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中轴线暴露,四城护院

古都中轴线暴露,四城护院

一、古都展露中轴线 四城保护四合院(论文文献综述)

杜珊珊[1](2020)在《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文中研究指明“表情”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大众感情最直观的传达方式。表情传达出的可以是“酸甜苦辣”,也可以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影像作为当今社会时代的映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以速度和遗忘作为标记的现代社会里,纪录片以其与社会建构的互动关系,成为了大众表情和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从影像表情与记忆的时代关系进行中国纪录片研究,不仅是一个新视角,且更具有以表情的变迁弥合过去并链接未来的意义。表情变迁与纪实影像,两者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是紧密缠绕不可分割的,纪录片影像的进步最大限度地将公众表情展现在银幕之上,从传统表情、僵化表情到生动表情、国家表情,其变化过程中主流的话语被逐渐改写。受90年代人文思潮、纪实思潮的影响,纪录片中呈现的表情越来越丰富。在这些银幕表情的变化外壳下,包裹着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影视技术的发展以及文化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正是因为社会的宽容、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中国相册越来越自然越来越丰富。中国纪录片中的表情变迁,可以从不同时代呈现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变化,美学倾向及影像个体差异等层面体现出来。本文主要梳理了1979-2019年40年间的纪录片发展历程,以“表情”作为切入点,从三方面对中国纪录片所展现的影像变迁作一分析:纪录影像变化的背景、纪录影像中的表情所呈现出的变迁历程以及纪录片呈现表情变迁的审美意义。此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其一,纪录影像的表情承载记忆,其建构性取决于影像生产过程中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介入和交互影响,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拍摄对象随着媒介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变化,观者在观看影像时与自我的经验结合而被激发的思考,三者共同构成纪录影像表情变迁的最终状态;其二、纪录片中建构起关于以非常态的外化的“公开表情”和个性化个人化的“私密表情”共同组成的社会表情图景,并以此勾勒出时代的表情变迁;其三、就纪录片现阶段的美学倾向而言,强烈的社会性及历史性的特征经常会压过纪录片本身作为一种影像艺术的属性。由此,对纪录片中不同时代经典案例的表达要素如声音、色彩等的美学分析,从纪录片美学的角度来说,这些表达路径的认知和探索,更可视为纪录片美学范式探索的一部分。因此从记忆的角度,以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为经,以纪录片影像与公众表情、现实形象之间的互动为纬,探究中国纪录片中集体到个体形象呈现的“表情”变迁,不仅是一个新的视角,更能具体的看到在这样互动关系下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从而找寻纪录片表情背后的生成机制,近而以更为宽阔的视角探究如何把表情丰富性表达出来,如何用国际传播来打开维度,以期许纪录片更好的未来,同时也意味着纪录片所承载的社会记忆可能有更大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纪录影像呈现公众的表情变化并以此留存记忆。对当下快速变化着的中国社会来说,纪录片以其真实的本质呈现社会的真诚与勇气为历史留下了可资殷鉴的记忆档案,并以此突显纪录影像内在的独特价值。

汤士东[2](2019)在《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张良皋先生(1923—2015)是我国第二代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之一,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创始人之一,其学术活动跨越建、规、景三个学科,并在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学三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张先生作为我国建筑学跨界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之一,在我国建筑类高校具有典型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查阅、手稿解读、案例分析、情景体验、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张良皋先生的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展开研究。论文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研究、分类研究和研究结论。首先通过对张良皋先生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和职业生涯的梳理,寻绎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发展轨迹。其次,根据其专擅的领域,从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三个方面对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进行归类研究。景观建筑方面,通过对其武当山、干栏建筑和大观园复原研究中景观建筑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安陆李白纪念馆、竹山县郭山歌坛等设计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通、驭、理、和”的景观建筑思想。文化景观方面,通过对其《蒿排世界》《巴史别观》《武陵土家》三部着作所反映的聚落演化、土地利用方式、文化传播、环境认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景观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景观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堪、源、求、真”的文化景观思想。自然风景方面,通过对其山水诗中所反映的风景感知和山水审美思想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四种体制中自然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境、比”的自然风景学思想。论文最后对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和贡献进行总结:其景观建筑的研究揭示了武当山道观建筑皇家园林的性质,充实了我国风景园林的历史理论;其文化景观的研究推动了鄂西各类文化景观进入各种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体制,具有巴楚地区文化景观研究先行者的价值;其自然风景学思想推动鄂西的自然风景进入各级自然遗产保护体制,具有鄂西自然风景研究开拓者的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于三个方面:首次对张良皋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生涯进行系统整理;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同时立足风景园林的视角研究“知名建筑学者”身份的张良皋,而具有研究视角的创新价值。

杨洋[3](2018)在《传统街区的改造与更新 ——以太原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在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城市风格的多样化正是城市地域特色之所在,而城市内部遗留下来的传统街区蕴含着一座城市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兴衰演变。它们遗留下来的历史信息,文化功能,空间环境以及优秀的规划设计思想,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造与更新,千篇一律的现代化都市遍地开花,城市趋同化现象严重,一条条代表着城市独特风韵的传统街区逐渐消失在高速城市化的钢筋混凝土森林中,失去了往日的归属感和城市认同感,人们的生活幸福感降低,城市记忆和街区特色逐渐离我们远去。因此,如何有效的延续传统街区的历史文脉和文化风貌,重塑传统街区的精神价值,如何在其改造与更新中传承历史内涵,同时又展现出时代特征,重塑传统街区往日的独特气质,是我们亟待讨论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文献研究以及实地的调研分析,从传统街区改造与更新的背景和意义入手,在梳理出国内外有关于传统街区的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传统街区的含义与范畴,接着阐述了传统街区的价值范畴和构成要素。其次,通过对国外有关传统街区更新与改造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并且结合国内外传统街区改造与更新的典型案例,系统的分析出传统街区更新与改造面临的困境,目标、可行性,理念原则以及改造与更新的策略模式。接着,以太原市传统街区作为实例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原市传统街区目前存在的现状问题,深入研究太原市食品街这一传统街区改造与更新的实例;由于太原市南华门传统街区已有前人进行改造与更新的探索,本文便基于此探索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工作;并针对整个太原市传统街区的改造与更新提出一些整改意见。然后,选取太原市东三道巷传统街区作为本文主要的研究探索对象,总结出一套适合本街区改造与更新模式的探索性方案,重塑街区往日的迷人风采,并从中吸取些有益的经验教训,旨在为太原市未来传统街区的改造与更新工作提供恰当的理论参考,希望对我国当前传统街区的更新改造工作有所启示。

