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论“年奴娇,赤壁留恋”三字的本义——来自苏轼与黄的心态

亦论“年奴娇,赤壁留恋”三字的本义——来自苏轼与黄的心态

一、也谈《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本意——从苏轼谪黄心态说起(论文文献综述)

苏叶[1](2021)在《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文中认为文化增殖属于传播学的范畴,文化传播中的增殖既有对原文化的拓殖,也有对原文化的升华。本文聚焦苏轼赤壁二赋,讨论二赋传播过程中文本、书法、绘画的互释关系,以二赋书画作品的接受与增殖为主,重点讨论二赋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文化意义价值,进而探究文学艺术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与规律。东坡九次游览黄州赤壁,留下了经典的赤壁二赋文。其一生亲书赤壁二赋近二十次,并多持赠友人。作品保存形式多样,墨迹、刻帖、碑刻均有流传。史上多载有东坡为同一友人数次书写二赋存世,《晚香堂苏帖》与《景苏园帖》收录的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并跋》即为例证。因崇宁年间苏轼书迹大都被毁,二赋墨迹只有一件行书《赤壁赋》得以保存,小楷《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均已失佚。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书《赤壁赋》墨迹应是进入内府之前为梁清标重裱本,且墨迹卷前补书者为文彭并非文徵明。《馀清斋法帖》收录的苏轼书《赤壁赋》摹勒底本为未损本苏轼行书《赤壁赋》,后被黄履常所藏。从帝王到文人多有临摹或重书赤壁二赋,南宋二帝曾亲书《后赤壁赋》,他们对二赋的推崇促使影响甚剧的二赋经典化。与南宋同期的金朝以及之后的元代,文人崇尚苏轼,多有学苏轼诗文书画之人。明代初期,因帝王推崇程朱理学,从统治者到文人都淡忘了苏轼,然中后期却多有书赤壁二赋者。清帝王也多有重书苏轼二赋以及临摹他人书二赋作品。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导向外,或出于对苏轼的欣赏,或者对他人所书《赤壁赋》的喜好。清代由于帝王崇董、崇赵风尚的引导,苏轼书风并未引领时代潮流,但苏书的影响却一直存在,文人也多书二赋。《赤壁赋图》为赤壁赋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将《赤壁赋图》分为全景分段式《赤壁赋图》和单景主题式《赤壁赋图》。因赤壁二赋自身的文学性不同,《前后赤壁赋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后世《赤壁赋图》是在对二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前赋文中描写的场景比较单一,大都是对苏子与客泛舟江上的描绘,因而《前赤壁赋图》大都围绕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展开。《后赤壁赋》文蕴含的故事性强于前赋,突出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因而《后赤壁赋图》多有长卷传世。文人们热衷以赤壁二赋为母题创作《赤壁赋图》,不管是逐渐趋于程式化构图的明代,还是将创作《赤壁赋图》作为文人趣味的清代以及宋元时期文人的不同目的,二赋以图文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历代文人笔下,这促进了二赋的经典化。在《赤壁赋图》中存在着较多的题跋,画家以赤壁二赋为题材创作《赤壁赋图》,接受者又将观赏《赤壁赋图》的感悟创作成文学作品,并以书法的方式题写于画面上,形成了书画文的交互。在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中,题跋文字基于图像产生,并通过书法得以呈现,三者之间的互动为作品的经典化打下了基础。从文学上看,文人们借题跋这一特殊的文体创作了题《赤壁赋图》诗文,试图围绕《赤壁赋图》与苏轼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从艺术上看,图画与文字相融、互相映衬,是对画面的延伸,最终共同重创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是对二赋文多重意蕴的呈现,并在图像意义上诠释着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过程。对东坡形象的描绘是对东坡精神的追寻,呈现的是文人心中的东坡样貌。在《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已经升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寥寥几笔却可见东坡风神。东坡的真实形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模糊,绘画中的东坡形象却逐渐符号化,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象征。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兴盛使得篆刻创作主体身份发生转变,文人们用篆刻的方式来遣兴。明代文人多有取赤壁二赋中语入印,这为印章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得篆刻的独立性得以凸显。而清代不仅印文内容选取二赋语,还多有通体印石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文房中的摆件等也多镌刻以东坡与友人泛舟的主题,且材质选择趋向多样。不仅限于石头,在玉、石、木、竹等材质上刻二赋,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多有存在。这充分显示文人篆刻家浓厚的东坡情结与赤壁偏好。对苏轼的追慕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日本、韩国文人同样钦慕苏轼。日本文人对二赋的接受主要表现在题《赤壁赋图》诗文、举行赤壁会与寿苏会上以及画《赤壁赋图》上。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或是因二赋中的禅意。且他们对苏轼的理解又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模仿,在举行“寿苏会”时往往会陈列一些以二赋为题材的中、日文人的书画作品。日本在继承中国绘画的基础上与本国文化相融,呈现出相似而又不同的画面。他们绘制《赤壁赋图》不仅仅表达对苏轼的崇尚,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而且更注重描写历史战争场景。韩国对二赋的接受则表现在基于赤壁二赋创作诗文。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影响着朝鲜王朝的文学发展,催生了“赤壁文学”。文人们在诗文中或化用二赋中词句,或引用原句,或仿作二赋。李朝文人对二赋既有承袭也有发展,在本国文化生态下赋予了二赋新的内涵,并在接受二赋思想的基础上,衍化出更多的文学作品。韩国文人效仿苏轼进行赤壁游,也是他们接受二赋的方式。“拟把汉江当赤壁”,七月既望、十月既望的赤壁游使得朝鲜文人更关注东坡的《赤壁赋》,大众也形成了赤壁游的习俗。二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价值,影响着海内外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文人们用书、画、文等方式为二赋本身增加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从文学到书法、绘画、题跋的二度创作,时间的沉淀与层累堆积成就了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这一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二赋文的文化增殖。

