.0作图。根据数据的类型选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等方法。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H.pylori感染的样本中,炎细胞总数比较多,炎症强度也比较强。H.pylori感染的腺体周围有多量的T细胞,特别是CD8+T细胞的聚集和浸润,感染灶的周围也有较多的巨噬细胞和B细胞。随着H.pylori定植密度的增加,B细胞数也随之增加。2.H.pylori(-)和H.pylori(+)贲门组织浸润LCA+细胞数目的中位数为64.9(P25~P75:49.3~91.6)和100.0(P25~P75:75.3~124.3),这两组的LCA+细胞浸润数目存在差异(P=0.009)。不同H.pylori定植密度组间的浸润的LCA+细胞数的结果显示LCA+细胞数存在差异(P=0.002)。LCA阳性细胞数与H.pylori定植密度存在正相关(rs=0.480,P<0.001)。3.H.pylori(-)和H.pylori(+)贲门组织浸润的CD20+B细胞数中位数分别为1.2(P25~P75:0.2~5.7)和28.3(P25~P75:7.9~49.9),两组间存在差异(P<0.001)。不同H.pylori定植密度分组间,CD20+细胞数在存在差异(P=0.001),CD20+B细胞数与H.pylori定植密度存在正相关(rs=0.473,P<0.001)。4.H.pylori(-)和H.pylori(+)贲门组织浸润的CD3+T细胞数中位数分别为40.2(P25~P75:34.1~52.5)和44.4(P25~P75:29.8~62.5),无统计学意义(P=0.555);浸润的CD8+T细胞数中位数分别为32.7(P25~P75:22.4~39.1)和26.4(P25~P75:17.8~33.6),无统计学意义(P=0.132)。5.H.pylori(-)和H.pylori(+)贲门组织浸润的CD68+巨噬细胞数中位数分别为27.7(P25~P75:18.8~35.7)和22.5(P25~P75:16.3~32.9),无统计学意义(P=0.132)。6.与未感染H.pylori的贲门相比,53BP1和MDC1蛋白增加(P<0.001,P=0.007)。两个蛋白均与H.pylori定植密度呈正相关关系(rs=0.828,P<0.001;rs=0.513,P<0.001)。7.DNA双链损伤修复蛋白53BP1、MDC1与LCA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rs=0.411,P=0.002;rs=0.377,P=0.006)。DNA双链损伤修复的2个指标的蛋白表达水平呈现为正相关关系(rs=0.409,P=0.003)。结论1.H.pylori感染的腺体周围有多量的T细胞,特别是CD8+T细胞的聚集和浸润,也看到了较多的巨噬细胞和B细胞在H.pylori感染灶的周围。随着H.pylori定植密度的增加,炎细胞和B细胞数也随之增加。2.感染H.pylori的贲门中53BP1和MDC1蛋白表达上调,随着H.pylori定植密度增加,53BP1和MDC1蛋白表达增加,提示在H.pylori感染中,DNA双链损伤修复发挥了作用。3.感染H.pylori的贲门中53BP1和MDC1蛋白表达与炎细胞数呈正相关关系,提示DNA双链损伤修复与炎症有关,且炎细胞数越多,炎症越重,DNA双链损伤修复也越明显。

尚文静[7](2020)在《孤儿核受体Nurr1和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B1介导胃恶性转化的调控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胃癌是严重影响中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由于诊断方法的限制,使得许多胃癌患者进展到晚期才被确诊,手术切除及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不良。因此,揭示胃恶性转化机制是实现早期干预胃癌发生的重要科学问题。幽门螺杆菌是一级致癌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诱导胃部炎症和胃黏膜损伤,持续性炎症加大恶性转化风险。虽然目前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发生的研究已有所进展,但是幽门螺杆菌促进恶性转化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文主要研究了孤儿核受体Nurr1和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B1介导幽门螺杆菌相关恶性转化的调控机制。核受体家族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转录调节因子之一,人基因组包含48个核受体超家族,其中有大量的孤儿核受体。孤儿核受体作为转录因子以配体非依赖的方式被激活,通过调节下游基因的异常表达调控体内生理学和病理学过程。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多种核受体基因在临床标本中的表达,发现孤儿核受体Nurr1在胃癌标本中表达上调最显着。Nurr1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神经元发育的调控作用机制,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其在各种癌症中的作用,但Nurr1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仍不明确。表观遗传学分子可以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组蛋白修饰相关酶类的抑制剂作为癌症治疗的靶向性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因此,探究胃癌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表观遗传学分子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为制定有效的胃癌防治策略提供理论支撑。我们通过数据库中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发现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B1在胃癌标本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此外,我们分析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发现在胃癌病人中SETDB1高表达与病人不良预后相关。研究报道SETDB1属于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家族,它在早期胚胎发育及胚胎干细胞生长和增殖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SETDB1异常表达可以促进多种癌症的发生进展,因此被认为是多种肿瘤潜在的治疗靶点。然而SETDB1在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研究目的(一)解析孤儿核受体Nurr1在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二)解析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B1促进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癌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方法和结果(一)孤儿核受体Nurr1通过促进细胞周期调控分子CDK4的转录加速胃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增加转录因子SP1的表达;SP1可结合于Nurr1的启动子上,促进Nurr1的转录激活。1.Nurr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其高表达提示病人预后不良通过在临床标本中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发现,Nurr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在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发现在胃炎到胃癌的进展过程中,Nurr1的表达逐渐升高。实时定量PCR分析发现在人的胃癌组织中,Nurr1mRNA表达显着升高。