杜义明[4](2018)在《城市文化语境下当代文化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城市文化、当代文化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对文化建筑的影响要素,并通过对建筑实践的分析,概括出当代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空间类型与形态,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城市文化影响下的当代文化建筑的设计原则。论文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一章):从当代文化建筑的发展历程入手进行分析,结合当代建筑实践,指出了当代文化建筑建设中存在的文化建筑与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缺乏呼应、与当代城市生活缺乏呼应的问题;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总结当代城市文化建筑的设计策略,让文化建筑更好的起到传播文化的社会职能。第二部分相关理论与案例的研究(第二、三章):通过对城市文化相关概念的引入与研究,归纳出城市文化对文化建筑的影响要素具体为地域性文化、当代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当代城市生活三个方面;并通过对建筑理论与实践,总结出文化建筑的外部公共空间、内部公共空间的空间类型与特点。第三部分策略研究与案例分析(第四、五章):从城市文化对文化建筑三个影响要素入手,通过对设计实践的分析,分别根植于地域文化的设计原则、遵循当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原则、服务于当代城市生活的设计原则三方面归纳了设计实践中的设计策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解读了设计中存在的矛盾及解决方法,实现了对设计原则的检验。论文从当代文化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化对文化建筑的影响要素,总结了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类型,并分析了文化建筑的设计方法。力求研究立足实际,学以致用。

刘锐[5](2017)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三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三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三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三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三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贾玥[6](2015)在《城市遗产视角下的西安书院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也是我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历史悠久。书院门街所处的三学街历史街区是西安明城区内重要的三个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继承和保持着传统的文化。在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个片区的初始——皇城太庙,是当时政府用以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高级教育机构;宋代,碑林的起源;再到明清,现三学街所指的长安县学、西安府学、咸宁县学与关中书院出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迅速扩张的同时,城市中心的传统街区也在逐渐消失。西安书院门历经大规模改造和居民自发的改扩建后依然保持和发展传统文化并突出其自身特色。如今,书院门是街区内联系南门与碑林的旅游街道,是人们了解三学街和碑林必经的出入口。城市遗产视角即是跨越了历史与时间,与当下的生活发生关系。建筑与空间成为了文化与生活的载体,与其所承载的行为和生活共同构成了城市遗产。本文以书院门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的调研记录和分析书院门的历史演进、生存现状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与生活。以期从城市遗产视角对书院门街作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真实记录其现状,研究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分析出街道上真正有价值的因素并对今后书院门保护工作有所意义。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书院门所在片区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从时间上全面的认识了书院门,分析历史变迁与时代发展的关系;第二部分解读了书院门街道场景与建筑空间,如实记录了当下书院门外部、内部的空间状况,分析了当下书院门在城市遗产体系的空间特性与生活场景;第三部分探讨了书院门现有文化与其所依附的建筑空间的关系,从记录书院门正在发生的历史探讨多元文化与书院门实体空间之间的关系。希望论文成果有助于书院门的保护工作,并为城市留下这条街道在当下时期的记录和资料。

孟文萍[7](2013)在《北京四合院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演变》文中研究指明自元代营建大都城开始,四合院民居历经明清、清末民国、建国初期数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与朝代更替,适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需求,至今始终作为旧城中最普遍的建筑形式而存在。在此过程中北京四合院因不同的政治背景、民族习俗及文化的融合而产生一些形式上的变化。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自然、历史原因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建设的发展,北京四合院在建筑形式、功能、文化内涵上发生了巨大转变。本文选取改革开放以后的时间作为研究时间,选取旧城作为研究范围。将对四合院历史文献的阅读,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政策与书籍,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将长期、持续地实地调研,作为实践支撑。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的这段时间分成三部分:1976年-1985年,1986年-2000年,2001年至今。以时间为序,记录每个时间段的社会背景、政府的相关政策,分析由于社会背景不同而产生的促使四合院发展的因素,总结每个时期四合院的建筑特点,并以当时典型的案例辅以介绍。最后从建筑形式、功能类型、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与改造方式角度对当代北京四合院的发展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李瑞[8](2013)在《空间尺度体系建构下的贵阳历史街区城市设计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城市建设飞速发展,贵阳的历史街区的特征正在慢慢消失,变得与其他城市越来越相似了。同时由于城市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与历史街区的矛盾变得迫在眉睫。城市设计是指人们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组织与设计。尺度作为城市空间形态中比较深层的物质内容,是城市历史记忆一种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对城市不同尺度下的空间特色的思考和总结,试图从空间尺度体系建构下的角度探索城市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并具体到大尺度的城市空间建设,中尺度的城市中心区街道空间,小尺度的建筑层面的各个组成元素建设探索研究,借助于尺度有可能将新的建设与它的历史相联系起来,从而使贵阳在发展的同时能延续其城市的历史特征。由此,本文先对尺度、城市空间特色、历史街区、街道空间、城市山水格局、城市设计的概念进行了归纳。然后对城市中按不同的尺度关系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尺度的形成与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原因,是不可避免的。最后提出贵阳市汉湘街空间尺度的评价是与目的性相联系的,历史街区中尺度的评价也是如此,针对于保护与改造的目的,空间尺度是否适宜的标准就成了其是否符合历史街区城市设计中的标准。其后通过对贵阳城市(分整体尺度与街区尺度)、街道、建筑(分地块尺度、单体整体尺度、中间尺度与细部尺度)三个层级尺度的分析,试图建立个比较完整的空间尺度的认知体系,它可以很好地标示出贵阳市历史形态在尺度层面的特征。贵阳市历史街区尺度除了具有人性化与模数化的特征,而且整体系统具有多层级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在尺度的研究中应该重视的。相对于原来的历史上以往的空间尺度,贵阳市中心区的尺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宏观的大尺度层级上虽然变换不大,但在微观中小尺度层级上(街道、建筑)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空间尺度的变化,但对于贵阳市历史街区来说带来的却是历史形态的不断破坏。最后针对上述的分析以贵阳市汉湘街历史街区城市设计为例,基于城市多尺度空间特色整合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从多尺度的视角,选择贵阳城市总体山水格局和贵阳城市城区空间特色、贵阳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特色、贵阳市汉湘街历史街区大中小三个空间尺度,分析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格局、演变与梳理,提出对空间尺度体系建构下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中运用的对策与建议。

张倩[9](2011)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由来已久,但是针对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形成、发展与生存密切关联的周边环境的关注始终不够。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城乡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普遍缺失的态势中,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因所具有的悠久历史和厚重内涵,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和传统文化的烙印。2005年第15届ICOMOS在中国西安的大会通过的《关于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周边环境保护的西安宣言》,作为第一部有关遗产周边环境的国际法规,对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实践指导原则。因此,当前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与规划设计已经越来越成为城乡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论文正是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对于基础理论和设计实践进行了综合研究,初步建立了有关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模式,为今后的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本论文首先通过对各项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和其他专门的法律法规的解析,对世界遗产保护理论和我国有关遗产保护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为论文的实践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环境保护与规划设计的要素系统,并结合自身的设计实践,选取国内外优秀的既往设计成功案例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解析研究。