刘晓萌[2](2021)在《苏轼黄州诗文中的人生哲学研究》文中认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的时期,是苏轼诗文创作的鼎盛时期。本文以苏轼在黄州创作的诗文为切入点,梳理了苏轼从初到黄州到离开黄州这五年的哲学思想,重点是苏轼在黄州时期所写诗文中的人生哲学思想。苏轼的哲学思想都是围绕着人生问题所展开的。文章分别从苏轼被贬初到黄州,黄州中期,黄州晚期三个部分来研究苏轼黄州时期诗文中的人生哲学。黄州早期,苏轼内心仍然没有摆脱恐惧,在面对黄州的一切时,内心仍然恐惧害怕,害怕一个不小心就丢掉性命。但同时,苏轼内心对君主的希望还是存在的,他希望君主能够继续重用他,能够让他的政治抱负得到发展。在这个时期,儒家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依旧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他的思想中,并将其贯穿在了早期作品中。黄州中期,苏轼开始在黄州有了自己的朋友和生活,加上家人的到来,让苏轼内心得到了放松。从苏轼在黄州中期所做的诗文中可以看出,他认识了一些道士和僧人,道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帮他逐渐摆脱了内心的恐惧害怕,这也是在黄州中期他的道家思想慢慢超越儒家思想占主导的原因。黄州晚期,苏轼开始反思人生,反思儒家思想的入仕,他也不再认为致君尧舜和经世致用是唯一的出路。道家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苏轼获得了解脱,但是还是满足不了苏轼超然物外的思想。在这一时期,苏轼认为思想和精神得到了解脱,人生就不会再有什么烦恼能困住自己了。超然物外是苏轼梦想中的生活,所以在这一时期,苏轼的佛家思想在黄州诗文中凸显了出来,超越了道家思想成为了主导。苏轼的哲学思想对于人们摆脱压力,思想的解脱有很重要的作用。苏轼在面对政治上的迫害和生活上的艰难困苦时,他在现实和理想中找到了融合点,在实践和现实中达到了默契,用超然自适的佛道思想做到了真正的心灵解脱,在解脱的同时心中依然怀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在他的心中依然存在,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赵柯雨[3](2020)在《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对高中语文古词教学的启示》文中指出《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是清末文学家俞陛云先生在古词类鉴赏方面的代表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的词学思想。不论是对古词的编选还是点评,俞陛云这本选本都显得十分优秀,对今天的高中古词教学有诸多借鉴意义,研究价值高。本文正文部分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整体介绍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的编选特色,从编选参考的角度出发,该书的编选主要受《唐五代词选》、《宋四家词选》与《词综》三家影响最大。从编选理念看,俞陛云编选该选本的目的是为了初学者学词,并且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个人身世也极大地影响了俞陛云选词的倾向。从编选条件看,俞陛云主要以择优、择少、择正为主要的编选标准。第二章整体介绍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的点评特色。俞陛云的点评能够融合不同词学派别的精华,呈现出中正严谨的特质,并且在点评中注重对词史的梳理,呈现出尊体复古的倾向。俞陛云十分重视对古词中关键地方的提炼和对艺术技巧的分析,对古词的审美意境也有自己独特的体会。俞陛云能够引用各种材料分析词作,并常运用对比方法论词,在语言修辞方面也十分具有个人特色。第三章通过调查问卷和笔者在一线教学实习的经历,分析目前我国高中语文中古词编写与教学现状。首先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提炼出国家对高中学生古词能力的要求,并分析高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指出古词教学应当考虑学情。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材料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材中古词编选、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目前高中语文古词的编选虽然有经典性高、豪放与婉约的平衡等优点,但存在可改进的空间,同时结合笔者一线教学实习的经历,探讨目前高中语文古词教学存在的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等问题。第四章则在前三章的基础之上探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对高中语文古词编选和教学的启示。第一节探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的编选长处对高中语文书古词编选的启示,包括增加小家名作、丰富词人风格多样性和丰富助读和练习系统。第二节探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的点评长处对高中语文古词教学的启示,首先在教学中要了解声韵知识、加强吟诵,其次在具体分析词的时候要梳理意脉、抓住关键,最后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品味情感、进入词境。第三小节以具体的教学设计说明如何将《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对古词教学的启示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

周康[4](2020)在《论苏轼元佑时期的书法成就》文中认为元佑近十年时间,不仅是苏轼政治生涯的“得志之秋”,更是其书法生涯的变法和集大成时期。在此期间,他的书写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元佑之前“华丽工妙(姿媚)”的主要作字面貌,开始变得“老劲雄放(掣笔极有力)”。这种劲健的笔力,加上黄州末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丰腴之态,最终导致苏轼“肌骨相称”(纯绵裹铁)典型书风的成熟。苏轼在书法上的名声,也从元佑之前的于时未称而大兴于时,成为了元佑书坛的主盟人。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亦被推崇到和颜真卿、杨凝式这样的一朝书法之宗并驾齐驱的高度。这一时期,也是苏轼书法的创作高峰。在苏轼传世近五百五十件的书迹中(不详作年的约五十余件),元佑近两百件作品几乎就占到了五分之二。最能体现苏轼书法风格和成就的行书,在这一时期更是佳作倍出。其中既有《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烟江叠嶂图诗帖》《马券帖》《颍州祷雨帖》《兴龙节诗帖》《次辩才韵诗帖》这类备受书家推崇的巨迹名书,也有常被学者拿来跟《寒食帖》相提并论的《武昌西山诗帖》和《李太白仙诗卷》。苏轼书法在元佑中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第一,元佑中安师文等颜帖收藏大家集聚京师,大量杨凝式(及李建中)的题壁书见存于洛寺,为苏轼元佑中力学颜、杨而笔力大进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第二,元佑中黄庭坚、米芾、钱勰、秦观、王巩等为数众多的工书善鉴之人围绕在苏轼周围,在与这些人的书法交游中,苏轼的书写能力和创作水平都曾大受影响。第三,元佑时期,得益于高太后在政治上的护持,使他不论在京还是外任大都能够情闲意淡,而保持着一种心手双畅的书写状态。过去学界在苏轼书法的分期研究上,大都集中在黄州时期,并认为该时期乃苏轼的变法或者集大成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偏差,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所致:一是受了苏轼黄州时期文学成就的影响,二是过于武断地将苏轼书写成就极高的《寒食帖》系在了黄州时期。其实文学和书法虽皆有表情功用,然文学多在“发愤”,书法多在“遣兴”,二者存在很大差别,不能一概而论。而对于抄写性质的《寒食帖》,单就《寒食雨二首》的作年,无法进行进一步系年。该帖所表现出的书风特征及卷后黄庭坚的跋语等,都指向此作当出元佑(如明代顾复、清代裴景福所判断的那样),而非黄州时期书作(更不宜断在黄州加以研究)。