GEO 数据库(GSE30727 和 GSE54129)及 Western blot分析均发现,Nurr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对三个GEO数据库(GSE51105,GSE62254,GSE14210)中胃癌病人的生存分析发现,Nurr1高表达组患者的整体生存期显着低于Nurr1低表达组患者。2.Nurr1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CCK8分析发现,在胃癌细胞中干扰掉Nurr1可以显着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过表达Nurr1则促进了胃癌细胞的增殖。我们构建了 Nurr1稳定敲除的胃癌细胞及对照组细胞,然后将其皮下注射到裸鼠背部两侧。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显示,Nurr1干扰组小鼠肿瘤的生长速率显着降低,同时肿瘤的大小和重量均小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说明Nurr1可以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肿瘤形成。3.Nurr1促进细胞周期调控分子CDK4的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在基因启动子上含有Nurr1结合位点的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Nurr1干扰后CDK4的表达受到显着抑制。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Nurr1干扰降低了 CDK4及下游靶基因pRb的表达,而过表达Nurr1具有相反的结果。双荧光素酶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实验发现,Nurr1直接结合到CDK4启动子区域,激活CDK4的转录。克隆形成、CCK8实验在体外证明CDK4可以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裸鼠皮下异种移植瘤模型实验证实CDK4可以促进胃癌细胞的肿瘤形成能力。4.幽门螺杆菌感染上调Nurr1表达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实验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Nurr1 mRNA和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发现,Nurr1在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炎标本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的胃炎标本。5.幽门螺杆菌可通过PI3K/AKT信号途径增加Nurr1的表达为了探究幽门螺杆菌上调Nurr1的机制,我们在胃癌细胞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前加入了五种重要的信号通路抑制剂。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可显着抑制幽门螺杆菌诱导的Nurr1表达上调。RT-PCR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Western blot实验发现,AKT、P-AKT及SP1的表达与Nurr1表达趋势一致。上述结果说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主要依赖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Nurr1的表达。6.转录因子SP1直接靶向Nurr1,调控Nurr1及下游基因的表达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SP1可以正性调控Nurr1的表达。用PROMO 3.0数据库分析Nurr1启动子区域,发现其启动子区域存在三个SP1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及ChIP实验证明,Nurr1是SP1的直接靶基因。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发现,SP1可以介导幽门螺杆菌对Nurr1及靶基因的表达调控。7.在动物体内及临床标本中均发现Nurr1表达与SP1、CDK4和Ki67的表达呈显着正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小鼠模型中,Nurr1、SP1、CDK4、Ki67的表达均显着升高。对临床标本的表达分析发现Nurr1、SP1、CDK4、Ki67在人胃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均高于邻近的癌旁组织。通过对上面两个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析发现,Nurr1的表达与SP1、CDK4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二)SETDB1在胃癌中表达上调,其异常高表达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和进展。机制上,SETDB1与转录因子ERG相互结合,共同富集到CCMD1和MMP9启动子区域,促进CCND1和MMP9的表达,从而介导胃癌的发生发展。在胃癌细胞中,幽门螺杆菌通过转录因子TCF4上调SETDB1的表达,TCF4结合到SETDB1的启动子区域,增强其转录活性。1.SETDB1在胃癌中表达异常升高,其高表达与胃癌病人预后不良相关为了寻找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分子,我们在两个GEO数据库(GSE13911和GSE79973)中分析了胃癌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有五个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B1,PRMT1,PRMT3,PRMT5 S,SMYD5)和一个组蛋白去甲基化酶(MI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癌旁组织。接下来我们分析了这六个基因在TCGA数据库中的表达,发现SETDB1在胃癌病人的组织中的表达显着升高。SETDB1在胃癌标本中的蛋白表达变化与前面两个数据库中的结果一致。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SETDB1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中表达较低,在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的组织中表达有中度上调,在异常增生的组织中表达进一步增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剧烈增加。实时定量PCR实验发现,SETDB1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组织。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中分析发现,SETDB1高表达组的胃癌病人总体生存期较短。2.SETDB1可以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及肿瘤形成体外的克隆形成、CCK8实验证实,SETDB1可以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且不依赖于SETDB1甲基转移酶的功能。体内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证明,SETDB1可以促进胃癌细胞的肿瘤形成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ETDB1干扰组的裸鼠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明显降低,表明SETDB1的干扰降低了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3.SETDB1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Transwell及伤口愈合实验证明,SETDB1可以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我们也证明了 SETDB1不依赖其甲基转移酶功能调控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为了验证SETDB1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我们将SETDB1稳定敲除的胃癌细胞及对照组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到裸鼠体内。