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物流园初现湄洲湾

临港物流园初现湄洲湾

一、港口物流园区初现湄洲湾(论文文献综述)

连宇峰[1](2015)在《泉州海关查验中心项目选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使泉州这个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锚地迎来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新契机。本文以此为平台,介绍了海关监管与查验工作的相关内容,针对泉州港口岸监管业务“点多、面广、线长”等特点、港口分散、查验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出泉州地区海运口岸海关查验中心项目的建设,目的是更科学合理的调动有限查验资源为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更好的适应步入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文章以物流中心选址为参考,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选址方法,通过综合比较决定采用线性拟合(SPSS20.0)预测模型对泉州地区主要海运口岸的外贸物流量进行分析与预测、改进重心法模型初步确定选址区域、因素法筛选不合理方案、层次分析法(AHP)模型确定指标权重体系、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模型对备选地址点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泉州海关查验中心项目选址点。结果表明合理的选址方法为海关查验中心项目的选址规划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该查验中心项目将助推泉州地区海关与联检单位“关检三个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及“一站式作业”查验平台的建设,且对海关全面深化改革、服务扩大开放、提高监管效能和为最终实现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模式有着深远的意义,这也将助力于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枢纽港及实现港口复兴升级做出重大贡献。

胡玉霞[2](2015)在《技术联盟推动泉州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与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其他相关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要求。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依靠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在泉州物流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的约束下,为降低物流成本、解决技术难题、提高物流效率,技术联盟应运而生。文章在对泉州物流产业集群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对物流技术联盟的产生及其效应做了详细的总结,对技术联盟推动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泉州物流产业发展特点,对物流技术联盟的选择机制、分工机制及信任与监督机制提出了建议。

李兆磊[3](2013)在《物流枢纽系统演化与承载能力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物流枢纽作为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关键节点,是各种运输方式设施设备及货源的聚集地,亦是区域内部和对外主要的货流中转地,对周边区域具有较强的吸引辐射效应,在区域物流系统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当前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过程中,物流枢纽建设相对滞后,各种运输方式、物流过程之间有效衔接性不强,成为严重制约区域物流效率与效益的主要瓶颈。物流枢纽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严重滞后、盲目超前、贪大求全等问题,主要是对物流枢纽系统演化及其发展阶段认识不清,未能准确把握物流枢纽与运输通道、交通网络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关系。并且由于区域物流量的爆发式增长,很多区域都是基于简单的“运量需求决定论”大规模建设物流枢纽设施,从未真正反思过物流枢纽的承载能力。要充分发挥物流枢纽的效能,其首要前提是在资源环境等的约束条件下对物流枢纽承载能力有准确的认知和衡量。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和改善物流枢纽的薄弱环节,保护物流枢纽的重要节点和线路,优化物流枢纽结构,避免因内外部扰动因素影响而导致的承载能力下降甚至脆弱崩溃现象,以实现物流枢纽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论文以复杂系统理论、区域物流理论、交通运输规划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从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宏观层面和物流枢纽系统中观层面切入,在对物流枢纽系统构成、功能定位和辐射效应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物流枢纽系统演化及其承载能力展开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按照物流枢纽系统演化规律完善物流枢纽功能,优化物流枢纽结构,并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提升物流枢纽承载能力,防控物流枢纽脆弱性,最终实现物流枢纽可持续发展。论文以物流枢纽可持续发展为研究主线,首先在辨析物流枢纽与相关枢纽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物流枢纽的内涵及特征,明确了物流枢纽的层次结构及功能定位,分析了物流枢纽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并对物流枢纽的辐射范围及辐射效应进行了研究,印证了物流枢纽的开放性;继而基于复杂系统理论,阐释了物流枢纽的耗散结构特性和内在演化机制,分析了物流枢纽系统演化机理与演化条件,构建了物流枢纽系统演化模型,总结了物流枢纽系统演化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征;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基于承载能力概念及相关理论梳理,对物流枢纽承载能力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物流枢纽承载能力的特性,构建了物流枢纽承载能力结构模型,并利用状态空间法对物流枢纽承载状态进行描述;另一方面,基于物流枢纽网络特性,将物流枢纽承载能力转化为枢纽微网络承载能力网络容量,构建了多约束条件下的物流枢纽承载能力网络容量模型;最后,对物流枢纽脆弱性进行分析,在物流枢纽脆弱性内涵及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了物流枢纽脆弱性的影响因素、表现形式及作用机理,基于功效性对物流枢纽结构脆弱性进行评价,以确定物流枢纽结构脆弱度,并提出了物流枢纽脆弱性的防控机制。论文的研究能够有效促进物流枢纽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时对于完善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枢纽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⑴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物流枢纽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以枢纽物流量为序参量,构建了物流枢纽系统演化模型及物流枢纽系统演化组合模型,并提出了物流枢纽系统的发展阶段及演化路径。⑵将承载能力概念与物流枢纽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状态空间法的物流枢纽承载能力概念模型,并从枢纽微网络角度,对物流枢纽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行定量研究,构建了多约束条件下的物流枢纽承载能力网络容量模型。⑶对物流枢纽结构脆弱性进行分析,基于功效性对物流枢纽结构脆弱性进行评价,以确定物流枢纽结构脆弱度,并提出了物流枢纽脆弱性的防控机制。