基于对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的理论基础研究和既往设计实践研究的综合研究成果,本论文建构了全面系统的对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模式体系。提出了设计中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指导思想和保护与规划设计依据,并提出以类型化的方式来展开规划设计。并总结了各种适宜的规划先导理念和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法,对于指导现实中有关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中的保护与规划设计实践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张锦华[10](2010)在《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 ——四川省阆中古城》文中指出古典人居环境承载着一定的时期、地域内人与环境(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集中地体现了各地人民生活方式、生产需要、习俗信仰、经济能力、民族爱好和审美观念等,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创造和营建城市与生活空间的全过程。对本学科而言,研究古典人居环境是对传统城市、建筑规划营建思想与方法的发掘、借鉴和运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国西南地区留存着大量的古代城池,这些城池开始甚早,经过时间的洗礼,留下来的不仅仅有着重要的历史考古研究价值,而且其中许多城池在选址、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典型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对今天的城市规划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上述为出发点,对“四川省阆中古城”进行详细的典型人居环境方面的研究。阆中古城是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川北名郡,地域范围随时代的更替大小不一。本论文研究范围是,时间上考虑整个阆中古城的历史演变过程,空间上主要着眼于现明清时期遗留下的古城遗址与遗存,具体内容上关注于阆中区域人居环境,阆中古城人居环境的聚居形态、簇群空间、建筑形态、人文历史节点等五大方面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区域人居环境概述。在区域视野下,以川北嘉陵江区域为研究范围,从历史演进、文化脉络、环境构成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概述,从而重点探讨区域聚居与古城聚居的相互关系,并引出下面古城层面的人居环境研究。第二部分为古城人居环境之聚居形态研究。从宏观层面研究阆中古城的总体形态,主要包括静态构成、动态演进及景观风貌特色的分析,最后归纳阆中古城总体形态特征。第三部分为古城人居环境之簇群空间研究。从空间构成与发展机制进行分析,再分别对街巷群体、建筑组群及标志群三大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解读,总结出阆中古城规整有序、内向含蓄的簇群空间特色。第四部分为古城人居环境之建筑形态研究。以古城内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因素、形态特色、建构特色、建构技术及装饰艺术等方面进行解读,旨在总结古城传统建筑的空间组合及高超的建构特色。第五部分为古城人居环境之人文历史节点研究。分物质与非物质两层面进行分析,旨在以人文历史节点折射出地域特色人文,并总结出古城人文历史的特色价值。第六部分为古城人居环境的独特性分析。通过对上述各部分的总结归纳,将其提炼为三大特性:“天人合一”的风水古城、“文荫武备”的聚居文化、“众教交融”的宗教文明这是阆中古城在西南山地中区别于其他典型古城的独特所在。第七部分为对古城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思考。历年的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路径都为阆中古城保护与发展提供了经验与教训。在以上基础上,对现状阆中古城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进行评价与思考,结合实际,总结经验,并研究探索对策,进而促进阆中古城的发展。

二、古都展露中轴线 四城保护四合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都展露中轴线 四城保护四合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概念及选题范围界定
        1.2.1 表情的概念及界定
        1.2.2 记忆的概念与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2 纪录表情的启程:1979-1990
    2.1 纪录影像缘起:从阴影中走出
        2.1.1 精英文化的复苏
        2.1.2 纪录类型的革新
        2.1.3 纪录影像审美萌发
    2.2 时代表情:合理与重现
        2.2.1 表情在影像中的真实表达
        2.2.2 公开表情的合理
        2.2.3 私密表情的重现
    2.3 经典案例:从文化启蒙到《莫让年华付水流》
        2.3.1 贵在创新
        2.3.2 表情伴随时代
3文化美学的觉醒:1991-1999
    3.1 纪录影像复苏:浮出水面
        3.1.1 大众文化的崛起
        3.1.2 纪录手段的革新
        3.1.3 纪录影像审美对“真实”的追求
    3.2 时代表情:多元与公开
        3.2.1 影像表情的自我投射
        3.2.2 公开表情的多元
        3.2.3 私密表情的公开
    3.3 经典案例:从《生活空间》到《英和白》
        3.3.1 表现本质
        3.3.2 从影像真实到表情真实
4 纪实美学与人文主义(2000-2009)
    4.1 纪实影像开拓:沉淀与自省
        4.1.1 在文化融合中蓄力
        4.1.2 纪录媒介的发展
        4.1.3 影像表情审美的创新迭出
    4.2 时代表情:丰富与细腻
        4.2.1 表情与记忆的影像链接
        4.2.2 公开表情的丰富
        4.2.3 私密表情的细腻
    4.3 经典案例:纪实美学到人文主义——从《铁西区》到《再说长江》
        4.3.1 写实的影像语言
        4.3.2 书写底层的人文关怀
5 全民纪录时代:(2010-2019)
    5.1 影像表情的融合:多元共生
        5.1.1 在文化多元中迸发
        5.1.2 全媒体时代
        5.1.3 影像审美对“真实”的再探
    5.2 时代表情:开放与兼容
        5.2.1 表情与时代记忆的弥合
        5.2.2 公共表情的开放
        5.2.3 私密表情的兼容
    5.3 经典案例:真实、主观到私纪录——《四个春天》
        5.3.1 纪实风格的杂糅
        5.3.2 诗意生活的流露
        5.3.3 生命与现实的建构
6 表情变迁的交互审视
    6.1 时代语境生成纪实表情
    6.2 表情弥合时代记忆
结语:从表情纪录到记录记忆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原由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3.1 丰富我国近现代风景园林思想理论
        1.3.2 传承张良皋治学方法,弘扬其治学精神
    1.4 研究目的
        1.4.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内涵
        1.4.2 解析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成因
    1.5 有关张良皋的研究与本文行文体例思考
        1.5.1 有关张良皋学术思想的研究
        1.5.2 国内外风景园林学人学术思想研究体例与写作借鉴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背景
    2.1 人生与学术经历
        2.1.1 童年时期
        2.1.2 中学时期
        2.1.3 中央大学时期
        2.1.4 上海范文照建筑事务所时期
        2.1.5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2.1.6 华中科技大学执教时期
    2.2 着述情况
        2.2.1 着述成果概况
        2.2.2 着述统计分类
    2.3 本章小节
3 张良皋景观建筑学术思想研究
    3.1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3.1.1 大学毕业以前
        3.1.2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3.1.3 执教时期
    3.2 张良皋景观建筑理论思想解读
        3.2.1 武当山道观园林建筑价值发掘
        3.2.2 武陵干栏知识体系建构
        3.2.3 《红楼梦》大观园复原思想
    3.3 张良皋景观建筑设计案例思想分析
        3.3.1 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设计
        3.3.2 洪山无影塔搬迁设计
        3.3.3 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设计
        3.3.4 安陆李白纪念馆设计
        3.3.5 思南新城城市设计
        3.3.6 竹山县郭山歌坛设计
        3.3.7 九江琵琶亭景区设计
    3.4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总结
        3.4.1 “通”的思想观
        3.4.2 “驭”的思想观
        3.4.3 “理”的思想观
        3.4.4 “和”的思想观
    3.5 本章小节
4 张良皋文化景观学术思想研究
    4.1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4.1.1 执教之前
        4.1.2 执教之后
    4.2 张良皋文化景观理论思想解读
        4.2.1 湿地浮游聚落思想
        4.2.2 盐源文化线路思想
        4.2.3 干栏建筑演化思想
        4.2.4 仙居范式思想
        4.2.5 巴楚地望与风物考释思想
    4.3 张良皋文化景观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4.3.1 基于形胜认知的土司堡寨类遗产
        4.3.2 基于人居模式认知的历史文化名村类遗产
        4.3.3 基于自然与人文交互认知的山水胜境类遗产
    4.4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总结
        4.4.1 “堪”的思想观
        4.4.2 “源”的思想观