仝乐[5](2020)在《两宋之际宗苏词人研究》文中指出宗苏词人由苏门词人及苏门外围人员组成,北宋末期由江西诗派词人组成,在某些方面继承了苏轼词风。南渡时期宗苏词人延续了苏轼词风。以辛弃疾为主的中兴宗苏词人,则发扬了苏轼词风。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界定了宗苏词人的成员构成,判断其为宗苏词人的依据为该词人曾与苏轼交游,隔代宗苏词人或推崇苏轼诗文,或在词中次韵苏词,或者词风相似。对两宋之际词坛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介绍针对这一题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正文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宗苏词人的代际传承。苏轼对苏门词人的影响在于促进了苏门词人群的形成和发展,苏门词人群对南渡词人的影响体现在南渡词人对苏门词学活动的追和,如对苏门《渔父词》的追和、赋木樨的词学活动等,促进了苏轼词风延续。中兴词人发扬苏轼词风的体现之一是以词言志,将词以载道作为创作宗旨,中兴词人是承继着南渡词人群之后的英雄群体,他们具有共同的政治理念以及恢复中原的志向,发扬了苏轼的豪放词风。第二章,“佳处如其诗”:江西诗派诗人的词作。陈与义、徐俯、吕本中、韩驹、惠洪属江西诗派的着名诗人,“佳处如其诗”,正是传承并发展了苏、黄等人“以诗为词”的做法。陈与义作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有意且明显地接受苏轼以诗为词的词风。江西诗派与苏轼“以诗为词”的差异,体现在江西诗派词人好以诗论入词,而苏轼则以豪放词风为主要标志。江西诗派词人词风以平淡流畅为主。第三章,南渡宗苏词人词作。词风更为多样化,苏轼词淡泊潇洒的精神被南渡词人延续,南渡士人在辗转流寓的情况下多寓浮家泛宅的想象,他们在词中寄予了进退出处的矛盾心理,表现为“齐物意”与“济时心”的共存。此外,南渡词人多延续苏轼豪宕沉雄的词风,表现在南渡文人对元佑时期的向往以及确立词能言志的词学观念。词中显露出中兴气象,即为苏轼“天风海雨”词境的塑造,以及词中具有“胸中万顷空旷”的意境。南渡时期的诗歌导向是学习杜甫诗,词学领域也逐渐转向对杜甫诗的学习,词中对杜甫诗的学习又反过来促进了苏轼词风的发展,词的内容和题材转向多样化,主题表现为“万象为诗材”。宗苏词的表现方式主要为直接化用苏词或者苏诗,词人群体之间词学活动也使得苏轼词风间接地影响了南渡词人。第四章,两宋之际次韵苏轼词的新变和价值。表现为次韵词在宗苏词人之间的影响力,南渡时期次韵苏词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促进了次韵词组词形式的创新和词牌的经典化。第五章,宗苏词人的词学观。苏门词人的词学观以传统词论为主,南渡词人的词学观以东坡词为范式,赞赏“以诗为词”的豪放词风,黜俗崇雅。中兴宗苏词人词学观为崇尚词风的多样性,倡导英雄之词,词的表现为“以文为词”,具有词史功能。宋末宗苏词人继承苏、辛词的优点,追求词艺,出现对苏、辛豪放词的反思。

路璐[6](2019)在《苏轼易学与其文学境界之形成》文中认为苏轼研习《周易》,贯穿其一生。他早年即已对《易》理有所自见;谪黄期间,更是“覃思于《易》”,着成以“致用”为务的《东坡易传》;晚年贬至岭南时仍在修缮;最终凝结而成自己独特的易学思想。苏轼易学深深影响到其文学的创作;其影响是建立在创作主体的实践精神与心路历程之上的。苏轼一生所遵循的是《易》所张扬的“自用”“济民”之道,只是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乌台诗案”之前,以参与政治的方式成务民泽、贡献社会,完善自我道德、实现自我价值,将“自用”“济民”之道全然统一于政治实践中;“乌台诗案”以后,谪居黄州,身处忧患与困顿,则侧重于“自用”,在反省“济民”之务中,从“正心”出发,解决身处“命与志不相谋”的困境中如何安顿人生的问题,在“自行其志”“自正自达”“以柔用刚”的“自新”的历程中,呈现出自足自在的精神和刚中柔外的人格,完成了他在黄州时期的人生蜕变。直至晚年的岭南之贬,苏轼仍充分发挥黄州时期“内足略外”的精神机制,于变易之际持守着一份“身安德崇”。苏轼这种精神与人格不仅作为易学层面的思想形态而出现,更重要的是作为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形态而存在,并转化成为其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力,以及抒情言志的基本元素。综观苏轼之文学,不仅文学的价值取向与其“易道”思想的建构是同步演进的;而且文学中所呈示出的独立意志、理性自觉及其人格特质亦与其易学思想中“情性命”的展衍、“命志行”的结合以及“以志一气”“感以神交”的独特见解息息相关。前者为文学境界的形成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源泉;后者则为文学境界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灵性内质和巧妙的艺术构思方式;两者共同促成了苏轼作品中融情绪、理性、灵性于一体的文学境界。

郭薇[7](2018)在《《赤壁赋》的视觉艺术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赤壁赋》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经典作品之一。自《赤壁赋》面世以来,便成为古代书画家创作的主题,成为文学传播的主阵地。书画家们在接受的同时也进行着传播,在不断的传播过程中又生发出新的文学形式和文学体裁,推动了文学的传播、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与书画一直密不可分,它们都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人类对前代文化的继承和启示后世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虽然文学是以语言记录和传达人类的思想感情,视觉艺术以具体的视觉形象记录和传达人类思想情感,但二者其实是殊途同归,都是人类文明史和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共建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学传播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本论文将采用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利用图像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将文学传播放置于文化视野中,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本课题。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依据、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分别从对作品文本、视觉艺术主题、视觉艺术与文学传播三个方面,整体上梳理了与本论题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第一章,为关于苏轼和《赤壁赋》的概说。主要对苏轼其人、《赤壁赋》的创作背景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展开《赤壁赋》在古代书画中的传播研究提供知识性的参照。第二章,主要论述视觉艺术在文学传播的初期阶段多采取一图一文、图文并置的方式,这种以图解文的传播方式最大化地再现了文学作品内容的完整性、具体性。同时,通过视觉艺术语言的塑造,使文学作品具有了可观性和直观性,其传播效果无论是在接受层面还是审美层面都取得最好的效果。第三章,在还原南宋马和之绘制、宋高宗赵构并书的《赤壁赋图》的历史语境基础上,分析了政治家借助视觉艺术品对苏轼在政治地位上的肯定,对文学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文学作品的传播都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第四章,以图像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了整幅画卷的构成元素及其卷后题跋书法及其跋书内容,旨在探讨《赤壁赋》在少数民族的传播及其传播效果。通过分析可见,虽然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和民族习惯不同,但在文化的认同上却是一致、相同的,丰富了古代文学史的内容,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新发展。第五章,采取抽丝剥茧的方式对《赤壁赋》及苏轼的形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和研究,探究了面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文学传播在树立汉文化信心、传承汉文化、发展汉文学的巨大作用。第六章,主要研究《赤壁赋》在明代的传播。