结果发现SETDB1敲除可以显着降低胃癌细胞在裸鼠肺部的转移。HE染色可以看到SETDB1敲除组小鼠肺部的淋巴结数量明显减少。4.CCND1及MMP9介导SETDB1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为了探究SETDB1调控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学机制,我们使用实时定量PCR筛选SETDB1可能调控的增殖和转移相关的基因,发现SETDB1干扰可以显着降低CCND1及MMP9mRNA水平的表达。随后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分析发现,SETDB1干扰后CCND1及MMP9的表达明显降低,而过表达SETDB1则可以促进CCND1和MMP9的表达。5.SETDB1与转录因子ERG相互结合,促进CCND1和MMP9的转录表达IP实验证明SETDB1和ERG可以相互结合。双荧光素酶实验发现,SETDB1可以增强CCMD1和MMP9的转录活性。ChIP实验证明在胃癌细胞中,SETDB1直接连接到CCND1和MMP9启动子区域,参与其转录调控。克隆形成和Transwell实验说明CCND1和MMP9是SETDB1的下游靶基因,且在胃癌中SETDB1主要依赖于CCND1和MMP9发挥生物学功能。6.转录因子TCF4可以靶向调控SETDB1的表达PROMO 3.0数据库对SETDB1的启动子区域进行分析,发现在SETDB1的启动子上存在TCF4的结合基序CAAAG。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实验证实,在胃癌细胞中,TCF4可以在mRNA及蛋白水平调节SETDB1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证明,TCF4干扰抑制SETDB1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活性,而TCF4过表达则具有相反的结果。ChIP实验发现,TCF4直接结合到SETDB1的启动子上,调控SETDB1的转录表达。7.幽门螺杆菌感染后通过TCF4上调SETDB1的表达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分析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促进SETDB 1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且幽门螺杆菌对SETDB1的诱导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实时定量PCR实验证明,SETDB1在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炎标本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的胃炎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人胃炎标本中SETDB1蛋白水平表达与mRNA水平表达一致。幽门螺杆菌灌胃构建的胃炎小鼠模型中,SETDB1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组的小鼠胃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未感染组。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证实,TCF4介导幽门螺杆菌对SETDB1表达的上调。8.SETDB1的表达与胃癌疾病进展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发现,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加入甲基亚硝基脲(MUN)处理的小鼠中,SETDB1的表达明显增加。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检测SETDB1在癌旁组织、胃癌组织及转移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SETDB1在癌旁组织中表达较少,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加,而在转移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升高,呈现一个随着疾病进程逐步升高的趋势。研究结论本研究我们发现孤儿核受体Nurr1及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B1在胃癌中表达升高,且其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期较短相关。Nurr1和SETDB1可以通过转录调控影响靶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同时,我们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上调Nurr1和SETDB1的表达。本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癌发生和进展过程中新的调控机制,提示靶向Nurr1和SETDB1调控通路对于胃癌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龚琳[8](2020)在《Semaphorin 5A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人们的心身健康。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感染可引起一系列胃癌前病变,是已知的胃癌最大的危险因素。Semaphorin 5A(SEMA5A)是神经轴突导向分子Semaphorins家族成员之一,我组前期发现SEMA5A与H.pylori感染对胃癌的侵袭转移有促进作用。个体间的胃癌易感性差异很大,而基因多态性为胃癌易感性差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SEMA5A有多个多态位点,因此研究SEMA5A基因多态性对H.pylori感染以及胃癌发生风险的影响,有助于为胃癌高危人群的发现和胃癌早期预防诊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目 的]研究Semaphorin 5A基因SNP位点6个标签SNPs(rs693487、rs6896702、rs788469、rs805153、rs1024489、rs2696371)在云南地区汉族胃癌患者和健康者的分布特点,以及与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来探讨SEMA5A基因多态性与H.pylori感染及胃癌发生的关系,可为胃癌高危人群的发现、胃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初步探讨SEMA5A与H.pylori感染对胃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胃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 法]本文基于临床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胃腺癌的患者50例为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样本血清中抗H.pylori特异性IgG抗体及尿素呼气试验以分析样本H.pylori感染情况;采用离心吸附柱法试剂盒对样本基因组DNA进行提取;采用TaqMan探针法对两组的SEMA5A基因6个SNP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并用SNaPshot测序法测序进行验证。