简震文[4](2012)在《新形势下福建漳浦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文中指出自从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面临的一些问题比较突出。论文通过对福建省漳浦县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状的考察,归纳和分析了当前该县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主要在组织结构与职能定位、组织关系与领导机制、组织队伍建设与工作机制,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论文从基层组织的结构与设置、类型与特点、运行机制与功能作用等方面与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基层组织建设进行比较,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四点启示:扩大村民自治权,调整基层组织的结构和设置形式;理顺组织关系,建立健全基层组织的运行机制;加强基层组织班子建设,发挥村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改善基层组织的法律、制度和政策环境。论文还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领导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组织结构,明确组织职能分工;协调基层组织关系,摸索民主实践道路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该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的建设性对策。同时认为,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的“新村(建设)管理委员会”和“村民理事会”,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新的亮点,属于村民自治组织设置的新模式。

袁艺峰[5](2012)在《我国石化产业集群的价值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带来的生产要素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经济应运而生,并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占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以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我国石化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探究石化产业集群的价值链价值创造的机理。文章对国外的新加坡裕廊石化区,韩国蔚山、丽水石化区进行了研究,也对我国石化产业集群发展迅速的山东、辽宁、广东的石化产业集群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发现我国石化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我国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的核心层面和辅助层面,核心层面包括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的上、中、下游,上游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及与之配套的石油钻采设备的制造和勘探、开采有关的服务业。中游为围绕着原油的转化利用形成的原油加工业和石化制品加工业以及对基础原料进行深加工的化工行业,主要为合成塑料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日化用品制造业、化肥产业等。下游为成品油、燃料、化工产品的销售及进出口贸易等,是集群与外部经济联系的重要环节。辅助层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管理、人才和技术流动等[1]。文章对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的基本要素构成进行了研究,认为其要素主要包括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三大类,并对各要素间如何进行相互作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文章对石化产业集群价值创造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实现的,这四个方面包括成本效率机制、协同竞争机制、学习创新机制和支持保障机制,并据此提出了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的优化模型,石化产业集群内的资源要素、主体要素和环境要素通过内部相互作用,形成了整个集群的外部经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实现了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最终推动了了石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2]。文章的实证研究方面以辽宁省抚顺市石化产业集群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了抚顺石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并对抚顺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的核心层面和辅助层面进行了研究,并各个层面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3]。

程恭明[6](2011)在《泉州现代物流业的建设成就》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年,泉州物流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通过现代物流市场体系、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和现代物流政策体系等的建设,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现代化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基地逐步建成,为泉州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洪春晓[7](2008)在《两岸“三通”对海峡西岸港口的影响及对策》文中认为在总结海峡西岸港口现状和两岸海上通航3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有助于海峡西岸港口进一步发展各种有利因素的聚集,比较分析两岸"三通"给海峡西岸港口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蔡福勇[8](2008)在《福州港江阴港区发展的战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社会,港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桥梁,对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港口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实施科学的管理战略,就成为港口发展的当务之急。有鉴于此,本文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对港口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港口的现状、及其周边发展的情况,分析港口战略发展方向,提出有益的发展策略。本文首先介绍了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结合港口的功能及其发展的特点,对战略管理在当今港口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港口战略环境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论述了港口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其次,针对福州港江阴港区集装箱发展的实际,对港区发展集装箱装卸服务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深入地研究,并依据港口战略管理理论分析得出福州港江阴港区的集装箱发展策略,提出了实施战略思路。本文重点对福州港江阴港区集装箱的发展战略环境采用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态势分析技术进行分析,这对今后福州港江阴港区布局、基本设施投资规模、营运策略、发展战略以及与集疏运相关的综合运输的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黄丽惠,蔡勇志[9](2008)在《港口群建设是福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文中指出做大做强福建港口群是新世纪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目前福建港口群建设的现状,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思路。应准确把握港口业的发展趋势,向第三代港口迈进;构建合理有序、层次分明的港口体系;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壮大临港工业集群,打造东南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等。