通过对“赤壁”主题数据搜集和分析,梳理了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对个体和地域文化的传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总结出文学内容在以视觉形象进行传播时,最终发展成为文化符号具有了文化的象征性。第七章,清代的视觉艺术对文学传播有了新的发展,一方面对文学的传播已不拘泥于具体的文学内容;另一方面拓展了文学传播的途径,文学传播在书画衍生品中得以实现,完成了“由雅入俗”的传播。综上所述,通过对历代以《赤壁赋》为主题的视觉艺术作品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在文学传播的过程中,后世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政治策略的需要、个体审美的偏爱、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原因对文学作品的选择各有不同;在进行接受选择时人们会更多的受文学作品思想内涵和作者的人性魅力的影响;我们也应注意到通过视觉艺术进行的文学传播会产生新的文学形式和文学生态;最后我们还可见文学和视觉艺术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共同架构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文明。

李制[8](2018)在《苏轼艺术思想中的文图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轼在梳理宋前艺术史的基础上,思考北宋文学、美术、音乐等门类艺术及其关系的具体问题,逐渐建构起“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的艺术思想体系;苏轼文图关系理论是在其艺术思想体系之下,围绕文学与美术两种门类而论。苏轼之所以要思考艺术问题,有其现实的考量。在他看来,诗、文、书发展到北宋,总体已呈“衰颓”之势,绘画则是“微有俗气”。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挖掘和借鉴宋前典范:北宋的诗、文、书、画,各应以杜甫、韩愈、颜真卿、吴道子为典范,向着“触类而长”的方向发展;在融通诗画方面,他奉王维“诗画互有”的作品为典范。“诗画本一律”和“士人画”的提出,从理论上打通诗、文、画等门类,并在当时和后世的艺术实践之中不断得以充实,成为影响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论点。探讨苏轼文图关系理论,应在宋代艺术发展进程之中去体会他思考和阐述艺术问题的方式,亦即体会其论艺逻辑。细读苏轼论艺诗文,发现他在思考北宋艺术现象时注重梳理宋前艺术史,从而形成了“集大成”而“出新意”的艺术发展观,文图关系的重要论点往往内蕴着这样的艺术发展观。苏轼提出文图关系论点的文本,多为题跋诗文;他创作题跋诗文的缘由,有时是交游酬唱的需要,有时是对其所游访名胜的记述,因此,“游于艺”成为他思考和阐述艺术问题的起点。应指出,苏轼的交游、游访虽然源于孔子,但又融汇了庄学之游,是对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苏轼论艺诗文在描述作品的基础上,往往有所议论,文图关系诸论点即由议论生发而来。他在品评、议论所见作品时所用的语汇——如提出“诗画本一律”时所用的“赋诗”,又如提出士人画时所用的“天下马”——往往是文学传统、哲学传统之中的典故:“赋诗”是对先秦“赋诗断章”的继创,内蕴了诗、画创作固然应该有所依据,但更应超越所据的思想;“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是用《庄子·徐无鬼》和《庄子·马蹄》中的语典,从而将绘画对“似”“真”“神”的追求归结到呈现物象的“自然天真”。这些典故对理解相关论点的意涵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具体论点的探讨,最终可以聚焦于苏轼“用事当以故为新”的用典方式。考察苏轼“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的实践,发现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依据真实物象,而又有所超越的艺术创作。“诗中有画”的画面感,多是在审美空间之中对物象做多层次描述。审美空间的营造,有时是源于苏轼眼前实景,如《赤壁赋》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时是源于他想象中的虚景,如《书临皋亭》的“白云左缭,清江右洄”;有时则是源于文学典故,如《后赤壁赋》的“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画中有诗”的诗意,则体现于笔墨造型对文学意象的视觉传达上。传为苏轼所作的《枯木怪石图》,以“枯木”造型引涉若干诗赋和题跋,而将视觉图像的意义与《诗经》《庄子》的诗学传统和哲学传统建构起内在联系;由苏文而生的历代赤壁图,因文取象,其中,各家对“鹤”的呈现和再释,也勾连《诗经》传统和易学思想,体现了主客、时空、意境的融合。苏轼依托宋前典范,以“用事当以故为新”的方式将自己的论述和实践沉浸于艺术传统之中。因此,其文图关系论点既因具备了艺术史的内在逻辑关联而成为中国画的“基因”;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星散、含混的表征。这对后人的接受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一方面,后世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往往绕不开苏轼的作品和论点,甚至出现直接套用、化用其论艺言语的情形;另一方面,后人对其“诗画本一律”“士人画”等经典论述的探讨,也曾出现因不熟悉苏轼所用之典故而造成误读的情形。综合地看,苏轼艺论对中国艺术发展产生较深远的影响,它上承宋前艺术传统,下启宋后诗、书、画三绝的经典形态,在历时性和融通门类两个层面把握了艺术共性,因而可以说其文图关系理论已超脱出具体的艺术现象而进入艺术规律的层面。

刘禹鹏[9](2018)在《宋代文论与书论审美范畴的融通研究》文中指出文学与书法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文学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浓缩社会万象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书法则以笔墨线条,重现中国汉字形象之美并表现书家气质性情。两种艺术虽然有各自独立的发展历程和规律,但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在创作和审美、写意与达情、方法及内容等许多方面,文学与书法都存在着相互影响、互渗融通的密切关系,形成了中国传统文艺“诗书一体”的鲜明特色。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诗书画等艺术活动非常繁荣,不同艺术之间在创作和理论上的互渗融通现象也更加明显和普遍。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欧阳修、朱熹、陆游、姜夔等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仅在文学和书法创作上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珍贵的艺术遗产,而且在文学理论和书法理论方面也为后人留下一笔十分宝贵的思想财富。“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审美范畴,是主体审美感受、体验、认识的理性总结和审美观念、美学思想的浓缩结晶。“范畴”思维形式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把握古代文学与书法互渗融通特征和规律的有效工具。中国传统文论与书论在各自的产生和发展中形成了大量专门范畴,其中有些范畴具有共通性,如气、象、形、意、神、骨、韵、逸、趣、阴阳、刚柔、虚实、形神、意象、气韵、神韵、自然,等等。这些审美范畴成为沟通文学与书法两种艺术的关枢。本研究认为,气、意、神、韵、自然等范畴是宋代文学、书法理论共同运用的典型核心范畴,这些范畴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宋代代表性艺术家诗文书法创作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反映了他们诗书一体的审美观和美学思想。为此,本文对气、意、神、韵、自然范畴分别进行了专章讨论。