        4.4.3 “求”的思想观
        4.4.4 “真”的思想观
    4.5 本章小节
5 张良皋自然风景学术思想研究
    5.1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5.1.1 执教之前
        5.1.2 执教之后
    5.2 张良皋风景诗中的自然风景思想
        5.2.1 诗歌中的洞穴
        5.2.2 诗歌中的峡谷
        5.2.3 诗歌中的奇峰
        5.2.4 诗歌中的水景
        5.2.5 诗歌中的生境
    5.3 张良皋自然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5.3.1 “山川精髓”之世界自然遗产思想
        5.3.2 “人间秘境”之国家自然保护区思想
        5.3.3 “地理迷宫”之国家地质公园思想
        5.3.4 “自然生境”之国家森林公园思想
    5.4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总结
        5.4.1 “境”的思想观
        5.4.2 “比”的思想观
    5.5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创新
        6.1.1 首次系统整理张良皋学术经历与背景
        6.1.2 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
        6.1.3 突破学术界对张良皋建筑学者身份认识的常规视角
    6.2 研究结论
        6.2.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发展背景
        6.2.2 归结提出张良皋景观建筑中“通、驭、理、和”的思想
        6.2.3 归结提出张良皋文化景观中“堪、源、求、真”的思想
        6.2.4 归结提出张良皋自然风景中“境、比”的思想
    6.3 总结与展望
        6.3.1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与贡献
        6.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张良皋生平年表

(3)传统街区的改造与更新 ——以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2.1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1.4 国内外关于传统街区的研究综述
        1.4.1 国外关于传统街区的研究综述
        1.4.2 国内关于传统街区的研究综述
    1.5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5.1 论文研究的方法
        1.5.2 论文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传统街区的概念界定和范畴
    2.1 传统街区的概念界定
        2.1.1 传统街区的概念
        2.1.2 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2.1.3 传统街区更新的概念界定
    2.2 传统街区的价值范畴
        2.2.1 历史文化价值
        2.2.2 人文情感价值
        2.2.3 场所美学价值
        2.2.4 街区使用价值
        2.2.5 社会经济价值
    2.3 传统街区的构成要素
        2.3.1 显性的物质环境要素
        2.3.2 隐形的人文环境要素
第三章 传统街区的改造与更新研究
    3.1 传统街区更新与改造的理论与实践
        3.1.1 国外有关传统街区更新与改造的理论与实践
        3.1.2 国内有关传统街区更新与改造的理论与实践
    3.2 传统街区的改造与更新面临的困境
        3.2.1 人口激增导致居住环境拥挤、房屋破坏严重
        3.2.2 街区内部功能的陈旧与衰退
        3.2.3 街区内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贫困化
        3.2.4 良好的邻里关系逐渐消散
        3.2.5 街区历史风貌破碎,整体景观文脉被割裂
        3.2.6 街区的拆迁难问题
    3.3 传统街区的改造与更新的目标
        3.3.1 延续传统街区的空间秩序
        3.3.2 保护和协调街区整体风貌
        3.3.3 场所营造和街区活力的整合
        3.3.4 传承街区的历史文脉
        3.3.5 赋予街区经济活力
    3.4 传统街区改造与更新的理念原则
        3.4.1 街区的“原真性”原则
        3.4.2 街区空间更新的“整体性”原则
        3.4.3 场所精神的“延续性”原则
        3.4.4 有机更新,逐步改造的原则
        3.4.5 “动态更新”原则
        3.4.6 公众参与的“人文主义”原则
    3.5 传统街区改造与更新的策略模式
        3.5.1 “静态的博物馆式”更新模式
        3.5.2 “大规模新建”更新模式
        3.5.3 “恢复历史风貌型”更新模式
        3.5.4 “活力复生型”更新模式
        3.5.5 “创新型”更新模式
第四章 太原市传统街区的改造与更新研究
    4.1 太原市传统街区的基本概况
        4.1.1 太原府城的历史沿革
        4.1.2 太原传统街区研究范围的划定
    4.2 太原市传统街区的现状及问题
        4.2.1 街区空间格局可识别性低,整体风貌混乱
        4.2.2 历史建筑孤立分散,不能较好的融入街区文脉
        4.2.3 政府缺乏控制,街区的更新与改造踟蹰不前
        4.2.4 街区问题连篇,昔日风光不再
    4.3 太原传统街区改造与更新的实例研究
        4.3.1 “帽儿巷”食品街——商业性传统街区
        4.3.2 南华门——综合型传统街区
第五章 改造与更新的研究探索—以东三道巷街区为例
    5.1 东三道巷街区的概况
        5.1.1 历史沿革
        5.1.2 街巷格局的形成过程
    5.2 东三道巷街区的价值体系
        5.2.1 街区地理位置的优越
        5.2.2 街区独特的历史脉络
        5.2.3 街区传统空间格局的科学价值
        5.2.4 街巷宜人的空间尺度
        5.2.5 街区内院落传统肌理的延续
        5.2.6 街区历史建筑细节的审美价值
        5.2.7 街区生活方式的社会价值
    5.3 东三道巷街区的现状分析
        5.3.1 区域规划现状
        5.3.2 用地性质现状
        5.3.3 交通现状
        5.3.4 建筑现状
        5.3.5 建筑立面现状
        5.3.6 街区内绿化现状
        5.3.7 街区整体状况
    5.4 东三道巷传统街区更新改造的目标
        5.4.1 保护传统街区风貌
        5.4.2 重塑街区商业功能
        5.4.3 添加街区活力公共空间
    5.5 东三道巷街区改造与更新的探索性方案
        5.5.1 确定街区基本的改造更新模式
        5.5.2 整合协调街区周边区域环境
        5.5.3 街区整体的功能业态模式
        5.5.4 核心保护区内的院落更新模式
        5.5.5 整体开发模式
        5.5.6 街区公共空间布局
        5.5.7 完善街区交通系统
        5.5.8 立面整治
        5.5.9 整合街区自然资源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城市文化语境下当代文化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当代城市中文化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对象
        1.2.1 城市文化对文化建筑的影响要素
        1.2.2 文化建筑及其公共空间
    1.3 研究意义
        1.3.1 以文化建筑为介质传播文化、丰富精神生活
        1.3.2 探索当代文化建筑的设计原则
    1.4 期望达成的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第2章 城市文化的形成及影响要素
    2.1 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1.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2.2 城市文化的影响要素
        2.2.1 地域性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2.2.2 当代城市规划理论及实践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2.2.3 当代城市生活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2.3 城市文化对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作用机理
        2.3.1 城市文化影响下的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内涵
        2.3.2 城市文化影响下的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构建内容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化建筑及其公共空间概述
    3.1 文化建筑的定义及特征
        3.1.1 文化建筑的定义
        3.1.2 文化建筑的特征
    3.2 文化建筑外部的公共空间类型
        3.2.1 广场
        3.2.2 庭院
        3.2.3 界面空间
        3.2.4 与城市的接驳空间
    3.3 文化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
        3.3.1 门厅空间
        3.3.2 共享大厅
        3.3.3 廊道、过厅空间
        3.3.4 新旧建筑的连接空间
        3.3.5 学习、交流空间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文化语境下文化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4.1 根植于地域文化的设计原则
        4.1.1 延续自然场所特性
        4.1.2 解读城市传统文化
        4.1.3 地域性材料的使用与更新
        4.1.4 异质同构法对传统要素的再表达
    4.2 遵循当代城市规划、设计的设计原则
        4.2.1 对城市肌理、轴线的运用
        4.2.2 对城市设计解读
        4.2.3 对话式设计
    4.3 服务于当代城市生活的设计原则
        4.3.1 与现代城市空间的连接
        4.3.2 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呼应
        4.3.3 对当代数据网络生活的呼应
    4.4 城市文化影响下的文化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展望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分析——石家庄市美术馆
    5.1 项目概述