杨达怡[10](2008)在《依托沿海交通干线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文中研究说明 福建沿海交通干线由现有的国家高速公路沈海线福建段、324国道、104国道,温福—福厦—厦深沿海快速铁路,沿海 LNG 管道和成品油管道,以及沿海港口和空港组成的综合运输通道构成,是国家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沿海交通干线重点产业集聚区是在沿海交通干线上分布的交通枢纽周边产业集聚区,以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宁德六大中心城市为"极点",以各类交通干线为轴线,依托交通优势和现有产业平台,重点打造的产业

二、港口物流园区初现湄洲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港口物流园区初现湄洲湾(论文提纲范文)

(1)泉州海关查验中心项目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海关监管与查验业务概述
    2.1 海关监管理论
        2.1.1 海关监管的含义、对象和范围
        2.1.2 海关监管的任务、要求和制度
    2.2 查验工作在海关监管业务中的重要性
    2.3 海关查验业务概述
        2.3.1 海关查验的含义与目的
        2.3.2 海关查验管理框架
        2.3.3 海关查验的方法和要求
        2.3.4 海关查验率和查获率含义
        2.3.5 海关一般查验作业流程
    2.4 海关监管查验场所概述
    2.5 海关查验中心主要作业模式
第3章 选址理论基础
    3.1 改进重心法
    3.2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3.2.1 层次分析法基本内容
        3.2.2 模糊分析的原理
        3.2.3 模糊分析的过程
第4章 泉州港现状及口岸物流查验量分析与预测
    4.1“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关与刺桐古港概述
    4.2 泉州市外贸基本情况
    4.3 泉州港口现状分析
    4.4 泉州地区海关简介
    4.5 泉州关区主要海运口岸通关查验物流量分析与预测
第5章 泉州海关查验中心项目区域选址
    5.1 基于改进重心法的泉州海关查验中心项目区域选址
        5.1.1 改进重心法模型的求解过程
        5.1.2 基于改进重心法的泉州关区海运口岸实证分析
    5.2 基于FAHP的泉州海关查验中心项目点选址
        5.2.1 海关查验中心项目点选址原则
        5.2.2 海关查验中心项目点选址影响因素识别
        5.2.3 泉州海关查验中心项目点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4 泉州海关查验中心区域内备选地址点确定
        5.2.5 泉州海关查验中心项目点选址分析
    5.3 泉州海关查验中心项目选址结论与启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泉州海关查验中心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问卷调查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技术联盟推动泉州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物流产业集群与技术联盟研究文献回顾
    (一) 产业集群及其作用
        1. 产业集群概念
        2. 产业集群作用
    (二) 物流产业集群模式
    (三) 技术联盟的任务与机制
        1. 技术联盟概念
        2. 技术联盟的任务与机制
二、泉州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面临的问题
    (一) 泉州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1. 对外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完善, 物流产业集群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2. 物流产业集群成熟度不够, 物流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
    (二) 泉州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泉州物流产业集群模式
三、泉州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路径与机制
    (一) 泉州物流产业技术联盟的产生及效应
    (二) 技术联盟推动泉州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
    (三) 技术联盟推动泉州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构建
        1. 选择机制
        2. 分工机制
        3. 信任机制
四、结论