对每一个范畴,都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相交汇的视角,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梳理每一个范畴产生、衍变的发展脉络和基本内涵,然后着重考察阐释宋代代表性艺术家文论、书论范畴观点,分析理解这些范畴的内涵意蕴和审美旨趣,以揭示和把握宋代文学与书法相互影响、互通相融的共性特征和规律。本研究认为,气、意、神、韵、自然这五个范畴分别反映了宋代艺术家审美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五个维面。五个范畴虽然各有其内涵特点和不同的审美指向,但是它们并非独立的抽象范畴,而是存在着互渗融通的密切联系。这些单个核心范畴之间又由一些复合范畴如神气、气韵、意韵、神韵以及更多的相关衍生范畴构成一个意义相近的范畴群,本文把这个相互关联的范畴群,看做一个考察分析、理解诠释宋代文学与书法相通互融关系的潜在网络系统。由于这些审美范畴被宋代艺术家广泛运用于作者主体精神、作品创作、品评鉴赏等整个艺术活动中,所以由气、意、神、韵、自然范畴构成的范畴网络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反映了宋代文学与书法审美范畴相融会通的共同特征及深层文化思想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命精神的发溢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万物由气化而生,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人的生命也是气化的存在。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深受气化哲学的影响,贯穿着气化哲学的基本精神,形成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特殊形态。诗文书法中所蕴含、呈现出来的生机和律动,无不是宇宙生命阴阳二气交摩互荡的结果和表现。从文艺创作的角度看,这些生命之气构成了创作主体的生命动力,气充、气盛则“发而为文”、“溢而为书”。如果说生命之气为艺术创造提供了动力源泉,展现了作品的生机活力的话,那么,意、神、韵、自然范畴则从创作主体、创作过程、作品风格、品评鉴赏等多个方面,概括反映了艺术家社会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的生命感悟、生活情趣和审美体验,从精神生命的精微处体现出艺术审美需要的丰富性,表现了艺术生命精神的美妙。气、意、神、韵、自然范畴都从不同向度上体现了中国艺术活泼泼的生命精神。2.空灵的审美境界中国诗书画艺术发展至宋代更加全面和成熟,总的审美取向从对作品外在形式技巧的关注,更趋向于超越形质而对内在神韵、意境的表达,由重实象转向更重虚灵,更崇尚空灵自由的艺术境界。这种审美取向与宋代道禅思想兴盛和影响不无关系。气、意、神、韵、自然范畴从总体上体现和表达了一种虚静、空灵、悠远的审美境界。中国艺术深受老庄崇“无”思想的影响,在审美中十分重视形神、虚实关系问题。气、意、神、韵、自然范畴在文学与书法中常与言、象、体、格、形、人工等范畴相对举,构成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为一个可观的、可言传的艺术世界和一个只能妙悟、意会的艺术世界。对于心态内敛的宋代艺术家来说,大都更向往那个空灵虚幻的艺术境界。3.贯通整体的动态美感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观念深受古代哲学宇宙观、生命观的影响,也注重从整体的、流动的变化中去直观、感受、塑造、品评审美对象。气、意、神、韵、自然范畴并非艺术家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五个独立的、局部的、静态的单一构成元素,而是每一个范畴都指向主体精神、审美取向、作品风格等方面整体的动态风貌,反映了其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有机整体的某一维面的审美特征和规律。这几个范畴都从作品的某一个向度体现出一种整体和谐的、流动的、朦胧的美,都具有整体关照和动感体验的审美特征。4.对待统一的审美方法华夏先民在对日月、白昼、生命等自然万物的直观经验中产生了阴阳意识,并逐渐发展成为古人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受中国传统阴阳观念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在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发展过程中,继承和衍生了大量两两相对的概念范畴,如阴阳、刚柔、动静、形神、虚实、意象、雅俗、清浊、巧拙,等等。这些对举范畴在相互对待中,互为体用,相反相成,彰显出某种审美旨趣、价值指向,又在互动互释的质态平衡统一中,实现整体、和谐、圆融的审美理想,体现了古人辩证思维的方法论特点。宋代艺术家在气、意、神、韵、自然范畴及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中也经常运用对待统一方法表达审美观点,如对言与意、形与神、工巧与自然等对举范畴的诠释,都体现了二元对待辩证统一的审美方法论思想。5.儒道释互融的美学思想底蕴宋代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佛、道为辅翼的思想文化格局。“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思潮也深深影响着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观、艺术观。以苏轼为代表的艺术家也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资源,形成了以儒道释相融互补的文艺美学观念。在对艺术美的追求上,他们大都崇尚中和之美,体现了儒家尚中致和的价值理想。而对自然、空灵、朦胧之美的追求,则更多地体现了道家自然无为、悠游逍遥的自由精神和佛禅超脱世俗、空静妙悟的心性境界。

蒋珍珍[10](2017)在《论苏轼词的野性》文中指出野性,源自于苏轼随意自适、“任天而动”的人生观。在这种人生观的指导下,苏轼无论被贬谪到何处,都能够顽强地生存,而且乐居田野,喜爱自然。野性作为苏轼的人生观,与苏轼的文学创作也有着必然的联系。苏轼大胆创新、摆脱拘束,“出新意于法度之外”等都是文学形式上野性的体现。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阐述豪放与野性的关系。苏轼词包罗万象,而学界普遍的观点是过于强调苏轼的豪放词及其豪放词人的身份,这样有时反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妨碍了我们认识词体文学发展的多样性。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苏轼的豪放词作并不多,“豪放词人”的桂冠对苏轼来说并不准确,反而妨碍了人们对苏轼及其词的认识。依据苏轼词的创作实际,我们认为苏轼不是豪放词人,北宋也没有豪放词派。而使得苏轼的词能够历经千年依然散发着光芒的主要原因是苏轼词中的野性。第二章具体分析了苏轼词中的野性从哪些方面呈现出来。首先,苏轼词在意象和题材的选择上“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相比于花间词人及遵守“花间范式”的北宋初期词人的词中类型化的意象和题材,苏轼的词更具野性;其次,苏轼在写词时为了达到一种文理自然的效果,往往不受音律的束缚,对“缘调而赋”也有所突破,且将原本代言体的词变成了言志体的词。这些都是苏轼词在写作手法方面的野性。再者,苏轼词中的野性也反映在苏轼的生活态度上,无论身在何处,遭遇怎样的不幸,苏轼都能够顽强生存并且乐居田野、喜爱自然。第三章站在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了苏轼词中野性的成因。宏观上,这与三教合流的宋代文化背景分不开,也与词的发展分不开。微观上,这是由苏轼复杂的人生经历促成的,也是由他独特的人生观促成的。

二、也谈《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本意——从苏轼谪黄心态说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也谈《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本意——从苏轼谪黄心态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1)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选题缘起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设想和预期结果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从文到书:苏轼黄州经历与赤壁二赋的书文一体