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用卡方检验分析各基因型基因频率的分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并对性别和年龄等因素进行校正,以分析幽口螺杆菌感染与基因多态性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交互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SEMA5A低表达SGC7901 与 H.pylori 共培养中 SEMA5A、TGFβ1、E-Cadherin、Vimentin 的表达水平以研究SEMA5A与H.pylori感染对胃癌细胞的影响。[结 果]1.病例组H.pylori感染率为58.0%,对照组的H.pylori感染率为35.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2.病例组及对照组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具有良好的人群代表性。3.rs693487位点的三种基因型(野生型TT、杂合型TC、突变型CC)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2.0%、50.0%、28.0%,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5.0%、35.0%、40.0%,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无统计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在对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校正和分层分析后,两组间也无差异(P>0.05)。4.rs6896702位点的三种基因型(野生型TT、杂合型TC、突变型CC)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2.0%、38.0%、10.0%,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5.0%、30.0%、15.0%,三种基因型及显性、隐性模型在两组的分布无差异(P>0.05)。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也无差异(P>0.05)。而在对性别的分层分析中,女性基因型CT减少了胃癌的发病风险,经多因素调整后OR值为 0.06(95%CI=0.05-0.97)。5,rs788469位点的三种基因型(野生型CC、杂合型CT、变异型TT)在胃癌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8.0%、54.0%、28.0%,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0.0%、27.0%、13.0%,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无差异(P>0.05)。对性别的分层分析显示rs788469位点男性基因型CT减少了胃癌的发病风险,经多因素调整后OR值为0.24(95%CI=0.06-0.86)。6.rs805153位点的三种基因型(野生型TT、杂合型TC、突变型CC)在胃癌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8.0%、42.0%、10.0%,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0.0%、38.3%、31.7%。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野生TT基因型明显增加患胃癌的风险,与突变CC基因型相比OR值为5.06(95%(CI=1.58-16.1),经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整OR值为4.86(95%CI=1.47-16.0)。而在隐性模型中,与CC基因型相比,TT+TC基因型明显增加患癌风险(P<0.05,OR=4.71,95%CI=1.42-12.2),经多因素校正后 OR 值为 4.26(95%CI=1.41-12.8,P<0.05)。以性别进行分层分析显示:TT+TC基因型与CC基因型相比,明显增加男性胃癌的发病风险,经多因素校正后OR值为9.85(95%CI=0.92-1.03),相反,对女性胃癌的发病风险无影响。按是否感染H.pylori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当感染H.pylori时,TT+TC基因型明显增加患胃癌的风险,经多因素调整后OR值为7.51(95%CI=1.28-43.9)。7.rs1024489位点的三种基因型(野生型TT、杂合型TC、突变型CC)在胃癌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2.0%、34.0%、4.0%,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8.3%、30.0%、11.7%,三种基因型在胃癌组与对照组分布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ogistic回归中,经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整后,病例组与对照组间也无显着差异。对性别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后,女性CT基因型明显减少胃癌发生风险,经多因素调整OR值为0.04(95%CI=0.00-0.78)。8.rs2696371位点的三种基因型(野生型CC、杂合型CT、突变型TT)在胃癌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0%、38.0%、58.0%,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5.0%、33.3%、51.7%。基因型在胃癌组与对照组分布无差异(P>0.05)。在经过多因素校正后,TC基因型P值=0.05,但分布还是无统计学意义。9.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SEMA5A低表达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和与H.pylori共培养的SEMA5A低表达组的SEMA5A、TGF-β1、Vimentin表达明显升高,E-Cadherin表达降低。[结论]1.H.pylori感染和SEMA5A基因多态性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有作用。2.SEMA5A基因的rs693487、rs2696371 SNP位点与胃癌发生及H.pylori感染无关联。3.SEMA5A 基因的 rs6896702、rs788469、rs1024489 SNP 位点虽与胃癌发生及H.pylori感染无关系,但在性别方面与胃癌风险相关。4.SEMA5A基因rs805153位点与胃癌发生风险及H.pylori感染相关,TT基因型明显增加患胃癌风险,且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联。5.SEMA5A与H.pylori感染对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有影响。

牛威[9](2020)在《PD-L1单克隆抗体联合益生菌在胃癌中的治疗作用与机制》文中认为目的:1.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胃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死亡率极高。目前免疫治疗策略在实体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其中,PD-1/PD-L1抑制剂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免疫哨点单克隆抗体药物。有报道指出,一种名为Atezolizumab的PD-L1单克隆抗体药物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用于治疗泌尿系统肿瘤。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案可以缓解胃癌的继续发展。2.本研究首先基于临床样本,检测患者体内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PD-1/PD-L1的表达情况,并筛选出胃癌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中差异性的肠道益生菌菌群。采用PD-L1单克隆抗体和益生菌联合应用的方式,通过细胞实验和体内实验两方面观察对胃癌的治疗效果,并探讨联合应用的作用机制。