        5.1.1 项目区位
        5.1.2 设计理念
    5.2 美术馆外部公共空间分析
        5.2.1 城市界面到外部公共空间的延续性分析
        5.2.2 建筑界面空间的对比
    5.3 美术馆内部公共空间分析
        5.3.1 内部公共空间的流线组织
        5.3.2 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与自然协调理念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外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1.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滨水地区
        1.3.2 广州旧城范围的界定
        1.3.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
        1.3.4 人与自然协调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历史演进
    2.1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2.1.1 广州旧城的初步产生时期(秦汉时期)
        2.1.2 广州旧城的逐渐发展时期(唐宋时期)
        2.1.3 广州旧城的基本成熟时期(明清时期)
        2.1.4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2.2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2.2.1 近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2.2.2 近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2.2.3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2.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2.3.1 现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2.3.2 现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2.3.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理论建构
    3.1 人与自然协调对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启示
        3.1.1 人与自然协调的内涵
        3.1.2 人与自然协调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
        3.1.3 人与自然协调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意义
    3.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原则
        3.2.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共同演进、协调发展的整体原则
        3.2.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自然良性循环的原则
        3.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原则
    3.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体系建构
        3.3.1 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为指导的理论建构
        3.3.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3.3.3 "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的层次化模式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研究
    4.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的现状特征
        4.1.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现状特征
        4.1.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4.1.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交通现状特征
        4.1.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现状特征
    4.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的设计研究
        4.2.1 自然生态优先
        4.2.2 保护历史文化
        4.2.3 提升城市活力
        4.2.4 促进社会和谐
    4.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的设计研究
        4.3.1 控制保护水系网络用地空间
        4.3.2 调整优化滨水地区用地功能与布局
        4.3.3 合理调控滨水地区用地强度
        4.3.4 倡导多样混合紧凑的土地利用模式
    4.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交通的设计研究
        4.4.1 减弱滨水地区过境交通的干扰性
        4.4.2 增强滨水地区联系交通的可达性
        4.4.3 保障滨水地区内部交通的连续性
    4.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的设计研究
        4.5.1 凸显山水城一体的空间形态
        4.5.2 突出以水系网络为主体的空间结构
        4.5.3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意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设计研究
    5.1 广州旧城滨水建筑的现状特征
        5.1.1 功能与空间的现状特征
        5.1.2 建筑形式的现状特征
        5.1.3 建筑技术运用的现状特征
        5.1.4 建筑文化内涵的现状特征
    5.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功能调适与空间组合的设计研究
        5.2.1 功能的保留拓展与重置
        5.2.2 外部空间的组织
        5.2.3 内部空间的组合
    5.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形式表达与特色展现的设计研究
        5.3.1 注重形体与尺度的处理
        5.3.2 加强界面的塑造
        5.3.3 突出建筑审美特色
    5.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适宜技术与措施运用的设计研究
        5.4.1 强调对自然要素的结合与利用
        5.4.2 注重传统特色展现的技术
        5.4.3 倡导节能环保与智能化技术
    5.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场所特征与文化内涵的设计研究
        5.5.1 注重场所特征的展现
        5.5.2 强调岭南建筑文化脉络的继承
        5.5.3 反映岭南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设计研究
    6.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的现状特征
        6.1.1 广州旧城水系网络的现状特征
        6.1.2 广州旧城河流廊道的现状特征
        6.1.3 广州旧城绿化的现状特征
        6.1.4 广州旧城人文景观的现状特征
    6.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水系网络设计研究
        6.2.1 塑造完整连续的水系网络
        6.2.2 构建功能复合的水系网络
        6.2.3 体现独特个性的水系网络
    6.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河流廊道设计研究
        6.3.1 注重水域的改善与恢复
        6.3.2 增强护岸的多种功能
        6.3.3 注重水陆缓冲带的合理建设
    6.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绿化设计研究
        6.4.1 构建完整多层级的绿化网络
        6.4.2 加强绿化网络与水系网络的融合
        6.4.3 建设各类绿化斑块
    6.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人文景观设计研究
        6.5.1 突出滨水地区人文景观特征
        6.5.2 营造人文景观网络
        6.5.3 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集成及提炼
    7.1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发展趋势——走向人与自然协调
        7.1.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众多学科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
        7.1.2 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了广州旧城演变的历史过程
        7.1.3 人与自然协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发展趋势
    7.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综合集成
        7.2.1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的综合集成
        7.2.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集成简表
        7.2.3 一体化设计策略群是互联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
    7.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总结提炼
        7.3.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价值取向的探索
        7.3.2 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水系网络为骨架的自然生态网络
        7.3.3 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合理导控和积极促进各类滨水活动