    第一节 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二赋文本的创作过程与自我调适
        一、文本的创作环境:黄州赤壁位置再讨论
        二、文本的灵感来源:东坡赤壁游考
        三、文本的情感基础:东坡的山水情
        四、文哲之思:从矛盾苦闷到融通万物
    第二节 超绝古今,慨然怀古:二赋意脉分析
        一、同中有异:二赋文本再读
        二、古今之思:二赋文背景重探
        三、羽化登仙:理想与超越
    第三节 二赋文的图像化述说:东坡亲书赤壁二赋考
        一、版本概述与对比
        二、现存墨迹考证
    小结
第二章 以书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书法艺术增殖
    第一节 宋金时期帝王对苏书的喜好与文人书二赋
        一、二赋经典化的里程碑:南宋二帝书《后赤壁赋》
        二、基于二赋的书法创作
    第二节 元代以赵孟頫为中心的二赋再书写
        一、赵孟頫笔下的二赋
        二、俞和与鲜于枢的二赋书法
    第三节 文董的东坡情结与明代二赋的书法
        一、文徵明家族的二赋收藏与再创作
        二、文氏子弟与祝枝山等“吴门书家”的二赋创作
        三、董其昌的二赋情结与晚明书家再创作
    第四节 清王室好苏之风与二赋书写
        一、清代对苏书的刊刻与崇苏风气
        二、康乾的二赋临摹
        三、清代文人基于二赋的五体创作
    小结
第三章 以画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绘画艺术增殖
    第一节 《赤壁赋》的叙事化:《赤壁图》画面分段研究
        一、多段式全景《赤壁赋图》
        二、主题式单景《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赋图》题跋研究
        一、基于《赤壁赋图》的文学创作
        二、基于《赤壁赋图》书法创作
    第三节 东坡写真与《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
        一、颧高少髯黑痣:东坡写真像
        二、《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东坡写意
    第四节 文玩中的《赤壁赋图》:东坡形象的延伸
        一、印章中的《赤壁赋图》
        二、文玩雅器上的《赤壁赋图》
    小结
第四章 文图互释:赤壁二赋在东亚传播中的文图增殖
    第一节 赤壁二赋在日本的接受与二度创作
        一、东坡着述的传入与东坡文化的兴起
        二、“赤壁会”与“寿苏会”
        三、日本的《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二赋在韩国的接受与“赤壁文学”
        一、二赋的传播与“赤壁文学”的产生
        二、对二赋的解构与重构
        三、七月既望的泛舟游与《赤壁赋图》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2)苏轼黄州诗文中的人生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研究情况综述
    三、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意义
        (二)创新点
    四、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分析研究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归纳分析法
第一章 苏轼的生活境遇和生存感受
    一、政治与文化:苏轼生活的时代背景
    二、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后的境遇和感受
    三、从各家思想之间相对独立到彼此不分,三家并存
第二章 黄州之初: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1079 年—1080 年)
    一、报国之心尤在
    二、任性逍遥
    三、惟佛经以遁日
第三章 黄州中期:人生苦短,乐天知命(1081 年—1082 年)
    一、安贫乐道
    二、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三、物我相忘
第四章 黄州后期:自给自足,安然自乐(1083 年—1084 年)
    一、入世反思
    二、人生如梦
    三、超然物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对高中语文古词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章节安排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的编选特色
    第一节 编选之理念
        一、编选背景
        二、选本概述
    第二节 编选之依据
        一、《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与《唐五代词选》
        二、《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与《词综》
        三、《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与《宋四家词选》
    第三节 编选之标准
        一、选择精优之词作
        二、选择少见之词作
        三、选择规范之词作
第二章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的点评特色
    第一节 点评之词学宗旨
        一、诗词有别,词有词性
        二、梳理词史,尊体复古
        三、融合流派,扬长避短
    第二节 点评之优长
        一、重视关键地方的提炼
        二、重视艺术技巧的分析
        三、重视审美意境的阐发
    第三节 点评之方法
        一、引用论词
        二、对比论词
        三、文辞清雅
第三章 高中语文古词编选与教学之现状
    第一节 高中语文古词教学目标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高中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
        三、高中学生学情的分析
    第二节 高中语文古词编选现状——以人教版为例
        一、以名家词作为主
        二、豪放与婉约平衡
        三、主题多元丰富
    第三节 高中语文古词教学现状——以在文华中学展开的调查为研究基础
        一、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二、学生学习古词积极性低
        三、师生忽视对古词的诵读
第四章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对高中古词编选与教学的启示
    第一节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对于高中古词编选的启示
        一、增加小家名作
        二、表现词人风格多样性
        三、丰富助读和练习系统
    第二节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对高中古词教学的启示
        一、了解声韵,加强吟诵
        二、积累学养,梳理意脉
        三、品味情感,代入词境
    第三节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雨霖铃》为例
        一、教学设计之概述
        二、教学设计之意图
        三、教学设计之实施
结语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致谢

(4)论苏轼元佑时期的书法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原则
第一章 苏轼元佑时期书迹考略
    第一节 尺牍诗简
    第二节 碑版铭刻
    第三节 日常创作
    第四节 其他书迹
第二章 苏轼元佑中的书艺成就
    第一节 书艺大进
