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大穗竖叶玉玉16号的选育

早熟大穗竖叶玉玉16号的选育

一、竖叶大穗早熟豫玉16的选育(论文文献综述)

黄俊英,赵慧星,张永恒,张占盈,张彩霞[1](2007)在《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防治》文中研究指明

张学舜,田守芳,刘经纬,刘俊恒[2](2001)在《普通玉米育种问题的研讨》文中认为高度重视种质创新和外源种质导入 ,丰富种质基础 ,保持遗传多样性 ,是搞好普通玉米育种之关键。要选育高配合力、高产、高抗的玉米自交系 ,按类群精选素材 ,保持其遗传特点。育种目标应是“竖叶、大穗、优质、高产、早熟、多抗”。按 5大类群在强杂交优势类群间选配亲本 ,质量性状要求双亲互补 ,数量性状双亲应尽可能接近育种目标。对新组合在田间要反复观察 ,慎重“破格升级” ,缩短育种年限。重视其水平抗性、耐密性及抗倒性的提高 ,并对其它育种问题作了研讨

程相文,常建智,秦贵文,程立新,张守林,季保平[3](2000)在《竖叶大穗早熟豫玉16的选育》文中指出豫玉 16 (原名浚单 12 )高产、稳产、抗逆性强 ,耐密植 ,结穗和结实性强 ,生育期适中 ,品质优良。为中早熟种 ,夏播生育期 96d左右 ,适宜夏直播、麦垄套种 ,密度每公顷 6 0 0~ 6 75万株。制种产量一般 30 0 0~ 45 0 0kg/hm2 ,父母本行比为 1∶4。

王懿波,王振华,王永普,张新,陆利行,赵锡璞,田曾元[4](1997)在《竖叶大穗玉米杂交种豫玉18号的选育》文中研究指明竖叶大穗玉米杂交种豫玉18号的选育王懿波王振华王永普张新陆利行赵锡璞田曾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豫玉18号(原名郑试201、郑单14号)系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1994年4月获河南省农村科技博览会“金奖”。其亲...

王懿波,陆利行,王振华,王永普,张新,赵锡璞,程相文,刘光华,张守林,常建智[5](1996)在《竖叶大穗型玉米杂交种GS豫玉11号的选育》文中指出以Reid类群系8112作母本,旅大红骨类群选系360选为父本杂交育成了玉米新杂交种——GS豫玉11号(90—1)。该杂交种在1990~1991年河南省玉米区试中比对照种增产14.9%,居首位;在1992~1993年全国夏玉米区试中,晋、鲁、豫、皖、苏五省平均比对照掖单2号增产15.7%,居首位。在全国10多个省试验示范中,比对照种增产8.7%~47.5%,多居一、二位。群体叶面积变化为前快中稳后慢的曲线,植株氮代谢水平高,干物质积累快,总量大,分配合理,经济系数高。高抗多种病害,竖叶大穗,综合性状优良,品质好,中熟,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适合中等以上肥力地种植

王懿波[6](1993)在《高抗青枯病竖叶大穗型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豫玉9号”的选育》文中认为“豫玉9号”(郑单11号)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在1989~1991年河南省夏播玉米区试和省生产示范试验中比对照种分别增产11.9%和7.0%,名列前茅。在华北各省试验示范亦表现很好。植株、穗位适中,高抗多种病害,竖叶大穗,穗长18~20cm,粗5.2cm,16~18行,每行37粒,千粒重300~320g,纯黄粒,半马齿型,品质好。密度弹性大,适宜密度5.25~6.0万株/公顷,生育期100天左右。

张永科,肖贞,何仲阳,马永平[7](2003)在《武字号玉米自交系改良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中国玉米杂交优势利用模式,对武109自交系用含唐四系、旅系种质的自交系进行了改良研究、自交选系。结果表明:选育的自交系8126一般配合力高,在5.77万株/hm2下测配新组合大穗大粒,抗病抗倒,结实性好,高产稳产,开发前景较好。

张永科,郑振宇,何仲阳,马永平[8](2003)在《武字号玉米改良自交系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文中指出根据中国玉米杂交优势利用模式,就国内种质系的选育对武109自交系用含唐四系、旅系种质的自交系进行了改良研究和自交选系。结果表明,选育的自交系8126一般配合力高,在5.77万株/hm2下测配新组合大穗大粒,抗病抗倒,结实性好,高产稳产,开发前景较好。