(3)物流枢纽系统演化与承载能力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物流枢纽相关研究
        1.2.2 枢纽演化相关研究
        1.2.3 承载能力相关研究
        1.2.4 脆弱性相关研究
        1.2.5 文献评析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物流枢纽基础理论
    2.1 物流枢纽概念辨析
        2.1.1 交通枢纽与运输枢纽的概念
        2.1.2 物流枢纽概念的产生
        2.1.3 物流枢纽的内涵及特征
    2.2 物流枢纽层次界定及功能定位
        2.2.1 物流枢纽层次界定
        2.2.2 物流枢纽基本类型
        2.2.3 物流枢纽系统构成
        2.2.4 物流枢纽功能定位
    2.3 物流枢纽形成机理分析
        2.3.1 物流枢纽成因分析
        2.3.2 物流枢纽形成过程
    2.4 物流枢纽辐射效应分析
        2.4.1 物流枢纽辐射机理分析
        2.4.2 物流枢纽辐射范围影响因素分析
        2.4.3 物流枢纽辐射范围划分
        2.4.4 物流枢纽辐射效应评价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物流枢纽系统演化分析
    3.1 物流枢纽耗散结构特性及演化机制
        3.1.1 复杂系统理论基础
        3.1.2 物流枢纽耗散结构特性分析
        3.1.3 物流枢纽系统演化内在机制
    3.2 物流枢纽系统演化模型
        3.2.1 物流枢纽系统演化模型序参量选择
        3.2.2 物流枢纽系统演化模型构建及解析
        3.2.3 物流枢纽系统演化组合模型
    3.3 基于物流枢纽系统演化组合模型的演化路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物流枢纽承载能力概念模型
    4.1 承载能力概念的起源及发展
        4.1.1 承载能力概念的起源
        4.1.2 承载能力概念的发展
    4.2 物流枢纽承载能力基本概念及特性
        4.2.1 物流枢纽承载能力定义
        4.2.2 物流枢纽承载能力特性
        4.2.3 物流枢纽承载能力结构模型
    4.3 物流枢纽承载能力概念模型
        4.3.1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物流枢纽承载能力概念模型
        4.3.2 物流枢纽承载状态描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物流枢纽承载能力网络容量模型
    5.1 物流枢纽承载能力网络容量模型构建思路及步骤
        5.1.1 物流枢纽承载能力网络容量模型的构建思路
        5.1.2 物流枢纽承载能力网络容量模型的构建步骤
    5.2 物流枢纽微网络描述
    5.3 物流枢纽各物流环节承载能力模型构建
        5.3.1 物流枢纽站点作业承载能力模型
        5.3.2 物流枢纽站点通过承载能力模型
        5.3.3 物流枢纽线路运输承载能力模型
    5.4 物流枢纽各物流环节承载能力量纲归一化处理
    5.5 物流枢纽承载能力网络容量模型构建
        5.5.1 物流枢纽承载能力网络容量模型
        5.5.2 基于联接线路约束的物流枢纽网络容量模型
        5.5.3 基于作业能力约束的物流枢纽网络容量模型
        5.5.4 基于能源供给约束的物流枢纽网络容量模型
        5.5.5 基于环境污染约束的物流枢纽网络容量模型
    5.6 算例分析
        5.6.1 算例描述
        5.6.2 物流枢纽网络容量模型目标函数
        5.6.3 联接线路约束下的物流枢纽网络容量计算
        5.6.4 作业能力约束下的物流枢纽网络容量计算
        5.6.5 能源供给约束下的物流枢纽网络容量计算
        5.6.6 环境污染约束下的物流枢纽网络容量计算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物流枢纽脆弱性分析
    6.1 物流枢纽脆弱性内涵及特性
        6.1.1 脆弱性的概念
        6.1.2 物流枢纽脆弱性的内涵
        6.1.3 物流枢纽脆弱性的特性
    6.2 物流枢纽脆弱性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6.2.1 物流枢纽脆弱性影响因素
        6.2.2 物流枢纽脆弱性表现形式
        6.2.3 物流枢纽脆弱性作用机理
    6.3 物流枢纽脆弱性评价
        6.3.1 脆弱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6.3.2 物流枢纽结构功效性分析
        6.3.3 基于功效性的物流枢纽结构脆弱性评价
    6.4 物流枢纽脆弱性防控机制
    6.5 算例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研究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致谢

(4)新形势下福建漳浦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其意义
    2.1 农村基层组织的含义及其组成
    2.2 农村基层组织的性质
    2.3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第三章 漳浦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3.1 漳浦县的基本情况
    3.2 漳浦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典型的成绩
    3.3 漳浦县基层组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国外基层组织建设比较及启示
    4.1 国外基层组织建设比较
    4.2 启示
第五章 转型期漳浦县农村基层组织发展方向的对策探讨
    5.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的总体特征
    5.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5.3 明确组织职能分工
    5.4 协调基层组织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石化产业集群的价值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支撑理论
    2.1 产业集群理论
        2.1.1 产业集群的概念
        2.1.2 产业集群的特征
        2.1.3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2 价值链理论
        2.2.1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
        2.2.2 价值链理论的发展
    2.3 规模经济理论
    2.4 竞争优势理论
    2.5 交易费用理论
3 国内外石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3.1 国外典型石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3.1.1 沙特朱拜勒石化区
        3.1.2 韩国蔚山、丽水石化区
        3.1.3 新加坡裕廊石化区
    3.2 我国石化产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3.2.1 我国石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3.2.2 广东石化产业集群
        3.2.3 辽宁石化产业集群
        3.2.4 山东石化产业集群
4 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的构成
    4.1 价值链的空间构成
    4.2 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的核心层面
        4.2.1 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上游
        4.2.2 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中游
        4.2.3 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下游
    4.3 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的辅助层面
        4.3.1 基础设施建设
        4.3.2 公共工程管理
        4.3.3 人才和技术流动
5 我国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优化机制研究
    5.1 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动力机制
        5.1.1 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基本要素构成
        5.1.2 石化产业集群价值创造的机理
    5.2 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的优化模型
6 辽宁省抚顺市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分析
    6.1 抚顺市石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6.2 抚顺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核心层面分析
        6.2.1 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上游分析
        6.2.2 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中游分析
        6.2.3 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下游分析
    6.3 抚顺石化产业集群价值链辅助层面分析
        6.3.1 基础设施建设分析
        6.3.2 公共工程管理分析
        6.3.3 人才和技术流动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6)泉州现代物流业的建设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一、运输规模
二、港口物流
三、物流园区
四、物流基地
五、物流中心
六、配送中心