为提高胃癌的免疫治疗效果、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延缓疾病进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1.第一部分:为探讨PD-1/PD-L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对差异性的肠道菌群分析。我们收集筛选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胃癌根治术、并且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80例,并且随机选取20例患者的正常胃组织作为空白对照。收集以上患者粪便,同时收集同年龄段、同时期、同性别的正常体检者粪便。采用IHC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D-1、PD-L1和CD8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和q RT-PCR检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PD-1、PD-L1的表达水平。同时对胃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通过细菌培养对胃癌患者和正常体检者的粪便进行差异性菌群的鉴定。应用益生菌干预SGC7901胃癌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和益生菌+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检测两组细胞的凋亡、周期变化和侵袭能力。应用该细胞株进行后续实验。2.第二部分:为观察PD-L1单克隆抗体联合益生菌对胃癌的疗效,我们进行了荷瘤鼠实验。实验分组如下:SGC7901细胞胃癌模型组、益生菌+模型组、PD-L1单抗+模型组和PD-L1单抗+益生菌+模型组,各组小鼠于21天脱颈椎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称重、计算肿瘤体积。采用Western-Blot和q 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D-1/PD-L1的表达情况。3.第三部分:为探讨PD-L1单抗和益生菌联合对胃癌治疗作用的机制,采用第二部分体内实验的分组。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NF-β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趋化因子CXCL9和CXCL4的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检测脾脏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水平。采用Western-Blot和q 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的CD4、CD8、PD-L1、PD-1表达水平。结果:1.第一部:IHC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细胞膜内高表达PD-1、PD-L1(P<0.05),胃癌细胞核内高表达CD8(P<0.05)。Western-Blot和q RT-PCR检测发现,胃癌组织表达PD-1、PD-L1的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生存分析结果表示,肿瘤分期和CD8+T细胞的浸润可作为胃癌术后复发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D-L1表达与CD8+T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应用益生菌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P<0.05),促进胃癌细胞停留在G2/M期(P<0.05),降低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同时,胃癌患者肠道双歧杆菌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用于后续实验。2.第二部分:体内实验结果:应用PD-L1单克隆抗体和双歧杆菌联合可抑制胃癌的增长(P<0.05)。Western-Blot和q RT-PCR实验结果显示,PD-L1单克隆抗体和双歧杆菌联合能降低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PD-1和PD-L1的表达(P<0.05)。3.第三部分:应用PD-L1单克隆抗体和双歧杆菌联合能够升高荷瘤鼠血清中的IL-2、IFN-γ、TNF-β等Th1型细胞因子(P<0.05);降低IL-4、IL-6、IL-10等Th2型细胞因子(P<0.05)和CXCL9和CXCL4的含量(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应用PD-L1单克隆抗体和双歧杆菌联合能增加小鼠脾脏内CD4+T和CD8+T细胞的含量(P<0.05)。Western-Blot和q RT-PCR实验结果显示,应用PD-L1单克隆抗体和双歧杆菌联合能减轻肿瘤组织的PD-1和PD-L1的表达(P<0.05),促进CD4和CD8的表达(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胃癌患者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差异,益生菌的数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证明益生菌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PD-L1单抗联合益生菌的方法,通过临床胃癌样本、细胞实验和体内实验等多个角度,发现与单独应用PD-L1单抗或益生菌相比,联合应用PD-L1单抗和益生菌能够降低胃癌组PD-1和PD-L1的表达,抑制胃癌的发展,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新的思路,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王瑞昕[10](2020)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四联疗法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及背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幽门螺杆菌作为其致病因子,长期持续性感染可以进一步进展为胃黏膜萎缩、肠化,甚至不典型增生。根除Hp作为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根本手段,可以缓解患者各种不适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逆转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变化,一直是临床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是由于在我国抗生素耐药的大背景下,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每每因为逐渐减低的根除率而不断推陈出新。根据最新的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处理共识意见,目前的临床中多采取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但众多研究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并不能始终维持在一个90%以上的满意水平。且随着疗程中药物使用剂量和周期的不断延长,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幽门螺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Hp根除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日益显现。中医药疗法由于具有独特的辨证论治优势,在许多临床和基础研究中都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具体体现在中药可以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不良反应,提高Hp根除率等。