        7.3.4 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尊重城市历史和展现岭南文化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学术着作
    学位论文
    学术期刊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城市遗产视角下的西安书院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缘起
        1.1.1 书院门历史街道在西安城市中的遗产价值日益凸显
        1.1.2 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
    1.2 研究对象
    1.3 城市遗产视角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对历史街区的研究现状
        1.4.2 对于西安书院门历史街道已经进行的研究工作
        1.4.4 西安城市文化遗产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的目的
        1.5.2 研究的意义
    1.6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2 书院门街所在地段历史沿革
    2.1 书院门所在地段历史沿革与历史格局研究
        2.1.1 唐时期的皇城太庙所在地
        2.1.2 碑林的创始
        2.1.3“学”文化盛行的明清时代
        2.1.4 教育圣地向居住区的转变
    2.2 书院门的改造
        2.2.1 古都西安的保护规划与西安市中心区规划
        2.2.2 书院门改造
    2.3 小结
3.书院门中的城市遗产与价值
    3.1 遗产存在的基础
    3.2 城市遗产历史遗存层面下的书院门街道
        3.2.1 关中书院背景简述
        3.2.2 宝庆寺塔
    3.3 城市遗产街道层面下的书院门
    3.4 城市遗产文化层面下的书院门
        3.4.1 书画文化
        3.4.2 文房四宝文化
        3.4.3 玉文化
        3.4.4 埙文化
        3.4.5 陕菜文化
        3.4.6 夜市文化
    3.5 书院门价值
        3.5.1 历史价值
        3.5.2 文化价值
        3.5.3 旅游价值
    3.6 小结
4.书院门整体演进调研研究
    4.1 书院门现状调研信息与统计
        4.1.1 调研范围与对象
        4.1.2 调研目的
        4.1.3 调研基本信息统计
    4.2 书院门整体演进分析
        4.2.1 人.构成变化
        4.2.2 土地利用性质演变
        4.2.3 功能构成比例变化
        4.2.4 平面肌理的变化
        4.2.5 建筑高度宽度的改变
        4.2.6 建筑材质的变化
    4.3 书院门街道活动
        4.3.1 活动的分类
        4.3.2 书院门街道中人的活动
        4.3.3 书院门活动记录
    4.4 小结
5 书院门-西安“学”文化的汇集地
    5.1 最初的学校-关中书院
        5.1.1 关中书院历史简述
        5.1.2 关中书院区位
        5.1.3 关中书院基本信息
        5.1.4 关中书院现状生活场景
        5.1.5 小结
    5.2 传统的延续-杏林斋
        5.2.1 基本信息
        5.2.2 建筑空间
        5.2.3 生活场景
        5.2.4 小结
    5.3 繁华背后的没落-书园艺术书店
        5.3.1 基本信息
        5.3.2 建筑空间
        5.3.3 生活场景
        5.3.4 小结
    5.4 艺术家的梦工厂-崔自默艺术馆
        5.4.1 基本信息
        5.4.2 建筑空间
        5.4.3 生活场景
        5.4.4 小结
    5.5 文化大杂烩-书院门古玩艺术城
        5.5.1 基本信息
        5.5.2 建筑空间
        5.5.3 生活场景
        5.5.4 小结
    5.6 院落的重生-醉长安
        5.6.1 基本信息
        5.6.2 建筑空间
        5.6.3 生活场景
        5.6.4 小结
    5.7 文化的复兴-何海霞美术馆
        5.7.1 基本信息
        5.7.2 建筑空间
        5.7.3 生活场景
        5.7.4 小结
    5.8 小结
6.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及资料
图录
表录
致谢

(7)北京四合院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现状分析
    1.2 研究对象、时间、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时间
        1.2.3 研究范围
    1.3 北京四合院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的必要性
        1.4.2 论文研究特点
    1.5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1.5.1 研究方法
        1.5.2 概念界定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改革开放以前北京四合院特征
    2.1 明清北京四合院的演进
        2.1.1 城市格局影响
        2.1.2 住宅形制演变
        2.1.3 明清建筑类型
    2.2 清末民国北京四合院的西化
        2.2.1 社会性质的变化
        2.2.2 中西式建筑风格
    2.3 建国初至文革北京四合院的变迁
        2.3.1 影响因素
        2.3.2 演变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四合院的杂院化与改革开放新起点(1976-1985 年)
    3.1 北京四合院发展演变的社会背景
        3.1.1 文革结束
        3.1.2 人口增长影响
        3.1.3 唐山大地震破坏作用
        3.1.4 改革开放的促进作用
        3.1.5 旧城控高方案的出台
    3.2 北京四合院的形式转变
        3.2.1 杂院平面格局
        3.2.2 杂院形式特点
    3.3 北京四合院的功能转型
        3.3.1 修缮并替换原有住宅功能
        3.3.2 改建并替换原有住宅功能
    3.4 北京四合院居住文化转变
        3.4.1 打破传统居住秩序
        3.4.2 四合院体现新内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四合院改造重于保护的阶段 (1986-2000 年)
    4.1 北京四合院发展演变的社会背景
        4.1.1 四合院变成危房
        4.1.2 危房改造的施行
        4.1.3 控高方案的影响
        4.1.4 消费需求的提高
        4.1.5 风貌保护的探索
    4.2 北京四合院的形式特点
        4.2.1 类四合院形式探索
        4.2.2 四合院改造成高层
        4.2.3 四合院改造成多层
    4.3 北京四合院的功能特点
        4.3.1 功能初具规模
        4.3.2 南锣鼓巷商圈
        4.3.3 什刹海商圈
    4.4 北京四合院的居住文化演变
        4.4.1 居住习惯转变
        4.4.2 居住习俗消失
        4.4.3 居民整体保留
        4.4.4 居民整体外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四合院保护逐渐走向正轨(2001 年至今)
    5.1 北京四合院发展演变的社会背景
        5.1.1 “保护规划”之前与之后的对比
        5.1.2 “南池子”争议促成四合院新转机
        5.1.3 保护体系逐渐完善
        5.1.4 奥运会筹备工作的推动
        5.1.5 单位或个人掀起改造热潮
    5.2 北京四合院形式从现代回归传统
        5.2.1 回归传统形式的探索
        5.2.2 北京四合院保持现有形式
        5.2.3 北京四合院变成高档住宅
        5.2.4 北京四合院形式的简单复制
    5.3 北京四合院功能类型的多样化
    5.4 北京四合院居住活力的恢复
        5.4.1 传统文化保护提上日程
        5.4.2 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融合
        5.4.3 尊重居民意愿,适当保留原居民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四合院发展演变的综合评析
    6.1 建筑形式方面
        6.1.1 改造后建筑规模对比
        6.1.2 改造后建筑层数对比
        6.1.3 改造后建筑造型对比
    6.2 功能类型方面
        6.2.1 四合院居住功能的三种倾向
        6.2.2 四合院文教办公功能的适应性
        6.2.3 四合院商业旅游功能的适应性
    6.3 传统文化方面
    6.4 保护意识与改造方式方面
        6.4.1. 保护意识方面逐渐加强
        6.4.2. 改造方式逐渐有利于四合院保护
    6.5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1 论文中相关案例调研汇总
附录 2 ——论文研究时间段划分的依据政策
    (一)北京市区建筑高度控制方案
    (二)北京旧城 25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附录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8)空间尺度体系建构下的贵阳历史街区城市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尺度的理解
        1.3.2 城市空间特色
        1.3.3 历史街区、街道空间
        1.3.4 城市山水格局
        1.3.5 城市设计
        1.3.6 研究内容
        1.3.7 研究框架图
    1.4 多尺度空间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大尺度——城市尺度相关理论与研究
        1.4.2 中尺度——城市街道层级的尺度相关理论与研究
        1.4.3 小尺度——节点空间的尺度相关理论与研究
    1.5 本章小结
2 体现多尺度空间特色的相关实例研究
    2.1 北京德胜尚城
        2.1.1 基地条件
        2.1.2 总体设计
        2.1.3 功能布局
        2.1.4 室外空间
        2.1.5 材料与立面
    2.2 大唐西市文化产业街区
    2.3 西安民乐园步行街整治城市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大尺度——城市空间尺度
    3.1 大尺度——城市尺度
    3.2 贵阳市总体山水格局
        3.2.1 贵阳的山——城市框架
        3.2.2 贵阳的水——城市记忆
        3.2.3 城市发展的特征分析(山水城关系演变)
    3.3 贵阳市城区空间特色
        3.3.1 贵阳市城市特色的概述
        3.3.2 形成贵阳城市特色的影响因素