    第二节 书名大兴
    第三节 方驾颜杨
    第四节 佳作频出
第三章 苏轼元佑书法成就探因
    第一节 颜杨为主的大力取法
    第二节 如虎添翼的书法交游
    第三节 得心应手的书写状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寒食帖》书写时间刍议
附录二 苏轼元佑时期书法年表
附录三 苏轼元佑时期书迹选录
致谢
读研期间科研及获奖

(5)两宋之际宗苏词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宗苏词人的代际传承
    第一节 苏轼与苏门词人
    第二节 南渡词人对苏轼词风的延续
    第三节 中兴词人对苏轼词风的发扬
    小结
第二章 “佳处如其诗”:江西诗派诗人的词作
    第一节 江西诗派诗论入词
    第二节 “浓淡之间”——陈与义对东坡范式的追摹
    第三节 “以诗为词”的进程
    第四节 绚烂归于平淡——词风整体倾向
    小结
第三章 南渡宗苏词人的词作
    第一节 进退出处的选择
    第二节 高举苏轼豪宕沉雄的词风
    第三节 中兴气象
    第四节 宗苏词的表现方式
    小结
第四章 次韵苏轼词的新变和价值
    第一节 次韵词的影响效应
    第二节 次韵词的情感深化过程
    第三节 次韵词组词形式的创新
    第四节 次韵词词牌的经典化意义
    小结
第五章 宗苏词人的词学观
    第一节 苏门词人的词学观
    第二节 南渡宗苏词人的词学观
    第三节 中兴宗苏词人的词学观
    小结
结语
附录 :宗苏词人成员构成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苏轼易学与其文学境界之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关于苏轼易学与文学境界若干概念的阐述
    第一节 苏轼“易学”
    第二节 苏轼“文学”及其文学“境界”
第二章 苏轼易学之建构与其文学价值取向的同步演进
    第一节 早期用《易》与文学中的“奋厉有当世志”
    第二节 苏轼黄州成熟期的易学思想与其文学中的“内足略外”主题
    第三节 苏轼岭南完善期的易学思想与其文学中的“自安”主题
第三章 苏轼易学中的性命之理与其文学审美逻辑的内在关联
    第一节 《东坡易传》中“情性命”的展衍与苏轼文学的审美对象
    第二节 《东坡易传》中“命志行”的结合与苏轼文学的审美内涵
    第三节 《东坡易传》中“以志一气”之理与苏轼文学的审美追求
    第四节 《东坡易传》中“感以神交”之理与苏轼文学的审美表达
第四章 苏轼文学境界的形成
    第一节 苏轼诗歌中“道艺俱化”的自然境界
    第二节 苏轼词作中“情理互足”的生命境界
    第三节 苏轼散文中贴近生活的“超然”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7)《赤壁赋》的视觉艺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前后《赤壁赋》的研究
        (二)关于文学传播的研究
        (三)关于视觉艺术中文学传播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第一章 苏轼与《赤壁赋》
    第一节 关于苏轼
        一、苏轼生平
        二、多面的苏轼
        三、苏轼的传播意识
    第二节 关于《赤壁赋》
        一、《赤壁赋》的创作背景
        二、《赤壁赋》的精神内核
        三、《赤壁赋》的版本流传
第二章 《赤壁赋》在北宋视觉艺术传播中的转译
    第一节 苏轼自书《赤壁赋》
    第二节 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对《赤壁赋》的传播
        一、关于乔仲常
        二、《后赤壁赋图》的创作背景
        三、《后赤壁赋图》对文本的转译
        四、《后赤壁赋图》对苏轼审美思想的传播
第三章 《赤壁赋》在南宋视觉艺术传播中的借用
    第一节 政治背景下马和之的《赤壁赋图》
    第二节 帝王书法与《赤壁赋》
        一、宋高宗草书《后赤壁赋》
        二、宋孝宗草书《后赤壁赋》
        三、《赤壁赋》传播与政治借用
第四章 《赤壁赋》在金源视觉艺术传播中的认同
    第一节 金源画家笔下的《赤壁图》
        一、武元直与《赤壁图》
        二、《赤壁赋》的北传
    第二节 《赤壁图》中的题画文学研究
        一、赵秉文的题画词
        二、元好问的题画诗
    第三节 《赤壁图》与文化认同
第五章 《赤壁赋》在元代视觉艺术传播中的使命
    第一节 赵孟頫笔下的《赤壁赋》
        一、赵孟頫与苏轼画像
        二、赵孟頫与《赤壁赋》
    第二节 践行与传承苏轼文艺观
        一、苏轼与文人画
        二、赵孟頫对苏轼文艺观的践行
        三、赵孟頫对苏轼竹意象审美的传承
    第三节 《赤壁赋》传播的文化寓意
        一、传统文化复兴
        二、树立文化典范
第六章 《赤壁赋》在明代视觉艺术传播中的勃兴
    第一节 文徵明与《赤壁赋》传播
        一、文徵明其人
        二、文徵明遭遇《赤壁赋》
        三、文徵明绘画中的《赤壁赋》传播
        四、文徵明对《赤壁赋》人文精神的传播
        五、文徵明书法与《赤壁赋》的传播
    第二节 “文氏”后学与《赤壁赋》传播
        一、“文氏”弟子对《赤壁赋》的传播
        二、“文氏”亲友对《赤壁赋》的传播
    第三节 董其昌与《赤壁赋》传播
        一、董其昌其人
        二、董其昌书法与《赤壁赋》传播
    第四节 戏曲与插图对《赤壁赋》的传播
        一、戏曲对《赤壁赋》的传播
        二、插图对《赤壁赋》的传播
第七章 《赤壁赋》在清代视觉艺术传播中的新貌
    第一节 清代书画与《赤壁赋》传播
        一、黄慎笔下的《赤壁赋》
        二、任颐笔下的《赤壁赋》
    第二节 书画衍生品与《赤壁赋》传播
        一、文玩品中的《赤壁赋》
        二、装饰品中的《赤壁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8)苏轼艺术思想中的文图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方法
    二、概念界定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游艺与融通:苏轼艺论的生发机制及思想渊源
    第一节 时代背景述要
        一、“右文偃革”:士人游艺的时代
        二、“宋型文化”:孕育新变的时代
        三、“诗画互有”:文图切近的时代
    第二节 游艺:苏轼艺论的起与发
        一、游艺:苏轼艺论的起点
        二、批评:苏轼艺论的生发机制
        三、苏轼论艺方式及其阐述艺术思想的文体
    第三节 融通:苏轼艺论的思想渊源
        一、一种由点及面的论述:儒释道融通与苏轼艺论中的言意关系
        二、儒家思想的融入:“辞达”与言意关系
        三、庄学传统的完善:“物化”与言意关系
        四、释家观念的交织:“美在咸酸之外”
    小结
第二章 艺术史视野:苏轼论艺的纵横坐标
    第一节 艺术发展进程中的苏轼艺术思想
        一、苏轼对宋前艺术发展历程的把握:“备矣”“毕矣”
        二、“天下之能事毕矣”发微:基于苏氏易学思想
        三、苏氏易学与苏轼对宋代书法艺术发展进程的判断:“变态”与“衰绝”
    第二节 苏轼的艺术发展观
        一、苏轼对宋代门类艺术发展进程的判断:诗文画之衰
        二、苏轼的艺术发展观:集大成而出新意
    第三节 苏轼的应对之策:融通门类
        一、美的问题与苏轼的创变:门类的“衰弊”与融通
        二、历史准备与苏轼录述:媒材的发展
    小结
第三章 关于文图关系主要论点
    第一节 诗画互有
        一、一般文学作品中的图像建构
        二、苏轼的绘画题跋及其所蕴画面感
        三、画面建构中的用典:以赤壁文章的图像性为例
    第二节 诗画一律
        一、诗画一律概述
        二、诗画一律发微:“赋诗”
        三、诗画一律发微:“诗人”
        四、超越限定的诗画一律
    第三节 士人画
        一、“天下马”发微:从《潇湘晚景图》到士人画
        二、宋迪画作与士人画趣味
        三、“意气所到”与逸格
    小结
第四章 苏轼文图关系理论下的艺术实践
    第一节 《枯木怪石图》:蕴于图像中的文学传统
        一、苏轼创作“木石图”的状态