荆花胃康胶丸作为临床中的常用中成药,具有对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效果好,便于服用,患者接受度高等众多优势。故本文拟通过评价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四联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脾胃湿热证)的治疗效果,探索荆花胃康胶丸对于该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优势环节,为临床中更为针对性地选择选择用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实用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纳排标准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门诊部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且经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证的患者共77例,采用随机数字生成软件产生的分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的四联疗法14天,治疗组给予荆花胃康胶丸联合铋剂四联疗法14天。在治疗结束后采用13C呼气试验、中医症状评价量表评价两组完成研究的70例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其中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包括中医证候积分和单项症状积分。研究结果:本研究共入组70例患者,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1.主诉情况分析:在70例脾胃湿热证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中,以上腹胀、上腹痛、口臭为三大主症出现的频率最高。2.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两组患者经ITT分析和PP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无明显差异。在痞满组的4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患者中,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3.证候疗效:治疗组在治疗后的证候积分显着低于治疗前证候积分(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证候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4.单项症状疗效:治疗组在治疗后上腹胀、口臭的症状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于上腹胀、纳差及口苦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四联疗法中加用荆花胃康胶丸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可显着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尤其是在改善上腹胀、纳差及口苦、口臭症状方面疗效明显。提示在临床中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医诊断为痞满的患者,尤其是伴随上腹胀、纳差及口苦、口臭症状的患者,在结合整体情况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辅以荆花胃康胶丸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二、幽门螺杆菌与胃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幽门螺杆菌与胃癌(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IL-8表达水平和IL-8-251A/T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幽门螺杆菌感染标准
        1.2.2 胃液IL-8水平检测
        1.2.3 IL-8-251A/T多态性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胃液中IL-8水平比较
    2.2 两组受试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IL-8-251A/T分布情况
    2.3 不同IL-8-251A/T基因型患者胃液中IL-8表达情况
3 讨论

(2)幽门螺杆菌及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与胃癌形成的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抗体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检测结果对比
    2.3 汉族、维族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对比
    2.4 两组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有效率对比
    2.5 幽门螺杆菌及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和胃癌形成的相关性
3 讨论

(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盐摄入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初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胃癌流行及防控
    2 幽门螺杆菌、高盐摄入与胃癌
    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盐摄入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系统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2.3 纳入研究的Meta分析
        2.4 纳入研究的描述性分析
    3 讨论
第二部分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盐摄入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分析:基于宜昌市胃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幽门螺杆菌和高盐摄入指标测量结果
        2.3 胃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4 胃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5 不考虑其它因素时HP与高盐摄入指标的交互作用分析
        2.6 控制其它影响因素后HP与高盐摄入指标的交互作用分析
    3 讨论
结论
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幽门螺杆菌、高盐摄入与胃癌的关系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附录 知情同意书
宜昌市胃癌危险因素调查问卷

(4)二吲哚甲烷通过上调KLF4的表达及负调控PD-L1增强胃癌的免疫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幽门螺杆菌螺杆菌在人胃内定植的影响因素及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1 前言
        1.1.1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本情况
        1.1.2 肠道菌群及检测方法
        1.1.3 幽门螺杆菌与胃部菌群关系
        1.1.4 幽门螺杆菌与肠道菌群关系
    1.2 材料与方法
        1.2.1 材料
        1.2.2 方法
    1.3 结果
        1.3.1 样本的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