        3.3.3 其他因素
    3.4 贵阳市城区现有城市特色
        3.4.1 丰富的城市自然景观
        3.4.2 宜人的街道尺度和街道空间
        3.4.3 热闹的城市公共空间
        3.4.4 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城市街区
        3.4.5 多种文化聚合的城市
    3.5 贵阳市中心区城市空间发展现状
    3.6 城市设计导则
    3.7 本章小结
4 中尺度——城市街道层级的尺度
    4.1 中尺度:城市街道
    4.2 中尺度下的贵阳市中心区主要特色街道
        4.2.1 中华路:汉湘街所在区域
        4.2.2 市西路
        4.2.3 合群路
        4.2.4 遵义路
        4.2.5 民生路
        4.2.6 省府路
    4.3 贵阳市中心区主要街区空间特色
        4.3.1 贵阳市城区城市肌理
        4.3.2 贵阳市城市街区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小尺度——街道内建筑层级的尺度
    5.1 贵阳市汉湘街历史街区
    5.2 汉湘街改造区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5.2.1 现状概况
        5.2.2 改造建议
    5.3 汉湘街历史街区的规划研究
        5.3.1 规划目标与定位
        5.3.2 汉湘街历史街区的规划原则
    5.4 汉湘街规划的构思设计
        5.4.1 规划方案构思
        5.4.2 汉湘街改造设计
    5.5 街道空间设计
        5.5.1 基本要求
        5.5.2 街道剖面、尺度与线型设计
        5.5.3 沿街建筑布置
        5.5.4 街口设计策略
        5.5.5 街道绿地设计
    5.6 汉湘街节点空间设计研究
        5.6.1 街道空间尺度设计策略与原则
        5.6.2 节点设计研究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致谢

(9)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际国内相关法律、法规
        1.2.2 其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1.3 相关概念阐释和研究对象界定
        1.3.1 文化遗产
        1.3.2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1.3.3 周边环境(环境)
        1.3.4 周边建筑环境
        1.3.5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论文框架
2 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
    2.1 世界遗产保护的理论
        2.1.1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国际组织和专业组织的重要文件
        2.1.2 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解析
        2.1.3 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保护理论
    2.2 世界遗产的分类与保护模式
        2.2.1 世界遗产的分类
        2.2.2 保护模式与保护方法
    2.3 我国遗产保护的理论
        2.3.1 古已有之的传统做法——维修与利废
        2.3.2 20 世纪30 年代——现代意义的文物保护思想起源
        2.3.3 建国以后遗产保护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2.4 我国其他专项法律法规
        2.4.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2.4.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4.3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2.4.4 其他法规等
    2.5 我国遗产的基本类型与保护方法
        2.5.1 遗产的基本类型
        2.5.2 保护方法
    2.6 小结
3 世界遗产保护理论的发展——从历史文化遗产本体到周边环境
    3.1 国际国内有关历史文化遗产及周边环境保护理论的发展阶段
        3.1.1 1960 年代以前
        3.1.2 1960—1990 年代
        3.1.3 1990 年代之后
        3.1.4 21 世纪以来
    3.2 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及周边环境的保护思想观念的发展
        3.2.1 从20 世纪中期之前保守的“保护”到现代“保护”概念的拓展
        3.2.2 从遗产本体到周边环境
        3.2.3 从个体到群体
        3.2.4 从物质到非物质
        3.2.5 从单一到复合
        3.2.6 从被动保护到主动利用
    3.3 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环境认识的发展
        3.3.1 《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宪章》——停留在视觉空间层面的周边环境(Surrounding)
        3.3.2 《威尼斯宪章》——初步建立起关注遗产环境(Setting)的非物质价值的意识
        3.3.3 《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遗产环境的重要无形文化价值
        3.3.4 《西安宣言》——遗产环境(setting)的全面认识
    3.4 周边环境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性与意义
        3.4.1 周边环境是历史文化遗产本体的生存土壤和展示舞台
        3.4.2 周边环境是历史文化遗产本体向城市环境过渡的空间媒介和载体
        3.4.3 周边环境保护地位的提高扩大了遗产保护的领域和范围
        3.4.4 周边环境价值认识的提高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3.4.5 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的新任务
    3.5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与周边环境相结合的价值
        3.5.1 历史价值
        3.5.2 艺术价值
        3.5.3 科学价值
        3.5.4 文化价值
        3.5.5 社会价值
        3.5.6 情感价值
    3.6 小结
4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周边建筑环境保护与规划设计的要素系统研究
    4.1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周边建筑环境要素系统构成
        4.1.1 历史文化遗产本体
        4.1.2 周边建筑环境的客观要素系统
        4.1.3 主观影响要素
    4.2 历史文化遗产本体的影响作用及影响要素
        4.2.1 历史文化遗产本体的影响作用
        4.2.2 物质影响要素
        4.2.3 非物质影响要素
    4.3 周边建筑环境的客观要素系统
        4.3.1 物质要素
        4.3.2 非物质要素
    4.4 主观影响要素
        4.4.1 外部空间视觉理论(法则)
        4.4.2 场效应理论
    4.5 小结
5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保护与规划设计典型实例研究
    5.1 欧洲等国的相关实践研究
        5.1.1 英国
        5.1.2 法国
    5.2 日本的相关实践研究
        5.2.1 京都市嵯峨野鸟居本整体环境保护整治
        5.2.2 北九州市平松铸物师地段改造
        5.2.3 其他相关实例
    5.3 国内典型实例研究
        5.3.1 西安曲江唐历史文化区
        5.3.2 西安顺城巷整治与改造
        5.3.3 苏州博物馆新馆与周边环境
        5.3.4 北京烟袋斜街
    5.4 既往典型实例设计经验的启示
        5.4.1 结合视觉规律进行整体环境的分析研究
        5.4.2 现状环境中重点建构筑物的类型化研究
        5.4.3 合理的功能保留与功能置换
        5.4.4 既有环境原型要素的借鉴与重构
        5.4.5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提供物质空间环境
        5.4.6 原住居民生活的保护与延续
        5.4.7 保护与整治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5.5 小结
6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实践
    6.1 现存历史遗迹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郑州商城文化区的整治与改造
        6.1.1 郑州商城文化区概况
        6.1.2 郑州商城文化区整体历史文化氛围重塑的目标及设计理念
        6.1.3 建立特色化(类型化)的街区序列空间体系
        6.1.4 针对沿街建筑建立立面分类整治导则
        6.1.5 设立街区类型化控制点建筑的整治方法
        6.1.6 控制点建筑之大型标志性公共建筑——城东路管城区中医院
        6.1.7 控制点建筑之居住类建筑——城南路住宅
        6.1.8 控制点建筑之行政办公建筑——商城路税务局大楼及入口大门
        6.1.9 控制点建筑之商业建筑——北下街浴池及派出所
    6.2 历史文化遗产周边建筑环境整体氛围的再现与演绎——陕北志丹马头山景区规划与设计
        6.2.1 陕北志丹马头山景区概况
        6.2.2 陕北志丹马头山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分析
        6.2.3 陕北志丹马头山历史文化遗产周边环境整体氛围营造的理念
        6.2.4 陕北志丹马头山风景区的整体规划概念
        6.2.5 历史文化遗址的环境氛围重现——秦行宫遗址博物馆
        6.2.6 历史遗迹文化内涵的参与性体验——秦直道古战车竞技场
    6.3 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空间的保护与规划设计——陕西凤翔六营泥塑手工艺整体文化空间的规划设计研究
        6.3.1 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凤翔六营泥塑手工艺的历史背景
        6.3.2 泥塑手工艺的物质生存空间的现状
        6.3.3 村庄整体环境的重塑
        6.3.4 泥塑艺人家庭作坊及生活空间的重整
    6.4 设计实践中的经验与反思
        6.4.1 遗产本体原真性与周边环境非冲突性有机关联系统的建构
        6.4.2 以历史文化遗产为原点建立特色化(类型化)序列空间体系的方法