        二、《枯木怪石图》的图像分析
        三、《枯木怪石图》中的文图关系
    第二节 赤壁二赋:蕴于文学中的画面感
        一、赤壁二赋的图像性
        二、历代赤壁图举要
        三、鹤鸣:图像对文学意象所蕴顷刻的呈现
    第三节 苏轼诗书画乐并举的实践
        一、文学与音乐“必有真同”:苏轼乐论中的士人意趣与融通精神
        二、诗书画融通中的音乐介入
        三、苏轼乐论中的艺术史观
    小结
第五章 苏轼文图关系理论的影响
    第一节 作为艺术传统的苏轼艺术思想
        一、苏轼文图关系理论影响后世的根本原因
        二、苏轼文图关系理论影响后世的主要论点
        三、苏轼文图关系理论影响后世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对宋代的影响
        一、苏轼艺术思想对宋徽宗及其画学的影响
        二、对苏门的影响
        三、宋人的异议
    第三节 对宋后艺苑的影响
        一、元人的充实:钱选、赵孟頫、倪瓒
        二、明人的进一步探讨:董其昌
        三、清人的继创:石涛、黄钺
    小结
结论
    一、起于游艺的文图关系理论
    二、成于艺术史犀照中的文图关系理论
    三、文图关系理论三论点及其关系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二 《画水记》所蕴的苏轼论艺逻辑:游艺、批评、融通、艺术史视野
    附录三 苏轼“诗画互有”特例:“可以观”的《晚眺》诗
    附表一 欧阳修、三苏诗文中的“士人”
    附表二 “前后赤壁赋”中的语象
    附表三 苏轼画目辑录表
    附表四《全宋笔记》所涉“一律”辑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宋代文论与书论审美范畴的融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一)文论与书论交互影响的研究
        (二)宋代文论与书论范畴及融通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气”范畴
    第一节 “气”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一、气范畴在哲学中的流变
        二、宋前文论与书论中气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中“气”范畴的融通
        一、“笔所未到气已吞”
        二、“笔下无一点俗气”
        三、“文章当以气为主”
        四、“自有怀古圆动之气”
        五、“风神气韵,妙得其天致”
        六、“气象欲其浑厚”
        七、“唯取神气为佳”
        八、诸公养气论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意”范畴
    第一节 “意”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一、“意”的涵义辨析
        二、宋前哲学、文艺美学中的“意”范畴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意”范畴的融通
        一、“诗人之意者,本也”
        二、“言止而意不尽,尤为极致”
        三、“意在无弦”
        四、“意格欲高”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神”范畴
    第一节 “神”范畴的产生及衍化
        一、“神”概念的产生及基本涵义
        二、宋前哲学、文艺美学中的“神”范畴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神”范畴的融通
        一、“神采秀发,膏润无穷”
        二、“得形似,令入神”
        三、“存神内照”
        四、“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韵”范畴
    第一节 “韵”范畴的产生与衍变
        一、和音之韵
        二、人品之韵
        三、艺品之韵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韵”范畴的融通
        一、“书画以韵为主”
        二、“神气完实而有余韵”
        三、“模仿者语虽似之,韵亦无矣”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自然”范畴
    第一节 “自然”范畴的产生和衍化
        一、哲学自然论的源流
        二、宋前文艺美学“自然”范畴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宋代文论与书论“自然”范畴的融通
        一、“随物赋形”、“文理自然”
        二、“书初无意于佳乃佳”
        三、“书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四、“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
        五、“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六、“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七、“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八、“自然高妙”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1.生命精神的发溢
    2.空灵的审美境界
    3.贯通整体的动态美感
    4.对待统一的审美方法
    5.儒道释互融的美学思想底蕴
参考文献
    着作类
    硕博论文类
    期刊论文类
    论文集论文类
致谢
读博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论苏轼词的野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第一章 豪放与野性
    1.1 苏轼不是豪放词人
    1.2 北宋没有豪放词派
    1.3 苏轼词中的野性
第二章 野性的呈现
    2.1 内涵上: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2.2 写作手法上:文理自然,不受约束
    2.3 生活态度上:顽强生存,喜爱自然
第三章 野性的成因
    3.1 三教合流的宋代文化背景
    3.2 词的发展
    3.3 苏轼的人生际遇
    3.4 苏轼独特的人生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也谈《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本意——从苏轼谪黄心态说起(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D]. 苏叶. 西南大学, 2021(01)
  • [2]苏轼黄州诗文中的人生哲学研究[D]. 刘晓萌.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对高中语文古词教学的启示[D]. 赵柯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论苏轼元佑时期的书法成就[D]. 周康. 西南大学, 2020(01)
  • [5]两宋之际宗苏词人研究[D]. 仝乐. 郑州大学, 2020(02)
  • [6]苏轼易学与其文学境界之形成[D]. 路璐.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7]《赤壁赋》的视觉艺术传播研究[D]. 郭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8]苏轼艺术思想中的文图关系研究[D]. 李制. 东南大学, 2018(05)
  • [9]宋代文论与书论审美范畴的融通研究[D]. 刘禹鹏. 曲阜师范大学, 2018(12)
  • [10]论苏轼词的野性[D]. 蒋珍珍. 长沙理工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亦论“年奴娇,赤壁留恋”三字的本义——来自苏轼与黄的心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