        1.3.2 三组儿童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1.3.3 三组儿童肠道菌群的构成
        1.3.4 三组儿童肠道菌群差异菌分析
        1.3.5 三组儿童肠道菌群预测功能分析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基于肠道菌群特征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家族聚集性
    2.1 前言
        2.1.1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族聚集性
        2.1.2 儿童肠道菌群与家庭关系
        2.1.3 家系肠道菌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
        2.3.1 样本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
        2.3.2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父母、儿童肠道菌群影响
        2.3.3 家系组间肠道菌群差异
        2.3.4 家系组间肠道菌群预测功能分析
        2.3.5 家系内儿童与父母肠道菌群相似度分析
        2.3.6 家系内父母与儿童肠道菌群差异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
    3.1 前言
        3.1.1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3.1.2 根除治疗中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3.1.3 根除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3.1.4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与肠道菌群关系研究进展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
        3.3.1 样本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
        3.3.2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多样性差异
        3.3.3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2周、6周肠道菌群变化
        3.3.4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6周与治疗前肠道菌群差异
        3.3.5 动态观察根除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
    3.4 讨论
    3.5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幽门螺杆菌与胃肠道微生态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附英文论文一
附英文论文二

(6)贲门H.pylori感染与单个核细胞亚群、53BP1和MDC1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释义
第一章 前言
    1.1 贲门癌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1.2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现状
    1.3 DNA损伤修复蛋白
    1.4 幽门螺杆菌在贲门组织中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实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57例标本的筛选以及分组
    3.2 H.pylori感染的贲门组织中单个核细胞的浸润情况
    3.3 H.pylori感染的贲门组织或细胞中DNA双链损伤修复蛋白的表达
    3.4 DNA双链损伤修复蛋白表达水平与单个核细胞的浸润情况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4.1 H.pylori感染与浸润的单个核细胞
    4.2 H.pylori感染与DNA双链损伤修复蛋白
    4.3 H.pylori感染、单个核细胞浸润和DNA双链损伤修复
第五章 结论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幽门螺杆菌与53BP1、MDC1和单个核细胞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孤儿核受体Nurr1和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B1介导胃恶性转化的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孤儿核受体Nurr1增强CDK4表达促进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恶性转化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B1上调CCND1和MMP9表达促进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恶性转化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一(已发表)
外文论文二(修回中)
第一部分 WB原图
第二部分 WB原图

(8)Semaphorin 5A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神经导向分子Semaphorin5A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PD-L1单克隆抗体联合益生菌在胃癌中的治疗作用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和符号说明
前言
一、PD-1/PD-L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肠道菌群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病例收集
        1.1.2 细胞株
        1.1.3 主要试剂
        1.1.4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1.2 方法
        1.2.1 免疫组织化学
        1.2.2 Western Blot
        1.2.3 荧光定量PCR
        1.2.4 菌群的鉴定
        1.2.5 细胞培养
        1.2.6 双歧杆菌的培养
        1.2.7 SGC7901 细胞与双歧杆菌共培养
        1.2.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1.2.9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1.2.10 细胞侵袭实验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PD-1/PD-L1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2.2 PD-1/PD-L1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蛋白的表达
        2.3 PD-1/PD-L1 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m RNA的表达
        2.4 CD8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2.5 生存分析
        2.6 胃癌患者肠道菌群检测
        2.7 两组细胞中细胞凋亡的情况
        2.8 两组细胞中细胞周期的检测情况
        2.9 两组细胞中细胞侵袭水平的比较
    3 讨论
    4 小结
二、PD-L1单抗联合益生菌对胃癌的疗效观察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试剂