        6.4.3 对于遗产整体环境中的物质要素采用类型化保护与规划设计的方法
        6.4.4 设立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建筑环境保护与规划控制点的方法
        6.4.5 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建筑环境的空间环境演绎与再造
        6.4.6 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建筑环境原真性前提下的既有环境要素选取与借鉴
    6.5 小结
7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模式
    7.1 设计原则
        7.1.1 真实性原则
        7.1.2 协调统一原则
        7.1.3 更新再造原则
        7.1.4 对比和谐原则
    7.2 指导思想
        7.2.1 历史文脉的传承
        7.2.2 空间肌理的织补
        7.2.3 空间边界的渗透
        7.2.4 图底关系的拓扑
    7.3 保护与规划设计法律法规依据
        7.3.1 国外相关国际宪章法规法令
        7.3.2 国内相关国际宪章法规法令
    7.4 视觉规律对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建筑环境的要求与影响
        7.4.1 遗产周边建筑空间环境的视觉感知与观赏要求
        7.4.2 历史文化遗产本体的场效应
    7.5 历史文化遗产本体及其周边建筑环境的类型化
        7.5.1 历史文化遗产本体及其周边建筑环境类型化的划分方式
        7.5.2 保留较为完整的遗址遗迹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建筑环境
        7.5.3 史料记载或民间流传的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建筑环境
        7.5.4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物质空间环境
        7.5.5 点状遗产本体及其周边建筑环境
        7.5.6 线性遗产本体及其周边建筑环境
        7.5.7 面域遗产本体及其周边建筑环境
    7.6 历史文化遗产及周边建筑环境保护与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要素系统
        7.6.1 整体环境氛围的塑造
        7.6.2 整体环境功能的整合
        7.6.3 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现状基本数据库的建立
        7.6.4 周边环境空间范围的界定
        7.6.5 规划与设计的主客观要素内容
        7.6.6 原真性前提下的既有环境原型素材挖掘与规划设计中的非冲突性表达应用
        7.6.7 原住民保留与新居民引入
    7.7 遗产本体周边建筑空间环境总体规划设计理念的定位
        7.7.1 模拟再现
        7.7.2 历史演绎
        7.7.3 文化表达
        7.7.4 气韵塑造
    7.8 遗产环境中建构筑物等物质要素的详细规划设计手法
        7.8.1 模仿借鉴与变异重构
        7.8.2 界面延续与消解弱化
        7.8.3 形式隐喻与内涵外延
        7.8.4 空间演绎与情景再现
    7.9 小结
8 结语
    8.1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从遗产本体到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
    8.2 建立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保护与规划设计的要素系统
    8.3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模式的建构
    8.4 后续研究展望
        8.4.1 研究对象纳入非物质精神层面的内容
        8.4.2 建立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建筑环境的价值评估体系
        8.4.3 研究内容关注设计实践的使用后效果反馈
        8.4.4 研究方式引进历史文化遗产环境中的实际使用者的公众参与
    8.5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1. 郑州商城文化区现状调研表一——调研现场记录
    2. 郑州商城文化区现状调研表二——建筑现状调研表
    3. 郑州商城文化区现状调研表三——街道环境及公共开放空间要素调研
    4. 郑州商城文化区现状调研表四——沿街建筑景观现状调研及初步评价
    5. 郑州商城文化区现状评价表——沿街建筑景观整治细则

(10)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 ——四川省阆中古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
        1.1.1 选题源起
        1.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2 区域人居环境概述
    2.1 区域聚居的历史演进
        2.1.1 川北嘉陵江流域聚落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2.1.2 阆中古城的历史沿革
        2.1.3 阆中古城聚落的历史演进
    2.2 区域聚居的文化脉络
        2.2.1 文化的多元一体性
        2.2.2 川北地区文化与地域聚居
    2.3 区域聚居的环境构成
        2.3.1 自然环境概貌
        2.3.2 聚落环境构成
    2.4 区域视野下的阆中古城人居环境
        2.4.1 区域环境对阆中古城聚居文化的影响
        2.4.2 阆中古城对区域聚居的影响
    2.5 小结
3 阆中古城人居环境之聚居形态
    3.1 古城聚居形态的静态构成
        3.1.1 城市山水格局
        3.1.2 空间格局
        3.1.3 聚居形态的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
    3.2 古城聚居形态的动态演进
        3.2.1 选址建城要素分析
        3.2.2 城市格局的形成与演进
    3.3 古城聚居形态的风貌特色
        3.3.1 城市肌理特色
        3.3.2 景观格局特色
4 阆中古城人居环境之簇群空间
    4.1 古城簇群空间的构成与类别
        4.1.1 簇群空间的构成
        4.1.2 簇群空间的类别
    4.2 古城簇群空间的发展机制与特点
        4.2.1 簇群空间发展机制
        4.2.2 簇群空间发展特点
    4.3 古城簇群空间与街巷群体
        4.3.1 街巷的平面结构构成
        4.3.2 街巷的功能
        4.3.3 街巷的界面
        4.3.4 街巷的空间形态构成
    4.4 古城簇群空间与建筑组群
        4.4.1 建筑群构成
        4.4.2 建筑群类型
5 阆中古城人居环境之建筑形态
    5.1 古城建筑形态的起源与发展
        5.1.1 传统建筑产生的背景
        5.1.2 传统建筑形态的演变
    5.2 古城建筑形态的影响因素
        5.2.1 自然环境对于建筑的影响
        5.2.2 社会文化对建筑形态的影响
    5.3 古城建筑的形态特色
        5.3.1 建筑空间形态特色
        5.3.2 建筑造型形态特色
    5.4 古城建筑的建构特色
        5.4.1 建构艺术
        5.4.2 装饰艺术
    5.5 古城典型建筑类型实例分析
        5.5.1 民居建筑
        5.5.2 公共建筑
6 阆中古城人居环境之人文历史节点
    6.1 古城人文历史节点的存在形式
        6.1.1 物质层面的文化
        6.1.2 非物质层面
    6.2 古城人文历史节点产生的背景
        6.2.1 产生的时间维度
        6.2.2 古城时代生产力特征
    6.3 古城人文历史节点的特色价值
7 阆中古城人居环境的独特性分析
    7.1 “天人合一”的风水古城
        7.1.1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诠释
        7.1.2 阆中传统风水格局体现
    7.2 “文荫武备”的聚居文化
    7.3 “众教交融”的宗教文明
8 对阆中古城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8.1 平遥古城保护与发展对于阆中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启示
    8.2 对于阆中古城保护现状的评价
        8.2.1 阆中古城保护规划要点
        8.2.2 目前保护规划误区与困惑
    8.3 加强探索,促进自身发展
        8.3.1 突出古城保护,整合资源
        8.3.2 城市形象营销,发挥名城优势
        8.3.3 构建管理体系,保障有效保护
        8.3.4 顺应时代要求,协调保护与发展
9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古都展露中轴线 四城保护四合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D]. 杜珊珊.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D]. 汤士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3]传统街区的改造与更新 ——以太原市为例[D]. 杨洋.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1)
  • [4]城市文化语境下当代文化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探索[D]. 杜义明.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18(05)
  • [5]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6]城市遗产视角下的西安书院门研究[D]. 贾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7]北京四合院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演变[D]. 孟文萍. 北京建筑大学, 2013(S2)
  • [8]空间尺度体系建构下的贵阳历史街区城市设计探讨[D]. 李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9]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D]. 张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3)
  • [10]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 ——四川省阆中古城[D]. 张锦华. 重庆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古都中轴线暴露,四城护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