(7)两岸“三通”对海峡西岸港口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海峡西岸港口现状
    1.1 深水岸线资源丰富
    1.2 地理位置优越
    1.3 港口发展现状
2 两岸海上通航现状
    2.1 两岸海上通航模式
    2.2 对台通航港口及航线情况
3 有利因素
    3.1 实施海西战略,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3.2 通关环境进一步改善
    3.3 闽台“五缘”和两岸经贸关系快速发展
    3.4 港口物流业迅速发展
4 两岸“三通”对海峡西岸港口的影响
    4.1 优势
        4.1.1 有利于节约海运成本, 提高港口竞争力
        4.1.2 有利于带动港口物流业快速发展
        4.1.3 有利于产业发展和投资环境改善
    4.2 竞争
        4.2.1 对台优势不再独占
        4.2.2 面临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大经济增长极的竞争
        4.2.3 面临高雄港的竞争
5 对策与建议
    5.1 争取政策支持, 提高海峡西岸港口群地位
    5.2 协调海峡西岸港口关系, 避免错位竞争
    5.3 加快港口建设, 确立“三通”优势
    5.4 加快临港工业区建设, 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5.5 积累经验, 为全面“三通”创造条件
    5.6 加强合作, 携手共筑海峡两岸港口群

(8)福州港江阴港区发展的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战略管理理论在港口发展中的应用
    (一) 战略管理的内涵
    (二) 当代港口的发展态势
    (三) 战略管理理论在港口发展中的应用
二、福州港江阴港区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一) 福州港江阴港区发展的环境分析
    (二) 福州港江阴港区发展的竞争地位分析
三、福州港江阴港区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 竞争战略的种类
    (二) 福州港江阴港区发展的战略选择
    (三) 战略实施的主要目标
四、福州港江阴港区发展的战略实施
    (一) 加快码头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二) 发挥近台优势,谋划大政策
    (三) 营造大环境,引进大产业
    (四) 整合港口资源,实现大集中
结语
参考文献

(9)港口群建设是福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论文提纲范文)

一、福建港口群战略提出的背景意义
二、福建港口群发展的现状及掣肘因素
    1.港口建设的情况来看, 投入加大, 产能提高
    2.从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来看, 吞吐量屡创新高, 其中, 内贸吞吐量增长比外贸快
    3.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 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三、福建港口群建设的路径选择
    1.准确把握港口业的发展趋势, 向第三代港口迈进
    2.错位经营, 突出特色, 构建合理有序、层次分明港口体系
    3.注重发挥后发优势, 壮大临港工业集群
    4.以港口为核心打造立体快速交通网络, 向中西部省份要货源
    5.着力先行先试, 创新体制机制, 争创新优势

四、港口物流园区初现湄洲湾(论文参考文献)

  • [1]泉州海关查验中心项目选址研究[D]. 连宇峰. 华侨大学, 2015(03)
  • [2]技术联盟推动泉州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与机制[J]. 胡玉霞.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3]物流枢纽系统演化与承载能力理论研究[D]. 李兆磊. 长安大学, 2013(07)
  • [4]新形势下福建漳浦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 简震文. 天津大学, 2012(08)
  • [5]我国石化产业集群的价值链研究[D]. 袁艺峰.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6]泉州现代物流业的建设成就[J]. 程恭明.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1(02)
  • [7]两岸“三通”对海峡西岸港口的影响及对策[J]. 洪春晓. 水运管理, 2008(12)
  • [8]福州港江阴港区发展的战略分析[D]. 蔡福勇. 厦门大学, 2008(08)
  • [9]港口群建设是福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J]. 黄丽惠,蔡勇志. 怀化学院学报, 2008(07)
  • [10]依托沿海交通干线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J]. 杨达怡. 开放潮, 2008(01)

标签:;  ;  ;  ;  ;  

临港物流园初现湄洲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