        1.1.2 主要仪器与耗材
        1.2 方法
        1.2.1 Western Blot法
        1.2.2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1.2.3 荷瘤鼠成瘤实验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PD-1和PD-L1在各组小鼠中蛋白水平的检测
        2.2 PD-1和PD-L1在各组小鼠中基因水平的检测
        2.3 PD-L1单克隆抗体联合双歧杆菌对小鼠肿瘤增殖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三、PD-L1单抗联合益生菌对胃癌治疗的作用机制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脾脏淋巴细胞的制备
        1.2.2 ELISA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炎症因子检测
        2.2 流式细胞检测脾脏CD4+T细胞和CD8+T
        2.3 Western Blot检测CD4、CD8、PD-1和PD-L1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4、CD8、PD-1和PD-L1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胃肠道菌群及免疫治疗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1.肠道菌群与胃癌
        1.1 胃癌及胃部疾病中的微生物群
        1.2 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意义
        1.3 益生菌、益生元与肠道菌群
    2.免疫检查点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4.食管癌和胃癌的免疫微环境
    5.PD-L1、PD-L2和PD-1 在胃癌中表达
    6.PD-L1、PD-L2、PD-1 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7.胃粘膜和胃粘膜的免疫检测点PD-1/PD-L1/PD-L2 及其临床意义
    8.胃癌的PD-L1靶向治疗
    9.PD-L1对肿瘤的调节机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四联疗法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现状
    1.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
    2.幽门螺杆菌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
    3.幽门螺杆菌根除适应症的变迁
    4.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进展
    5.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临床研究
    前言
    第一节 选题依据
        1.1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耐药率高
        1.2 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在探索中发展
        1.3 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认识
        1.4 荆花胃康胶丸在Hp相关性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5 小结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方案
        2.2 病例来源
        2.3 诊断标准
        2.4 研究对象
        2.5 伦理学审查及质量监控
        2.6 随机分组方案
        2.7 治疗方案
        2.8 合并用药
        2.9 观察指标和观察节点
        2.10 疗效评价方式
        2.11 统计方法
        2.12 技术路线图
    第三节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患者基本情况
        3.3 两组患者主诉情况
        3.4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
        3.5 痞满和胃脘痛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7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3.9 两组患者治疗后单项症状疗效比较
        3.10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第四节 讨论
        4.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人口学特征
        4.2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中医诊断学特征
        4.3 荆花胃康胶丸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的影响
        4.4 荆花胃康胶丸对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脾胃湿热证候的影响
        4.5 荆花胃康胶丸对改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单项症状的影响
        4.6 荆花胃康胶丸的不良反应评价
        4.7 小结
    第五节 结论
    第六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四、幽门螺杆菌与胃癌(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IL-8表达水平和IL-8-251A/T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J]. 于雅丽,李振华,牛学恩,李宾. 热带医学杂志, 2021(12)
  • [2]幽门螺杆菌及其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与胃癌形成的关系分析[J]. 朱健康,帕力达·帕拉哈提,王义霞. 世界复合医学, 2021(08)
  • [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盐摄入在胃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初步探索[D]. 郭佳.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02)
  • [4]二吲哚甲烷通过上调KLF4的表达及负调控PD-L1增强胃癌的免疫治疗效果[D]. 田媛媛.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D]. 杨露. 山东大学, 2020
  • [6]贲门H.pylori感染与单个核细胞亚群、53BP1和MDC1的关联分析[D]. 熊攀. 汕头大学, 2020(02)
  • [7]孤儿核受体Nurr1和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B1介导胃恶性转化的调控机制[D]. 尚文静. 山东大学, 2020(10)
  • [8]Semaphorin 5A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龚琳.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9]PD-L1单克隆抗体联合益生菌在胃癌中的治疗作用与机制[D]. 牛威.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四联疗法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研究[D]. 王瑞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