王懿波,王振华,王永普,张新,陆利行[9](2001)在《玉米杂交种郑单14号的选育》文中认为郑单 14号 (豫玉 18号 )在河南省和国家区试中比对照增产 17 6 %和 12 4 % ,均居首位 ,在其他省区试中及试验示范中表现突出 ,比当地对照增产 9 1%~ 53 3% ,多居一、二位。该品种已通过 4个省和国家审定 ,成为河南第一大、全国六大玉米主栽品种 ,已累计种植 333 33多万hm2 。该品种中上部叶片夹角小、叶向值大 ,群体叶面积变化为前快中稳后慢的理想曲线 ,干物质积累快 ,总量大 ,分配合理。叶片光合色素、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高 ,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高 ,丙二醛 (MDA)积累少 ,功能强 ,衰老慢。高抗多种病害 ,抗倒、抗旱 ,竖叶大穗 ,综合性状优良 ,品质好 ,适应性广 ,适合中等以上肥力地种植

王懿波,王振华,王永普,张新,陆利行[10](1997)在《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5个玉米杂种优势群和9个亚群的划分结果,总结探索出我国玉米杂交优势利用的10种主体模式、16种子模式,其中改良Reid群×四平头杂种优势群、改良Reid群×旅大红骨群、Mo17亚群×四平头群和Mo17亚群×自330亚群4种子模式利用最多,且均有很大潜力;改良Reid群×Suwan亚群,改良Reid群×综合品种选亚群和改良Reid群×自330亚群3种子模式有明显发展趋势。对各子模式组合的主要表现、应用地区及其主要性状的改良进行了评析,并对模式的运用、改良和创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二、竖叶大穗早熟豫玉16的选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竖叶大穗早熟豫玉16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诊断与治疗
    2.1 病因和发病机理
    2.2 症状
    2.3 实验室检查
    2.4 鉴别诊断
        2.4.1 泌尿道出血
        2.4.2 牛梨浆虫病
        2.4.3 钩端螺旋体病
    2.5 治疗
    2.6 预防
3 体会

(2)普通玉米育种问题的研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种质创新
2 玉米自交系选育
    2.1 杂交选育与回交改良
    2.2 群体改良
    2.3 其它方法
3 玉米杂交种选育
    (1) 育种目标。
    (2) 杂交种亲本的选配。
    (3) 单交种的鉴定与筛选。

(7)武字号玉米自交系改良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试验及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结果的方差分析
    2.2 8126新系一般配合力 (G.C.A.) 测定
    2.3 8126新系产量优势性状分析
    2.4 8126新系测配新组合的产量、生育期及植株性状
3 讨论

(8)武字号玉米改良自交系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试验及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结果的方差分析
    2.2 8126新系一般配合力测定
    2.3 8126新系产量优势性状分析
    2.4 8126新系测配新组合的产量、生育期及植株性状
3 讨 论

(9)玉米杂交种郑单14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育种目标的确立
2 育种经过及历年各地产量试验和示范结果
3 主要特征特性及适应区域
4 生理基础与抗旱性

四、竖叶大穗早熟豫玉16的选育(论文参考文献)

  • [1]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防治[J]. 黄俊英,赵慧星,张永恒,张占盈,张彩霞. 河南农业科学, 2007(09)
  • [2]普通玉米育种问题的研讨[J]. 张学舜,田守芳,刘经纬,刘俊恒. 玉米科学, 2001(03)
  • [3]竖叶大穗早熟豫玉16的选育[J]. 程相文,常建智,秦贵文,程立新,张守林,季保平. 玉米科学, 2000(S1)
  • [4]竖叶大穗玉米杂交种豫玉18号的选育[J]. 王懿波,王振华,王永普,张新,陆利行,赵锡璞,田曾元. 河南农业科学, 1997(01)
  • [5]竖叶大穗型玉米杂交种GS豫玉11号的选育[J]. 王懿波,陆利行,王振华,王永普,张新,赵锡璞,程相文,刘光华,张守林,常建智. 华北农学报, 1996(04)
  • [6]高抗青枯病竖叶大穗型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豫玉9号”的选育[J]. 王懿波. 玉米科学, 1993(04)
  • [7]武字号玉米自交系改良利用研究[J]. 张永科,肖贞,何仲阳,马永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3(02)
  • [8]武字号玉米改良自交系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J]. 张永科,郑振宇,何仲阳,马永平. 西北农业学报, 2003(01)
  • [9]玉米杂交种郑单14号的选育[J]. 王懿波,王振华,王永普,张新,陆利行. 华北农学报, 2001(01)
  • [10]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J]. 王懿波,王振华,王永普,张新,陆利行. 中国农业科学, 1997(04)

标签:;  ;  ;  

早熟大穗竖叶玉玉16号的选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